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亡唐朝的罪魁祸首唐僖宗,黄巢不过是帮手而已

灭亡唐朝的罪魁祸首唐僖宗,黄巢不过是帮手而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70 更新时间:2023/12/8 12:34:43

公元873年秋,唐懿宗病入膏肓。

两个太监刘行深和韩文迎时年仅十二岁的唐懿宗第五子普王李俨(后改为李煜)为皇太子,中国封建时代有三次宦官时代,东汉,唐朝和明朝,而唐朝最为猖獗,立太子不是老皇帝说的算,而是太监说的算。死太监不仅杀了老皇帝,还把唐懿宗其他杀五个儿子都给杀了,以绝后患。只皇太子李俨继统,是为唐僖宗。大唐第十八位皇帝,僖宗12岁登基,登基以后,就加封拥立自己的宦官为公爵。

如何评价唐僖宗这个少年天子呢,四个字就可以形容,昏庸无道。

12岁登基的唐僖宗根本就没有进行系统的文化教育,所有的教育都是大太监田令孜教育。田令孜为中尉(卫戍区司令),掌握长安禁军大权。唐僖宗把国家政务一律委托给田令孜,而且喊田令孜为"阿父"。整个朝堂的腐败可想而知了。唐僖宗登基以后,

史载:"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一与盗遇,官军多败。唐朝也算作到头了。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55岁多次考“公务员”不成,私盐贩子黄巢率数千起兵造反,终于联手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那时候贩卖私盐和现在贩毒一样都是恶性犯罪。唐僖宗继位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所有的危机已经全部爆发了,而唐僖宗对此却毫无知觉,就算是知道,他大概也不会去管。

历朝历代对于贩卖私盐都是严惩不贷的,在唐代贩盐一石就处死。唐朝的盐税是政府收入的重要进项,但越是禁止贩卖越多,毕竟属于暴力

而且贩盐者为对抗官府,多是武装贩盐,其实就为日后暴动作了事实上的准备。

黄巢,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黄巢屡考公务员未得中,这一点和洪秀全很像,封建时代两大流寇就是黄巢和李自成。

公元876年,王仙芝,黄巢率军起兵造反。八月攻取江陵。唐僖宗慌忙派神策统军使宋威为荆南节度招讨使,以中使杨复光(太监)为监军,齐诸路大军前往征讨

。宋威一开始打的不错,连战连捷,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城下大破王仙芝,没过几天,王仙芝又出现了,率军攻掠申、光、庐、焘、舒、通等州,东都震动,在无法剿灭的情况下,

唐僖宗只得诏安,但问题是只诏安王仙芝一人。但黄巢等人不干了,借机鼓噪。王仙芝无奈只好再度造反,二贼本分两路,王仙芝兵取陈州、蔡州,黄巢掠齐州、鲁州,并攻入涿州。

公元878年,王仙芝再度接受杨复光诏安,

向官军投降。这王仙芝也是死催,由于前次招安失去信任,唐将宋威嫉妒杨复光的招降之功,不许王仙芝“招安”,斩杀了这几个已经"弃暗投明"的贼头,王仙芝听说自然不干,再度凡是反叛,

发兵攻洪州,但被宋威在黄梅杀败的大败,王仙芝在阵中被宋威所杀。黄巢就此成为这支起义军首领。

王仙芝以后,起义军拥立黄巢为"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黄巢颇通兵法。率领大军连克沂州、濮州。朝廷大军可以说是连连战败,唐僖宗招安黄巢,授其为右卫将军,但黄巢再也不上当,采用游击战术,流动作战连续攻陷朗州、滑州,宋州、汴州,实际上已经掌控河东、山东数座州郡,聚集大军十万余人

,随即下淮南,攻虔州、克吉州、占饶州、取信州。更关键的是,淮南是唐朝“经济中心”。而且漕运被一旦被黄巢掐断,唐朝就真完了,于是,唐僖宗下诏调任高骈为镇海节度使,与黄巢作战。

