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行刑前,李善长掏出免死铁券,朱元璋冷笑:你仔细瞧瞧上面5个字

行刑前,李善长掏出免死铁券,朱元璋冷笑:你仔细瞧瞧上面5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36 更新时间:2024/2/3 13:57:51

每当提及朱元璋时,我们总会不由得佩服其能力,从一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穷人到万人之上的皇帝,这种跨越在整个历史上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的。不过,他也有一直为人诟病的点,便是屠杀开国功臣。虽然朱元璋能力固然不错,但他手下的那些人在同时代都可以称得上大才,谁拥有他们毫无疑问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但在建国之后,朱元璋却将屠刀指向那些功臣。大多数人猜想,他可能是为自己的儿子清除障碍,因为原计划继承他皇位的人本应该太子朱标,在朱元璋看来,以朱标温和的性格必然无法驾驭那些开国之臣,有可能成为后患。

而要说到朱元璋最有心机的一次,无疑是胡惟庸之案。原本朱元璋就想废除丞相制度,感觉这个职位有分割自己的权力,他和此前的那些皇帝都不一样,绝不允许有人从自己手中拿走一点权力。但如果直接宣布废除丞相制度,必然会引来众多大臣的反对。

所以,胡惟庸便成为了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的“牺牲品”,算是比较倒霉了。不过,详细来说,他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不懂的收敛自己,被朱元璋抓到把柄,这才引发了号称“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被牵连之人多达数万,其中还包括李善长这样的开国功臣,就算有免死铁劵都于事无补。

李善长在朱元璋平定滁州之时便已追随,多次为其出谋划策,主管军队物资供应,深得朱元璋信任,相当于刘邦萧何。当初朱元璋进攻山匪,留守大营的李善长凭借极少的兵力轻松击退前来的元军。总得来说,李善长在军事、行政、法令等方面都做出了极大贡献。可这样一位功臣,终究还是难逃一死,真的是朱元璋残暴无情吗?

其实,从史料来看,李善长确实不够谨慎,有几件事触犯到朱元璋的痛点。首先便是修建自己的住宅,李善长竟然私下找到汤和希望对方可以借他300士兵,帮助修建房屋。但汤和是朱元璋的死党,也是有幸没有被处死的开国功臣之一。

于是,汤和立马便将此事偷偷告诉朱元璋,使得他开始对李善长有所不满。大家可能不会理解,仅仅300士兵而已,而且像他们这样的重臣,一般都配备一些士兵保卫,以李善长的身份借用这几百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大家有所不知,士兵是国家重器,更是皇帝的武装,怎么可能任由他人借调。

如果今天可以借用300人,那么皇帝便有理由怀疑你明天可以借调更多的兵马,甚至有造反的嫌疑。所以说,自古以来皇帝对大臣私下挪用国之重器是非常介意的,更别说像朱元璋这种对权力控制欲极强的人,更加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还有一件事便是为自己的亲戚说情,李善长有一个叫做丁斌的亲戚因为犯法被发配边疆,他则想利用自己的关系替对方说情。可朱元璋最反感这种事情,假如因为李善长徇私枉法,那么其他人也会纷纷效仿,以后还怎么掌管整个国家。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同意,反而加重了对丁斌的处罚。

李善长也比较倒霉,丁斌误以为是自己的这个亲戚故意让他处罚加重,便直接将其与胡惟庸之事告诉朱元璋。经过这两件事,才使得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处死李善长。身为国家重臣,不仅没有以身作则,反而屡屡破坏法律法规,这样的人自然是留不得。

至于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联系,胡惟庸也是因为知道对方有免死铁劵,所以想拉拢到自己这边,就算到时候被朱元璋处罚也可以保自己一命。但很明显他这个小算盘根本没用,免死铁劵本就是朱元璋所颁布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克制这个问题。

所以,李善长被以胡惟庸党问罪连坐,在行刑之前拿出自己的免死铁劵之后,朱元璋却冷笑让其看清楚上面的五个字:“除谋反大逆”。最终,李善长也明白自己难逃一死。终究还是没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被朱元璋抓到把柄。如果他谨言慎行,或许凭借和朱元璋有姻亲关系,还能顺利终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第一谋杀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文丨《那些年》悦悦公元1282年3月,元大都城中人心惶惶,上至朝廷下到寻常巷陌中,大家都在讨论刚刚发生的一件惊天大案。这件案子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它实在有太多蹊跷之处。首先,死者是皇帝身边最炙手可热的大臣阿合马;第二,事发之地是在太子的东宫门前。第三,阿合马死状极惨,是在自己全体下属面前被

