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潮金华仙伯黄庭坚

晚潮金华仙伯黄庭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21 更新时间:2024/2/3 14:08:12

金华仙伯是指黄大仙还是指黄庭坚呢?很多人说是黄大仙。今稽考史料,金华仙伯是指北宋龙图阁学士黄庭坚。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诗与苏轼齐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大家;龙图阁学士、谥号文节。今江西修水人,祖籍浙江金华。据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论证,黄庭坚祖籍金华浦江。浦江县城有黄庭坚祖居理和堂,理和堂为黄庭坚所题。他生前自称金华黄庭坚,在1988年修水出土的《宋故徐纯中墓志铭》中,黄庭坚自署“金华黄庭坚撰并书”。

黄庭坚《松风格诗》局部图片。其善于行草,吸收古人笔法加以创新。CFP供图。

黄庭坚爱金华。传世至今的黄庭坚诗词,有八首提到金华。如《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云: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如《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云: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如《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序文提到: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如《代书》云:何时烟雨里,驱羊入金华。如《长短星歌》:他年叱石金华路,二十年前身姓黄。如《赠别李端叔》:牧羊金华道。如《书石牛溪旁大石上》:我身金华牧羊客。如《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故人若问黄初平,将作金华牧羊客。他在这首诗里,把自己化名为黄初平。诗词里出现“黄初平”三个字自黄庭坚始,有的是指黄庭坚。如南宋诗人方岳《书梦》:黄初平家寄书信。也有的是指黄姓道士,南宋释正觉《与法上人南谷过黄氏居》云:黄氏初平已得仙。

黄庭坚以谪仙自称。八岁的他在《送人赴举》诗中云: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黄庭坚谪仙的自称,在当时文化界得到广泛传播,也得到认可。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他超轶绝尘,独立万物。王安石认为他是清才,非奔走俗吏。北宋教育家胡媛的《石壁》诗云: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这里的庶是指黄庶,黄庭坚的父亲,北宋著名诗人。谪仙是指黄庭坚。

北宋有黄庭坚的金华仙伯别称,南宋才有皇初平的皇仙人称呼。1189年(宋孝宗淳熙16年)、1262年(宋理宗景定2年),宋皇分别封皇初平为“养素真人”和“养素净正真人”。黄庭坚为金华仙伯,比皇初平为皇仙人(真人)要早80多年,依胡仔的说法,也比皇初平的皇真人说法要早至少20年。

迄今可以查到“金华仙伯”四字的诗词有10首:

南宋词人苏庠(1065~1147)说:但见金华仙伯语,笔端丘壑饱经心。

南宋词人周麟之(1117~1163)《中原民谣·金台砚》云: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宋孝宗朝学者邓林《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韵》云:借问金华老仙伯,几人无忝入诗盟。

南宋诗人戴复古(1167-约1248年)《满江红·太守风流》云:何人似,金华仙伯。

南宋诗词人刘克庄(1187-1269)《又二首》云: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

南宋陈谦(1144年—1216年)《送程傅叟赴官临海》云:金华仙伯歌襦久,休父仍孙敛版迟。

南宋诗人方信孺(1177—1222年)《还珠洞》云:金华仙伯真知已,薏苡将军足断魂。

邓深(宋末元初人)《月湖新得浮石岩》云:金华仙伯开称美。

无名氏(一说元代沈禧)《沁园春·快阁春边》云:金华仙伯,主掌鸥盟。

明代陈谟《题春江送别图》诗云:金华仙伯黄太史。

另有一首提到黄公金华伯,南宋诗人周孚(1135—1177)《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云:先朝盛文物,最盛元祐中。我生百年后,深思附冥鸿。人欲天不违,今复识此翁。何以知其然,风味如长公。从整个诗来看,黄公金华伯是指黄庭坚。

黄庭坚别称金华仙伯,在其后裔的黄氏宗谱里也可得到证实。如《诗祖堂翰溪廷元公支谱》收录的南宋宋宁宗六年(1200年)版“双井黄氏谱序”,其原文就有这么一段:山谷九世祖,本金华人,故陈无已呼山谷为金华仙伯。有苕溪渔隐作诗话。这里的陈无己是指陈师道,山谷是指黄庭坚,苕溪渔隐是指胡仔。

综上所述,在迄今能看到的史料内,金华仙伯是黄庭坚的又一个别称,而非黄大仙。陈师道是把黄庭坚称为金华仙伯第一人。只是明清以后,时人很少用金华仙伯来称呼黄庭坚,金华仙伯逐渐淡出世人视野,而皇初平得到官方认可为仙人后,普通大众也就逐渐把皇初平称作皇大仙,至清朝晚期,演变成黄大仙,并不假思索地认为金华仙伯是皇初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女儿,生母是南巡时带回的江南美女,身世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这样的情节也不算是虚构,在康熙的后宫里确实有一些汉人美女,她们很多就是康熙南巡时带回来的。今天我们讲的这位袁贵人,就是康熙在第二次南巡时带回来的,而且甚至在南巡途中直接就怀了身孕。康熙六次南巡自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84年一1707年)的24年时间里,康熙先后到江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分

