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超勇冠三军,刘备却将他当“图腾”使用,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马超勇冠三军,刘备却将他当“图腾”使用,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1/20 23:27:01

马超出身于将门世家,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也是他的先人。由于武艺高强,勇冠三军,马超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健勇”的称号,不仅在关中一带享有崇高的声望,在江湖上也是声名显赫,是关羽唯一想挑战的对手。在个人战绩方面,早期的马超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般的存在,更是在潼关之战中打哭了曹操众臣。

赤壁之战惨败后,老骥伏枥的曹操意识到要在短时间打败孙刘联军已不现实,于是,他改变策略,决定西向拿下凉州、关中,以解决后顾之忧。而以马超、韩遂为首的西凉军阀则组成关西联军,集结在潼关阻击曹操。潼关之战爆发。

战役初期,由于韩遂不赞成马超提出的疲敌战术,从而使关西联军错失了击败曹操的绝佳良机,而曹操则抓住机会从潼关北渡黄河,以抢占渭南的战略要地。马超对曹操的战略意图洞若观火,他当机立断,立即率领本部人马追击曹操。负责殿后的曹操猝不及防,险些中箭身亡,惊慌失措的曹军众将“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而大难不死的曹操为了稳定军心,就故作镇定地大笑:“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建安二十年,刘备在进攻成都时遭到刘璋的顽强抵抗,一时无计可施,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之中。关键时刻,马超弃张鲁来投,在马超的强大威慑力下,成都“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刘备得以拿下成都,全取益州。

马超不仅勇冠三军,而且刚归降就以拿下成都作为送给刘备的见面礼。按照正常的逻辑,马超受到刘备的重用应该是板上钉钉之事。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此后刘备并不重用马超,只是利用他“信著北土”的特点,将他作为威慑西凉的“图腾”来使用。

那么问题来了,马超勇冠三军,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正值用人之际的刘备为什么不重用他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回顾下马超在归降刘备期间(共七年)的成就。

马超在蜀汉成就:高开低走,身居高位却沦为“图腾”

纵观马超在归降刘备后的表现,用高开低走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他初来乍到就大显身手,利用个人强大的威慑力迫使刘璋无条件投降,为刘备全取益州送上了关键的临门一脚。但此后,马超在战绩上再无建树,并逐渐淡出了蜀汉一线将领的行列。

一、高光时刻:兵不血刃拿下成都

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三国志·马超传》

建安十九年,投靠在汉中张鲁处的马超,由于受到张鲁君臣的猜疑,无奈之下只好逃入氐中避祸。而在得知刘备正在围攻成都的消息后,久仰刘备大名的马超就“密书请降”,此时刘备正为破城无策而苦恼,得知马超来降后大喜过望,不禁脱口而出“吾得益州矣”。

马超兵临成都城下,城中居民因久闻马超的威名,听闻马超到来,一时城中恐慌,人心思变。刘璋见大势已去,深知顽抗下去除了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外,已无法改变结局,于是就率众出降。而为了表彰马超的突出贡献,刘备升迁马超为平西将军,这也使马超成为刘备集团中(职位仅次于刘备)的第二人。

马超刚归降就立下大功,看起来,刘备与马超之间的蜜月期才刚刚开始。但是,可能连马超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归降刘备后的最大成就,而他与刘备之间的蜜月期也很快结束了。

二、上表汉献帝:以“扫灭凶逆”为由拥立刘备为汉中王

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在击败苦主曹操取得汉中后,不仅个人声望达到了新高,而且在实力上也已超越了东吴孙权,具备了与曹操掰手腕的实力。但遗憾的是,此时刘备的职位只是左将军,无法与曹操的魏王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称王已是势在必行。

不过,刘备虽有称王之心,但不好说出口。关键时刻,马超急刘备之所急,挺身而出,他联合了一百二十余名蜀汉官员,首先劝刘备进位汉中王。随后,以马超为首的蜀汉官员又上表汉献帝,说明刘备进位汉中王实为情非得己,完全是为了达到 “纠合同盟,扫灭凶逆”的目的。刘备随即进位汉中王。

