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被俘虏九年,生下14个孩子,为了苟活,他做了什么不耻行为

宋徽宗被俘虏九年,生下14个孩子,为了苟活,他做了什么不耻行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71 更新时间:2024/1/22 10:48:11

说起宋徽宗,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他创造出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笔迹瘦劲,至瘦却不失其肉,字体风姿绰约。由此可见宋徽宗的采能力是不差的,但作为皇帝,单单仅凭文采是不够的,他却始终不思进取,只想醉心诗书,最终也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宋徽宗名赵佶,早在他尚未出生的时候,就被人所关注着,原因是他的母亲还在怀孕的时候,某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李煜看着她的肚子,对她说这孩子是个皇子,将来文采一定很好。赵佶的母亲醒来之后,立刻将这个梦告诉了神宗皇帝,神宗皇帝起初并不相信,直到赵佶出生,想起曾经说过的那个梦又半信半疑。

若是联系后来赵佶的所作所为,赵佶的母亲梦见后唐的亡国皇帝李煜,想来也是早有预兆。这不仅昭示着赵佶可能是一个文采斐然的皇子,还有可能在隐晦地告诉他们,赵佶会是下一个亡国君。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哪里会想到这么多,只关注身为皇子的赵佶是否真如梦里所说的一样,将来聪颖过人。

事实上赵佶也确实如众人期待的一样,在不过两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和常人不一样的聪慧了。他在别的皇子还在哇哇大哭的年纪,自己也还走路不稳的情况下,能够扶着书桌开始认字。神宗皇帝发现后,就从原本的半信半疑变得彻底相信了,从那以后,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更是十分注重对赵佶的诗词歌赋上的培养。

赵佶也不负众望,在不断地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慧和才思敏捷,令人不由得相信赵佶就是李煜的投胎转世。而宋朝向来重文轻武,对于文官更是有“不能杀文官”这一国策,这就使得朝廷上的文官大都胆子很大,敢于说话发言,有时候甚至能和皇帝对骂,皇帝还拿他没有办法。在这样对文化方面宽松的环境,也就养成了赵佶随心所欲的性格。

他本可以依着自己的性子,将来成为一名潇洒的爷游戏人间,却没想到最后国家的重担落在了他的头上。还没缓过来就已经继位的赵佶一时间有些慌乱,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朝政上,只想每日在宫中饮酒作对,与人谈论诗词歌赋。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朝政扔出去,让其他人替他理政。

没过多久,他就看中了朝中的蔡京,此人也是一名才子,还擅长绘画,因此他不断提拔蔡京,从此几乎不理朝政,闲来无事就拉着蔡京一起赴诗会,探讨诗集。等到金兵快要打进皇宫了,这才反应过来。但他却没想到要抵御金兵,而是在逃跑的最后一刻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企图逃避亡国君这个骂名。

然而事情却没有他想得那么好,在赵佶刚跑就被抓了回来,金兵在他的面前将皇室的男子杀尽,而他一言不发。最后和皇室的女眷一起做了俘虏,最恶心的是,在做俘虏的时候,金兵看中了他的女儿,当时已经嫁人的公主赵福金,他为了苟且偷生,竟然把自己的女儿送给金人。

这位公主后来被凌虐致死,而赵佶却没有丝毫悔意,后来赵佶被囚后,还有14个孩子。可想而知,这些孩子都不是他的,而是那些金人侮辱了他的嫔妃生下的,赵佶却未曾生过反抗之心,一直苟且偷生。可见比起南后主李煜,赵佶还是差得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死后在墓中放了本书,吓得朱元璋重新厚葬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呢?他竟然连自己死后被开棺的事都能算出来。刘伯温逝世后,他在自己的棺中放了一本书,当他被开棺后,朱元璋竟然因为这本书吓得重新厚葬他。一生戎马的朱元璋究竟看到了什么吓成这样呢?难道刘伯温真的预言到了自己会被开棺吗?刘伯温在民间以神机妙算出名,在朱元璋四处征天下的时间里,刘伯温一直辅佐

