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跪下吗?方丈寥寥八个字,救下全寺人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跪下吗?方丈寥寥八个字,救下全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6 更新时间:2024/2/7 6:33:45

在古代时,连那些远离朝堂的百姓在闻听皇帝之名时都会尊敬万分,所以也就个更别提那些终日陪伴在皇帝身侧,为其分忧国事的卿臣们了。

有些事,自认为时处理妥当,但却并没有参悟皇帝的某句话外之音,没有探明皇帝的真实心意,不知不觉间就丢了官职,甚至是掉了脑袋。

所以与皇帝的相处中,这些身边人往往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懂得灵活善变,时刻能将死局转化为安。

像在明朝时期,一位寺庙的老住持,就凭借自己机智的头脑和迅捷的反应,将皇帝朱元璋的一个致命问题完美化解,用寥寥八个字,拯救了全寺庙僧侣的性命。

皇帝作为古代社会中的特殊角色,拥有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为了凸显,稳固这样的社会地位,皇帝们往往无所不用其极,而生杀予夺,仲裁人命的方式便也是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了。

像明代创始者朱元璋,他就是一位深重帝王心术,善于用各种手段去稳固权力地位的一位皇帝。

为了保证江山万代,他甚至不惜冒被世人唾弃的可能,将曾同自己打天下的旧部逐一剔除,除了,某几位早早识趣远离权力中心的聪明人外,便难有几个旧部能善终一生。

更早时就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先例,而朱元璋也同样能在三言两语间,便把自己眼中的祸患清除。

像是将令大过圣旨的将军蓝玉,权力过重私结己党的胡惟庸,官大不掉的徐达等等,都是在朱元璋几句话之间便注定了他们各自最终的悲惨结局。

为了江山永固,朱元璋不得不在伤损朝堂力量的无奈下,对朝堂内部进行血的裁制,但其实在朝堂之外,朱元璋的话语尖刀也曾有过一次晃晃出鞘。

在明朝建立,朝堂事务步入正轨之后,朱元璋带领一众大臣来到了一处遍布风霜痕迹的寺庙——於皇寺。

朱元璋来到这里有两重原因,其一是因为,在朱元璋登基皇帝位之前,以布衣身份在乱世中摸爬滚打之时,於皇寺曾收留朱元璋为僧侣,帮助他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如今他紫金加身,这番前来也当时念坏过往,为寺院助长些日后的香火起,二是因为政治原因,朱元璋访问佛家寺庙,等同于默认宗教文化在汉代的地位,这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这场寺庙之行本顺利无比,直到朱元璋一行人行至主殿时,朱元璋才猛然发现了一点端倪,看着一种僧侣和自己的大臣们在主殿佛像前跪地磕头,敬拜佛像。

朱元璋突然心生疑惑,自己如今贵为天子,是奉承天命统治人间的帝王,难道要向这尊佛像屈膝跪拜吗?想象着自己跪拜磕头的画面,心中自然泛起巨大的违和感和抵触。

但是自己毕竟受恩于寺庙,此刻摆起帝王架子又难免会被世人评上一句不仁不义的说词,可是面这这尊定光佛像屈膝叩头,又必然会失了帝王威仪。

种种矛盾的心理萦绕在朱元璋的心头,其实随行的大臣们中,也早有人预想到了当下的窘境,但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万一被皇帝顺势问下去,那无异于是自掘坟墓...

在万般的为难下,朱元璋一时得不出这一问题的最优解,他干脆大手一挥,将这个难题甩给了一边的老住持。

他先看着老住持,又看了看佛像,张口问道“参礼拜佛自有规仪,那么朕,也需要下跪惨败吗?”

听闻朱元璋的提问,一种大臣冷汗直流,他们一方面庆幸这个问题没有落到自己的身上,一方面又为这於皇寺的僧侣们捏着一把汗。

皇帝是九五至尊,只有接受天下人跪拜的道理,哪里有皇帝下跪的份儿,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风头意气更是蓬勃无量,让其下跪磕头,便等同于是在挑战这位新皇帝的权威。

而挑战皇威的下场,自然也是不言而喻,於皇寺上下几十僧侣,大概率会人头落地。

但是“无需下跪”这句话任谁说都可以,大不了被天下骂上一句不尊佛道,重利益而轻文仪,即便是坏了名声和仕途,起码能为朱元璋递上个台阶。

可是唯独老住持不行,他身为於皇寺的代表,理应坚持自己的信仰立场,若是在此刻动摇,那必然会影响佛教在世人心中的印象。

“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老住持温和的答复了这短短的八个字,朱元璋闻言后龙颜大悦,随即脚下生风的走到了佛像面前,双手合十,轻轻闭目,腰身微不可见的略微下弯,顺利的完成了参礼。

老住持这句答复实在是巧妙,主殿的佛像是一尊定光佛金像,定光佛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燃灯古佛”。

在佛教的文化中,主要的崇拜对象为“三世佛”,是时间概念上,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三位佛陀,而燃灯古佛就是过去佛。

而现在佛则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被大家所熟悉的“如来佛祖”,老住持抓住了主殿中燃灯古佛像的契机,说出了那句“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一方面是老住持看出了朱元璋心中的犹豫和对跪拜抵触,给出了无需跪拜的答案。

然后又将朱元璋认作是现在佛“释迦牟尼”在人世间的临凡化身,这既解决了朱元璋会被天下人非议的可能性,又给足了朱元璋面子。

短短的八个字,老住持不仅解决了朱元璋的窘迫,还十分巧妙地捧高了朱元璋,既解决了全寺僧侣的生死危机,还给朱元璋留下了好印象。

最重,於皇寺被下旨重建,新址便位于明皇陵的右则方位,地位待遇尤其尊贵,於皇寺也被朱元璋赐名大龙兴寺,香火人望,一时无两,不得不说老住持的功力还真是深厚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轼晚年被召回,却在大殿痛哭不已,到底所为何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苏轼最好五首诗,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苏轼的父亲和弟弟