镇海节度使高骈兵法大家,率领的又是唐朝禁军,打的黄巢抱头鼠窜,黄巢打不人家就跑,所以立即引兵攻浙东,南下进攻福建诸州

。年底黄巢攻占福州。高骈派大将张槎、梁缵等人,分道出击黄巢,又给黄巢杀的大败,黄巢反正是打不过就跑,扭头取广州。

黄巢流动作战虽然灵活,但没有稳固的根据地,这也是他日后败亡的原因。黄巢占据广州,就行割据一方独自为王,便上表请唐僖宗为广州节度使。

唐朝君臣商议同不同意招安,有同意的,有反对的。由于黄巢曾经反复无常,朝廷最终同意招安,但给了一个虚职,黄巢得知消息以后,大怒。又开始劫掠四处州郡,唐僖宗得知消息以后也是火冒三尺,

立即让黄巢的老对手高骈为淮南节度使,刘巨容为山南节度使,周宝为镇海节度使,三个军区司令歼灭黄巢。黄巢见敌人势大,带兵直取北上,一天就攻克荆襄重镇长沙),"流尸蔽江而下。同时,大军乘胜直逼江陵,号称五十万,旌旗蔽日,天下震动。

最初,唐僖宗让宰相王铎任荆南节度使坐镇江陵。抵御黄巢,这位守土有责的王宰相见势不妙,

让麾下大将刘汉宏守江陵,自己率军躲到了襄阳(今湖北襄樊),声称要与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合军。这刘汉宏也不傻,自然也不会当替死鬼

,带兵离开江陵。离开之前,自己先行劫掠一番。官军变为地地道道的土匪。

黄巢率大军直扑襄阳,却在荆门被山南节度使刘巨容杀的大败而逃,一直跑到江陵,大军只剩下十分之一、二。

此时,假若刘巨容穷追,黄巢等人必死无疑,但刘巨容却说:"朝廷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说白了就是养寇自重

,但这位刘节度使说的也是大实话,黑暗政治之下,要求忠臣能将力挺社稷,却也强人所难。这下就让黄巢缓过气了,黄巢大军攻下重镇武昌,并劫掠饶、信、宣、杭等富裕十五州县,聚众至二十万,黄巢势力由衰转盛。

天下纷乱之际,已经十八岁的唐僖宗好骑射、剑槊、法算,至于音律,欲博,无不精妙。"小伙子能文能武,脑子好使得不行,光"法算"一门,就包括有《孙子》、《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等多门学科。一学就会,

但唯独不会治理天下,公元880年六月,黄巢军内又爆发瘟疫,高骈派人立即进击贼军,黄巢故技重施,上书朝朝廷招安,高骈不傻,但想借招安诱杀黄巢,假装答应黄巢请求,让这位贼头自己送上门请降,然后杀之以得平贼首功

。可惜,黄巢没有中计,高骈气得半死,立即派兵攻打黄巢,但锐气已失,双方开打,唐军一败涂地,高骈麾下第一大将张璘也死于乱军之中。

公元880年八月,黄巢大军从采石矶横渡长江,包围高骈根据地天长县和六和县(今江苏六合)

,高骈麾下主将有人建议:"朝廷安危,全依高公,现贼军数十万长驱乘胜,如入无人之境,正可据险要之地忽然对之加以击灭阻拦,倘使贼军一带长淮,不可复制,必为中原大患。"高骈同意这一建议。但高骈好道,很是迷信。经常给他算命的一个“大仙”吕用之道:"高公您先前已多次立下大功,现黄贼未灭,朝中已有人对您说三道四,假若贼平,则功高震主,位居不上之地,想求平安也不得啊。现今之计,不如握兵观势,自求多福。