  • 太平天国疆域有多大?占据半壁江山?实际不到清朝2%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如果我告诉你,太平天国的疆域只有清朝的1-2%,你信吗?一、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欧洲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腐朽的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雪上加霜的是,这段时间,自然灾害频繁。1846年至1

  • 乾隆办的千叟宴,为何后来成了“夺命宴”,老人:看看我们吃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千叟宴,是清朝皇帝为了在天下臣民面前显示自己与民同乐,同时也是向天下臣民宣示王朝的强盛。古代封建王朝有记载的大规模,也就办了四次千叟宴,还都赶上了清代,还是祖孙两人,即康熙和乾隆,每人各两个,还真是公平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认为 :自秦汉以来,皇帝在位的时

  • 朱棣谋反成功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放声大哭:父亲你害得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这段历史,其实最辉煌的阶段是朱棣创造的,朱棣这个皇帝什么都好,但是不管有多少功劳,也不能抹去他得位不正的事实,为了这个,朱棣可谓是用尽心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永远都在面对一个不存在的敌人,他的侄儿,朱允炆,好像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把这个叔叔当敌人。朱棣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是他攻陷南京,造反成

  • 太平天国最终走向灭亡的真正原因非杨秀清的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死被历史学家定义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他就是东王杨秀清,一个天生极具军事才华的优秀人物。杨秀清,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杨秀清属于家庭移民,杨秀清成年后,由于没有田地耕种,他只能以种山烧炭为生,生活十分贫困,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

  • 咸丰的三个嗜好让他身体严重透支,31岁驾崩,慈禧要背锅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人们都感慨,国家要灭亡了,皇帝的寿命都短了很多,清朝康熙之后的各个皇帝寿命都不短,可是到了咸丰这一代,却如同坏了风气。咸丰帝菜31岁就驾崩了,之后的同治帝和光绪帝都很年轻就去世了,正好慈禧都是在场的。慈禧要背锅吗?同治和光绪短命或许与慈禧有关,毕竟当时的慈禧权利很大,可是咸丰短命慈禧还是影响

  • 朱棣的两位朝鲜嫔妃权贤妃和韩丽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于永乐大帝朱棣的生母,一直有所怀疑并非是马皇后所生。很多人认为朱棣是朱元璋身边一个朝鲜女子所出,这个女子就是硕妃。正是因为朱棣有一半的朝鲜血统,所以在朱棣时期,后宫朝鲜嫔妃是最多的。在朱棣继位后不久,就派身边的宦官黄俨去到了朝鲜,黄俨带去的旨意,就是要求朝鲜的美女去和亲。其实朝鲜将美女送到朝

  • 雍正的三大宠臣下场分别如何,为何唯独李卫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三年十二月三日,清朝名臣李卫,病逝于自己的家中。乾隆帝对此表示了深切哀悼,并赐其谥号为“敏达”。然而在雍正宠幸的重臣里,只有李卫有这样的殊荣,即便是乾隆20年,病死在家中的三朝元老张廷玉,他的下场也难免凄凉。这不禁让人感叹同样作为雍正帝的宠臣,李卫既不像年羹尧等人被雍正猜忌,也不像张廷玉在乾隆朝

  • 朱棣只是攻下南京,为何就宣布称帝了?文武百官又为何臣服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很奇怪,当年朱元璋为了北辰居中,外部众星拱卫而设立的诸王势力,在这时候无一人反对朱棣名为靖难,实则谋逆的行为,给后人一种,朱棣只是拿下了南京就夺取了大明政权的错觉。实际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感觉,并不是后人读史错漏,而是因为朱棣在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极力抹除建文朝对自己的抨击,修改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史

  • 朱标在世时,朱棣根本不敢有争太子之位的心思,他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时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他立长子朱标为太子,而在他立太子以后,直到他去世,都未曾发生过夺嫡斗争,其他皇子也未曾针对过太子。很多朋友对此感到诧异,朱标到底有多厉害,能把其他皇子压制得死死的,能形成这种局面,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朱标的太子身份是早早确立了的,在朱元璋还自称吴王的时期,就已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