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最先盯上的藩王竟是他?外祖父是郭子兴,为朱棣开南京城门

朱允炆最先盯上的藩王竟是他?外祖父是郭子兴,为朱棣开南京城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78 更新时间:2024/2/17 4:55:32

朱橞是朱元璋的儿子,年龄只比大侄子朱允炆年轻2岁而已,他的母亲正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作为朱元璋发迹的重要人物,郭子兴可谓眼光独到,女儿成为了郭惠妃,义女马氏还是朱元璋的皇后。

郭惠妃一生为朱元璋孕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们分别是十一子蜀王朱椿、十三子代王朱桂和十九子谷王朱橞。

在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后,便开始着手削藩。而他最先下手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谷王朱橞。那么,朱橞何其何能,让朱允炆如此重视呢?

朱橞因为出生地晚,所以好的封地早就被哥哥们分完了,轮到他的时候,朱元璋为他选择了宣府。

1391年,朱橞还只有12岁,就已经走马上任,成为了驻守一方的藩王。在修完王府之后,到四哥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有近八年的时间,朱橞所做皆是守卫疆土和利国利民的事。

比如明长城的修筑,就有朱橞的出力。而且,朱橞自小饱读诗书,这肚子里的文墨多了,竟然还格外有审美。他所策划建造的宣化城不仅极具美观,还有极大的防御作用。

在长沙流传着这样一件轶事:朱橞因为聪明能干,且爱护百姓,在当地的名声特别好,深受百姓爱戴。朱允炆继承皇位后,对叔叔们格外忌惮,他心里埋藏已久的杀心渐起。尤其当他听说百姓十分拥护朱橞后,便想第一个拿他开刀。

等到讨伐大军将要出发时,却被丞相程吉呵斥住了。他对将军们说:“谷王爱民如子,若无故杀他,天理难容!”将军们听闻宰相如此说,感到十分羞愧,可是违背皇帝命令也只有死路一条,为此他们唯有自刎谢罪了。

但是,《明史》记载的朱橞似乎有点像墙头草。

1399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朱允炆也无暇削藩,眼看着燕王朱棣势如破竹,即将攻到南京,他只好下令让藩王全部回到南京。朱橞也在其中。

起初,朱橞是犹豫的。在这场分庭抗礼的斗争中,有的藩王是保持中立的,比如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还有公然与朱棣站在统一战线的,比如周王朱橚、宁王朱权。

朱橞其实也不算支持,他在考虑到朱允炆或许有胜算之后,选择乖乖回到南京。他的这份忠诚赢得了大侄子的信任,这才将戍守南京城大门的重任交给了他。

但是,朱橞也鬼的很,在朱棣攻到城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为自己的哥哥开路。巧的是,当时几番在朱棣那里吃了败仗的大将李景隆,恰好就与朱橞一起守着金川门。

按理说,李景隆数次失败,临阵退逃,是应该被处死的。方孝孺等人立劝朱允炆,都遭到朱允炆拒绝,还一次次给李景隆机会,结果亲手给自己埋了个炸弹。

1402年,燕军直逼南京,李景隆和朱橞不谋而合,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开门迎朱棣。李景隆毕竟不是朱棣的兄弟,于是他向朱棣传递口讯:“若开门,能否保平安?”在得到朱棣的承诺后,金川门大开,朱棣堂而皇之地踏入了南京城。

朱棣继位后,弹劾李景隆的奏折不少,几次三番之后,朱棣信守承诺没有赐死他,只是褫夺了他的爵位,将他们一家人囚禁了。李景隆为此绝食过十多天,竟然坚挺地活了下来,最后熬到了永乐末年。

其实,相较于死在靖难之役的方孝孺、铁铉等人,李景隆已经相当幸运了。很多不服从的旧臣被下油锅的,剥皮的不计其数。女子的命运更为悲惨,忆柔不忍详述。

这一场大灾,朱棣几乎血洗了整个南京城,两方伤亡人数在50万左右。当然,70%损失的都是朱允炆的兵力。

那么,作为墙头草的朱橞结局又如何呢?

朱棣念在这位弟弟献城有功,让他去了长沙继续当藩王,而且赏赐相当丰厚。不知道是不是经历了生死大劫的关系,朱橞性情大变。到了长沙城之后,开始变得极其骄纵霸道。

当时,太子少保退休回乡时经过长沙,因为没有去拜会朱橞,结果被朱橞告了御状,最后被锦衣卫关进天牢,不明不白地死了。

可怜一位朝廷重臣,只因为没有去拜个码头,最后竟然被陷害致死,可见朱橞的嚣张气焰。

若朱橞只是如此,朱棣倒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看四哥造反成功了,朱橞也动了歪心思。他开始大肆搜刮民财,而且招兵买马,又是造战舰,做弓弩,又是操练兵马的。

到最后,他还拉着自己的亲哥哥朱椿,试图结盟造反。

朱椿可不傻,靖难之役结束后,他是兄弟几个当中第一个去觐见朱棣的。而且,朱椿是兄弟几个中最喜欢读书的,他本就对政治权谋不感冒。在得知朱橞要造反后,他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上奏给了朱棣。