吕用之一席话,正切中他的心病。于是,高骈再也不敢出兵,"但命诸将严备,自保而已"。

高骈畏敌避战,引发朝廷不满,于是唐僖宗下诏切责他保境不战。高骈上表诡辩,后来以患病为由不再出兵。

高骈对外说,黄巢聚众六十万,黄巢自称才十五万。由于高骈龟缩不出,黄巢大军直杀入河南境内。目标直指东都洛阳

。黄巢兵临城下,唐僖宗才开始着急,面对对宰相痛哭流涕"。祸至而忧,早干啥去了,由此也看出唐僖宗是无能之辈。

但唐僖宗“阿父”大太监田令孜还挺有胆,推荐左军马将军张承范、右军马将军王师会以及左军马使赵珂三人率神策军守潼关。

公元880年底,黄巢大军攻陷洛阳。

再看长安守卫情况。张承范等将领率神策军(最精锐部队)自长安出发前往潼关拒守。"神策军士皆长安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禀赐,但华衣驽马,凭势使气,未尝经战阵。闻当出战,父子聚泣,多以金帛雇病坊贫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这些体格极棒、装备精良的恶少们真要动真格的,怯如瘦鸡,竟然花钱买浑身是病的乞丐们代替他们去打仗,可以想见战斗力之弱。

这样军队自然不能打仗的。张承范率部至潼关,军需只携三日粮。潼关雄险,易守难攻。

黄巢率军猛攻潼关。张承范凭险坚守,箭矢用尽,搬石击敌,仗打得十分艰苦。巨大的关楼下,本来有一道深沟成为天然的防御工事,贼军使用刀枪驱赶一千多名无辜的百姓跳入深堑之中,再派人掘土填埋,活人加上泥土,终于填平大沟。贼兵踩着还在不停蠕动的地面一冲而过,向关楼投掷火炬,"关楼俱尽"。

另一方面,张承范的八百军士还未赶到"禁阬",黄巢贼军已经络绎不绝地从出口处往外冲,直扑潼关。内外夹攻下,长安的大门终于被攻克,潼关失守。黄巢进逼长安。

听闻黄巢已入关,宦官田令孜眼见长安不保,田令孜忙率五百禁兵,簇拥唐僖宗从金光门出宫,只带四个王子以及八个受宠嫔妃。其他人一律不管,皇帝既然逃跑,长安顿时的大乱。当天傍晚,

黄巢前锋将先入长安。立即露出贼人本性,"各出大掠,焚市肆,杀人满街",长安居民,终于遭遇了地狱般的恐怖。不久,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黄巢刚刚登基不久,

大唐各路勤王大军陆续到来,包围长安城,大齐皇帝黄巢大败而逃。

这时候,黄巢部将朱温眼见黄巢败局已定,向唐僖宗投降,被封为右金吾大将军,赐名全忠。但这人一点都不忠。唐朝就亡于此人之人(推背图猪上书)。黄巢从长安逃跑以后。这位"皇帝"仓惶之下,最终逃到泰山附近的狼虎谷躲藏

。而黄巢外甥林言不想死,趁黄巢不注意把黄巢脑袋砍下,又杀掉黄巢的"皇后"与"皇太子",一并砍下头颅。然后,林言自骑一匹马,把十来个血淋淋的首级串起来搭在另外一匹马上,下山向唐将时溥投降。

时溥当然也大喜过望,立即把黄巢外甥林言也给杀了,算做自己的功劳。然后,他马上用黄锻锦盒把黄巢等人的脑袋泡上水银,遣人飞速送往成都呈唐僖宗报捷。黄巢贼寇折腾近十年,终于至此告一段落。

公元882年,唐僖宗从成都返回长安,入住长安才一个月,唐僖宗崩于武德殿,时年二十七。他在位的十五年,算把唐朝家底折腾算完了。

我是清水 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霸气的名字,敢取此名者不超过百人,宋朝时列为杀头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最霸气的绰号,历史上谁的名字最有杀气,历史上最难改的名字

    这个名字就是万岁,我们都知道,万岁在古代指的都是皇帝,但是在唐朝的武则天主政前,万岁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平民百姓也是可以用万岁作为自己的名字的,这并不违反封建的礼教制度。然后让人比较纳闷的是,万岁这个名气听起来虽然霸气,却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的,比如用万岁做名字能查到生平事迹的5个人,4个人都结局悲惨,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被抓伤隐私部位,唐玄宗亲自观看不怒反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上记载,安禄山是一个大胖子,个也矮。虽然相貌不扬,但此人能说会道,情商极高,不仅把大唐上下官员全部买通。连唐玄宗和杨贵妃对他也是格外恩宠,但人的贪念是无穷尽的。安禄山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荣耀。他开始对大唐江山动了心思。【一】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情商高能俘获美人芳心。关于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事情,正

