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第一谋杀案

元朝第一谋杀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1/17 4:44:09

文丨《那些年》悦悦

公元1282年3月,元大都城中人心惶惶,上至朝廷下到寻常巷陌中,大家都在讨论刚刚发生的一件惊天大案。这件案子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它实在有太多蹊跷之处。首先,

死者是皇帝身边最炙手可热的大臣阿合马

;第二,事发之地是在太子的东宫门前。第三,阿合马死状极惨,是在自己全体下属面前被人用铜锤砸碎了脑袋……凶手到底是谁?他为何能够进入戒备森严的宫城?为何还能在众多大臣面前完成这场刺杀?刺客背后有没有主谋?这件大案又给朝堂带来什么样的震动?

要想了解这起元朝第一谋杀案的来龙去脉,还得从被害人阿合马的身份说起。

皇帝的宠爱

阿合马,色目人,最初的身份是皇后的陪嫁奴隶,所以他的早年经历不详。史书对他的记载从1261年开始。因为出色的理财能力,他开始出任上都同知,从此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得到忽必烈“专宠”二十年。一个奴隶如何迅速转身成为皇帝的重臣,虽然史书中没有具体的记载,但一定有一个契机让忽必烈发现了阿合马的理财天赋。因为此时忽必烈最需要聚财、敛财,好满足他“富国”、“用兵”的需要。

阿合马确实生财有道,

他刚一上任就把改革矛头对准了盐、铁问题

首先阿合马批准三千户,从事冶铁,每年上缴铁一百零三万七千斤。官府将这些铁铸成农具二十万件,用以换取粮食四万石。

关于盐,阿合马建议说:“太原民众煮私盐,越境贩卖。各地民众贪其价廉,竞相购买,导致官盐卖不出去。每年能收上来的银两,只有七千五百两。

自今年起,盐税增至五千两。不论僧道、军、匠等户,都要纳赋。

民间通用的私盐,则听其自便。”

除了增收,阿合马偶尔也会提醒忽必烈要节约开支:

“国家费用浩大,今年自皇帝到京都以后,已支出钞四千锭,恐来年的预算不足,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不过,这些建议只是嘴上说说,对于忽必烈的消费需求阿合马基本有求必应。忽必烈因此对他格外看重,他的仕途也一路亨通。

1261年,阿合马出任上都同知(掌管宫廷仓廪钱谷)。1262年,负责中书左右部,兼都转运使,专管财赋。1264年,被越级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

除了理财的特长之外,阿合马还特别会说话。忽必烈看到他和别的大臣争论问题时,常常令对方无言以对,更加坚定地认为阿合马才能非凡,对他的建议,无不采纳。

忽必烈曾对近臣说,

“做宰相的人,要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有此三条的,才是称职的宰相。回回人中,阿合马才可任宰相。”

失控的权力

忽必烈的宠信让阿合马大权在握,但很快他手中的权力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无法控制,一方面他不断地给自己谋取私利,另一方面也严重扰乱了朝堂秩序。

阿合马热衷于增加税收,陕西一带的税收,从1279年的一万九千锭,两年时间增加到了五万四千锭。阿合马还要增加,忽必烈出面阻止才作罢。无节制的税收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被迫到处流亡。

除了帮朝廷搜刮,阿合马还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心,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取私利。为此,他在朝廷中提拔培植自己的党羽,欺上瞒下,一起搜刮民财。靠近城郊的百姓良田,动辄被他们据为己有。

打劫完老百姓,阿合马竟然把手伸向了平宋功臣伯颜

伯颜从江南班师回朝,百官奉命出城迎接。阿合马猜想伯颜此次凯旋一定收获颇丰,他往前多迎了十里路,以便向伯颜讨要馈赠。然而伯颜只解下随身佩戴的玉钩赠送给他,并解释说:

“宋宝玉固多,吾实无所取,勿以此为薄。”

阿合马不信,怀恨在心,之后向忽必烈诬告伯颜私藏宝物。

阿合马的胆子越来越大当然和忽必烈的纵容有关。史书记载,忽必烈对阿合马

“授以政柄,言无不从”

阿合马的专权引来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凡是和自己政见不同的都被阿合马挤出了权力中心。曾经金莲川幕府的重要人物张文谦被派去修订《授时历》,廉希宪被派到了地方。

