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死前留给和珅​一​保命遗诏,嘉庆抄家时他打开遗诏惊了,就三字

乾隆死前留给和珅​一​保命遗诏,嘉庆抄家时他打开遗诏惊了,就三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2/6 17:06:43

相信曾经风靡一时的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以乾隆年间作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民间百态。其中伶牙俐齿的纪晓岚,心术不正的贪官和珅,爱看热闹的皇帝都让大家记忆犹新。

其实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的纪晓岚确实采出众,得到乾隆的重用;和珅也确实是贪污成性。和珅自入朝为官以来,便逐渐贪污受贿,聪明如乾隆,肯定早就发现了和珅私底下的所作所为。可他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到了嘉庆帝即位,查清和珅的罪名,想要杀了他时,和珅却慢悠悠拿出了了一道乾隆给他的“保命诏书”,可和珅打开后,却立即傻眼,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落魄起家奋发读书,一朝做官却开始贪污

和珅出生于在满族官员家中,父亲在朝中做着不大不小的官,家中虽然说不上有多么富贵,倒也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生完弟弟和琳后,他的母亲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父亲在和珅九岁那年,也不幸染病身亡。没有了父母双亲的庇护,和家的境况一落千丈。从之前的衣食无忧,变成了节衣缩食,穷困潦倒。

年少时和弟弟的拮据窘迫,备受冷落更让和珅变得成熟稳重,比起同龄人,更多了几分坚韧。他明白,要想改变这一切,只能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彻底改变这一切。因此他在读书方面无比刻苦,日日都不忘读书。

还没有等他参加科举考试,他就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贵人——岳父直隶总督冯英廉。当时的和珅还是一介草民,并没有任何功名傍身,可冯英廉偏偏就看中了他身上刻苦学习,成熟稳重的为人,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乾隆三十四年,和珅信心满满去参加科举考试,却名落孙山。在岳父的帮衬下,才勉勉强强进宫,做了乾隆皇帝的侍卫。

乾隆喜好诗词歌赋,满朝文武人人皆知。作为皇帝身边的侍卫,自然是能经常听到皇帝吟诗作对。可侍卫都只是一群只知打打杀杀的粗人,怎么能陪着皇帝欣赏诗词的韵味呢?对于乾隆时不时一些文学问题的提问,这些侍卫自然是抓耳挠腮,叫苦不迭了。

可和珅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局面。读书多年的他自然能听得懂乾隆高雅的诗词,也能回答上来乾隆高深的问题。

这一举动,更是引起了乾隆的兴趣,他仔细一想,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未免过于屈才,于是便时不时提拔和珅,让他从一个平平无奇的侍卫,摇身一变成为了军机大臣。

得到了乾隆重用的和珅也完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开始了他的华丽人生。由于受乾隆重视,和珅在朝中地位极高,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岳父直隶总督,一时间风头无两。

得到重用的和珅更是勤勤恳恳,努力地做好自己的职务,为乾隆尽忠。直到云南总督李侍的贪污,才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乾隆四十五年,有人告发云南总督李侍尧贪污受贿,乾隆大怒,想要立即派人彻查此事。可是究竟派谁去呢?此事事关重大,必须派遣一个得力干将。

思来想去,乾隆便想到了和珅。接到圣旨的和珅自然是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地前往调查处理。在对李侍尧的亲信们严刑拷打候,和珅终于得到了李侍尧贪污的诸多罪证。

在清算财务时,和珅犹豫,并且有了私心。这么多的财物,自己一辈子的俸禄也没有这么多啊,面对诱惑,和珅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自己私藏了一部分。也是自此,和珅开始了贪污受贿之路,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了第一次,就很难收手。

早年清贫窘迫的生活经历,让和珅对于金钱和地位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在第一次私藏钱财后,他更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凭借着自己在朝廷的地位,他更是为了钱财徇私舞弊,毫无底线,只要有利可图,他就对送上门的礼物钱财照收不误。长此以往,他更是积攒了不少家产,说他富的流油都不足为过。

乾隆明明知道,却为何迟迟没有动作

作为一朝皇帝,乾隆有着无数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面对和珅钱财和势力的扩张,他不可能毫不知情。可他为什么不像处置李侍尧一样,将和珅缉拿归案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呢,便是因为和珅当时极高的地位。作为一国之君,虽然有着滔天的权力,却也要受朝中大臣的牵制。和珅是乾隆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的背后并没有任何的家族势力,说白了,和珅就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而乾隆留着他,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乾隆想要利用和珅在朝廷的地位来平衡各大家族和势力之间微妙细密的关系,并且来制衡其他官员。

其二,则是因为和珅的“多财多亿”,和珅贪污受贿所得的钱财,绝对不在少数。对于勤俭的乾隆来说,和珅的存在无疑就是一座“移动的摇钱树”。

为了讨好乾隆,和珅花起钱来更是毫不吝啬,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什么下江南南巡的花销,只要能哄乾隆高兴,和珅都在所不辞。有和珅这样一个肯花钱的主,不用动用国库,乾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乾隆临终给和珅的“保命遗诏”中到底写了什么

乾隆在位期间,因为和珅的存在对他还有所裨益,乾隆也就没有怪罪他,一直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可当嘉庆皇帝继位后,和珅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嘉庆坐稳皇帝宝座后,便马不停蹄地收拾和珅了。

为什么嘉庆非要处罚和珅呢?

