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日:孙坚孤身杀盗贼,傅燮死节保声名

东汉末日:孙坚孤身杀盗贼,傅燮死节保声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62 更新时间:2024/1/6 1:26:14

孙坚,字文台,系吴郡富春县人,是孙武子后裔,世为郡吏,历代祖墓,并在富春城东,墓上辄有五色云罩住,光延数里。乡父老少见多怪,常互相告语道:“这非寻常云气,看来孙氏子孙,必将兴旺了!”及孙坚母亲怀妊,梦有人剖腹出肠,取绕吴郡阊门,不禁失声大呼,突致惊寤,回忆梦境,尚觉可怖;翌日,出告邻母,邻母劝慰道:“安知非将来吉征?何必多忧?”既而生子名坚,头角峥嵘,状貌伟岸。好容易长大成人,出为县吏。十七岁时,与父亲共载船至钱塘,遥见有海贼数十人,掠得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孙坚即对父亲道:“速击海贼!”父摇手阻孙坚,嘱勿妄动。哪知孙坚已取得一刀划船近岸,耸身跃上,大呼杀贼,手中刀东西指挥,如招人状,贼惊出意外,还道孙坚招呼官军,当即抛弃财物,分头窜散;孙坚尚持刀追去,剁死一贼,携首还船。嗣是扬名郡县,由郡守召为郡尉,迁官司马。会稽人许生造反,逾年未平,亏得孙坚召募勇士,会合州郡兵马,阵斩许生父子。刺史臧旻上奏孙坚之功,朝命未尝加赏,但使他做了三任县丞。至黄巾乱起,始由右中郎将朱儁保荐,历年从军。惟自张温出征后,司空一职,悬缺不补,会灵帝查阅案牍,得杨赐、刘陶所上奏章,曾云遣散张角党羽,然后诛及渠魁,当时置诸不理,遂致蔓延。此时张角虽平,前言俱在,灵帝也自觉悔悟,因加封杨赐为临晋侯,使代张温为司空;且封刘陶为中陵乡侯,使任谏议大夫。杨赐就职不过月余,便即病殁,灵帝也为辍朝三日,素服举哀,优加赙赠,令公卿以下会葬,予谥文烈。长子杨彪袭爵。谏议大夫刘陶,既入为言官,常思补衮尽职,因复上疏言事道:

臣闻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缓声。窃见,天下前遇张角之乱,后遭边章之寇,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悚。今西羌逆类,私署将帅,皆多段颎时吏,晓习战阵,识知山川,变诈万端;臣常惧其轻出河东、冯翊,抄西军之后,东至函谷,据厄高望。今果已攻河东,恐更豕突上京,如是则南道断绝,车骑之军孤立,关东破胆四方动摇,威之不来呼之不应,虽有田单陈平之策,亦计无所施。况三郡人民,皆已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谷,冰骇风散,唯恐在后,今其存者尚十之三四,军吏士民,悲愁相守,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西寇寝前,去营咫尺,胡骑分布,已至诸陵。将军张温天性精勇,而主者旦夕迫促,军无后殿,假令失利其败不救。臣自知言数见厌,而言不自裁者,以为国安则臣蒙其庆,国危则臣亦先亡也。谨复陈当今要急八事,乞须臾之间,深垂纳省,则国家幸甚,臣等幸甚!

