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国太子,什么心理?导致什么后果?

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国太子,什么心理?导致什么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24 更新时间:2024/1/15 1:01:35

年轻气盛失手打死人,还是皇亲国戚,这对汉景帝来说绝对是人生的一大污点。

[var1]

1、刘拿棋盘砸死吴国太子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汉文帝还在位,吴国的太子刘贤进京朝见汉文帝,因此有机会见到了还是太子的刘启

两个少年一起饮酒、博戏。

要知道刘启是皇太子,除了他爹汉文帝,身份地位要属他最尊贵。

宫里人都很会看人下碟,和皇帝、太子下棋,谁都会自愿输掉,这都已经成了默认的“规则”了。

在官场、宫里混久了的人自然是知道这个规则的,可初出茅庐的吴国太子刘贤,一点都不懂人情世故。他行为轻佻、争强好胜,在和刘启下棋的时候故意争棋路,这样的行为惹恼了刘启。

[var1]

刘启是皇太子,而刘贤不过是一个藩国的太子,这样嚣张,刘启一气之下拿起棋盘就朝着刘贤的脑门上砸了过去。

不知天高地厚的刘贤遭到了“社会的毒打”,且后果不轻,小命丢了。

刘启下手没轻没重,把人给打死了,但他是储君,年轻气盛且不是故意的,所以没受到什么处罚。

[var1]

但人家刘贤也是吴王的宝贝儿子,平时在家里也捧着惯着,这下小命都丢了,吴王刘濞不愤恨才怪!

刘贤被刘启打死了,按理说作为父亲的刘濞要为儿子讨回公道,可君臣有别,刘濞再怎么心痛和不甘心,他都不敢和汉文帝叫板!

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刘濞这份委屈是不受也得受了。

[var1]

2、吴王刘濞举兵叛乱

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死后,朝廷送刘贤的灵柩回去安葬,灵柩到达吴国,吴王恼怒地说:

“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

吴王的意思是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得了,何必送回来恶心我呢!

其实这是气话,毕竟儿子死了还不能讨个说法,实在是气得很!

从这之后,吴王渐渐失去了藩王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去朝见皇帝。

[var1]

朝廷知道了吴王因为儿子的缘故才这样,就拘留和审问吴国的使者,吴王很害怕,渐渐地就有了谋反的念头!

后来,吴王派人代替他去长安行朝见之礼,汉文帝再次追问吴王不来的原因,使者说明情况,希望皇帝不要追究吴王的过错。

汉文帝释放了使者,还赐予吴王几案和拐杖,表明吴王以后都不必来朝见。

吴王谋反的心思渐渐又消失了。

[var1]

吴国内有炼铜、制盐的财源,所以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也不必为官府服役,其他郡国要来吴国捉拿流亡的人,吴国就阻止不交出去,就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

晁错多次向汉文帝上书说吴王的过错,觉得可以减少他的封地,但汉文帝一直不忍心,等到汉景帝刘启继位后,晁错上疏《削藩策》指出: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下令公卿、列侯讨论晁错的建议,没有人敢反驳晁错,只有窦婴一人。

[var1]

等到楚王刘戊来京朝见,晁错指出楚王在薄太后服丧期间淫乱,要求处死他。汉景帝免了楚王的死罪,收了楚国原封地东海郡。

另外,赵王被剥夺了常山郡,胶西王被剥夺了六县之地。

吴王刘濞怕朝廷剥夺没有止境,就打算举兵叛乱,他派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刘卬,并亲自和刘卬当面约定起兵事宜。

等到朝廷吴国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送达,吴王刘濞首先起兵,之后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都起兵叛乱,这就是汉朝是有名的“七国之乱”。

[var1]

3、“七国之乱”过程如何?结果如何?

七国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军队在叛乱初期进展顺利。

汉景帝知道此事后,和御史大夫晁错商量对策,晁错的意思是想让汉景帝御驾亲征,但袁盎向汉景帝献策,希望汉景帝诛杀晁错,达到七国的目的,让他们主动退兵。

汉景帝采纳了袁盎的计策,派他出使吴国,然后将晁错腰斩于市。

可晁错被杀后,七国并没有停下叛乱的脚步,反而觉得汉景帝软弱,吴王甚至自称“东帝”和朝廷分庭抗礼。

汉景帝这时候才下决定以武力镇压叛乱,他派周亚夫率领各大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

[var1]

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遭到梁王刘武的抵抗,刘武向朝廷告急,可周亚夫认为吴、楚联军声势浩大,正面难以对决。

周亚夫献策说让梁王用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机会切断对方的粮道,吴军断粮夜里偷袭周亚夫军营,被周亚夫打败。

吴、楚联军就这样溃败,吴王刘濞被东越刺杀,而楚王刘戊身亡而亡。

至于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

[var1]