马超之所以带头拥立刘备为汉中王,并为此上表汉献帝,除了是要巩固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外,还有另一层深意。因为在刘备集团中,刘备与马超是两个职位最高的汉臣,在刘备不好出面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由职位最高的马超来牵头上表汉献帝了。这应该是刘备、诸葛亮与马超之间达成的共识。

刘备利用马超的政治资本成功进位汉中王后,也对马超加以投桃报李。马超虽然在夺取汉中之战中的战绩远比不上赵云、黄忠、魏延甚至张飞等人,但却获封为左将军,成为武将中仅次于关羽的第二人。

不过,马超的官职虽高,但在蜀汉集团中的重要性已下降。

三、常怀危惧:职位越来越高,但却沦为“图腾”

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三国志·马超传》

刘备称帝后,又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经过此次加封后,马超已经成为蜀汉集团中职位最高的武将。

但实际上,刘备并没有重用马超,只是利用他在氐族、羌族、匈奴人中具有超高的影响力,让他遥领凉州牧(凉州由曹操实际控制),并驻守在阳平关威慑凉州。因为阳平关属于汉中,而汉中太守是魏延,所以,此时的马超实际上是属于魏延管辖的,而当时魏延的官职(镇北将军)比马超的官职(骠骑将军)足足低了四个等级。

事实上,刘备就是将马超当“图腾”来使用。正因如此,马超才“常怀危惧”,平时也是谨言慎行,生怕说错话而惹祸,从而背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刘备先是利用马超在蜀地的威名兵不血刃地拿下成都,后又利用马超的政治资本成功进位汉中王。虽然他也投桃报李地升迁马超为武将第一人,但他实际上并不重用马超,只是将他成为威慑西凉的“图腾”来使用。

那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呢?

马超的降将身份让刘备有所顾忌?

对于刘备不重用马超的原因,有的人认为,是马超降将(背弃张鲁)的身份,让刘备心中有所顾忌,才不敢重用马超。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在蜀汉集团中,除了诸葛亮与关羽、张飞外,其它核心人物几乎都是降将。如法正、许靖、黄忠、魏延、刘巴、黄权等人无一不是降将,其中法正当时身为刘璋的部下,却为了个人的利益,暗中劝刘备攻打益州,是典型的卖主求荣之人。而许靖则更为离谱,在刘备围攻成都之时,身为广汉太守的许靖,竟然想爬墙出去向刘备投降。也就是说在危难时刻,许靖心中想的不是如何守住城池,而是如何临阵逃脱。但即便如此,法正、许靖还是得到了刘备的重用。

而马超脱离张鲁归降刘备的行为,既不是卖主求荣,更不是临阵逃脱,只不过是良禽择木而居的正常行为罢了。相对于法正与许靖等人的损主利已行为,马超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综上所述,马超脱离张鲁归降刘备属于良禽择木而居的行为,不会对旧主造成任何伤害,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完全是一个正当、合理的选择。刘备没有因此事就对马超不信任的动机,而且刘备也没有做过这样的先例。

所以,刘备是因为马超是降将,才不重用马超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刘备不重用马超的原因

马超官职虽然越来越高高,但实际上却始终不为刘备所重用,这也是三国时期最令人费解的事件之一。 但是,无风不起浪,事实上,刘备不重用马超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一、裂痕出现:独行侠马超无法融入刘备团队

在顺利拿下益州后,刘备实现了《隆中对》战略中“跨有荆、益”的小目标,下一步,他要做的就是要拿下汉中,以便可以依据秦岭天险构筑防线,确保益州的安全。但此时曹操已抢先一步拿下了汉中,刘备必须死磕他从未战胜过的曹操,在这种情况下,曾在潼关之战前期险些活捉曹操的新援马超,就成为是刘备手中一柄不可多得的利刃。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刘备派出张飞、马超强强组合攻打下辩。张飞、马超均是勇冠三军之人,而且此前张飞刚刚在巴西大胜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士气正盛。因此刘备对他们寄予厚望,相信他们能够一鼓作气拿下下辩。