  •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八年最热的时候,乾隆年间最热天气,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在乾隆时期曾经有过一次特别炎热的夏天,这个夏天有多热呢?乾隆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虽然乾隆确确实实有蹭热的嫌疑,但是也从侧面写出当时的夏天真的很热,这诗的意思就是,乾隆在凉快的房间当中,苦闷,很多人在外面收到炎热的天气受到炎热之苦。其实古往今来很多

  • 雍正最神秘的亲生儿子,史书短短记载了16个字,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要说到康熙帝还在世时,四阿哥和八阿哥夺嫡之事,也就是电视剧《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的故事原型了。当时四阿哥和八阿哥争夺皇位,建立了不同的阵营,八阿哥激进,四阿哥却假装富贵闲人,不问政事,背地里却暗暗搞拉拢人心那一套。最后四阿哥甚至因为八阿哥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德妃、亲弟弟十四阿哥决裂了,因为他们都

  • 朱棣谋朝篡位之后,发现一道密旨,看完后哇哇大哭:我对不起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的能力很强,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管理天下大事上,他虽然不是太子,却一直都想当皇帝。朱元璋一直都很警惕自己这位儿子,也对朱棣说过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朱标却好景不长,居然意外逝世了,朱元璋立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太子,朱棣也没敢多说什么。在最后,朱棣还是夺走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但是他万万不会想到自己会被

  • 元朝那么强大,为什么中国不拍元朝历史剧?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元代的历史资料很难寻找。从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起,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统治。一共没有多长时间,也就近百年的历史,并且还包括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乱世,剩余的和平发展时期过短、能够留下的历史资料少得可怜。并且蒙古族比较注重骑射,而不在乎文化的发展,所以

  • 清朝闭关锁国吗?为什么还有很多中国商人,跑到日本做生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从前接受的中学历史教育就说明清时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中又以清朝最为严重。这种观点就整体来说并不能算错,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或许还可以独立发展,但在大航海之后,尤其是17-20世纪,清朝在闭关锁国的前提下还能发展,这显然是违背逻辑的。除广州一地作为外国来华贸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与李自成的妻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妻子与高杰,高杰本人相片,明末名将高杰

    但李自成除了有为人津津乐道的政治事业外,他的私生活也令人好奇,在他遭遇战事危机时刻,好兄弟高杰居然拐跑了他的妻子! 好友背叛,与妻偷情 清朝诗人吴伟业在《圆圆曲》中写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讲的就是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这吴三桂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可闯王李自成的大军势不可挡,直入北京逼

  • 和珅被抄家后,两个美貌小妾几乎同时做出一件事情,暴露人性光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小妾真人照片,和珅被抄家了吗,乾隆王朝和珅的小妾

    因父母早逝,和珅早年的生活相当艰难,但他并没有气馁,靠着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四书五经更是不在话下。十八岁的时候,和珅赢取了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从此便平步青云,靠着冯英廉的关系,加上过人的能力,得到了乾隆的赏识。据清史记载,和珅之所以深得乾隆帝的宠信,有很多的原因。和珅

  • 富甲两宋的江西,为何成了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说出原因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先看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宋亡之后,蒙元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南方发达的经济遭受了很大破坏,人口数量也因战乱而减少,江西自然不能幸免。到明末清初,满清入关之后一路屠杀,抵抗愈坚决的地方受到的屠杀也愈严重。江西由于地理之便,成了南明军民抵抗满清的最后屏障,战争也最惨烈。抗清失败之后,江西民众遭到大肆屠戮,

  • 红楼梦:贾府败落后,李纨为什么不肯救贾家那一干落难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纨的自私冷血,并不是偶然的,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李纨对于贾府没有什么感情,相反只有恶感,和寄人篱下的无奈。首先,李纨青春年少守寡,罪魁祸首就是公婆。不管怎么样,李纨一生是不幸的,20岁出头就守寡。按照清代的规矩,李纨一生恐怕不能改嫁,也不能随便出门,基本就毁了。而丈夫贾珠的早亡,明显是王夫人和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