为了应对御史台审查,阿合马给对方设置了很多障碍:御史台不先报告中书省不得随便召唤仓库的官吏,亦不得追索钱粮的数额。中书省通知开会讨论时,御史台不出席,要办罪。

阿合马专横跋扈到这种程度,然

“廷中相视,无敢论列”

(大臣敢怒不敢言,不敢议论其是非)。有宿卫秦长卿,愤慨之下,向皇帝上书揭发他的罪行,被阿合马所害,最后死于狱中。官员们对阿合马有所忤逆,就会被罗织罪名,被他陷害诬杀的官员中官职最高者身居右丞。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

阿合马因为出色的理财能力上台,专权二十年,仗着忽必烈的宠爱和手中的权力开始为所欲为,引起了官员百姓的不满,甚至引发了朝堂上激烈的派系斗争:

以太子真金为首的汉法派和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势如水火

太子真金自幼从学于姚枢和窦默这样的汉学大儒,他的身边自然聚集了一批儒臣。这些儒臣大多对阿合马恨之入骨,他们的态度也对太子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子因为讨厌阿合马,从来不给他好脸色。一次,太子将阿合马打得头破血流,忽必烈见阿合马满脸是伤,追问其故。阿合马吞吞吐吐说是被马踢伤的,太子当面戳穿:“你太无耻了,这分明就是我打的!”

阿合马虽然畏惧太子,但绝不会束手就擒。当时太子为了钳制阿合马主张设立门下省,但是在阿合马的强烈反对下,最终失败。

不久,汉臣崔斌因弹劾

“阿合马溺于私爱,一门子弟,并为要官”

,被阿合马罗织罪名,迫害致死。太子得知此事时,正在东宫吃饭,立刻扔了筷子,命人去制止。可惜晚了一步,崔斌已经人头落地。

在这样的明争暗斗中,两派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矛盾的爆发

1282年三月,皇太子陪同忽必烈巡驻上都。这时京城里有一个叫

的人去见阿合马,告诉他太子就要回到大都了。阿合马赶紧派了一队人马去迎接,结果刚见到太子就被斥责冒犯皇威而被全部斩杀。随后,太子一行人趁夜色走到东宫门前,众人下马后,太子立马指挥,将中书省官员全部集中起来,当众指责阿合马几句后,命王著把他带走。正当众人一头雾水的时候,王著突然掏出一把铜锤砸碎了阿合马的头,阿合马当场毙命。接着又杀了阿合马的心腹左丞郝祯,囚禁了右丞张惠。枢密院、御史台、留守司官都在远处观望,猜测不出是何缘故。只有尚书张九思看出其中有诈,大声呼喊,

众人这才发现骑在马上的是个假太子

。侍卫冲上前去,将伪太子击倒在地。作乱者们一哄而散,王著则挺身请罪。

忽必烈在上都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要求将作案之人悉数捉拿归案。三月二十二日,始作俑者王著、高和尚被斩于市。王著在临刑前大呼道:“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日死了,他日必有为我写出此事的人。”

阿合马被杀,凶手很快被正法。只是阿合马的所作所为忽必烈仍然被蒙在鼓里,之后大臣纷纷上书,忽必烈才尽知其恶,大怒,说:

“王著杀阿合马,实在是对的。”

乃命开墓破棺,并放狗去咬其肉。百官士庶,聚观称快。阿合马子侄皆被杀,财产被没收。

到这里,这起元朝第一谋杀案迅速划上了句号。但是关于它,还有太多扑朔迷离之处,两个派别的争斗也并没有伴随着阿合马的死亡戛然而止。3年后,在阿合马余党的策划下,太子真金陷入禅让风波,之后竟然抑郁而终。无论是能力出众的阿合马,还是天选之子真金,都成了庙堂之争的牺牲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落幕和带给朝堂的震动逐渐被人遗忘,然而在庙堂之上,派系之间的权、利之争仍在继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八年最热的时候,乾隆年间最热天气,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在乾隆时期曾经有过一次特别炎热的夏天,这个夏天有多热呢?乾隆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虽然乾隆确确实实有蹭热的嫌疑,但是也从侧面写出当时的夏天真的很热,这诗的意思就是,乾隆在凉快的房间当中,苦闷,很多人在外面收到炎热的天气受到炎热之苦。其实古往今来很多

