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司马懿失败,却何坚持屡败屡战?

三国时,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司马懿失败,却何坚持屡败屡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07 更新时间:2024/1/25 5:58:15

[var1]

东汉末年,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政权发动了五次战争。公元234年在渭水五丈原,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僵持不下。诸葛亮准备屯田,与曹魏进行持久战,但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五次北伐宣告结束。而一直以来对于诸葛亮其发动北伐的真正目的众说纷纭,充斥各种猜测和分析。有的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刘备,完成光复汉室的遗愿;有的说是为了加强个人集权;甚至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想代汉称帝。

且让我们看看三国的实力对比:曹魏占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当时魏:户663423,人口4432881;蜀国:户28万,人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东吴:户52万,人口230万,吏32000,兵23万。可以看出,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从实力上看,当时蜀汉应该是最为弱小的国家。作为治世能臣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天下形势,对北伐的成功的可能性应该一清二楚,但为什么他一再坚持北伐,其中的真相是什么呢?

[var1]

其实蜀汉政权自建立之初就存在几个不同的实力集团,刘备为首的荆襄集团,本地益州士族,原东周军集团。而刘备其实作为一个外来者,强势摆平各种势力后,根本矛盾并未消除。也就是说蜀汉内部绝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在强力领导者之下各方势力不得不合在一起。刘备在时,以他的威望尚能保持内部团结,刘备伐吴丧师,很快病逝,蜀汉内部矛盾就开始显露出来。

刘备死前托孤,有诸葛亮和李严二人,诸葛亮是荆襄集团的首脑,李严是益州集团的代表。刘备死后各种势力都蠢蠢欲动,蜀国各个集团都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甚至局部发生了叛乱。而诸葛亮为了迅速弱化内部矛盾,不得不把矛头指向外部,诸葛亮权衡之后只能做出北伐曹魏的决定。毕竟这个目标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北伐的决定让诸葛亮从此走上了悲凉的后半生。虽然通过政治手腕将益州势力领头人李严贬为庶民,荆襄集团掌控的蜀汉,诸葛亮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峰。但随着诸葛亮的权势变大,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微妙。诸葛亮对于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病逝于军前。他死后刘禅甚至禁止百姓对诸葛亮的一切纪念活动,可想而知刘禅当时的心理状态。

[var1]

所以诸葛亮发动北伐实在是无奈之举,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统一内部的矛盾,并通过时间逐步消化利益纷争,保证政局的稳定。可是形式比人强,诸葛亮死后,荆襄集团也就此失去了对蜀汉政权的控制,蜀国人才凋零最终被曹魏所灭。

更多文章

  • 此一人拉高了整个三国的道德水准,使其可与春秋看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和春秋的立志事例,三国用道德约束下属的将军,三国在伦理道德上的问题

    主笔:闲乐生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和关羽都遭遇了他们职场上的重大抉择。此前,刘备与曹操在许昌青梅煮酒论英雄,看似快意,其实危机四伏。因为曹操说了一句非常可怕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var1] 众所周知,当时曹操最大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就是北面的袁绍,但曹

  • 楚国暗中操纵,陈蔡两国政权频繁更替,弱国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陈国政权变化基本上与春秋时代天下政局的动荡相伴发生,具有极为鲜明的代表性。东周初年,陈侯鲍刚死,其弟公子佗杀掉太子免而自立。这种纯粹以争权夺位为目的的逆行为与传统礼仪观念相违背,国人拒绝承认新政权,纷纷逃散。 [var1] 相邻的蔡国乘陈国政局不稳之机秘密出兵,将公子佗擒获于狩猎地并枭

  • 楚国八百年,奸臣扎成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国两大奸臣,中国四大奸臣名单,楚国八百年风云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515年,吴楚二国正在交战之时,吴国内部突然发生政变,公子光以专诸为刺客,弑杀堂兄吴王僚即位,消息传来,吴军无心恋战,一哄而散。楚国大将左尹伯郤宛捡了个大便宜,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失地,还得到了一大批的武器装备,这是楚国久违了的一场胜利,所以伯郤宛回国后是一片鲜花掌声扑面而来,楚昭王甚

