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帝屡次在两子之间犹豫,为何选了平庸的奕詝,没选出众的奕訢

道光帝屡次在两子之间犹豫,为何选了平庸的奕詝,没选出众的奕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20 22:33:04

124年之后,年逾六旬的道光皇帝决定立储,在诸位皇子之中,唯有四皇子奕詝、五皇子奕誴以及六皇子奕訢年龄较为适宜。

而五皇子奕誴已经被道光帝过继给了他的三弟爱新觉罗·绵恺,因此,大清王朝的继承者就只能从奕詝和奕訢之中进行选择。

若将奕詝和奕訢进行一番比较,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六皇子奕訢更加出类拔萃,但最终,道光帝册立的太子却是能力平庸且身体孱弱的四皇子奕詝。

那么道光皇帝为何要如此抉择呢?

育有9位皇子的道光皇帝立储时为何只能二选一

素来以敬业、节俭著称的道光皇帝乃是清朝的第8位君主,尽管他一生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循规蹈矩,却依然无法扭转当时的中国那衰颓落后的国情和局面。

身为一介帝王,道光帝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便是鸦片战争,面对列强的悍猛攻势,身为战败国君主的道光也只能不断妥协退让。对于道光帝来说,鸦片战争是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痛苦。

17岁那年,道光皇帝被他的父皇嘉庆帝秘密立为储君。其后,他克己复礼、小心翼翼地做了21年太子,公元1821年,嘉庆帝驾崩,道光帝继位,此后,道光帝便执掌了30年大清皇权,一生先后册立了4任皇后,育有9位皇子和10位公主。

生于公元1831年的五皇子爱新觉罗·奕誴是道光帝与祥妃钮祜禄氏所生,奕誴仅仅比同父异母的四皇子爱新觉罗·奕詝晚出生6天。

尽管身为大清的皇子,可奕誴偏偏是个不喜读书习文、性情粗鲁之人,道光帝心里是不喜欢这样的皇子的。

于是在公元1846年,15岁的奕誴便被道光帝过继给了已逝的三弟、惇亲王绵恺,奕誴作为绵恺的子嗣随即便承袭了其爵位,成为了一个小王爷。

道光帝一生共育有9个皇子,皇长子奕纬、二皇子奕纲以及三皇子奕继福薄命短,相继早逝。

公元1846年,已然老迈的道光帝决定立储,彼时,五皇子已经被过继出去了,除了15岁的四皇子奕詝以及13岁的六皇子奕訢年纪刚刚好以外,余下的3位皇子均为不满6岁的稚童,并非储君的适宜之选。

因此,最终能够站在皇位PK台上的仅为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

而这两兄弟自幼便同食同宿、同窗诵读、同习文武,始终是一对关系比较亲密的哥俩。

特别是奕詝10岁那年突遭生母病殁,六皇子奕訢的生母静贵妃便将奕詝接到身边亲自抚养,因此与其他诸位皇子相比,四皇子奕詝与六皇子奕訢手足情谊甚笃,好似一母同胞一般。

年满6岁之后,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分别有了各自的老师,奕詝的老师是时任上书房总师傅的杜受田,而奕訢的老师是文渊阁大学士卓秉恬,两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勤恳教学、敬业奉献,将二位皇子教育得通晓经典、知礼善文。

道光帝64岁那年才决意立储,不得不说他对立储一事思虑已久、谨慎异常。

相较而言,六皇子奕訢文韬武略、聪颖有识,是比较出类拔萃的皇子,而四皇子奕詝则身体较为孱弱、能力稍逊一筹,可最终道光帝偏偏将四皇子确立为大清储君,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

历史上的咸丰帝奕詝与恭亲王奕䜣

咸丰皇帝在历史上可留下了不少骂名,他本身是个早产儿,因为这种先天性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咸丰帝体弱多病、资质平庸,后世之人称其“无才能、无远见、无卓识”,是个空怀宏图大志却一生碌碌无为的无能皇帝。

自打他从道光手里接下了江山皇权,整个大清早已被内忧外患所困顿,复兴无望、前程晦暗。

而与咸丰帝相比,恭亲王奕訢却是个足智多谋、精干有勇之人。

这个被称为“鬼子六”的大清铁帽子王,恰恰是道光帝亲手安插在咸丰帝身边、希望咸丰帝能够在执政生涯中多多倚重、多多依靠的可信之臣。

据清史所载,咸丰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訢幼时曾为一母(孝全皇后、道光帝的静贵妃)所抚养,关系亲密无间。

