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办的千叟宴,为何后来成了“夺命宴”,老人:看看我们吃的啥

乾隆办的千叟宴,为何后来成了“夺命宴”,老人:看看我们吃的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33 更新时间:2024/3/10 10:14:59

千叟宴,是清朝皇帝为了在天下臣民面前显示自己与民同乐,同时也是天下臣民宣示朝的强盛。

古代封建王朝有记载的大规模,也就办了四次千叟宴,还都赶上了清代,还是祖孙两人,即康熙乾隆,每人各两个,还真是公平 。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认为 :

自秦汉以来,皇帝在位的时间,没有比自己长久者

。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为庆祝活动康熙60岁的生日,有用丝绸搭建的棚子,从西直门外一直到畅春园,长达20里。礼部特别作出规定,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帝69岁,为了预庆自己明年70岁寿辰,他又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12岁的小乾隆作为参加了这次千叟宴(以后也学爷爷办千叟宴)。而这年是康熙皇帝在世的最后一年了。

正月初一日,宫中举行新年朝贺礼,饱经风雨而又对自己六十年帝业颇感满意的康熙皇帝,作了《六十一春斋戒书》诗 ,来抒怀自己登基61以来的治武功。

咱们重点说说乾隆皇帝最后一次千叟宴,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禅让皇位后的第三天(正月初三)。

乾隆是中国史上最长寿,且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711年出生,活了88岁,1736年即位,实际在位时间是63年,1799年去世。乾隆60年,也就是他禅位的那一年,又做了一件大事,此时的乾隆已经86岁,他邀请全国各地老人来紫禁城吃饭。

大清的闭关锁国

那时的大清朝虽然国内百姓饥寒交迫,土地兼并严重,官员贪污成风,但社会处于盛世的末期,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的动乱(千叟宴办完后西南随即就爆发了白莲教的大规模起义)。而国际环境,清朝廷自我陶醉于已经天下无敌,四方来朝的景象,说到这里在多说一点,需要史书上说:乾隆在1793年接见英国特使马戈尔尼时表现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看不起外来之物。实则不尽然,那时大清与法国已经互派遣大使,乾隆知道法国的大革命,也知道英国占领了印度和许多其他的殖民地,其实法国是想和大清缔结军事同盟,共同对付英国,乾隆没有同意。法国大革命一爆发,真把乾隆给吓着了,立马召回了驻法国的大使,然后封锁国门,禁止洋人与百姓的接触,怕大清的子民与洋人接触后之后外面的革命,后悔有所不稳定。英国要来华,乾隆是不敢拒绝的,他也怕和英国开战,英国的强大他是知道的。后来英国特使从广东进京路途中,乾隆下令特使一行人每天的接待费是5000两银子,还赏赐了所有的随性人员,据说连英国当时底层的水手都发了笔不小的财,可因为送的东西太多,英国特使根本就吃不完,许多的猪羊鸡类的货物送到船上时已经死了,而且还发臭了,只能扔到河里,而岸上的清朝百姓看到后争相跳河去争抢,真让英国特使一行大开眼界。

自己本国百姓吃不饱的情况下,对别国人员这么大肆挥霍。这正是大清自以为的强大来掩饰实际的虚弱,而乾隆还两次偷偷去圆明园观看英国特使带来的“ 奇淫巧技 ” ,这也给了乾隆极大的震惊。更加坚定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一切外国之物进入大清。

冬日冷寒中万人级别的千叟宴

乾隆60年(1795年)10月天降大雪,认为是一个好兆头,乾隆帝发出谕旨,决定明年春在皇极殿举行千叟宴盛典。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可是,各省报到礼部的,符合条件的老人达到2000人之多。乾隆一看,参宴的老人都是退养的官员,觉得这不能 “ 与民同乐 ”,又发布谕令,将参宴者的身份放宽,增加下层普通民众的入宴比例,商人、生监、马甲、普通百姓等各阶层老人共1031人,总共3000多人。

宴会开始,宫中乐师吹奏着欢快的音乐,太上皇乾隆坐在皇极殿的宝座。嘉庆帝亲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山呼万岁,祝太上皇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面对着天下古稀之年的老者为自己祝寿的场景,太上皇乾隆心满意得。他从小不得雍正待见,直到一次狩猎时祖父发现了他,把他带进宫里 亲自教导,康熙的丰功伟绩是乾隆的榜样。他继位后,推行祖父的治国方略,却否定了一些雍正皇帝的政策。

在宴会的过程中,乾隆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喜悦,脸上充满了温情,没有了打断天下文人脊梁发起文字狱时的狠辣,他请王公大臣与宴会中年纪较大的老者,到御座前,亲自赐给他们御酒。他又命自己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等,给殿内王公大臣行酒;皇宫侍卫负责给殿外的与宴者行酒,以示太上皇养老敬老之意。

