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臣称家中水井全是酒,朱元璋欣然应邀品酒,走半路就下令杀全家

大臣称家中水井全是酒,朱元璋欣然应邀品酒,走半路就下令杀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97 更新时间:2024/1/21 6:54:29

皇帝对他也非认可,但后来却突然爆发了一场案件,让全国上下臣子人心惶惶。据说胡惟庸曾邀请朱元璋到家中品酒,称家中的水井里全部都是美酒,朱元璋在走到半路的时候直接下令杀他全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被重用

朱元璋加入起义队伍之后,作战英勇为人非常的圆滑,渐渐的身边也有很多人跟随,掌握了一支势力。在军队驻扎永州地区的时候,朱元璋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当时胡惟庸投靠在他的帐下。

起初并没有得到对方的看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官员,后来在老乡的提携之下,他才做了一位知县,加入了湘西集团。当时朱元璋的身边有很多有才能的人,这些人因为老家不同,甚至还开始抱团了。

除了他的老乡湘西集团之外,还有一批人是浙东集团,两大集团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利,在朝堂上也是针锋相对。后来朱元璋称帝,胡惟庸成为了朝中的丞相,利用职务之便,也多次针对陷害浙东集团,在朝堂中权势越来越大。

请皇帝品酒

据史书记载,洪武13年,胡惟庸已经成为了朝中的丞相,这一天他突然上书皇帝,称自己家中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他家里的水井在打水之后,发现出来的竟然不是水,而是美酒味道甘醇。

对于这种神奇的事情,他认为是皇帝治国有方,上天降下的祥瑞,将来明朝必定江山万年永固一片光明。在奏折中用了大篇幅去称赞皇帝的能力,让朱元璋非常的开心,后来他又提出请求。

这水井里的美酒十分甘甜,希望皇帝能够来自己家中饮用,并观赏这样神奇的景观。皇帝看到奏折之后非常开心,并没有太多怀疑,下令出宫去胡惟庸家中欣赏奇异的景观,品尝美酒。在侍卫的保护下,他离开了皇宫。

马上要到对方府中的时候,却被一位太监拦下来。这个小太监平时很少在皇帝面前露脸,皇帝对他也不认识,但他却站在皇帝的御驾之前不愿离开,当询问原因的时候,他又闭口不言,看他身上没有任的凶器。

身边的侍卫只想赶走他,对他大肆殴打,但他依然不为所动。皇帝看他一言不发,眼睛一直盯着胡惟庸宅邸的方,觉得其中有蹊跷,于是停止了车马登上城楼,顺着小太监指的方向,看到臣子宅邸的附近竟然埋伏有很多的士兵。

皇帝意识到这可能是胡惟庸的计策,准备将自己引诱到府中之后,派出士兵杀害自己,篡夺皇位,非常生气,立马带人回宫,紧跟着下令将其诛杀,在朝堂中牵连臣子无数。此后明朝朝堂,直接废除了丞相制。

事有蹊跷

请皇帝品酒这样的事情记录在野史上面,明朝的官方史书中并没有过多提及,关于胡惟庸谋反的案件记载的也非常少,简单的几句话也十分含糊不清,让后世历史学家非常感兴趣。

经过后世学者的考证,发现当时拦住皇帝车马的这位小太监是西华门的一位内侍,平时很少有机会靠近皇帝,和胡惟庸这位朝中丞相更没有什么交集,那么这位小小的太监究竟是从何得知胡惟庸的家中有士兵埋伏呢?

连小太监都能发现的事情,朱元璋设置的专门负责巡查百官的锦衣卫怎么会错过了这一消息呢。即使胡惟庸真的准备谋反,在自己家的宅子外面埋伏大量士兵,站在城楼上就可以看到,这种操作,未免也太过低智。

作为在朝堂中行走多年的臣子,经历无数的政治斗争,怎么可能只有这样的眼光,定下的谋反计策也是漏洞百出,甚至只需要有人站在高处就可以发现埋伏的士兵。所以后世有很多史学家还是认为所谓水井冒出美酒。

请皇帝品尝意图谋反,这样的事情可能只是野史杜撰出来的。毕竟皇帝确实诛杀了这位大臣,只是想要做到事出有因罢了。

结语

后人了解先人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史书中研究发现的,但史书也并不能全部相信,毕竟编写史书的都是胜利者,古人对于身后名声也非常看重,在当权者的压迫之下,史书的编写者又能够做到几分真实呢?