最后,胶西王身亡而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

“七国之乱”落下帷幕,仅仅三个月内,汉景帝终于通过削藩,加强了中央集权,只是可惜了晁错,舍了性命才换来汉景帝皇权的巩固。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是单纯走形式,还是问题出在了诸葛亮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在有些人的印象里,躬耕于陇亩的诸葛亮虽然名气不小,但你毕竟是个二十多岁的待业青年,人家刘备当时虽然说混的一般,但是人家想当年也是跟袁绍、曹操谈笑风生的刘皇叔,当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刘备,凭啥就凭一句传言就去三顾茅庐。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刘备当年三请诸葛亮是史实而不是,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明

  • 汉景帝亲手打死了吴国太子,从此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大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怎么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几个月平定七国之乱

    [var1]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景帝在当皇太子的时候,做了一件荒唐事,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汉景帝在做皇太子时,由于经常无聊所以染上了市井的脾气,稍有不慎就会发怒。恰巧这时吴国派太子到京城觐见,由于其年龄和皇太子相仿,因此很快就成了汉景帝的玩伴。[var1]但是孩子之间有时都

  • 汉景帝做太子时,用棋盘砸死吴王早年唯一的儿子,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文帝初期,当时诸侯王吴王刘濞的儿子从代替吴王从属地来到长安参加朝会,因为吴王是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当时他只派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刘贤参加朝会。吴王的原意应该是让儿子早日接触朝政打好人脉,之后继承属地吧。结果没想到的是这次朝会造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还为后来的七王之乱埋下

  • 如果不杀晁错,汉景帝还能平定七国之乱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景帝杀晁错片段,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吧,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刘邦建立汉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制度。分封的异姓诸王,比如韩信、英王、张耳等人,很快都被剿灭。为了巩固统治,刘邦还杀了一匹白马来立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在他看来,以后的诸侯王都姓刘,不是自己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侄子,这样就可以“千秋万代”了。“白马之盟”被吕后短暂地打断过,在吕后死后又恢复

  • 楚汉战争:另类的三国时代(终篇:项羽还是败了,韩信会开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和韩信谁厉害,韩信和项羽碰面对话,楚汉争霸项羽刘邦

    这一年的变化,对项羽来说可谓天上地下,年初(四月)时,刘邦灰溜溜的就国汉中,诸侯臣服,项羽是无人能及的西楚霸王,但仅仅半年(田荣五月就反了;刘邦八月出汉中打三秦,十月平定关中;赵国十一月也反了)时间,半壁江山却都已经反叛而去了,而没反叛的,比如九江英布,也不怎么听命令。[var1]然而项羽却没时间思

  • 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最大的冤案,牵连数十万人,使帝国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专制时代的帝王一旦步入晚年,常因出于对死亡和失去权位的恐惧而变得异常猜疑、残暴,在他们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值得怀疑的对象,而为了消灭一切假想敌,他们不惜秉持“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原则,制造一系列大规模的冤假错案。此类事件史不绝书,就整个汉朝而论,最大规模的冤假错案,莫过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

  • 彭越军功不逊韩,身醢为酱最凄惨 游击始祖,汉初名将彭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彭越之死简介,汉朝名将彭越的故事,彭越个人资料简介

    [var1]彭越出身一平民,秦时砀郡昌邑人。钜野湖中打鱼生,偶做强盗劫路人。陈胜项梁事反秦,彭越聚众亦响应。收集散兵屯钜野,援助刘邦攻秦兵。[var1]项羽关中分诸侯,独落彭越得无封。田荣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项羽兵。刘邦赐越将军印,进军济阴攻楚项。萧公角兵击彭越,却被彭越败楚军。[var1]彭越外黄

  • 三国文化谈之赵云篇,拿下铁打泸州,只有他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赵云简历,赵云最怕三个人,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但是有这么一位,被刘备称为浑身是胆的将军赵云赵子龙,实际上在小说和历史上,个人觉得都被低估了,甚至还有一种神秘感。沽酒客认为,仅仅是猛将还不足以说明赵云的不一般,他更是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如果说一名猛将,威慑八方,但是一个真正的将帅却要有统领和谋略相结合。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赵云还是猛将的感觉

  • 干涉晋国力图复兴,东周25王唯一硬汉周桓王-周王朝的衰落10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的晋国正在发生内乱,晋国国君晋侯居住在国都翼城(今山西翼城),下属的卿大夫曲沃庄伯居住在曲沃。曲沃庄伯想要篡位杀死晋侯,史称曲沃代晋。这个时候周桓王还是做了比较正确的决定,就是在曲沃和晋侯之间搞均衡,先是帮着曲沃打晋侯,等晋侯扛不住了,再帮着晋侯去打曲沃。由于周桓王插手,加上晋侯和曲

  • 三国志战略版再现襄樊之战大场面,东吴鼠辈时代变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志战略版十大废将,三国志战略版襄樊之战配将,三国志战略版襄樊之战推荐

    吴军:吕蒙,陆逊,朱然,潘璋,韩当,蒋钦,周泰,丁奉,马忠还面临着己方糜芳的背叛和刘封与孟达的作壁上观。直接打出了一个名词,威震华夏!当年年少看三国的时候就被关二爷举世无双的军事能力所震撼;也为他最后的结局所惋惜;更为糜芳的叛变与孙十万的背刺所不齿;为最后二爷未能完成自己的夙愿助大哥匡扶汉室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