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西汉王朝“七国之乱”看中国古代“分封制”的延续缘由

从西汉王朝“七国之乱”看中国古代“分封制”的延续缘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82 更新时间:2024/1/17 3:43:15

这次叛乱中,由于叛军主力——吴楚联军一路北上、来势凶猛、直逼京师,主帅周亚夫提出“委梁与吴”的建议,建议先由位于京城咽喉要塞且兵强马壮、给养充足的梁国军队牵制住敌军,汉军先着手对付其他几路诸侯国,然后伺机而动,趁虚而入,从而一举击溃敌军。周亚夫的建议很好,有效地避开了叛军主力锋芒,较好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却实实在在苦了梁王刘武和他的弟兄们。你想,梁国虽然是西汉初年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但单独面对联军主力,还是十分吃力的。

剧有一个场景印象很深:梁国城门下,叛军叫嚣着,用尽各种办法奋力攻城,城门岌岌可危。城门楼上,梁王刘武一边率部下全力抵抗,一边派信使快马加鞭,紧急向京师长安请求增援。一次求援周亚夫不为所动,二次求援亦没有反应,不得已,梁王只能向景帝求援。景帝刘心疼弟弟,下诏命令周亚夫出兵援助梁国,周亚夫还是没有反应,依然坚守不出。无奈之下,刘武只能召集全城将士,继续咬紧牙关,拼死顶住,甚至出现了跪求将士出征的画面……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也十分感人。梁王刘武凭一国之力真的就抵挡、牵制住了七国叛军主力,为汉军最终积攒力量,腾出手来,歼灭敌人赢得了宝贵时间。可以说,“七国之乱”能在较短时间内被平定,是主帅周亚夫运筹帷幄的良好结果,但梁王刘武敢于真枪实弹直面敌人,拼死抵抗牵制敌人的英武行为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每次回想起他率部下抵抗吴楚联军的场景,我都会不禁感叹:刘武确实是条汉子。

这件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过于简略了。说: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又说:遂西围梁。

历史不能假设,一旦假设就感到毛骨悚然。我们无法想象,假如刘武当时软弱无能,没能抵挡住吴楚联军,结果会如何?

那么,区区一个梁国,为什么能抵挡住七国联军呢?或者说,梁王刘武为什么就那么死心塌地地效忠西汉景帝王朝,情愿与敌军殊死搏斗呢?

曾经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说窦太后极其宠爱小儿子刘武,对家里只有一个皇位,只能给大儿子,小儿子坐不上很失望。于是就十分希望大儿子景帝刘启百年之后能传位于小儿子刘武,让弟兄俩都能过把皇帝瘾。有一次,梁王、景帝与母亲窦太后在一起,景帝与梁王喝酒,为讨母亲欢心,景帝醉酒后说道:“百年之后传位于梁王”。酒醒之后景帝就后悔了,但窦太后和刘武却当真了。于是,从那以后,刘武就把景帝的江山一直当作自己的江山来守候,所以,才会有“七国之乱”时的拼死抵抗。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因为历史越描述得细致入微就越不可信,当时的情景后人怎么知道得那么详细?再说,就算确有其事,窦老太后作为西汉有名的女政治家,怎么会不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呢?刘武作为一个成年人,能有勇有谋地抵挡住七国联军,还听不出兄长只是随便说说罢了?

其实,促使梁王刘武能与景帝同生死共存亡是有其坚实的客观基础的,这里面有情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现实的考量。

梁王刘武与景帝刘启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母同为窦太后,父同为汉文帝刘恒

首先从既得利益上来讲,梁王不可能造反。

刘武的封地梁国位于长安东南,即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疆域辽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与京城直接接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经历文景两朝,经营十余载,因与朝廷的近亲关系,各种赏赐不断,国力十分雄厚。

可以说,除了皇位,父亲、兄长已经把能给的最好的都给他了。并且,梁国是京城的喉舌,重要的要塞屏障之地,可见父兄对他的信任和殷切希望。从既得利益上来讲,景帝期间,梁王一直是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与其他诸侯王相比,他与景帝是利益共同体,造反只能使他的利益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因此,他是最不可能造反的。

其次,从情感上来讲,梁王也不可能造反。

“七国之乱”时,窦老太后仍健在。有句话说,娘在,家就在,人心就不散。景帝刘启和刘武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在梁为王期间,刘武经常回长安看望母亲,与兄长景帝常相聚,感情深厚。可以说,他是窦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弟弟。支持“七国之乱”,与叛军为伍,就是反对自己的亲娘和亲哥,反对自己的家人,这是他再糊涂也肯定不可能做出来的。

总之“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即便不窥视皇位也不可能参与叛乱,其他诸侯国也不可能拉拢他参与叛乱,反而会把他作为直捣京城的最后关口,调集主力部队,狂轰猛打。而梁王刘武,也自然会与兄长一起,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拼死保护自己小家利益和江山社稷的安危。

“七国之乱”梁国的故事,生动地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手足情深”,什么叫“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七国之乱”梁国的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兄弟如手足”,这绝对不是一句煽情的话语,而是其中真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七国之乱”梁国的故事,也让我们再次明白了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依据血缘宗法建立起来的“分封制”一直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方式。虽然经过东周的战乱,更为先进的“郡县制”逐步取代了“分封制”成为社会的主流,但“分封制”作为一种辅助性管理方式,仍然被很多王朝运用。聪明的君主们始终认为:对于“家天下”的王朝来说,同祖同宗的兄弟们天然比外人更值得信任,分封宗室成员对拱卫中央的的作用十分重要。