  • 雍正最神秘的亲生儿子,史书短短记载了16个字,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要说到康熙帝还在世时,四阿哥和八阿哥夺嫡之事,也就是电视剧《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的故事原型了。当时四阿哥和八阿哥争夺皇位,建立了不同的阵营,八阿哥激进,四阿哥却假装富贵闲人,不问政事,背地里却暗暗搞拉拢人心那一套。最后四阿哥甚至因为八阿哥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德妃、亲弟弟十四阿哥决裂了,因为他们都

  • 朱棣谋朝篡位之后,发现一道密旨,看完后哇哇大哭:我对不起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的能力很强,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管理天下大事上,他虽然不是太子,却一直都想当皇帝。朱元璋一直都很警惕自己这位儿子,也对朱棣说过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朱标却好景不长,居然意外逝世了,朱元璋立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太子,朱棣也没敢多说什么。在最后,朱棣还是夺走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但是他万万不会想到自己会被

  • 元朝那么强大,为什么中国不拍元朝历史剧?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元代的历史资料很难寻找。从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起,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统治。一共没有多长时间,也就近百年的历史,并且还包括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乱世,剩余的和平发展时期过短、能够留下的历史资料少得可怜。并且蒙古族比较注重骑射,而不在乎文化的发展,所以

  • 清朝闭关锁国吗?为什么还有很多中国商人,跑到日本做生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从前接受的中学历史教育就说明清时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中又以清朝最为严重。这种观点就整体来说并不能算错,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或许还可以独立发展,但在大航海之后,尤其是17-20世纪,清朝在闭关锁国的前提下还能发展,这显然是违背逻辑的。除广州一地作为外国来华贸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与李自成的妻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妻子与高杰,高杰本人相片,明末名将高杰

    但李自成除了有为人津津乐道的政治事业外,他的私生活也令人好奇,在他遭遇战事危机时刻,好兄弟高杰居然拐跑了他的妻子! 好友背叛,与妻偷情 清朝诗人吴伟业在《圆圆曲》中写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讲的就是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这吴三桂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可闯王李自成的大军势不可挡,直入北京逼

  • 和珅被抄家后,两个美貌小妾几乎同时做出一件事情,暴露人性光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小妾真人照片,和珅被抄家了吗,乾隆王朝和珅的小妾

    因父母早逝,和珅早年的生活相当艰难,但他并没有气馁,靠着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四书五经更是不在话下。十八岁的时候,和珅赢取了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从此便平步青云,靠着冯英廉的关系,加上过人的能力,得到了乾隆的赏识。据清史记载,和珅之所以深得乾隆帝的宠信,有很多的原因。和珅

  • 富甲两宋的江西,为何成了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说出原因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先看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宋亡之后,蒙元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南方发达的经济遭受了很大破坏,人口数量也因战乱而减少,江西自然不能幸免。到明末清初,满清入关之后一路屠杀,抵抗愈坚决的地方受到的屠杀也愈严重。江西由于地理之便,成了南明军民抵抗满清的最后屏障,战争也最惨烈。抗清失败之后,江西民众遭到大肆屠戮,

  • 红楼梦:贾府败落后,李纨为什么不肯救贾家那一干落难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纨的自私冷血,并不是偶然的,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李纨对于贾府没有什么感情,相反只有恶感,和寄人篱下的无奈。首先,李纨青春年少守寡,罪魁祸首就是公婆。不管怎么样,李纨一生是不幸的,20岁出头就守寡。按照清代的规矩,李纨一生恐怕不能改嫁,也不能随便出门,基本就毁了。而丈夫贾珠的早亡,明显是王夫人和贾

  •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代明君朱佑樘,金庸笔下最有魅力的人物,宋徽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段正严,字和誉,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段正严自幼喜欢刀兵,七岁时,曾拜六铉大师学习文韬武略。六铉大师本是天台高僧,与周侗齐名,学识渊博,文武双全。后来段正严又跟妙澄大师学习奇门异术——六门妙法,或许金庸的六脉神剑就源出于此。宋徽宗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