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被赐死后,为什么和珅独子竟然过上了清朝贵族都羡慕的生活?

和珅被赐死后,为什么和珅独子竟然过上了清朝贵族都羡慕的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4/2/3 14:08:26

作者兰台

明清比较应该是互联网文史圈子最久经不衰的话题之一了,喜欢明朝的网友和喜欢清朝的网友,甚至不喜欢明朝但是讨厌清朝以及不喜欢明清但是讨厌别人吹明朝的网友都会比较明清的方方面面。

在我看来,清朝比明朝强是肯定的,因为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清朝在明朝后面,清朝皇室目睹了明朝是如何灭亡的,所以只要不是弱智,清朝皇室一定会吸取明朝亡国的教训。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清朝肯定是比明朝强的。

当然,我知道我这个观点很多朋友都不会同意,尤其是喜欢明朝以及不喜欢清朝的朋友,肯定是绝对不同意。

所以,我今天就讲一讲清朝皇室制度,在我看来,清朝皇室对于“皇亲”,那真的是比明朝强太多了。

当然,这也是吸取了明朝宗室管理不善的教训,可以说也算是站在明朝的肩膀上。

清朝宗室管理制度核心是“差使”,也就是说决不允许皇族成员吃闲饭,但是事实上没有那么多工作给所有皇室成员,但是至少近支宗室想在家吃俸禄不干活是很难的。(清代近支宗室:和皇帝一个爷爷的都算近支)

比如说清仁宗嘉庆帝收拾了和珅后,下令革除和珅的儿子,也就是嘉庆帝妹夫丰绅殷德一切职务,只保留伯爵的爵位在家闲住。

结果两个月时间,嘉庆帝回过味儿来,因为带爵在家闲住其实是清朝许多皇亲国戚梦寐以求的生活。

俗话说“不洗碗就不会摔碎碗”,清朝法度对于皇亲国戚很严厉,工作做不好,轻则罚款,重则停薪;而且在皇帝身边工作很辛苦,比如皇帝每天6点上班,这些在皇帝身边工作的皇亲国戚就必须5点起床,赶在皇帝上班前就去“站班”,目的就是让皇帝上班的时候看到某某人已经来上班了。

所以对于皇亲国戚来说,带爵在家闲住是最惬意的生活,因为这样永远不会被处罚。

所以,革除丰绅殷德的各种职务,让他保留伯爵爵位在家闲住不是处罚他,其实是奖励他。

(清西陵)

回过味儿来的嘉庆帝于是修改了处罚决定,革除了丰绅殷德的爵位,而给丰绅殷德一个“散秩大臣”的头衔,让丰绅殷德当差行走。

所谓的散秩大臣其实就是没事在皇帝办公室外面站班的“帮闲”,前面说了,这活儿其实非常辛苦,而且皇帝有时候处理政务心里烦了,很容易拿站班的散秩大臣出气。

“你你你,你怎么站班的?站的东倒西歪的,罚俸!”

皇帝一句话,一年白干了。

再比如清朝乾隆年间的怡亲王弘晓,因为怡亲王胤祥生前影响力太大,所以乾隆帝继位后有意削弱怡亲王的影响力,所以借着“弘皙逆案”的机会,罢免了弘晓一切差使。

(乾隆平疆图)

没过多久,乾隆帝觉得这等于是便宜了弘晓,因为他每天早上5点30就开始办公了,以前弘晓有职务的时候也和乾隆帝作息时间差不多,让弘晓回家闲居岂不是让弘晓天天在家睡懒觉?

“朕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你弘晓天天呼呼大睡?成何体统!”

于是乾隆帝又给了弘晓一个乾清宫头等侍卫的差使,让弘晓天天和他统一作息时间。

其实对于清代宗室管理制度而言,有差使都还算好的;在雍正朝以前,那些没有差使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甚至会被编入包衣籍。

比如康熙帝第八子胤祀就因为短暂被康熙帝革除一切爵位和差使,被编入正白旗包衣。

具体的我们下回分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口误叫错一水果名,后人也跟着念错300年,至今没有改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历史上少见的可以数得出丰功伟绩的帝王。少年时期擒鳌拜,收复政权;在地方上,平三藩、收台湾、三征葛尔丹,巩固祖国的统一;文化上,兴修园林、编纂典籍,有圆明园、《康熙字典》流传于世。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康熙三征葛尔丹时期。这时期有个我们现在常吃的水果,被康熙口误叫错,后人也就跟着念错了30