  •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赏赐时乔家只要慈禧一幅字,太过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末期,华夏九州的最高统治权曾落于慈禧太后手中,当八国联军凶神恶煞般地闯入北京城后,这位最高位的掌权者霎时间就慌了手脚。当晚,慈禧决定趁着夜色带着光绪帝、隆裕皇后等人一同出宫西逃保命。为了躲避外国士兵的追捕,慈禧带着一行人仓促地逃向了山西,经过近1个月的艰难跋涉,吃喝犯难、囊中空空的“皇家逃难队”

  • 晚潮宋韵:范仲淹诸暨寻祖赋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是哪一年到诸暨寻祖觅踪?他在诸暨又留下了哪些行迹和诗文?范仲淹像。范仲淹(989-1052)饱读史书,胸有万卷诗文,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当然清楚,眼下他治辖的越州,真是他钦慕的先祖范蠡建功立业之地。除了治所越州城之外,越州诸暨是范蠡迈向事业高峰的奠基之地。据史记载,诸暨曾是越国迁都会稽之

  • 慈禧丧夫守寡46载,深夜唤一戏子入宫,次日戏子尸体被送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以后,慈禧太后一转眼成为了皇宫里面最大的女人,此时在后宫里面慈安太后虽然握有一定的权利,但是在政治里面却毫无底气和慈禧太后叫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很快就握手言和,慈安太后在后宫管理着所有的事情,而慈禧太后则在前朝呼风唤雨,双方的关系还算得上是比较平和,可没过多久

  • 晚潮宋韵:岳飞策马奔诸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一曲《满江红》壮怀激烈,荡气回肠。陈协,少为人知的抗金名臣,因为主战,一贬再贬,最后愤然辞职,归隐诸暨店口白鹤山(长竟山),成为了店口陈氏始祖,在此繁衍生息已八九百年,兴旺发达,是当地一大旺族。岳飞塑像。陈协,字世勇,生卒年不详,河南祥符(今开封)人。随宋室南渡来浙,于绍兴

  • 并不是康熙太厉害,吴三桂才会起义失败,而是他错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农民起义在封建社会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秦王朝,最晚亦可至清朝,可以说农民起义贯穿了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历史。一、吴三桂起义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在整个封建王朝中也算是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了。同时清朝不是汉人建立的政权,而是北方的满族人民入关后

  • 慈禧出殡时,棺椁不断在滴血,3年后,李莲英临死才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皇宫外民不聊生,百姓几乎要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而在皇宫内,地位尊贵的慈禧太后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即使国库入不敷出,她宁愿挪用军费也要操办寿诞,这也是后世许多史书对她评价不佳的原因。最后的奢华1908年11月15日,刚过七十三岁生日没多久的慈禧太后因病去世。慈禧对清王朝的统治将近半个世纪,而

  • 慈禧“干女儿”周莹:清末陕西女首富,历史上她的结局却非常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善于经商的周莹乐善好施,她曾因捐资给清军、助力他们剿灭民间义军势力而引起了慈禧太后的留意。后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在避祸西逃之时因为盘缠不足而导致捉襟见肘、落魄不堪,为人慷慨豪义的周莹听说后便主动向慈禧提供了10万两白银救急。慈禧接受周莹的好意之后深为感动,不但亲书“护国夫人”的牌匾赠与周莹,

  • 文旅筑梦浙川聚力当成都崇州遇上绍兴陆游:绍兴男儿的蜀地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陆游与四川文化,成都南宋古镇旅游,浙江文旅特点

    图片由四川罨画池博物馆提供近千年前的南宋时期,绍兴人陆游在成都担任蜀州通判。住在罨画池(现位于四川成都崇州罨画池)的22个月里,展现出爱旅行、爱美食、重情义、善自嘲等诸多生活家的一面。为纪念这位绍兴诗人,崇州罨画池博物馆还专门修建了一座陆游祠。崇州罨画池博物馆里的陆游像跨越千年,成都休闲、安逸、丰富

  • 皇帝向他下跪,慈禧独宠他53年至死离不开,李莲英三大绝活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有一位叫做李莲英的总管太监,伺候了慈禧太后53年的时间,二人也一起度过了大半生。可以说李莲英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厚,亲厚到他甚至都可以自由地出入大清皇太后的卧室。那么在云谲波诡的晚清朝堂中,李莲英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才能够始终站在权力最高峰的身边,而没有被拉下马呢?李莲英和所有的太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