朱棣觉得自己对谷王朱橞很优待,起初还不肯相信,后来查证后,专门表扬了朱椿,赞誉他的忠心可比肩忠于王室的周公

1417年,朱橞被贬为了庶人,他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最终自焚而亡。

纵观朱橞的一生,原本可以名垂千古,可偏偏走上了歧路,动了歪心思,那些他曾有恩于百姓的义举也成了过眼云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正愁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现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同月晴圆缺,此时古难全。须得天时地利人和,才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章佳·阿克敦是幸运的。顺遂的加官进爵之路新时代下,我们有高考,有社会性考试,用来选拔人才。同样地,古代亦有。统治者们为了扩大统治基础,采取的是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让人才进入中央,为国家效力。但是,在清朝这个特殊的

  • 宋朝三百年历史中为什么没有出现皇子争位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互杀,叔侄相杀,为了皇位什么样的离奇古怪的事情都能发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最有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夺位,康熙爷九子夺嫡等事件。然后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却十分特殊,这个宋朝在其存在的三百多年里,除了第二代皇帝的继位至今是个谜以外,后世的几百年没有发生过皇子夺位的现象,

  • 顺治有八个儿子,却让一个不得宠的庶子玄烨继位,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有八个儿子,继位的是第三子玄烨,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康熙大帝。为什么顺治会让一个排行老三的庶子继承皇位呢?他其他的儿子都去哪了呢?为什么没人跟玄烨抢呢?从礼法上来看,顺治的儿子个个都有继承权顺治虽然一生有四个皇后,但他却没有嫡子。因为这四个皇后中,有两个是追封的,即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另一个就是大

  • 宋朝为什么能够实现人才大爆炸?原因就是不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我们很容易就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宋朝为什么能够实现人才大爆炸?宋朝的人才为什么那么多?先说几个想当然的原因:宋朝的人口多,所以宋朝的人才多;宋朝的科举更繁盛,所以宋朝的人才多;宋朝的经济文化最发达,所以宋朝的人才多。这些立即能够给出的原因,也并不完全就是想当然,因为它们都有理论模型的支持。

  • 清朝的皇后皇妃出身于奴才不奇怪,永琰的皇位很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提问者显然把“奴才”在清朝的定义搞混了,自己搞不清历史用词倒很“生硬”地觉得“女才”做后宫之主很稀奇。题主所说的“奴才”就是嘉庆的皇后喜塔腊氏,她的儿子就是道光皇帝。“奴才”在清朝只有一定族别的人才能当,不要以我们现在的思想观念评论古人的思想,特别是用词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能被称为“奴才”的人只能

  • 明朝将要灭亡之际,曾计划引进外援,联合葡萄牙抗清最终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开始,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后,经土木之变、嘉靖万历怠政由盛转衰,晚明因东林党争、太监专权朝政昏暗、因小冰期气候变冷致使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再加上满族人的入侵,导致国力衰退,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大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 清末第一美人有多美?黑白照都盖不住其姿色,却被慈禧操控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年间,我国大众也评选出了“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林徽因、陆小曼、周璇、阮玲玉,这四个人不但样貌出众,修养方面也是一等一,相信大家也读过林徽因的作品,我们从中就可以得知那时候的美女评选的确是要求样貌和修养并重。民国四大美女的照片一直都有流传至今,我们看了无不惊叹,可是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清朝没有大美

  • 清朝末年的“婴儿塔”,究竟有多残忍?任由婴孩自生自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一位外国的女摄影师在福州拍摄了很多照片,而这些照片的内容都是都是一些用石砖雕砌而成的塔,这些塔都分布在荒郊野外之处,用灰色的石砖雕砌而成,东南西北4个方向都各开了一个小小的洞口,大人们就是通过这些洞口将弃婴丢进塔内,任由婴儿自生自灭。根据这位外国女摄影师的记载,这些塔在远处看上去就

  • 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的区别,闭关锁国和海禁区别,明朝的海禁是怎么样的

    主要是针对的对象不同。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本质上都是以防范敌对势力、巩固统治为主,但明朝禁止的是民间私人出海贸易,并不拒绝海外商人来华贸易。也就是说在官方的主持下明朝的海外贸易还是正常的,不过渠道只有朝贡贸易一条。明朝的朝贡贸易在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极盛。郑和在明成祖永乐年间和明宣宗宣德年间共远

  • 清朝时期,离开皇宫的宫女,为何大家却都不愿意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这些宫女的服务对象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在挑选这些宫女的时候,标准都非常严苛,其中相貌和品行以及家世都是非常重要的挑选标准。这些宫女在皇宫里不仅要服侍皇帝和嫔妃以及太后太皇太后等人的日常起居之外,还需要随时准备充实皇帝的后宫。的换句话说,能够被选进宫的宫女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颇有姿色的女子。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