参加千叟宴的一位百岁老人挺有意思,就是福建的老寿星郭钟岳,当时他已经104岁了。这个郭钟岳的事迹相当励志,真正的 “ 大器晚成 ”,九十岁还是个老秀才,还在坚持参加 省府的乡试,乾隆听说后,御赐他为举人,在第一次乾隆办千叟宴的时候他也来过。

第二次公元1795年,当时郭钟岳104岁,乾隆皇帝都要向他取长寿经,郭钟岳九十岁时,他福建参加会试,惊动圣听,乾隆帝大为感动,破例赐他举人吗,94岁的时候,乾隆又破格赐予他进士。乾隆帝还派出车马接送郭钟岳,他受尽恩遇,彰显特殊地位。

此外,乾隆还赠给郭钟岳一首诗,夸赞他年寿德馨。104岁的郭钟岳,第二次参加千叟宴,相隔十年。各省参加千叟宴的老者距离京师远近不同,远的云贵那边距京4700多里,就得提前几个月开始动身。而福建的郭钟岳,也有1800多公里的路要赶。

千叟宴总计有接近万人用餐,当时共设800张,宴桌分东西两路,相对摆放,每路六排。每排宴席数目不等,多的100席,少的22席。

华而不实的千叟宴菜品

千叟宴的一部分菜单: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蜜汁 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千叟宴后的 “ 催命符 ”

不过参加完乾隆的千叟宴后,很多老人都相继去世了,很多还死在了路上,甚至是宴席上昏倒的更是不计其数。

康熙帝时期的千叟宴,产生的后果尚且没那么可怕,因为当时受邀的老人多居住在京城与附近地区,而且举办的时间在三月天,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但乾隆朝的千叟宴就完全不同了。

乾隆时期的千叟宴,举办时间都是在正月,京城天气极其寒冷的时候,上了年纪的老人本身就难以抵御严寒,加上宴会之前的各种客套话演讲耗时许久,让人难以忍受。

在没有有效保温加热手段的时代,千叟宴上很多的饭菜都很快凉掉,除了火锅之外,多数的菜肴都是冰冷的,让人吃着本身就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主要造成千叟宴老人死亡的原因:

第一,参加宴会的老人中,有很多都是辛苦了一辈子的穷苦人,几千里的路程,来赴宴的都是全国各地的老人,路途遥远,来去舟车劳顿,这些人身体受不了。第二,暴饮暴食也会引起身体不适应,宴席上都是山珍海味和美酒,这些老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嘴,吃多了,一样会吃出事情来。第三,当时的天气是正月,也是冬季最冷的时候,那时的千叟宴还是露天的,老人的身体根本受不了。

说起来,康熙帝与乾隆帝举办千叟宴,实际目的还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面子,同时进行人心方面的笼络,算是个根本不顾后果的面子工程,也造成了众多老人与会后的离世。千里迢迢跑让古稀之年的老人来吃饭,还不如直接由当地官府给这些老人送去些生活必需品,也更能这些老人感受到 “ 沐浴皇恩 ” ,正如一句话“人家请客高兴,你这请客真要命”。

乾隆皇帝好面子,在他的统治生涯中,发生的许多的大事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六下江南,为了自己的私欲耗尽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再加上频繁的对外战争,更是耗干国库。很多的战争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在乾隆以后,清代走向了没落。清代帝王就此后均办不成乾隆这样的盛举。虽然道光帝曾有意效仿祖父,但参加千叟宴的,只有区区15个老臣,此外到了道光时,财力也空虚菜豆腐之类的,倒是闹出了不少笑话。

冬季合理的饮食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 寒冷,特别是暴冷会使人的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处于高度紧张;寒冬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有更多的被转化为热能,以抵御寒冷;低温会使血钙降低,且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降低了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以致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炎症多发。因此冬天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保持食品多品种的同时,应该多食用牛奶,黑豆,香菇,大豆,黑木耳,狗肉,鲈鱼之类有益于老年人身体的食物。

当然,骄傲的乾隆皇帝是不可能真正为来参加千叟宴的老人们准备这些的,那时代的人很多也不懂,即使御医懂得也不敢说,好面子的乾隆皇帝能从养生的角度为老人们准备吗? 准备些山珍海味,让老人们大开眼界,为他歌功颂德一番就行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谋反成功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放声大哭:父亲你害得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这段历史,其实最辉煌的阶段是朱棣创造的,朱棣这个皇帝什么都好,但是不管有多少功劳,也不能抹去他得位不正的事实,为了这个,朱棣可谓是用尽心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永远都在面对一个不存在的敌人,他的侄儿,朱允炆,好像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把这个叔叔当敌人。朱棣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是他攻陷南京,造反成