  • 武松知道宋江被害死后,为何一点不难过,只淡淡说出了6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对宋江的态度那么他们两个英雄是什么关系?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一开始亲如兄弟,但到最后,武松对宋江却不理不睬,甚至对宋江的死也只是淡然一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其实,这要从他们最初的相遇说起,宋江误杀阎婆惜之后匆忙逃走,在走投无路之际,他遇到了小旋风柴进,柴进是出了名的打抱不平,行侠仗义,他

  • 慈禧临死前,为何抓100余名孩童?孙殿英炸开她陵墓,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作为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着天下苍生的生杀大权,生前富贵至极,死后更想延续。秦帝国第一位皇帝嬴政生前就开始建造规模庞大的兵马俑,据说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死后仍想当皇帝,统帅千军万马,希望这些兵马俑在阴间能护卫自己,保他江山永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随后被葬于秦始皇陵。

  •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她真实相貌其实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的黎民百姓若要细数晚清时期卖国辱国的“罪人”,慈禧太后必定要首当其冲。在慈禧的掌权之下,清朝政府沦为她满足掌权欲和得以奢侈挥霍的工具和“陪葬品”。就在底层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疾苦生活之时,慈禧太后依旧挥霍无度,饮食顿顿都是“满汉全席”,却每样菜只尝一口作罢,穿着日用则往往以奢侈品的最高水准来进

  • 晚潮金华仙伯黄庭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金华仙伯是指黄大仙还是指黄庭坚呢?很多人说是黄大仙。今稽考史料,金华仙伯是指北宋龙图阁学士黄庭坚。整理成文,以飨读者。黄庭坚,北宋文学家,诗与苏轼齐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大家;龙图阁学士、谥号文节。今江西修水人,祖籍浙江金华。据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

  • 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女儿,生母是南巡时带回的江南美女,身世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这样的情节也不算是虚构,在康熙的后宫里确实有一些汉人美女,她们很多就是康熙南巡时带回来的。今天我们讲的这位袁贵人,就是康熙在第二次南巡时带回来的,而且甚至在南巡途中直接就怀了身孕。康熙六次南巡自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84年一1707年)的24年时间里,康熙先后到江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分

  •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赏赐时乔家只要慈禧一幅字,太过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末期,华夏九州的最高统治权曾落于慈禧太后手中,当八国联军凶神恶煞般地闯入北京城后,这位最高位的掌权者霎时间就慌了手脚。当晚,慈禧决定趁着夜色带着光绪帝、隆裕皇后等人一同出宫西逃保命。为了躲避外国士兵的追捕,慈禧带着一行人仓促地逃向了山西,经过近1个月的艰难跋涉,吃喝犯难、囊中空空的“皇家逃难队”

  • 晚潮宋韵:范仲淹诸暨寻祖赋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是哪一年到诸暨寻祖觅踪?他在诸暨又留下了哪些行迹和诗文?范仲淹像。范仲淹(989-1052)饱读史书,胸有万卷诗文,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当然清楚,眼下他治辖的越州,真是他钦慕的先祖范蠡建功立业之地。除了治所越州城之外,越州诸暨是范蠡迈向事业高峰的奠基之地。据史记载,诸暨曾是越国迁都会稽之

  • 慈禧丧夫守寡46载,深夜唤一戏子入宫,次日戏子尸体被送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以后,慈禧太后一转眼成为了皇宫里面最大的女人,此时在后宫里面慈安太后虽然握有一定的权利,但是在政治里面却毫无底气和慈禧太后叫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很快就握手言和,慈安太后在后宫管理着所有的事情,而慈禧太后则在前朝呼风唤雨,双方的关系还算得上是比较平和,可没过多久

  • 晚潮宋韵:岳飞策马奔诸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一曲《满江红》壮怀激烈,荡气回肠。陈协,少为人知的抗金名臣,因为主战,一贬再贬,最后愤然辞职,归隐诸暨店口白鹤山(长竟山),成为了店口陈氏始祖,在此繁衍生息已八九百年,兴旺发达,是当地一大旺族。岳飞塑像。陈协,字世勇,生卒年不详,河南祥符(今开封)人。随宋室南渡来浙,于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