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他贪污受贿。和珅与嘉庆皇帝的老师刘墉是死对头,两人都彼此厌恶,一个见不得一个。作为刘墉的学生,嘉庆自然要一致对外。

其次便是乾隆让位,嘉庆继位后,他还帮着乾隆,架空嘉庆的权力,这让嘉庆如何忍受?所以乾隆一去世,嘉庆便以和珅腐败贪污的罪名,将其抄家,并其处死。

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和珅却显得丝毫不慌张。因为他手里有乾隆临终前给他的“保命遗诏”,他笃定乾隆一定会保护自己,可当和珅信心满满地打开遗诏后,他却彻底慌了,只见遗诏上写着三个大字“留全尸”。

看到乾隆的遗诏后,嘉庆也选择赐和珅三尺白绫,让他自行了断。清朝最大的贪官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了应得的报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第一败家子盛恩颐:曾一把输掉100套洋房,66岁饿死家门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民国第一败家子的盛恩颐。说起他的名号,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他的父亲就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的盛宣怀。(盛宣怀)谈起盛恩颐,就不可避免地提起盛宣怀,他的一生经历十分传奇,取得诸多不凡的成就。他创办了很多近现代事业,涉及轮

  • 明朝的衰落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朱祁镇错误的判断引起动荡。明太祖之后,瓦剌部逐渐崛起。原本的元帝国分为了瓦剌和鞑靼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互相竞争。后来瓦剌崛起之后不断的骗取明朝的赏赐,一来二去的明朝宦官王振不乐意了。后来他下令开始减少撒谎给你次,结果瓦剌以此为名开始进犯中原。朱祁镇见状想起了明朝皇家“天子守国门”的祖训,于是决

  • 北宋绝色美女,被亲生父亲送入金人帐内,因“谷道破裂”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就有一个绝色美女,她早年曾被众星捧月,后来却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送入金人帐内,最终因“谷道破裂”而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今天要讲的这位可是北宋的绝色美女,名叫赵福金,是宋徽宗最心疼的女儿,宋徽宗封她为“帝姬”,光从这个封号中就可以看出宋徽宗对于女儿有多宠爱,帝姬天生貌美,

  • 努尔哈赤和大明第一战 抚顺之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时候的皇帝是万历皇帝,是明朝第12个皇帝,万历皇帝亲政前的十年,张居正对明朝进行改革,使得明朝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是随着万历的亲政,把他的改革全部推翻。万历明朝就此开始全面衰败,明朝经历了国本之争,万历偶然临幸一名宫女生下长子朱常洛,万历本来不喜欢这个宫女,他宠爱的郑贵妃为他生下了三子三女,万历的

  • 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牛津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对于英国使团首次访华的描述是十分积极且正面的,认为他们是促进中西方科技文明交流的友好使者。而清政府这边则是不知好歹的傻瓜,盲目自大不思进取,以至于后来远远落后于西方,只能被动挨打。难道事情真的就是这样吗?恐怕不见得。对于乾隆皇帝冷拒英国使者,傲慢回绝对方通商要求,甚至闭关锁国的行

  • 明代皇权扩张:皇权与臣权成为“矛盾体”,相辅相成相爱相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从秦汉到明清,其基本特征就是中央专制集权。这样的一个结构历经一千多年,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但个性有变化,即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特殊表现,其基本表现就是中央专制集权在不断加强,即皇权的加强,如唐宋时期,皇帝的实际权力要高于秦汉,而明清时期,皇权的集中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

  • 李莲英照片曝光:面露阴狠,一脸脓包,为何独受“慈禧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曾有过这样一群人:他们本为男儿身,却终成为“不男不女”的阉人;他们生活在古代的权力中心,却只是被人随意差遣的奴才;他们中有人人命贱如蚁,却也有人权势滔天……他们就是宦官“太监”。宦官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有史记载最早的太监是春秋时齐国奸臣——竖刁。似乎从太监出现开始就与“恶

  • 刘伯温的苦命儿子:一语折服朱元璋,一盘棋打败朱棣,结局很壮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高帝收揽贤豪,一时佐命功臣并轨宣猷。而帷幄奇谋,中原大计,往往属(刘)基,故在军有子房之称……畾嗣未几,旋即陨世。其九世孙瑜宜嗣伯爵,与世袭。”意思是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于乱世中建立大明,刘伯温(刘基)辅佐太祖皇帝,运筹帷幄,有张良之功,被封为诚意伯。只可惜明朝“诚意伯”爵位只传了两代 ,刘伯温一

  • 和珅虽贪得无厌,却做了一件所有人都受益的事情,一直到现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尽管有坏的一面,但是他也有好的一面,其实和珅刚开始并不是贪官,只是下人送钱来的时候,和珅怕自己的手下不信任自己,只能收钱,慢慢的就变成了要钱,所以说,学坏容易,学好真难。和珅在为官的几十年里,就做了一件我们现在都受益的事情,那就是推广了一本震惊世界的书籍:《红楼梦》。我们从这件事情的开始说起和珅

  •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4件事把他送上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显然李自成并没有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当了皇帝的李自成并不能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因此最终将自己送上了绝路。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明末朝廷腐败、连年的天灾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由于此前明朝皇帝只顾自己享乐,对百姓漠不关心,明朝百姓苦明久矣。各地纷纷发起起义运动,李自成也带领着当地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