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是元顺帝的遗腹子,这荒谬且无稽之谈的段子,为何会流传至今

朱棣是元顺帝的遗腹子,这荒谬且无稽之谈的段子,为何会流传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56 更新时间:2024/2/17 15:16:07

当然,八卦奇谈固然有趣,但也应该有个大差不差,如果说皇帝出个宫谈个恋爱,或者暗中修炼武功还存在可能性的话(事实上,历史上也并非全是戏说),但有些八卦就简直是毫无逻辑的单纯胡扯八道了。比如,明朝的永乐大帝成祖朱棣,竟然被传成了元顺帝的遗腹子!这等八卦奇闻,又是怎么会流传至今的呢?

上图_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

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有关朱棣是元顺帝遗腹子的说法,最早的出处至今已无法确定的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时期就应该已经流传开来,尤其是在当时依然盘踞在草原的蒙古各部中。比如曾在蒙古末代宗主林丹汗(也算是所谓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账下效力的萨囊彻的那部被誉为蒙古族三大史书之一的《蒙古源流》就曾经栩栩如生的记载:

“先是,蒙古托兖特穆尔乌哈噶图汗岁次戊申,汉人朱葛诺延年二十五岁,袭取大都城,即汗位,称为大明朱洪武汗。其乌哈噶呼图汗之第三福晋系洪吉喇特托克托太女,名格呼勒德哈屯,怀孕七月,洪武汗纳之。越三月,是岁戊申生一男” 。

这其中,乌哈噶呼图汗就是元顺帝,朱葛诺就是朱元璋,“生一男”就是朱棣。这段写得像野史的正史,就直截了当的宣称了朱棣其实是元顺帝的儿子。除此之外,在其他一些蒙古史书如《蒙古黄金史略》也有类似的记载。而到了清代,《广阳杂记》等流行一时的笔记小说也描述了朱棣的身世之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呢?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亡国后蒙元势力的“精神胜利法”

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大都推翻元朝后,北逃后的蒙元残余势力依然盘踞在北方草原等广大地区,所谓“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依然具备强大的势力。为彻底清除隐患,朱元璋又先后发动了八次大规模北伐,尤其是1387年第六次北伐,大将军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中不仅围歼了北元十余万主力,更是彻底消灭了北元整个军政系统,自此,蒙古各部又恢复到四分五裂,各自为战的分裂地步,再也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统一政权。

随后,明成祖朱棣又“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蒙古各部更是雪上加霜。其后虽然蒙古瓦剌部也曾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虏明英宗,并一度进逼北京城下,但不过昙花一现。蒙古各部也无法再完成其“复国”大业。

上图_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 示意图

正是在这种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蒙古各部虽然不得不接受无法挽回的失败结局,但内心之中却一直无法释怀,于是就有了如此的传说。原来朱棣是元顺帝的儿子,那他上位其实就是朱家天下又变成了蒙古的天下,笑到最后的还是蒙古,而明朝不过二世而亡······这样的观点,其实更是一种的“精神胜利法”,充分满足了蒙古势力的“意淫”心态。

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在清朝,反清复明的运动是屡战屡败,直到最后也出现了“乾隆帝其实是海宁陈家的儿子,是汉人”的传说,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自我安慰而已。

上图_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朱棣的所谓“黑料槽点”也比较突出

现在对朱棣的评价已经比较客观公正了,但在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背景下,朱棣“不合法”的上位一直是被诟病的。而上台之后,除了朱棣自己的“身边人”,很多朝臣都对朱棣嗤之以鼻,或破口大骂,或拒不合作。朱棣为了立威,对这些朝臣以及家属进行了血腥的杀戮,比如方孝孺被灭十族(当然有说法认为这种说法夸张失真);当年建议建文帝削藩的重臣黄子澄、奇泰也被处死,家中女眷甚至被投入妓院。