但随着奕訢的渐渐长大,经常缠绵病榻且贪杯好色的“跛足皇子”奕詝便因为有了文武双全的弟弟做对比而被朝臣频频看低。

四皇子奕詝知道自己处处都不如弟弟奕訢,便请来老师杜受田做“助攻”。

杜受田建议奕詝另辟蹊径,用凸显自己的“仁爱孝义”来巩固其在道光帝心目中的地位。

最终,道光帝钦定了“长且贤”的四皇子奕詝为太子,尽管后来这个决定曾令很多朝臣疑惑不解,但皇帝的决定向来是不可违逆的。

公元1850年春,道光帝驾崩,奕詝随即奉诏登上了皇位,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咸丰帝。

咸丰皇帝继位后,始终谨慎地维系着与恭亲王奕訢之间的紧密关系,每逢大事要事必会邀请奕訢入宫相商。

与此同时,经风见雨后的奕訢为人处事愈发地灵活机变、周祥勇毅,其无意间显示出的强大才干一度又令咸丰颇为忌惮。

纵观晚清历史,精明强干的恭亲王奕訢也正是因为个人能力卓越出众而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一系列活跃积极的身影。

杜受田支招:道光帝立储更加看重个人品性

有人不禁要问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六皇子奕訢比四皇子奕詝更加优秀,为何道光帝最终还是将大清江山交到了孱弱平庸、好色浅薄的奕詝手中呢?!

实际上,道光皇帝绝非英睿之人,没有雄才大略的他不但治国乏力,而且立储也不甚聪明,他立储主要看的不是皇子的才学和见识,而是注重个人的内在品性,尤其是仁厚和孝义这两种特质。

有人说,徒弟优秀不优秀还得看师傅的教诲和导引,所谓“名师出高徒”便是强调了一个优秀的老师若对徒弟进行了正确的指引和点拨,那么这个徒弟即便资质较差也能有所成就。

昔年,道光朝的上书房总师傅杜受田便是一位“名师”,在他的正确导引之下,在争储一事上稍显弱势的四皇子奕詝最终“反败为胜”,凭借“一番攻心的矫饰”而成功登上了储君之位。

可以说,四皇子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是个懂得帝王心理的权谋家,他看出了道光皇帝喜欢仁厚孝义之辈,于是就对奕詝提醒道:日后如若有机会与圣上、六皇子一同出行、论政,你可择机表现出自己的谦恭与柔善、孝顺和纯良,这样一定会令圣上更加偏爱于你。

有一年春天,道光帝带着皇子们去围场狩猎,奕訢因为体力好、善谋略而捕获了很多动物,引来叫好声无数。而始终神色平和的奕詝则手中空空,箭筒里满满的都是箭簇,看得出来,他连一支箭都没有使用。

感到好奇的道光帝不禁问奕詝:你为何不射猎,难道是因为兴致不高?

可奕詝却回答说:我不忍心在这万物苏长的时节损伤弱小的生灵,更不愿和弟弟们争抢,因此索性选择旁观鼓掌助兴。

又过了几年,每当上朝论政议事之时,老迈的道光帝时不时地会感慨自己已经不复当年的神勇,估计不久便会离开这皇帝宝座,老病缠身、晚景凄凄。

众人见状大都不敢言语,唯有四皇子奕詝俯身跪地痛哭,以示其能够与父皇共情、内心忧虑不舍之意。

数度的“虔诚”表演,令道光帝深感四皇子奕詝是个至孝至诚、仁爱厚重的孩子,这样的品性也是道光心目中未来帝王的绝佳人选。

于是,在恩师杜受田的精准指点之下,原本希望不大的奕詝被道光帝秘密立为储君,终继大统,掌控了大清江山11年。

自认为谨慎的道光帝虽曾屡次在两个皇子之间徘徊犹豫,最终押宝一般地钦定了平庸的奕詝为“接班人”,可事实证明,道光帝的这一错误抉择竟让大清提前走向了覆灭。

可见,偌大一个帝国理应交给既有善德又富有才干的继承人掌管才行,恭顺和孝义并不能抵挡危机和外敌,面对晚清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晦暗飘摇,机敏聪睿的奕訢即便再怎么不沉稳、不谦厚,也比那假装仁重孝义、实则庸弱无识的奕詝强上千百倍。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清朝已经消失百余年,史书还修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四史都是用和《史记》一样的纪传体方式记录的,从公元前2550年的黄帝等上古时期一直到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大明灭亡结束。那二十四史没有包含清朝的历史内容,那我们现在关于清朝的历史,又是从那些史料中记载的呢?清朝历史的文献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清实录》,另一个是《大清历朝实录