但事与愿违,张飞、马超个人能力虽然都很强,但俩人在一起却无法达到1+1>2的效果。结果在下辩之战中被曹洪、曹休用计击败,还损失了雷铜、吴兰两员战将。

事实上,是张飞与马超无法相互配合才造成了惨败。马超的官职虽然比张飞高,但张飞却是刘备集团中的元老,所以,张飞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此战的实际指挥官。但是,曾贵为一方诸侯的马超,却无法完成从主帅到副将的角色转变,从而无法融入到以张飞为首的新团队中来,这就是他们在下辩之战中惨败的最主要原因。

马超虽然刚归降刘备就立下大功。但是,也许是为了明哲保身的缘故,从此以后,马超开始沉默寡言起来,始终无法完全融入到刘备的团队中来,无法抓住刘备给他的机会。这,就是刘备不重用马超的原因之一

二、裂痕加深:马超想借告密来巩固地位,没想到却触动了刘备敏感的神经

羕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三国志·彭羕传》

建安二十五年,刘备在诸葛亮多次密奏“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的情况下,决定疏远彭羕。于是就调任彭羕为江阳太守,让他远离蜀汉的权力中枢。

彭羕得知自己将被调离成都的消息后,心情非常郁闷,于是就去找马超倾诉。席间,在马超的言语挑拨下,彭羕借着酒劲大骂刘备为不中用的“老革(兵)”,并说出了“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马超当时没有说什么,但随后立即向刘备告发了彭羕。

但是问题来了,彭羕为什么不找别人,偏偏要找看似与他没有交集的马超来倾诉心事呢?难道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事实上,马超告发彭羕是一步臭棋。因为刘备、诸葛亮已经知道彭羕是一个“心大志广,难可保安”之人,但彭羕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威胁有限,所以只是将他外调出蜀汉的权力中枢。而马超在此时告发彭羕,就相当于将他与彭羕的特殊关系告诉了刘备、诸葛亮,从而引起了刘备的警惕,这,也是刘备不重用马超的原因之一。

刘备很清楚,彭羕根本不具备反叛的实力,但马超就不一样了,如果马超反叛,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刘备就未雨绸缪,先是处死了彭羕,让马超感受到蜀汉对他的信任,但在实际上,刘备却将马超排除出了核心将领的行列。

综上所述,马超在归降刘备后,先是迟迟无法融入到刘备的团队之中,后又因急于表现,竟使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昏招,主动暴露了他与彭羕的特殊关系,从而被刘备排除出了核心将领的行列。这,就是刘备不重用马超的原因。

结语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

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后,开始大封群臣。在武将方面,马超被封为左将军,在四方将军中紧随关羽(前将军)之后,力压右将军张飞以及后将军黄忠。心高气傲的关羽见马超初来乍到就身居高位(左将军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前的职位),心中颇不服气,就专门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才能如何。诸葛亮回复说马超是像英布彭越一类的豪杰,在能力上只能达到与张飞并驾齐驱的程度,但还无法与你美髯公相提并论。

诸葛亮将马超比作英布、彭越,虽然只是为了安抚关羽。但是,众所周知英布是因起兵反汉而死,而彭越则是因有异心而被吕后灭族,这实际上也显出了以刘备、诸葛亮为核心的刘备集团决策层对马超的担忧。

而刘备虽不断加封马超,但却不让他有单独统兵作战的机会,就是刘备内心担忧的外在体现。而在下辩之战的失利以及马超告发彭羕之后,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不再重用马超,只是将他作为威慑西凉的“图腾”来使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寝宫内设密室,每晚睡前必进一次,揭开她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总是习惯于对那些遥不可及的、和自己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遥远神秘的东西,有着非常浓烈的好奇心。无论是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外星人,亦或是古代皇族的秘密生活历史,这些事情似乎总能激发人类的无限想象力。并且,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古时候生活在田间地头的老百姓,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