书中所陈八事,不能尽述,大旨无非归罪宦官,说他欺君害民酿成大乱。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得悉刘陶上书,无不切齿,遂共白灵帝道:“以前因张角事发,诏书晓示威恩,臣等并皆改悔;今四方安静,刘陶乃嫉害圣政,专言盗贼;试想州郡并未上闻,刘陶何由得知底细?显见他与贼通情,所以先来恫喝,要想把臣等尽置死地,方好任所欲为。愿陛下勿为所欺!”灵帝视张让、赵忠如父母,总道他痛痒相关,不至诬妄,遂下诏谴责刘陶,收系黄门北寺狱。狱为黄门所掌,当然归阉人鞫问,横加搒掠。刘陶自知必死,张目顾问宦官:“朝廷已经省悟,加恩臣身,今为何又误信谗言?刘陶恨不与伊吕同俦反与三仁并命!”殷有三仁,即微子箕子比干。说至此,竟用手扼吭,气闭身亡。前司徒陈耽亦尝反抗宦官,张让、赵忠索性将他罗织在内,拘系狱中,亦被掠死。赵忠反超任车骑将军。赵忠欲位置私人更追论讨贼功臣,凡从前并未从军,只教是阉党走狗,多纳贿赂,便说他与讨黄巾,奏请授官。执金吾甄举往见赵忠道:“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应该进贤理屈,下副众心!”赵忠也为点首,待甄举辞去后,即遣弟城门校尉赵延,往访傅燮,乘间与语道:“南容肯稍答我常侍,万户侯便可立致了!”傅燮正色道:“人生通塞,乃是命中注定,若有功不赏,何莫非命?傅燮岂可妄求私赏哩?”说得赵延无言可答,返报乃兄。乃兄赵忠越加衔恨,惟因傅燮为众所推,未敢加害;但将他调任汉阳太守。傅燮抵任数月,已是中平三年(公元166年)。贼帅韩遂杀死同党边章,及北宫伯玉,纠众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不能御贼,反而与贼连和,猖獗益甚。汉阳人王国又自号合众将军,起应韩遂四出寇掠。凉州刺史耿鄙,号召六郡兵马,进讨贼众,令治中陈球为先驱。陈球素性贪婪,为民所怨,耿鄙亦未协舆情,傅燮知耿鄙出必败,乃向耿鄙进谏道:“使君统政日浅,民未知教。孔子有言:‘以不教民战,是谓弃民。’今若率平素不教诸人,越陇讨贼,恐十举十危。且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众一心,与为对垒,锋不可当。使君又统领新兵,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何追?愚意不若息军养威,明赏必罚,阴加训练,贼得逍遥境外,必谓我决不能战,自致骄盈,由骄生衅,同恶相残;使君率已教人民,讨已离盗贼,尚患不能奏功么?今不为万全计策,反自就危途,窃为使君不取。”耿鄙自恃兵多不从傅燮之言,即日引军起行。甫经狄道,果有别驾应贼,先杀陈球,后杀耿鄙。耿鄙司马扶风人马腾,亦拥兵不救,自主一方。王国、韩遂等,遂进围汉阳;城中兵少粮尽,傅燮尚拚死守住。贼党中有北地胡骑数千,与傅燮同里,夙受傅燮之恩,见傅燮登城抵御,各跪叩城下,愿送傅燮还乡;傅燮将他们叱退。傅燮之子傅干,年甫十三,从父在任,知父性刚气锐,恐不能免,因向傅燮跪谏道:“国家昏乱,致令大人不容朝廷;今天下已叛,孤城决难自守,乡里羌胡,夙怀恩德,欲送大人弃城归里,大人不如从权允许,还乡以后,率励义徒,俟至天下有道再出未迟!”傅燮听得数语,便慨叹道:“汝难道知我必死么?古人有言:‘圣达节,次守节。’我闻暴如殷纣,伯夷且不食周粟,饿死首阳;今朝廷昏德,尚不如纣,我岂可自绝伯夷?况前时不能高隐,居位食禄,怎得见危即去?我已决死此地,汝有才智,后当自勉!主簿杨会,便是我程婴,可以托孤,我死亦瞑目了!”傅干流涕哽咽,不能复言,左右亦皆泣下。忽由故酒泉太守黄衍叩城求见,傅燮传令放入,傅干乃起入帐后,待黄衍进来。傅燮延令入座,问明来意,黄衍实为王国所遣,来作说客,因开口语傅燮道:“成败事已可预知,君能先机起事,上可为霸王事业,下亦不失为伊吕,看来,天下终非汉有,明府如果有意,黄衍等当奉为君师,愿受驱策,幸勿失此时机哩!”傅燮不禁变色,拔剑置席道:“汝亦做过大汉臣吏,反为贼来下说词么?本当斩汝,徒污我刃,我权寄汝头颅,回报叛贼,毋再妄想!”黄衍怀惭自去。傅燮即传齐将士,开城搦战,与贼众接仗多时。贼众自恃势盛,上前围傅燮,环绕数匝,傅燮尚冒死冲突,格毙贼党数十人;怎奈兵残力竭,外无援应,终落得捐躯殉国,毕命沙场。傅燮子傅干由杨会护出,得归故里。朝廷闻傅燮阵亡,赐谥壮节,且予傅干世荫。后来傅干已长成,具有才名,仍得出仕,官至扶风太守。当时还有一位名贤,在家寿终,大将军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丧,多至三万余人。这人为谁?就是前太邱长陈实。陈实为太邱长后,隐居不出,党锢狱兴,实亦连坐,陈实居乡有年,平心率物,遇有争讼,辄求判正,无不悦服;里人多感叹道:“宁为刑罚所加,毋为陈公所短。”会遇岁歉民饥,有窃贼夜入陈实家,隐踞梁上,陈实已瞧见,故意不言,但呼子孙训戒道:“人不可不自勉,恶人非生性使然,传染恶习遂致不返;试看梁上君子,便可了然!”贼在梁上听着大惊投地,叩头谢罪。陈实徐语道:“看君状貌,不似恶人,若能改过迁善,自可不虑贫困了!”乃令子孙取绢二匹,赠与窃贼,贼拜谢而去;非陈仲弓不能为此。于是,一县无复盗窃。前太尉杨赐及司徒陈耽,入朝拜官,群僚毕贺,杨赐等以陈实未为相,自己反先登台辅,尝引为惭恨;大将军何进等屡次派人敦聘,实终不肯出,婉谢来使道:“陈实久谢人事,饰巾待终罢了,幸君善为我辞!”嗣后闭门悬车栖迟养老,至中平四年(公元167年)夏季,考终家中,享寿八十四岁;吊祭诸徒共至墓前瞻拜,代为刊石立碑,谥曰文范先生。遗有六子,陈纪、陈谌最贤,孙群亦有盛名,事见后文。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胡琏晚年追问特务:韩练成,郭汝瑰,刘斐到底谁是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两人就是刘斐和郭汝瑰,平时两人就不对付,逮到了这样的机会当然想将对方除之而后快。但是蒋介石对他们的行告发不以为意,并不觉得他们之中有谁是间谍。不过后来蒋介石却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劝,那么,刘斐和郭汝瑰又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又为什么会互相告发呢?[var1]除了他们俩,还有一个也被怀疑是间谍,那就是韩练

