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不做自欺欺人之事,也算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

李渊不做自欺欺人之事,也算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78 更新时间:2024/2/18 10:25:27

李渊杀入长安后,拥立了杨广孙子杨侑为傀儡皇帝,大家心里都清楚的一件事,就是李渊早晚要取杨侑而代之,但是在古代这是一件大事,想搞皇位和平交接,是不能操之过急的,要慢慢来,李渊自然不能免俗。

李渊的心腹参考历史经验,开始不断地以杨侑的名义给李渊加官进爵,由于加官进爵是有天花板的,这个天花板就是“九锡之礼”,在古代一个人头上有了“九锡之礼”,那么下一步他就可以当皇帝了。

在618年春天,杨侑给了李渊“九锡之礼”,但是李渊没要这个虚头巴脑的东西。李渊对下属们说:“这一定是谄谀小人所为!我现在已经掌握了朝政大权,自己给自己加九锡,有意思吗?这种加九锡之礼的做法,都是曹魏、司马晋那些人搞出来的,为的就是欺天罔人!但是你们看看曹家、司马家那些儿孙,能力不及春秋五霸,自己还想要古代三王的名声,平时我就看不起他们,现在我还能学他们?”

李渊说完,有人说:“这是历代的规矩,怎么能随便就废了啊?”

李渊接着说:“、舜、汤、武,之所以能够取得江山,都是顺大势而为之,虽然办法不一定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以赤诚之心来顺天应人!夏、商纣末年,取代他们的皇帝也是禅让的吗?

再说了,少帝(指杨侑)如果知道你们给我加九锡,他也不可能同意!如果他不知道这事,我自己给自己加九锡,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我一生光明磊落,也不屑于搞这一套!”

最终李渊没有接受“九锡之礼”,但是最终李渊取杨侑而代之了!

更多文章

  • 明朝锦衣卫权利很大,但他们却对一个人很尊敬,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武功高强、神出鬼没、飞檐走壁,每次出场自带死=死神配乐。其实锦衣卫组织的初衷相当与那时候的国安部,是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王朝特立的,并赋予其监督权力。随着锦衣卫愈发受到朝廷重视,内部结构开始野蛮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邪恶组织,为了平复众怒,朱元璋不得不取消其权利。靖难之役后,朱棣同样为了巩固自己

  • 武则天临终前为什么要与已经去世多年的丈夫唐高宗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本质上是“夺舍”李唐,除了武家子侄以及部分依附武家的势利小人之外,朝廷内外没有任何势力会支持武周真正取代李唐。以狄仁杰为代表的天下士人将武则天视为李唐的掌权太后而非武周皇帝,这是他们忠于武则天的前提。武则天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立儿子李显为太子,标志着武则天

  • 明朝内忧外患的局势无力支撑,最后的结局是啥?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积极的一面就是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等等历史性壮举,曾经的强盛谁也无法抹去;不好的一面就是锦衣卫和东厂的黑暗统治,让人诬陷诟病。后面的许多皇帝都有个人爱好,比如说朱厚照是明朝最荒诞的一个皇帝,谈不上昏君,不过就是不务正业。由于年幼没有子嗣,导致嘉靖帝继位,首先排除异己,坚决打击杨廷和为首的反动派。嘉靖

  • 太白经天:对玄武门之变前后最完整的描述|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乃至贞观年间,很少能看到如此充沛着浓郁的个人情感的诗。作者陈子良半年前还以东宫学士的身份在朝廷中枢辅佐太子李建成,半年后就已被贬任四川——世间的事,这是从何说起! 应从武德九年(626年)的那个充满血腥、跌宕的夏天说起。五月,出现了“太白昼见”。太白即是金星,古人一般把白天看见金星,称作“太白昼

  • 史上第一次陈桥兵变,赵匡胤:主角竟然不是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的“陈桥兵变”却是学习了前辈,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才成功的,这个前人就是控鹤军指挥使的张谏。后唐明宗李嗣源因临近契丹边境的瓦桥关地势险要,驻守责任重

  • 作为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怎么会流落岭南,当了40年奴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而对于李氏王朝、尤其是唐高宗李治来说,这种隔辈亲的感觉是体会不到了。他的孙子死的死,逃的逃。在李治可怜的孙子中,有一位叫李义珣的人,不知该说他是侥幸逃脱武则天毒手,还是该替他惋惜逝去的数十年青春。作为唐高宗李治的孙子,被命运抛弃的李义珣,少年时期便流落岭南边远之地。为了混口饭吃,做了40年奴仆。那么

  • 明宣宗朱瞻基与孙若微和胡善祥的爱恨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明宣宗朱瞻基,说实话,他在民间的知名度并不算高,虽然他是明朝仁宣之治的开创者,是一位历史上非常贤明的君王,但由于他短命并且在位期间天下太平,所以,就不怎么为人所熟知了。明宣宗与孙若微的爱情故事却是极富浪漫色彩与童话味道,我听过一遍之后,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说清这个故事,还得从朱瞻基那个了不起的

  • 李自成攻进皇宫后,皇宫里的嫔妃落得什么下场?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朝代的兴衰更替,每个朝代的破灭和每个朝代的兴起过程也有所不同,而对于明朝来说,它的灭亡是由于李自成的进攻,在进攻的过程中,他完全不顾无辜之人的性命,所以致使很多无辜之人因此而丧失了性命。对于李自成来说,他并没有十分周全的计划就擅自进攻,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本以为能够成功的他

  • “唐隆政变”四大功臣为何结局悲凉?唐玄宗兔死狗烹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陛下您难道忘了当初我们一起战斗的岁月?怎么忍心将我抛弃荒野,这么多年不得登堂入室?当年的功臣如今全都离世了,仅剩下老汉我一个,陛下难道不怜悯我吗?”如果将“陛下”换作“妈妈”,是不是像极了毛孩子跟家长撒娇?是的,能跟唐玄宗用这种语气说话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此人叫钟绍京,是唐玄宗旧邸心腹,也是“唐隆政

  • 明朝皇帝的各种帽子,皇帝用的就一定是金灿灿的颜色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夏商周冠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将冠纳入了礼制,让冠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更是代表着各阶层人士的不同身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皇帝的帽子,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帽子。我们平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明朝皇帝的帽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这样的:亦或是这样的:反正头上顶的都是一个金灿灿的金帽子,也不管它重不重。可能有人会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