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直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地,在清朝收复前,新疆曾经历过跟中原地区长时间的分离,直到光绪年间新疆才被左宗棠带领收回。
而大清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做出一个令人疑惑不解的决定,那便是“不留生俘,降了也杀”,起初人们对于这道命令只觉得过于残忍,等到了30来的安宁和平才恍然大悟。
清朝时期国内忧患,其他国家对中国这片承载着多年历史的土壤十分觊觎,他们对于中国的侵蚀通过一步步地入侵,压迫着每一寸爱国之士的神经,或明目张胆,或弄虚作假。
在这种迫在眉睫的逼迫下,晚清非常需要统一国家的领土来加强自身的权力,虽然在决策上决定固封自守,但对于新疆这一块脱离多年的地区,却是想要尽早地收复回来。
新疆地区由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后就有了独立的趋势,此后又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权势争夺,在多个朝代的更替后这片辽阔的土地才最终在清朝时被统治者想起。
原本晚清在被动接受着科技化的外界入侵时并没有任何的余力去顾及边疆的区域,幸亏有一位心系国家,且希望能够重归统一的大臣——左宗棠,他对于新疆摆出了十分的重视。
左宗棠画像
他所认为中国的领地是需要完整的,且新疆乃中国与其他国家分隔的外围边界,只有收复新疆且此后将它守卫好才能够真正地保护国家。
左宗棠亲自带兵前去新疆收复,但另一方面新疆的觊觎者众多,暂且不说那些小势力,沙俄对于新疆就从未隐藏他们的野心,一直对新疆虎视眈眈。
在1868年新疆曾遭受到阿古柏的统治,同时他还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洪福汗国”的国度,甚至在当地引入了其他信仰的教徒,宣扬着异教的文化。
与此同时大清王朝则在忙碌着国内的变动,无暇顾及新疆等地,不止新疆台湾在当时也遭受到了分割的危机,对比起新疆,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台湾这一块临海的区域更加重要。
如果要考虑领土分割的处境应该先解决好台湾的问题,之后再去考虑新疆。而新疆实际上已经面临着很可能在此后多年都回不来的风险,因为有其他的外在势力在干涉着阿古柏的统治。
面对其他国家明显地挑拨行为阿古柏并不表示排斥,而是接下了他们军事上的相助,而当时的邻国担心自身的统治范围受到缩小,因而后脚就入侵了伊犁并与阿古柏的势力共存。
虽然表面上看阿古柏的权势最大,但实际上却是遭受到两个外国势力的限制,比起另外两国稳固盘踞的长久阿古柏并没有任何的优势,反而会被他们当做是架空的一个临时国。
左宗棠看到在中国竟然又独自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他认为这才是最大的祸患,这其中还混入了其他国家的势力,收复新疆的行动需要尽快进行。
况且新疆对于中国而言,是观测其他国家举动的一个要塞之地,只有把新疆控制在大清手中才能在外界设立起一道防止敌人顺利进入境内的屏障。
左宗棠向当时的统治者光绪皇帝表明自身的想法后,同意了左宗棠前去收复新疆,在1875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带领士兵浩浩荡荡地前往新疆。
左宗棠并非盲目地凭借武力收复,而是颇有战略性地前进,他带兵由北至南,一路收复新疆的各个地区,这个决定也确实是正确的,左宗棠的收复之路十分顺利。
在1876年阿古柏就如同剥了壳的鸡蛋一般,失去了大部分新疆北方的领地,他拥有的领地已经不多了。而直到1877年阿古柏战败,其余的宗族欲想狼狈逃跑却没有机会。
有一些战败的人想要通过投降来保留性命,但左宗棠并不展现自己的仁慈,他让清军将所有的逃亡者都要赶尽杀绝,不能留任何的活口,包括那些投降的人。
这场保卫战最终在1878年得到了完美地收复,或许人们觉得这个决策过于残酷,虽然这些人有过独立的想法,但总归还是同胞不应当如此冷酷对待。
左宗棠的命令实际上却是无奈之举,只有做出不留生俘的决定,才能防止新疆的领土不再重蹈覆辙地遭受第二方权力的统治,同时也只有这样的行动,才能够向外在势力展现中原的决心。
左宗棠抬棺出征
而不是让那些狼子野心的外在势力,认为中原软弱可欺,也能够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小势力,不要被迷惑再次做出此等独立的行为,所以这看似冷酷的决定实则才是最为恰当的。
虽然可能换来左宗棠铁面无私的形象,但此后的30年和平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困难,起初在他表明自身想法的时候就受到另一位大臣的不认可,那位大臣同样也在史上赫赫有名,正是同样关心国事的李鸿章。
他甚至提出了海防论的观点,认为在当今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的前提下,应当率先重视海军的实力,打造出一支强盛的海军才能够抵制敌方再次攻入我国内部。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先放下边缘的新疆地区,重视防御沿海地区的入侵。两人争执不休,甚至于左宗棠拿性命担保,最后才拿下了收复新疆的判定。
左宗棠在收复完伊犁后沙俄才暂且撤退,而阿古柏虽然战败且身亡但他的儿子伯克·胡里却没有失去重新占据新疆的想法,甚至想要通过暗中地入侵慢慢分食新疆。
晚清军队老照片
同时新疆作为已独立了千年的边缘区,要想从根本上收复新疆并不容易,总会时不时冒出想要脱离大清统治的分子,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何左宗棠的手段如此坚决。
最终新疆在各种势力的试探下仍被大清牢牢地抓在手中,也正是左宗棠的那道命令才让新疆能够迎来接下来的一段和平安定的时光。
倘若中国在面对敌方的入侵时能一直持有这种态度,且能够有战略性地守卫国家,国家才能持久。有时候残酷的决策也是为了维系更长时间的社会安定,敬畏才是收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