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更早以前的春秋时期,在那个更为混乱的年代,有无数智计绝伦的谋士,他们的能力要更为出色,有的人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就赢得一场战争或者吞并一个国家,那才是真正的星汉灿烂、光芒万丈。
[var1]
诗礼簪缨之族 钟鸣鼎食之家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衰微,诸侯国趁机发展壮大,一时之家华夏大地诸侯割据,而这其中又以春秋五霸最为突出。
不过,在历史中,关于春秋五霸的人选一直有很多种说法,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中,唯有齐桓公一直高居五霸之榜首。
齐桓公从一个普通的君主到逐鹿中原,这其中离不开一个人的身影,这个人就是齐国第一谋士管仲。
在管仲担任齐国国相期间,对内大刀阔斧的进行政治改革、发展军事,对外会盟诸侯,拱卫齐桓公成为霸主。可以说齐国之所以强盛,管仲功不可没。
[var1]
管仲本姓姬,是周穆王的后代,同当时的天子属于同宗,只不过到了他父亲这辈家道衰落,经济上也捉襟见肘。即便如此,管仲的父亲也曾官至齐国的大夫。
在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管仲曾经当过当时地位最卑微的商人,也曾入过行伍,尝试过许多出路,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经历给了管仲一笔丰富的人生财富,这让他在日后位高权重之时能够不被上位者的思维蒙蔽了双眼,从而真正得知民之所向,制定出合理的决策,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var1]
齐国本有两个公子在争夺王位,最开始管仲辅佐的并不是齐桓公,而是另一位公子,甚至在管仲的计谋下,齐桓公差点在奔赴王城的路上丧命。但是当齐桓公登上王位后,还是立刻摒弃前嫌,以隆重的礼节迎接管仲,甚至尊称他为“仲父”。
这大概是齐桓公从政生涯中最为正确的一个决定,管仲成为相国之后,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先从小国开始进行吞并,扩大国家的土壤,培养强盛的军队,直到让齐国成为九州最大的霸主。
而在管仲无数让人津津乐道的计谋中,最为传奇的还是他那几次对敌国经济造成重创的贸易战。
他的手段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还被美国拿来用以对付自己的敌人,甚至依然效果拔群。
[var1]
兵不血刃 收复诸国
春秋时期,鲁国是齐国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敌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鲁国是礼乐制度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国家,这是因为鲁国是周王室的嫡亲血脉。对于周王室而言,鲁国是诸侯国中一面心向自己的旗帜。
在这样的环境下,鲁国礼乐严明,百姓安于耕作,整个国家井井有条,宛若铁板一块。齐国若是按照常规的手段派兵攻打鲁国,无异于以卵击石,即使最终取得胜利,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var1]
管仲想到了可以从经济方面下手拖垮敌人。在迫于生计当商人的时候,管仲也观察着商业的运作模式,他曾总结出“物多则贱,寡则贵;贵则散,轻则聚”的规律。
在几千年后,马克思曾在自己的经济学著作中做出总结: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买方市场的时候价格会下降,卖方市场的时候则会上涨。由此可见,管仲的智慧要远远高于同一时代的人几千年。
管仲想要打垮鲁国经济,首先做的事情是让齐桓公在各种公开场合下穿着“绨”,绨是一种厚绸缎,远比贵族穿着的丝绸便宜得多,因此很受百姓喜爱。
[var1]
平平无奇的绨因为被齐桓公穿上而得到了贵族的青睐,一时之间,绨的价格翻了数倍。
管仲派人装作商人的模样去鲁国及周边国家的商人透漏本国的绨供不应求,需要向周围国家进口。如此成本低盈利高的事情自然让商人眼红,在有心之人的鼓动下,百姓很快放弃了种植粮食,转而去生产绨。
管仲见目的达成,就让齐桓公脱下了绨,改穿其他面料的衣服,贵族也因此不再对绨趋之若鹜。
此时,邻国百姓已经荒废了农业,手里的绨又降了价,没有足够的银钱去买粮食,管仲趁机再添一把火,将本国的粮食狠狠涨价。一时之间,无数鲁国的家庭因此破产、食不果腹。
[var1]
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鲁国竟然闹起了饥荒。大量流民迁徙到粮食充盈的齐国。鲁国的国力自然衰微了下去。
在此次谋划中,不止鲁国,梁国也中了计,因为生产绨,梁国也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局面,最终大量百姓投靠齐国。
后来,管仲又故技重施,通过大量购入鹿来诱惑代国和楚国百姓不种粮食。最终,这两个国家的百姓也因为缺少粮食而向齐国称臣。
一条毒计,拖垮了四个大国,管仲可谓是兵不血刃,一石四鸟。
[var1]
新瓶来装旧酒 太阳下无新事
管仲的这条计谋看似简单,却屡试不爽,即使是在科技和知识如此普及的近现代,也依然能够产生效用。
二战之后,因为大发战争的财,美国牢牢坐稳世界霸主地位,享受着从世界其他国家剥削来的实惠。但是,战争已经平息,其他被战火蹂躏过的国家也开始休养生息,全球即将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美国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和优越感,于是开始谋划一系列政策,试图让所有国家对自己俯首称臣。
1970年,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智利国民的举措,包括改革完善社会公共领域的福利制度,发展医疗和教育,以及收回国家的矿产资源控制权。
[var1]
在此之前,智利丰富的铜矿、铁矿和煤矿一直是美国随意拿取的后花园。美国当然不会放弃曾经属于自己的钱袋子,他们制定了一条毒计,这和管仲拖垮四国的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先是哄抬铜价,让智利百姓陷入疯狂的“淘铜热”,国内铜矿产业迅速膨胀,智利的钱币也陷入了通货膨胀,好不容易理顺的国家经济重新变成一团乱麻。
然后,在通胀的最高点,美国迅速关闭了铜矿出口的市场,给已经因为通货膨胀而陷入混乱的智利经济最后一击。迅速繁荣的智利铜业又迅速萎靡,大量百姓失业,无法维持生计。
不到三年,阿连德就失去了智利百姓的支持,美国重新拥有了对智利资源的控制权。几千年过去了,管仲的计谋锋芒仍在,威力不减当年。
[var1]
阿连德签署铜矿国有化文件
野心勃勃的美国也曾不满中国的飞速发展,多次将手伸到中国的政治经济领域,想将中国拖下水。
不过,相较于智利这样的小国,中国是有雄厚的资本抵御美国阴谋诡计的。因此,时至今日,美国依然没能得逞。
相信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未来,美国是不可能一直稳坐钓鱼台当世界霸主的。第三世界的国家终将崛起,将和平、平等、友爱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