除了运用暴力手段,朱棣还组织了一帮“御用写手”,对《明太祖实录》等进行重修,并编写了《奉天靖难记》,为自己的上位进行“洗白”。比如对建文帝进行了种种不实污蔑、甚至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给写改成了马皇后。等等诸如此类的篡改,以此来证明棣上位的“合法性”。但保存下来的《南太常寺志》却明确记载“成祖乃硕妃生”。孰真孰假,自有历史评判。

朱棣如此操作,难免也让时人后人颇有微词,并认为其在刻意隐瞒身世真相,因此再传出种种荒诞不经的传说对其进行“黑化”,也就不足而奇了。甚至更有甚者,认为朱棣迁都北京是“思乡之情”,五伐漠北是“回家看看”,这样的浮想联翩,也未免是太过牵强附会了。

上图_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自古以来一直有对帝王皇族身世的“戏说”传统

对帝王的“戏说八卦”可并非现代影视剧及小说才有,事实上,这也算得上一种悠久的文化“传统”。其实朱棣是元顺子儿子这种类似故事,在历史上是比比皆是。

另一个与之差不多而名气更大的,莫过于秦始皇的身世,据说当年吕不韦将自己一个已经怀有身孕的侍妾赵姬送给了秦国王子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而这个孩子后来就是嬴政,这就是吕不韦的“奇货可居”。这个现在看来狗血无比的八卦,竟然还堂而皇之地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不过,司马迁在《始皇本纪》中写嬴政的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可在《吕不韦列传》却写是吕家后代,如此自相矛盾的“春秋笔法”也是吊足了看客的胃口。

上图_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

而在西汉,也传闻汉高祖刘邦宠信了当时赵王的已经怀孕的妃子,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淮南王刘长。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据说也不是司马家族的后裔,还是其母与小吏牛钦的私生子,这就是“牛继马后”的典故(据说也是东晋末年权臣恒温为了上位编出的段子)。

被称为“朱棣生父”的元顺帝,也据说竟然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的儿子······诸如此类的帝王家世传说可谓是层出不穷,足以看出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戏说”爱好传统,而朱棣的故事,也只是这样的爱好加持下又编造出来的一个被群众喜闻乐见的段子罢了。

上图_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

尽管朱棣的上位行为始终从封建礼法角度不被认可,但就是这位被方孝孺骂为“燕贼篡位”的皇帝,却在其任上做出了诸多青史留名的伟业,军事上靖难之役、五伐漠北、南讨安南;外交上派郑和六下西洋;文化上编撰《永乐大典》;建筑上营建北京都城、南京大报恩寺(其寺内琉璃塔曾被称为“天下七大奇观”之一)······无论哪一件拎出来,都堪称丰功伟绩。

尤其是朱棣多次御驾亲征,深入蒙古草原腹地,打出了忽兰忽失温大捷等经典战役,并封居狼烟,刻碑而还,创造了一个“幅员之广,远迈汉唐”的盛世。这一切,都是对那些关于其身世无稽可笑之谈的有力反击。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明史讲义》 民国 孟森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万历派沈惟敬出使朝鲜,灵魂三问日军将领,直接改变中日战场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1592年日本侵略朝鲜以来,明朝万历皇帝就开始关注辽东战场的局势,派人跟李氏王朝联系,最早进入朝鲜的明军,不断地向朝鲜君臣打听,问日本人打到哪儿了,平壤丢没丢啊?结果没想到,朝鲜皇帝李昖和手下这些大臣根本不说实话,直接告诉他们平壤没丢,还在我们手中。后来实在瞒不住了,又说平壤虽然丢了,但是没有多

  • 康熙二废太子,邬思道一语惊醒梦中人 四阿哥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邬思道临死前说的话,老梁故事汇讲邬思道,康熙王朝邬思道

