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民国首任新疆督军,只凭一纸委任状,力挽狂澜保新疆

他是民国首任新疆督军,只凭一纸委任状,力挽狂澜保新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15 更新时间:2023/12/25 14:29:21

提起增新,也许人们都很陌生,但这个人却不应遗忘,因为他对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有很大贡献的。如果没有他,新疆很可能就会外蒙一样脱离祖国的怀抱。

杨增新,云南蒙自人,清朝克苏道尹,在新疆为官多年,颇有声望。辛亥革命爆发后,新疆动乱迭起,新任新疆巡抚袁鸿祐还未到任在路上被刺,布政使陈唐标逃跑,原巡抚袁大化把大印丢给了杨增新也跑了。就这样杨增新接管了新疆的权力,不久被委任为民国首任新疆督军。不过虽然杨增新当了新疆首任督军,但民国政府动乱不休,自己都顾不过来,更无暇顾及新疆,除了一纸委任状,啥都没给他,任由杨增新自己在新疆折腾。众所周知,新疆在古代地瘠民贫,自给能力很差,一直靠中央援助度日。进入民国后,中央无力扶持,外援突然断绝,杨增新的处境可想而知。

杨增新也是个能人,少有的干吏,他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为新疆的发展和维持新疆的稳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他招募流民、筹集资金、平定叛乱,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稳住了新疆的局势,竟然用数年时间把新疆从贫瘠闭塞的蛮荒落后之地调和成了“世外桃源”。他在任期间,新疆的新增耕地370多万亩,比从康熙到清朝灭亡200多年都多,新疆各地水利工程大幅增加,河渠遍布,林木成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新疆少有的盛世。此外,他还在新疆整贪肃纪,办工厂,开矿场,修公路,办学校,招揽人才,推行教化,让新疆大变样。最让人惊奇的是,杨增新这个“新疆”竟然不养兵,手下只有不足万人、维持地方治安的省军,杨增新这个大独裁者成为民国军阀中的奇特景象。

最让人惊奇的是,虽然杨增新不养兵竟然保了新疆十几年的平安。当然,不是杨增新不想养,是他养不起。新疆来是个严重依赖外援的省份,清朝时期清政府每年都要拿出数以百万计的银子来维持新疆的运转。杨增新执政后,中央不给钱,别说养兵,能维持运转就已经是奇迹了。杨增新不养兵实属无奈。正是杨增新不养兵,所以导致了周边势力的觊觎。西北的马家军、新疆的哥老会、外蒙独立势力、南方的英国和西北的沙俄都蠢蠢运动,都打新疆的主意。但杨增新凭着智慧和民望,硬是顶住了几方势力,维持了新疆势力的平衡,保持了新疆的领土完整。

1917年,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国内乱成了一锅粥,被击败的白匪四处流窜,不设防的新疆成为了白匪流窜和俄国难民逃亡的乐园。面对这些溃兵和难民,杨增新拒绝了英国和日本的“好意”,组织号召民众进行抵抗,他削木为枪,组织军民浩浩荡荡开往伊犁,唬住了野蛮凶悍的俄国人。同时,杨增新还以米面食物诱惑白俄匪徒交出武器,对于顽固不化的,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杨增新就这样神奇的摆平了数万白俄匪军,保了新疆千里疆土。随后,杨增新利用十月革命的契机,和苏联签订了和平协定,又趁机要挟英国取消片面最惠国待遇。此外,杨增新还曾击退外蒙的独立势力,裁撤阿尔泰大臣设立阿山道,把阿尔泰地区从外蒙手中抢了过来。如果不是杨增新力排众议,坚决把阿尔泰从外蒙划到新疆,阿尔泰也许就丢了。杨增新对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新疆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反对疆独第一人”。瑞典学者斯·赫定曾评价杨增新:差不多是过去时代的最后一个代表者,具有高度的中国伟大的旧道德、傲气和爱国心。他唯一的梦想是中国的统一。

可这位一心期盼祖国统一的大军阀却在1928年被人暗杀,被刺的时候仍然穿着那件旧长袍。那件旧棉袍曾伴随了他多年,冬天穿在外面,夏天掏了棉絮继续穿。他这样节俭只是为了多省一点钱,因为新疆太缺钱了。