同时,“七国之乱”中七个反叛诸侯国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分封制”也不是什么万全之策。当血缘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之后,当中央的力量变弱的时候,当诸侯国实力坐大的时候,“分封制”就很有可能变成刺向中央的利剑。除了汉初的“七国之乱”,比如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变”,都是典型的分封宗室引起的内乱。

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万全之策,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的权宜之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方形素镜:春秋战国现身、秦汉绝迹、五代圆方融会、隋唐重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方镜造型,除形体之外,还在于镜钮和镜边的装饰。中国自古就有“智欲圆而行欲方”的说法。圆镜和方镜在客观上应该说就体现了这个引人深思的哲理。[var1]方镜在流行中不断美化,其结果是在四角做文章,在晚唐出现了委角,但真正发掘到方形美的意蕴的则是五代。六朝以来,江宁就是人文精神荟萃之所,这里尽管社会不安,

  • 封神英雄榜七件神兵利器,姜子牙独霸两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打神鞭、女娲石极品先天灵宝。号称"天罚之鞭"。天道圣人~元始天尊执掌,鸿钧老祖所赐。鞭上有无数大道符箓环绕其上。乃是代表天道制约天庭众神的无上宝物。呈玄黄色,为木鞭状。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封神之战时元始天尊借予姜子牙用以封神,封神过后元始天尊将打神

  • 秦初授田制取代井田制,实则是使用权的转换,却促使私有地权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亡以及各诸侯国的日渐强盛,周王室已经不再享有对诸侯们的实际控制权。而在这时候的诸侯们眼中,周王室只是一个在某些时候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势力的工具,各国之间吞并争霸的戏码已经正式开始上演。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之下,由周王室一手建立起来的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规章

  • 清华的“战国竹简”有多厉害?逃过秦始皇焚书,引爆未知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华大学破译战国竹简,秦始皇竹简,竹简的演变历史

    谁曾料想,竹简上记载了秦始皇焚书之前的“隐秘历史”,从此揭开一段被隐藏的“爆炸真相”[var1] 01、战国竹简 2006年冬天,一个神秘的文物商拿着8支样品“竹简”在香港的文物圈里兜售。根据坊间传闻,这些竹简数量竟有几千枚,都是出自内地古墓,年代为战国时期……香港中文大学古文字学家张光裕教授在见到

  • 刘存启叱咤江湖,百战余生;杀日酋,复名城,屡战不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东北绿林中黑话称“顶”为“山”,刘存启自我调侃,绿林报号“亮山”。刘存启是辽宁锦西县(葫芦岛市)烧户沟村人,家境贫寒,自幼就没了双亲,他流浪江湖,靠给人打短工糊口,受尽了有钱人的敲诈和盘剥。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刘存启养成了嫉恶如仇的性格,他结交的朋友,都是些没钱没势的穷苦人。刘存启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

  • 秦国美女孟赢,容颜秀丽,与世无争;却为何被后世称为无祥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大公主孟赢,历史上孟赢的真实结局,孟赢简历

    孟赢有多美貌,已经不为后人所知,可“魂牵梦萦”这个成语,却实实在在是因为她的名字才出现的。孟赢的美丽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以至于有些历史学家称她为“无祥公主”。[var1]在春秋末期,楚国和秦国就是一对难姐难妹,小姐身子丫鬟命。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国,楚国和秦国同属“化外夷民”。中原地区的诸侯们各种的看不

  • 上海交大女博士钱璐璐,靠几任丈夫一路高升,被称为“科研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努力和坚持,还有幸运钱璐璐出生于中国正在高速发展的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实行的计划生育,也让那一代的孩子获得了最集中的资源。钱璐璐也是如此,而且接受了高质量教育的她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那个时候的钱璐璐和其他的孩子们都一样,有着当科学家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崇高理想。不像很多孩子那样,当科学家只是嘴巴里说说而已

  • 战国名将篇丨田单绝地反击,离间计逼走乐毅,火牛阵大败燕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统帅们若光靠蛮力,还不够解决领土问题。战马萧萧,旌旗猎猎,经过长期的格斗厮杀,在一场场人肉相搏中,摸索总结出不少兵法奇招。齐国的将领田单,乃反间计使用第一人,并最终大获全胜,将齐国失地七十余城收复,从此在齐国威望大振。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将智力与武力融合,才能开创全新的军事观。[var1

  • 张宗昌车站遇刺身亡,灵枢从济南启运时,无一人相送,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胶东有个新军阀叫刘珍年,曾经是直鲁军的一名团长。他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正跟韩复榘作对。张宗昌口出狂言,大包大揽,说刘珍年是他的老部下,他能说服他,归顺韩复榘。韩复榘心里明白,这是他张宗昌想乘机扩充势力,因而虚与委蛇。其实两人早有隔阂。1928年张宗昌率领的直鲁联军兵败滦州,他的六七万大军被白崇禧

  • 魏国八虎骑中选出五位与五子良将对战,哪方会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五虎良将,五子良将和八虎骑哪个厉害,五虎上将vs五虎良将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以上诸将可谓曹魏的顶梁柱,曹操之所以成就霸业,除了荀彧,郭嘉等人的智谋外,武功方面几乎全靠这几位了。但曹老板有个习惯,就是在征战天下以及镇守边疆时,总是重用自己的宗族兄弟,如博望坡之战,于禁就曾作为夏侯惇的副将出征;凉州之战,张郃也是作为夏侯渊的部下;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