  • 一百多年前清朝的真实照片,看完才知道被清宫剧骗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印象中晚清时期女子的颜值都一言难尽,尤其是后宫嫔妃们的照片流出后都让人难免同情皇帝,其实清朝的女子并不差,只不过好看的都不在皇宫中,这些女子都是风尘众人,但是她们早已看破红尘,活得非常洒脱和不羁。近些年清宫剧的热播,让大家都以为清朝时候国富民强是一个太平盛世,其实清朝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

  • 这才是清朝最先进武器:排量2万吨,10门主炮,14门副炮火力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拥有上下五年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历过一个又一个的朝代变更。其中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与其它朝代一样都曾经经历过强盛,然后慢慢变得没落。那正好处于时代更替的清朝,当时不仅有各种冷兵器,同时也有不少从国外采购回来的先进武器。那清朝所拥有的最先进武器是什么呢?清朝

  •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心腹,他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位于两位之间的雍正皇帝胤禛,名气尽管没有那两位那么大,但是拜《雍正王朝》、《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电视剧所赐,也广为人们熟知。雍正的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论哪种形象,其刻薄冷酷的性格是得到共识的。有一件事情,可以为雍正的这种性格提供有力的佐证。继位之夜落下的屠

  • 都说满清得天下过于容易,那清朝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名士赵烈文很受曾国藩的器重,曾国藩最喜欢与赵烈文谈论天下形势;有一次,赵烈文在跟曾国藩谈话时,曾经说了这样的话:“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由此,好像印证了许多人对于清朝的看法,那就是:清朝定鼎中原,取得天下的过程,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清朝取得天下,真的是非常容易的吗?这

  • 清朝最后一个太医,临死前说出慈禧的秘密,才知她有多厚脸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20多岁的时候,咸丰皇帝就去世了,那么在往后的40年的后宫生涯当中,慈禧又是一个人如何度过的呢?大家都知道慈禧身边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太监的她的名字叫做李莲英,李莲英非常的聪慧,往往在慈禧还未吩咐开口的时候,李莲英就已经帮她做了很多事情了,但是李莲英毕竟是一个太监,心理上的空虚是可以让李莲英来填

  • 嘉庆抄没和珅家产,15年后用完,他才意识到为何乾隆不处置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是清朝最高寿的皇帝,所以他的儿子也被迫做了很多年父亲的傀儡,所以在乾隆驾崩之后,嘉庆很快就想要把握大权,而嘉庆的第一步就是把和珅抄了家。和珅的财产嘉庆用了十五年之后才用完,但是也是这个时候嘉庆才意识到了乾隆为什么告诉他不要处理和珅了。一、贪官和珅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们对和珅这个角色必定会很熟

  • 清朝灭亡前的农村面貌,图2是猎户,图5是全家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组反映清朝时期农村生活的老照片,通过这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清朝政府领导下的农村面貌。图为理发的男子,当时男子都要留辫子,所以理完发还得把辫子扎起来。这是清朝时期的猎人,准确上山打猎,希望能有好收成,这样一家人可以吃饱饭。一名农村老妇人下山挑水。一名农民正准备过河。生活在大山中,交通

  •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到底是因为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皇帝是一位有能力的帝王。要不然也不能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并且他管理国家期间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让人不理解的是,雍正已经继承皇位了,为何一上位就把康熙用了多年的心腹处死呢?一、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早期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顺治时期,顺治帝偏爱

  • 清朝后宫嫔妃:50岁以后禁止侍寝,只因年老色衰?你可能误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资料后宫争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争宠侍寝,因为只有得到皇帝的喜欢,才有可能在残酷黑暗的争斗中胜出,进而让自己的整个家族荣耀,否则就会在冷宫里孤独终老,亦或被“胜利者”悄无声息地结束生命。所以皇帝在面对“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时,谁来侍寝也显得至关重要。不同的朝代,皇帝们选择侍寝者的规则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