  • 息国国君因不满姐夫觊觎妻子,而联合楚国灭蔡国,不想反被楚国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蔡国,蔡国章是哪里人,重生春秋之蔡国崛起

    息夫人是陈国国君陈庄公的女儿,自小生得聪明伶俐,貌美如花。到了出嫁的年纪,更是有倾城倾国之貌,各国诸侯也都是慕名而来,望穿秋水,希望能够一睹芳颜。陈庄公千挑万选,选中了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且为人谦和有礼的息国国君。[var1] 二人成亲后更是夫唱妇随,百般恩爱……日子过得平和而安宁。 没想到一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的预言为何那么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十大预言是什么,春秋分战国口诀,春秋赵括和战国赵括

    韩昭侯二十二年,申不害去世后,韩国国力就每况愈下。韩昭侯二十四年,秦国兴兵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宜阳地区。[var1]韩昭侯二十五年,韩国发生旱灾。韩昭侯却不管不顾,计划耗费巨资修建一座高大的门楼。楚国大夫屈宜臼听说韩昭侯要建造高大门楼,就对身边的人说,韩昭侯走不出这座高门。[var1]他为什么得出

  • 战国时各大强国都变法,为何齐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齐国有多强,纪录片战国风云之齐国,东周列国战国篇齐国复国

    主笔:江湖闲乐生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各大强国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如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燕国燕昭王变法,而齐国虽有齐威王改革吏治,却并不见他怎么改革政治制度,那为何齐国能成为战国七雄排名数一数二的强国呢?[var1] 这是因为,齐国的变法,

  • 宋、卫、鲁、中山,哪个才是战国第八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第八雄谁最有潜力,宋卫王为什么称王,中山战国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强盛的诸侯国。其实,战国远非这七个诸侯国,还有一大票中小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中也不乏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家,比如宋国、卫国、鲁国、中山国。这四个国家虽然实力比不上七雄,但也不弱,如果战国有八雄,那肯定有他们中的一个。那么四个国家中谁才是战国第八雄呢?[var1]如果真要评选出一个第

  • 战国七雄之中最弱一国,几乎未加反抗,便被一无名将领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七雄第三强,战国七雄实力最弱是哪几个,战国七雄哪个最强大

    肥累之战后,秦王嬴政暂停了对赵国的用兵,因为第一:肥累大捷后赵国军民抗秦的士气高涨,在尚未制定出对付李牧的万全之策之前,绝不可仓猝攻赵。第二:目前并吞韩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韩国一下,对其他五国的震慑力是不可估量的。秦王嬴政与李斯早已拟好统一天下的通篇大计,那就是先灭韩,再灭赵魏燕,最后灭楚齐,由近及远

  • 抓捕忠义之士,攻打无辜之国,齐桓公伟大霸业上的无耻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桓公老婆,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五次拜访东郭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56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日后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则因为晋国内乱开始了流亡,而在此前三年,另一位日后的霸主秦穆公即位,在此后五年,又一位不久后的霸主宋襄公即位,而与此同时,现任霸主齐桓公正率领诸侯联军南伐荆蛮,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全体动员对抗外虏,总计出动了

  • 秦国为何能够统一天下,因为他们拥有那个时代不该存在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白起不死秦国能提前统一吗,历史秦国统一全国手抄报

    现代科学家们对于秦朝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根据已有的信息他们分析出秦朝当时所拥有的科技水平远超其他各国。数千年前秦朝的兵器,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复制也并不简单。由此可见这就是秦国为什么能够横扫六合的原因之一了,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那个时代不该存在的东西。[var1]当时大部分武器还是利用青铜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