    时间回到1085年,宋神宗驾崩,小皇帝宋哲宗继位,其祖母宣仁太后主持朝政。太后反对新党变法,召回了司马光,任命为宰相。从此旧党翻身,不久后,苏轼的仕途也有了转机,被召回朝。此时的苏轼已经年过半百,对仕途心灰意冷,正准备在常州安享晚年。接到诏书,又不能抗旨,只好收拾一下回京就任去了。回京之后,苏轼算是

  • 明朝这一皇后忠厚善良却被废除,最后出家做了道姑,天下人都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第一个废后当了道姑,明朝最悲惨的皇后,明朝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

    可万事都有例外,皇后立而后废是在历史上也不少见,但那些人要么是自己作死,要么是被他人诬陷,有一定的理由。而明朝的这位皇后,既无过也无错,却被废了皇后之位,成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无过被废的皇后。这个皇后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子,胡善祥。胡善祥为人忠厚善良,天性贞一,素来以贤闻名,最后被选为了皇太子妃,

  • 崇祯着急忙慌的搞垮魏忠贤,只因魏忠贤抢了皇帝的风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是如何除掉魏忠贤,崇祯皇帝怎么搞掉魏忠贤,崇祯厚葬魏忠贤真相

    本来他不必承担这么大的历史重任,可谁成想天启皇帝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没留下个一儿半女,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年仅16岁的朱由检继承了皇位。崇祯可不像他哥哥那样,他可是立志要扭转明朝的局势,所以他并没有听天启的话,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那么崇祯为什么这么着急要杀魏忠贤,只因魏忠贤抢了皇帝的风头?

  • 孟子缘何得罪了朱元璋,差点被赶出了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子何时再次被请入孔庙,朱元璋为什么排斥孟子,孟子为什么撤出孔庙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洪武年间还发生过一起大案,此案在诛杀人数上虽然远远不及四大案,但是论起影响力,却一点不比四大案逊色。元朝末年,朱元璋跟随红巾军起义,经过数载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1368年朱元璋正式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军队攻克北京,元朝勋贵北逃蒙古,不久朱元璋将应天

  • 赵恒和15岁刘娥,夜夜笙歌,被宋太宗要求分手,下属:让她住我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即宋真宗。他是个非常痴情的皇帝,而他深爱刘娥,后来不仅让刘娥当了皇后,还把朝政大事都交给她处理。刘娥是个传奇的女子,她不仅二婚,而且还是歌女出身。她的命运凄苦,年少时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几岁就被迫嫁了人。她嫁的丈夫是一个叫做龚美的银匠。自从娶了刘娥,龚美就带着她四处求生,而

  • 明朝时期,辽宁举子为什么要跑到山东去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人口大迁移山东,明朝山东进士名单,明朝朱洪武杀山东是真的吗

    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和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在人们的印象中,辽东和山东是两个平级的省级行政区,而且中间隔着渤海,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联系。不过在明代,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辽东的举子往往要绕道直隶(河北)或跨海去山东考试。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明朝时期,辽宁举子为何要去山东考试?这就要从明朝时期山东

  • 凉国公蓝玉:他的死是咎由自取,还是朱元璋为皇太孙清除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蓝玉跟朱元璋什么关系,朱元璋电视剧蓝玉之死,朱元璋部下蓝玉是咋死的

    那么在这场令人震惊的血腥屠杀背后,究竟是因为嚣张跋扈的当事人蓝玉咎由自取?还是朱元璋精心设计,不管蓝玉等人有无罪行,目的就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呢?蓝玉:性格决定命运铁杆太子党蓝玉,定远人,大明开国第二武臣、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的老乡,同时也是他的小舅子。在电视剧《朱元璋》中,为了渲染蓝玉的功劳,把在洪都城

  • 都说富贵不忘家乡人,朱元璋为何不建设凤阳?看看他们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与凤阳的关系,朱元璋为什么会放弃凤阳,朱元璋与安徽凤阳什么关系

    朱元璋是凤阳人士,曾出家为僧,二十五岁时,因不想饿肚子而参加了元末起义大军,投入郭子兴的部下。此后,由于朱元璋打仗勇敢,官职一路高升,终于在十五年后在应天(现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称帝后,按理来说应当发展下他的家乡,因为历朝各代的皇帝很多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唐代之时有三都,唐高祖李渊的故乡就

  • 朱元璋如何反腐——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反腐取得了真正效果吗,朱元璋反腐完整版67集,朱元璋反腐全部视频

    刑部主事茹太素有一次上奏稿,写得很长,洋洋洒洒有一万多字。朱元璋让内侍一连念了三遍,最后发现其中有用的不过五百来字,其他全是一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废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朕之所以要广开言路,是想得到那些切中要害、有益于国家的话。这些虚浮华丽的语句,只会扰乱视听罢了。”于是让中官挑选那些文字简

  • 元朝“灭亡”的隐患因素,由离奇的古币揭开,背后的原因让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元朝灭亡有多惨烈,元朝古币大全集,元朝灭亡时惨状完整版

    中国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直到后来成吉思汗的统一。使我国的疆域横跨了亚欧大陆。这样庞大的国土面积,也使得统治者很难进行管辖,于是出现了许多汉国,由统治者的兄弟管理。但是让人诧异的是,在元代后期,朱元璋攻打的时候,这些兄弟竟然没有一个前来相救,这也太让人痛心了。关于这个事情,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