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关羽为什么要留于禁杀庞德?

三国时期,关羽为什么要留于禁杀庞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39 更新时间:2024/2/6 17:03:59

英雄之间往往都是惺惺相惜的,如果真的觉得对方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也会产生一定的敬畏之心!关羽本人也在很好地践行着这一点,即便是敌营的对手,对他都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这个人就是庞德,面对此人,关羽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接下来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叙述一下。

关羽在作战途中,曾经一并抓获了曹魏阵营的庞德和于禁,于禁面对这种情状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而庞德却宁死不屈,按照正常的套路,一般都会选择杀掉率先投降的人,然后留下大义凛然的庞德。但是关羽却偏偏逆道而行,选择杀掉了庞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一下。首先,从客观层面进行分析,关羽对庞德动手,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在当时的战事之中,于禁是主要将领,庞德居于副位,也就是说,杀于禁的话,风险是非常大的。作为主要将领,手里一般操控着实权,也能够得到士兵们的认可,如果要想收复这支队伍的话,肯定要先将龙头保留下来。但是既然对方的首领已经落在自己的手中了,肯定要采取一些行动的,这样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加快收复的进度。不得不说,关羽的这个计策真的是十分高明了,最后的成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其次,关羽对庞德的偏见是非常大的。虽然在落网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刚正不阿,但是此前庞德的一些行为,关羽早就看不顺眼了。庞德之前为马超服务,马超这个人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了,非常地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放弃背叛自己的家人。后来,马超失势,选择投靠了刘备的阵营。

庞德却选择了站在对立面,选择了曹魏。这样说来,此前表现出来的忠心耿耿都是表面功夫,等到真正祸临己身的时候,才会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之前在马超身边跟了那么久,都是逢场作戏,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已。关羽对这种人是非常痛恨的。他们的生活就是演习,没有任何的真情实感和忠心不二,相反地,都是一些套路和心眼堆砌而成的佝偻之躯。

综合以上的种种原因,关羽当然选择对庞德下手了。这个故事也告诫我们,只有品行端正,没有小心眼的人,才能得到对手的真正尊重。如果仅仅是为了生存,选择违背自己的初心,做一些浮于表面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真相也迟早会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到时候,不仅不能够得到对手的认可,还会被世人们所诟病,最后遗臭万年,成为历史的笑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想成功夺权,太子、秦王、晋王必须依次死去,顺序都不能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中作为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能够成功起事,登上帝位,这当然与朱棣的雄才大略有关,但亦不能忽视偶然性因素。在朱元璋原本设计的权力格局中,朱棣没有任何机会,即便是太子朱标病逝后,在朱元璋重新设计的以太孙朱允炆为核心的权力格局中,朱

  • 三国时期有三位名将被封神,刘备帐下三人,你知道都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手下50猛将排行,刘备张飞赵云怎么配战法,刘伯温是刘备的后代吗

    马超:封神为七十二阴雷神将之一,在明朝的《正统道藏》之中有注释。马超是刘备帐下的大将,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经,曹操多次征召马超进京做官,均被马超拒绝,后来在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投奔了刘备。并且多次阻击曹操,把曹军打的丢盔弃甲,就连一代枭雄曹操也被迫割掉自己的胡子,可见此人的勇猛。张飞:封为城隍。对

  • 三国时期,为何大家更喜欢姜维,对于更强的邓艾反而不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姜维和邓艾,姜维对邓艾完整视频,邓艾钟会姜维谁更厉害

    但是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良莠不齐,大多都以负面形象而闻名。姜维和邓艾一直是被人们标榜和对比的对象,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人物形象有着鲜明的差距。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论历史功绩来说,邓艾似乎要更刷新眼界,但为什么人们一直觉得他是负面形象的化身呢?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首先,有一个非常明

  • 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年不详。最初(年代无法确定)赵云为本郡所举,率本郡人马投靠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归顺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能够拯救大难的人。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来一样。我们冀州的百姓,只是向往仁政,并不是轻视袁绍而亲附将

  • 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国太子,什么心理?导致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景帝小时候打死吴王儿子,汉景帝对吴王的态度,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什么关系

    年轻气盛失手打死人,还是皇亲国戚,这对汉景帝来说绝对是人生的一大污点。[var1]1、刘启拿棋盘砸死吴国太子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汉文帝还在位,吴国的太子刘贤进京朝见汉文帝,因此有机会见到了还是太子的刘启。两个少年一起饮酒、博戏。要知道刘启是皇太子,除了他爹汉文帝,身份地位要属他最尊贵。宫里人都很会看人

  • 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是单纯走形式,还是问题出在了诸葛亮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在有些人的印象里,躬耕于陇亩的诸葛亮虽然名气不小,但你毕竟是个二十多岁的待业青年,人家刘备当时虽然说混的一般,但是人家想当年也是跟袁绍、曹操谈笑风生的刘皇叔,当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刘备,凭啥就凭一句传言就去三顾茅庐。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刘备当年三请诸葛亮是史实而不是,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明

  • 汉景帝亲手打死了吴国太子,从此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大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怎么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几个月平定七国之乱

    [var1]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景帝在当皇太子的时候,做了一件荒唐事,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汉景帝在做皇太子时,由于经常无聊所以染上了市井的脾气,稍有不慎就会发怒。恰巧这时吴国派太子到京城觐见,由于其年龄和皇太子相仿,因此很快就成了汉景帝的玩伴。[var1]但是孩子之间有时都

  • 汉景帝做太子时,用棋盘砸死吴王早年唯一的儿子,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文帝初期,当时诸侯王吴王刘濞的儿子从代替吴王从属地来到长安参加朝会,因为吴王是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当时他只派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刘贤参加朝会。吴王的原意应该是让儿子早日接触朝政打好人脉,之后继承属地吧。结果没想到的是这次朝会造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还为后来的七王之乱埋下

  • 如果不杀晁错,汉景帝还能平定七国之乱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景帝杀晁错片段,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吧,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刘邦建立汉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制度。分封的异姓诸王,比如韩信、英王、张耳等人,很快都被剿灭。为了巩固统治,刘邦还杀了一匹白马来立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在他看来,以后的诸侯王都姓刘,不是自己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侄子,这样就可以“千秋万代”了。“白马之盟”被吕后短暂地打断过,在吕后死后又恢复

  • 楚汉战争:另类的三国时代(终篇:项羽还是败了,韩信会开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和韩信谁厉害,韩信和项羽碰面对话,楚汉争霸项羽刘邦

    这一年的变化,对项羽来说可谓天上地下,年初(四月)时,刘邦灰溜溜的就国汉中,诸侯臣服,项羽是无人能及的西楚霸王,但仅仅半年(田荣五月就反了;刘邦八月出汉中打三秦,十月平定关中;赵国十一月也反了)时间,半壁江山却都已经反叛而去了,而没反叛的,比如九江英布,也不怎么听命令。[var1]然而项羽却没时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