  • 史称: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可宋朝为何分为南宋和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和东晋的历史,北宋与西晋的关系,东晋和刘宋疆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曾存在过八十多个朝代,而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和称呼,就比如隋朝、唐朝,还有明清等等,除了这些明确的、固定的称呼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称呼,那就是带有前后含义的,比如东汉、西汉等等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王朝分裂以及重新建立,人们这么叫更加容易分辨,也有利于了解不同时期的

  • 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忍得住一时的屈辱,才能最终赢回尊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是我们大家的榜样,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用三千越甲军大败吴军,振奋人心。夫差复仇越国[var1]勾践是夏禹的后代,越国是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祭祀的人。他们一直恪尽职守,很少与中原地区联络,生活习惯什么的都比较落后,春秋末

  • 王莽建立的新朝国祚与秦朝一样长,为何不被历代王朝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因为新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新朝虽然与秦朝的国祚一样长,但对后世没有开创性的贡献。秦朝的历史地位太重要了,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大一统王朝;奠定汉地十八省的中原王朝基础版图;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首创皇帝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这些成就随便拿一条出来都吊打新朝。因此秦朝的国祚再短也会被承认,而新

  • 任见:献帝觉得曹操真好:“照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36汉献帝接见了曹操,君臣就“当前局势与我们的任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其后,曹操上表,请治韩暹、张杨的罪。二人自料不妙,赶忙逃出洛阳。汉献帝命曹操录尚书事,兼司隶校尉,还授给他尚方节钺。录尚书事,即总领尚书台即各部委之业务,总管朝政;司隶校尉,是公安部长,监察百官,

  • 三国各个阶段的天下第一名将都是谁?吴国竟有一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注:由于是比武,所以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并且以人物的登场以及死亡为准。董卓进京到徐州之战时,天下第一武将为吕布。吕布原本是丁原的义子,刚登场时,就给董卓一个下马威,吓得李儒马上说道:“饮宴之间,不谈国事。”在董卓想行废立之时,丁原马上掀翻桌子反对,与董卓互怼,董卓拔剑威胁丁原之时,吕布登场。原著中

  •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何前后形象差距大?原因:兼顾民间和官方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昨天的文章中说到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这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典型的前后性格差别,即“蜀汉”建国前的“军师”诸葛亮与建国后的丞相诸葛亮在性格上的某些不一致,究竟为什么会产生的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

  • 任见:曹操决定:“拯救天子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5毛玠认为,天下分裂,天子流徙,人民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国家连一年的粮食储备没有,百姓失掉了安居本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难以持久。袁绍和刘表,百姓众多,军队强大,但他们都没有什么眼光,没有什么远大谋划,或者说,都没有什么长打算,没有什么事业心。乱世拼力量。打仗取胜,保持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和廉颇下场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出自京剧曲目《将相和》中的蔺相如之口,在这句话之后,引出了一个举世皆知的典故——负荆请罪。一将一相、一武一文,廉颇与蔺相如是双子星般的存在,提起其中一人必定会联想到另一人。在波谲云诡、群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将相和”是最耀眼的流星之一。[var1]但戏曲永远只唱到“负荆请罪”就结束了,可现实中的

  • 三国东吴四英将周瑜:一生智计无双,但一生又被冤枉被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即广为人知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