  • 太平天国最终走向灭亡的真正原因非杨秀清的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死被历史学家定义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他就是东王杨秀清,一个天生极具军事才华的优秀人物。杨秀清,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杨秀清属于家庭移民,杨秀清成年后,由于没有田地耕种,他只能以种山烧炭为生,生活十分贫困,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

  • 咸丰的三个嗜好让他身体严重透支,31岁驾崩,慈禧要背锅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人们都感慨,国家要灭亡了,皇帝的寿命都短了很多,清朝康熙之后的各个皇帝寿命都不短,可是到了咸丰这一代,却如同坏了风气。咸丰帝菜31岁就驾崩了,之后的同治帝和光绪帝都很年轻就去世了,正好慈禧都是在场的。慈禧要背锅吗?同治和光绪短命或许与慈禧有关,毕竟当时的慈禧权利很大,可是咸丰短命慈禧还是影响

  • 朱棣的两位朝鲜嫔妃权贤妃和韩丽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于永乐大帝朱棣的生母,一直有所怀疑并非是马皇后所生。很多人认为朱棣是朱元璋身边一个朝鲜女子所出,这个女子就是硕妃。正是因为朱棣有一半的朝鲜血统,所以在朱棣时期,后宫朝鲜嫔妃是最多的。在朱棣继位后不久,就派身边的宦官黄俨去到了朝鲜,黄俨带去的旨意,就是要求朝鲜的美女去和亲。其实朝鲜将美女送到朝

  • 雍正的三大宠臣下场分别如何,为何唯独李卫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三年十二月三日,清朝名臣李卫,病逝于自己的家中。乾隆帝对此表示了深切哀悼,并赐其谥号为“敏达”。然而在雍正宠幸的重臣里,只有李卫有这样的殊荣,即便是乾隆20年,病死在家中的三朝元老张廷玉,他的下场也难免凄凉。这不禁让人感叹同样作为雍正帝的宠臣,李卫既不像年羹尧等人被雍正猜忌,也不像张廷玉在乾隆朝

  • 朱棣只是攻下南京,为何就宣布称帝了?文武百官又为何臣服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很奇怪,当年朱元璋为了北辰居中,外部众星拱卫而设立的诸王势力,在这时候无一人反对朱棣名为靖难,实则谋逆的行为,给后人一种,朱棣只是拿下了南京就夺取了大明政权的错觉。实际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感觉,并不是后人读史错漏,而是因为朱棣在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极力抹除建文朝对自己的抨击,修改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史

  • 朱标在世时,朱棣根本不敢有争太子之位的心思,他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时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他立长子朱标为太子,而在他立太子以后,直到他去世,都未曾发生过夺嫡斗争,其他皇子也未曾针对过太子。很多朋友对此感到诧异,朱标到底有多厉害,能把其他皇子压制得死死的,能形成这种局面,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朱标的太子身份是早早确立了的,在朱元璋还自称吴王的时期,就已经将

  • 乾隆问刘墉:大清朝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也是清朝著名的大臣,在充满腐败的朝堂之上,他是难得的以廉洁公正闻名的官员,他不怕强权,敢于直言...几千年来受到了无数称赞。刘墉的才能很是出众,甚至能和当时的纪晓岚相提并论。当初乾隆突发奇想的想考考刘墉,便问他大清一年死多少人,又出生多少人。这个问题也是真的刁钻,但刘墉巧妙地解决了,不得不说真智

  • 朱棣造反成功后,立即做了一个决定,让明朝不到300年就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迁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南京是都城,不过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京显然要比偏安一方的南京更加重要,朱元璋定都南京,不过从很多方面来看他并不满足,起初在南京成立大本营是为了与元朝对抗,如今天下归一,自然要作出调整。古代北京被称为“幽州”,是中原王朝抵抗游牧民族侵袭的重要屏障,元朝统一天下之后,一方面

  • 孝庄多尔衮皇太极“三角恋”真相:没有青梅竹马,更没有横刀夺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孝庄秘史》中,主线便是多尔衮和大玉儿之间的爱情故事。多尔衮和大玉儿在科尔沁草原相识,多尔衮对年轻漂亮的大玉儿一见倾心,大玉儿也对多尔衮的英俊骁勇大有好感。两人青梅竹马,郎情妾意,打小就私定终身。但是因为皇太极的出现横刀夺爱,抢走了大玉儿。而多尔衮只能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他人,从此韬光养晦,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