更多文章

  • 清军装备了一流的洋枪洋炮,为何还是打不过列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军装备洋枪洋炮,洋枪洋炮,以打洋炮为荣挨洋枪为耻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清国惨败于英国人之手。英国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随后,在中法、甲午等战役中,中国同样被列强打的狼狈不堪。人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清军武器落后,所以打不过洋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的武器装备有代差,但中法和甲午战争时,清军早已脱胎换骨,

  •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何区别?固伦公主和硕公主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和硕公主,固伦亲王与和硕亲王,固伦和硕

    在清宫剧里,我们也许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皇帝的女儿,有的称为公主,有的则称为格格。《鹿鼎记》里的顺治的女儿建宁被称为公主,而《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和小燕子则被称为格格。那么公主和格格到底有何区别?固伦公主又与和硕公主有何不同?格格,是满语里小姐的意思,主要指皇亲贵族里地位高贵的满人女子。大清

  • 明知北伐必败,太平天国为何还要抽调2万精锐北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北伐实际兵力,太平天国北伐增加多少兵力,太平天国北伐最强战略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江宁(今南京),不久洪秀全改江宁为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建立不久,太平天国派遣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伐。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直隶,直逼天津,震动清廷。不过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没有

  • 清朝大力“禁火器”,为何民间却火器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禁火器,清朝为什么不重火器,清朝后期火器战术

    火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火器。到14、15世纪,火器在西方已经普及,火枪和火炮基本取代了大刀长矛。在同时期的东方,也出现了一股火器发展的热潮,尤其是明末清初,火器制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朝火器举世闻名,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即使清朝时期,火器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

  • 利比里亚国土面积不大,为何能在列强夹缝中保持独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利比里亚人口及面积,利比里亚美女图片,利比里亚最新局势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湾沿岸,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弹丸小国。不过虽然利比里亚面积不大,却是二战前非洲为数不多的几个独立国家。那么为何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利比里亚能在列强的夹缝中长期保持独立?利比里亚能保持独立,和一个国家关系很大,那就是美国。因为利比里亚是美国人扶植建立的,一直由美国罩着。在古代

  • 海防和塞防之争,李鸿章和左宗棠到底谁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新疆之争,李鸿章重视海防的原因,评价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19世纪末,由于清政府腐朽孱弱,列强屡屡入侵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面对列强的觊觎和入侵,清政府内部发生了分裂,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和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争执不休。在六七十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海防和塞防之争进入白热化。在讨论关于新疆问题的会议上,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主张弃

  • 大清国经济世界第一,为何鸦片战争会被英国欺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从世界历史看鸦片战争,鸦片图片清朝,鸦片战争大清由盛转衰

    1840年,在古老的东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战争的一方是东方霸主大清国,另一方是远道而来的英国。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国虽然开始衰落,但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经济总量占到了世界的32.9%,人口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国土面积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而英国只是个欧洲小国

  • 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奥匈帝国真是伪列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奥匈帝国历史记录,伪列强,欧匈帝国指哪国

    奥匈帝国,是一战前世界主要列强之一,是所有列强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由于奥匈帝国在海外没有什么像样的殖民地,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在一战中又打的不怎么样,所以人们总是把奥匈帝国归为伪列强一类。那么奥匈帝国真是伪列强?答案是否定的,奥匈帝国虽然比不上英国和德国,但绝不是纸老虎,其实力比沙俄还要强三

  • 清末八旗和绿营腐朽不堪,两支地主武装支撑大清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大江南北,腐朽的清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一溃千里,大清国摇摇欲坠。为挽救大清朝的统治,清政府鼓励地方士绅大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对付太平天国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两支地主武装脱颖而出,一支是湘军,一支是从湘军分化出来的淮军,两支地主武装逐渐发展

  • 小小的皮岛为何会成为后金的心病,让努尔哈赤睡不着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皮岛地图全图,皮岛斩帅,明朝的皮岛是现在的哪里

    提起皮岛,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皮岛,又叫椵岛、平岛、稷岛,位于鸭绿江口东之西朝鲜湾中。明朝末年,大明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曾驻守此岛,并以皮岛为基地抗击后金,搞得努尔哈赤睡不着觉。实际上,很多人也许想不到,这个让努尔哈赤睡不着觉的皮岛面积只有19.2平方公里,而且岛上耕地资源有限。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