    邬思道听到后,立马赶往京城,但是邬思道来到京师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到四阿哥的府中,而是来到了一处让墨雨租的院子中,并且让墨雨把四爷府中的邸报、批文、奏折拿给他看,几天之后,邬思道便有了主意。他们来到了四爷的府中,四爷见到邬思道犹如久旱逢甘霖,随后便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且说:万岁决意不立太子了!四爷一惊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侮辱?皇后受辱自杀,女儿们卖身求活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悍然对北宋发起进攻,是在宣和七年十一月。但北宋之前就真浑然不觉?其实北宋就已经收到了线报,得知金军正在厉兵秣马。但北宋高层“专家”们一番论证,竟认为金国立足不稳,要发动对北宋战争至少得准备三年。有了这缺心眼认识后,宋徽宗依然埋头忙着修他的宫殿花园,大宋上下歌舞升平,谁都没当回事。到了这年十月,镇

  • 康熙王朝:苏麻拒绝嫁给康熙,做了这件事,竟令孝庄十分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平定鳌拜后,孝庄也能感觉出来,她的孙子康熙喜欢苏麻,而苏麻又是从小陪着他一起长大的,所以孝庄又重新下了旨意,把苏麻许配给皇上,可是苏麻不想成为皇妃,过着深宫寂寞的生活,所以苏麻拒婚了。在康熙和苏麻成亲的当天,苏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就是不出来。之后孝庄在门口喊苏麻,这时候苏麻才开门,从孝庄的表情就

  • 论明朝之亡:非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非亡于万历,实亡于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万历皇帝也不乏有优秀的政绩,他在位的前十年放权于首辅张居正,以推行新发,取得了不少成就,使得万历前10年颇有中兴的气象。张居正死后,万历也有过短暂的励精图治时期,同时还进行了平定蒙古叛乱、援朝抗倭和平定播州叛乱的“三大征”,虽连年征战却为后人称道,以至于后人认为这是他一生48年执政生涯中唯一的亮

  • 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可能你不是汉族人,而是清朝皇族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三十个真正皇族血统的姓氏,皇族最纯正的十个姓氏及由来,清代的贵族姓氏大全

    名字是我们的一个代号,它寄予着家人对我们最好的期盼。因此,只要不发生特殊的情况,我们是不会改名换姓的。一是这样可能辜负家人的期待,二是改名换姓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关联了太多的信息,多少有些不方便。而最大的原因改名换姓对于很多人来说属于忘祖。然而,历史上改名字的人很多,尤其是发生民族迁移和融合等情况,

  • 李自成为何才当42天皇帝就倒台?这件事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棵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李自成做了皇帝会怎么样,李自成为何做不了皇帝

    足够长的时间,让中国衍生出足够多的朝代。翻开中国的朝代顺序表,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宋元明清”外,还不乏有一些“小朝代”。比如唐之前的“武周”;比如宋之前常被我们一笔带过的“五代十国”。不过,这些朝代虽然存在感很低,但好歹算记录在册,然而有些朝代就不一样了,它们短得甚至没能出现在《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 顺治问大清能传几代?高僧预言:十帝在位,九帝囚,一帝在幽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幽州是现在的哪个城市,顺治皇帝死亡之谜,历史上的幽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常言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对于任何一个帝王而言,江山稳固、万世长存都是毕生所求。然而,受限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帝王无法将国情民生一一量化,对于他们而言,想要了解国家的发展,只能求助于“算命大师”。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期,同其他帝王一样,也曾找过高僧给清王朝算命,然而高僧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出预言

  • 读懂曾国藩,才算读懂了人生:听读书怪才解读曾国藩,收获24个受用一生的成长心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无法拥有乔布斯的天赋,也无法拥有杨澜的才华或马云的机遇,自然复制不了他们的成功。但唯有一人,可佩亦可学。30岁以前,他曾笨得连一首诗都背不好,却靠着守拙二字,克服了懒惰和平庸,被誉为“千古一完人”。30岁以后,他曾受尽职场上的排挤和冷眼,却靠着格局二字,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培养出极高情商。李嘉诚说

  • 宋江自身思想的变化 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67)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朝庭重新下发诏书,第三次诏书内容和以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切念宋江、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衷情,深可怜悯。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无景赍捧诏书,亲到梁山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诏书到日,莫负联心,早早归顺,必当重用”,宋江等人全是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