  • 唐朝有位状元抗旨不娶公主,宰相拿出一张纸条,状元:啥时候洞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驸马”称谓的起源皇帝的女婿被称为“驸马”,而“驸马”一词的起源与秦始皇有一定的关联。在秦始皇的东巡期间,张良和大力士联合起来暗杀秦始皇,但只伤了副车。久负盛名的秦始皇安排了数目众多的副车,并找到了自己的替身来让对自己不利的人迷失双眼。为了不损害皇帝的威信,替身还是由他的女婿担任的。如果不幸被暗杀,

  • 某些人骨子里的奴性,或许就是从朱元璋设定的机制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崛起若要说是天命,这部分也是带有很大的因素。从小生长在贫穷农村的他,三餐不继,若是三餐能有大鱼大肉可吃,就可以说是天上最棒的恩赐。但老天似乎要先把他逼到一个绝境,父母双亡后进入的皇觉寺都没饭吃,只能加入反抗军求生存。最终因缘际会地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这一切传统的印象都在阅读《大明王朝的七

  • 隋唐第一要强将:打败李元霸,锤震宇文成都,却死在无名将飞刀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裴元庆在《兴唐传》中比在其他书中要厉害,他的力量不在李元霸之下,当在宇文成都之上。裴元庆和裴仁基到京城拜见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给裴元庆介绍宇文成都,裴元庆见宇文成都胸前挂着“天下横勇无敌,天宝将军第一名”的金牌,心里就不服气,跟宇文成都暗叫力,结果一把攥得宇文成都浑身发麻,而宇文成都攥他却没事。裴元庆

  • 名将徐达是被朱元璋“赐鹅肉”害死的?这恐怕是清朝的尬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忠心耿耿的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本文将带你一探历史真相……徐达祖上代代都是贫苦农民,年轻的他相貌堂堂、有一身好武艺,在元朝乱世末年参加了红巾军郭子兴、朱元璋的部队,走上革命之路。在朱元璋的麾下,徐达很快就崭露头角,他擅长战略统兵之计,兼具智慧与武功,这是许多武将求之不得的才能,也因此获得了将帅

  • 毫不夸张的说李靖打下了半个唐朝江山,那他在李世民心中是何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旧唐书·王珪传》中我们能见得这样一番话:论及治世为国,我比不过玄龄;而论及文韬武略,我也比不过李靖。前者我们知晓其功绩,而后者之将相,又有什么厉害之处呢?其实李靖一生中打了无数胜仗,平叛了萧铣等反贼势力,而且也有平定突厥等少数民族之功。佳绩累累,是一代有名的将相,大有作为的军事家。他为臣子兢兢业

  • 杜甫酒业旗下“武侯酒”正式入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 文盲魏忠贤居然大建生祠,配享孔庙?明朝读书人的骨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魏忠贤本来是个市井无赖,在万历年间因为欠了一屁股赌债还不起,就把自己阉了进宫当太监。他运气不错,跟对了大老板,又很会巴结,升得很快。后来又巴结到皇太孙的奶妈,开始了和这位奶妈“对食”的日子。这个奶妈姓客,以下我们叫她客氏。什么叫做“对食”?在皇宫工作的女人不能接触皇帝之外的男人,不过她们也是人,下了

  • 如果宋高宗不是赵构、而是李世民,南宋能否克复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岳飞在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时候,已经打到了河南,已经收复了郑州、洛城等地,已经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已经进军朱仙镇了——朱仙镇,现在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位于开封市西南部,距离开封市区22.5公里。我们都知道,开封在北宋时又名汴梁、东京,是当时的首都。也就是说,岳家军距离北宋故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