  • 董卓被杀后,貂蝉如愿和吕布走在了一起,但二人为何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说到底《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所以自然与史实有很大的不符,所以在这部书中也有许多漏洞,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例如貂蝉与吕布之间恩怨情仇,二人最后在一起为何没有生儿育女,按道理说,吕布对貂蝉是非常喜爱的,为了她都能将自己的义父给杀掉,所以二人在一起之后竟然没有生儿育女自然是让人很费解了。毕竟在古代,

  • 解析《大秦赋》一个被儒家抹黑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思想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为什么在汉之前未被重视,原因很简单,大一统的局面趋于稳定,权力者不需要频繁的战争了,暴力统治又不得民心,而稳定社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思想。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就是奴化,这是文化里最恶心的东西,女人裹脚它不反对,皇帝养蓄奴养太监儒家也赞成,

  • 武则天为何让上官婉儿终身未嫁,却转手送给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那就是上官婉儿,她名门出身,她的祖父在唐高宗时期官拜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据说在上官婉儿出生的时候还有一段佳话,她的母亲在生产前一晚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个巨人递给了她一杆秤,告诉她你的孩子将来是衡量天下读书人的标杆。第二天起来上官婉儿的母亲非常高兴,因

  • 杨贵妃与安禄山暗生情愫,怕被戳穿误打误撞发明一物,至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提到杨玉环时我们总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与她的的美好爱情故事。而尽管杨玉环与唐玄宗的感情甚笃,但私底下爱慕杨玉环的还有许多人,安禄山就是其中一人。据史料记载安禄山与杨玉环之间有着越过界限的关系。而据民间传说,安禄山在一次幽会中不小心在杨玉环身上留下了痕迹,杨玉环怕被唐玄宗发现端倪,急中生智发明了一件衣

  • 吕雉本是淳朴村妇,被项羽抓到军营三年,她真的还有清白之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被项羽俘虏后性情大变,吕雉与项羽吻戏,吕雉喜欢项羽是真的吗

    不知道大家对楚汉争霸是否熟悉,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创立了秦朝,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称为始皇帝。他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将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秦始皇嬴政不仅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

  • 武则天长得千娇百媚还是女生男相?龙门大佛揭示“媚娘真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有两个名字,一是其称帝后,自己起名为武曌,世人如此称之的较少,不仅因为“曌”之一字乃武则天自创,更在于后人对武则天的负面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的另一个名字,据说是其十四岁初入官时,很得李世民欢心,因此赐名“媚娘”,故市井坊间也称其为“武媚娘”。武则天能得父子两代帝王宠爱,特别是李治,更是被其迷得神

  • 武则天怀孕不能侍寝,发现姐姐韩国夫人与李治有染,她的做法太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杨氏经常带着长女韩国夫人,和她唯一的女儿贺兰氏去探望武后。韩国夫人自从以前暗中被唐高宗临幸,引起武后的愤怒以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敢进宫,也许是杨氏特别吩咐吧。事过境迁,八年后,武后的怒气也渐渐消了,毕竟是亲人啊!于是便带着女儿,和母亲杨氏常来看望妹妹。事实上形同一夫一妻制的高宗,在武则天怀孕后,为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句话却成为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为什么被曹操杀,三国杨修聪明绝顶,杨修的十句名言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自古以来,说话一直都是一门学问。有时候说对话能够名扬千古,而说错话则会酿成大祸,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现代人们总是非常的重视说话的艺术,总会在任何时候都谨言慎行,小心说话。而不仅在现代说话是一门艺术,其实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回顾历史,三国时期,曹操杀了杨修,这个时候,曹操反而笑

  • 隋朝灭亡时有多惨?皇帝被勒死,皇族近乎死绝,中原人口折损过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所有的恶果,都源自于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在后世的历史上,杨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确实做了很多对后世有益的事情。比如开创科举制,修大运河等等。但同时,他的这些超级工程,也对隋朝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负担,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04年,随着隋文帝杨坚去世,一代暴君杨广,正式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