更多文章

  • 在《资治通鉴》里,孔子徒孙不用德能勤绩廉怎么选拔干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资治通鉴对孔子的描述,孔子的徒孙,资治通鉴中的领导艺术

    但是,提拔谁呢?魏文侯心里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找来自己的同学李克来商量,跟他说:我现在需要个相国,你说魏成子和翟璜这俩人到底谁合适。 李克并没有直接回答魏文侯的话,却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我这中山相可没有权力考察相国这么高级别的干部。魏文侯赶紧说,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同学不要再推脱了,

  • 不合规矩的雍正,下的最后一道圣旨,决定了谁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的圣旨,雍正的城府深度解析,雍正给年羹尧的圣旨

    众所周知,随着朝代更迭,皇帝自然也是一代代在变。到皇帝寿终正寝前,先立储,这储君之选一般为长子,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可雍正并不是长子,这就不合乎换代的规矩了。虽排行老四,对朝政之事的关心程度并不亚于他之上的几个大哥。在众多儿子中,雍正并不是康熙最受宠的儿子,所以他继位时受到不少阻碍。刚登基时,朝中大

  • 大清灭亡之后,国库中还剩下多少存银?这个数字完全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晚期国库存银,大清灭亡后国库里的钱都去了哪里,大清国库银锭正品图片

    在康熙刚刚即位的时候,清朝国库银两不超过248万两。到了康熙中期,经过“励精图治”和不断改革,清朝的国库存银一下子到了4100万两。 后来随着康熙朝晚年,他的孩子都觊觎皇位,发生了一系列朝廷危机,造成了国库亏空的局面。虽然在康熙晚年有所挽回,但是依然不如极盛时期的存银。到了雍正皇帝时期,他采取了各

  • 成化犁庭,一场被清朝视为奇耻大辱的事件,《明史》该如何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化犁庭简介,成化犁庭事件真相,成化犁庭和应州大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明史》之中就没有错误,没有篡改,乃至没有抹黑。清朝皇室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其祖先在明宪宗朱见深时代因为过于作恶多端,遭到了明军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后世称明军对女真人的军事行动为“成化犁庭”,明宪宗“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的狠劲令女真人百年之中始终感到不寒而栗。但是近两百年之后,当年

  • 清朝时期,夏威夷为何遍地都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飞夏威夷几个小时,中国老照片清朝,清朝洋人和中国女人

    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部,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左右,是美国比较小的一个州。不过虽然夏威夷的人口不多,地盘也不大,但民族可不少,种族构成非常复杂。夏威夷不仅有白种人,还有黄种人和黑种人,其中黄种人的比例占到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黄种人中人数最多的就是亚裔,其中包括日本人、菲律宾人以及

  • 老奸巨猾的吴三桂为何斗不过年轻气盛的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三桂为什么输给康熙,吴三桂炮打康熙全场戏,康熙被吴三桂耍哭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人物,原是明朝将领,后投靠清朝发迹,从此平步青云,官至平西王,成为封疆裂土的一方诸侯。吴三桂长期割据云贵,兵强马壮、财力雄厚,搞得清王朝寝食难安。康熙继位后,吴三桂根本不把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放在眼里,屡次和朝廷伸手要钱,动不动就要挟朝廷,把康熙逼得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下

  • 朱元璋为何下令“片板不许入海”并不是通常认为的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闭关锁国,全面闭关锁国时间,朱元璋实行海禁过程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多次下达禁海令,整个洪武年间每过两三年就有朱元璋重申海禁的记载。洪武三年,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审之重法。洪武七年,明政府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宁波)、广东广州三市舶司,这些都是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中国各王朝负责海外贸

  • 清朝总督、巡抚、提督、都统、驻防将军分别管什么,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总督巡抚一览表,巡抚和提督军权区别,清朝宁夏的驻防将军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总督和巡抚。总督是清朝派驻到地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封疆大吏。总督的官阶大多是正二品,但也可通过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衔高配至从一品。巡抚的级别一般比总督低一些,巡抚一般是从二品,常加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衔,其权限也比总督小不少。巡抚仅仅负责一个省的行

  • 慈禧一死,大清走就到了尽头,那是否说明慈禧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为什么不救慈禧,慈禧的儿子是慈禧的亲生母亲吗,慈禧是怎样被处死的

    慈禧一死,大清走就到了尽头,那是否说明慈禧很厉害?首先,我们看待一个问题并不是如此绝对的,就算是慈禧也是一样,她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自然有对大清有益的地方,并非真的一无是处。就像之前的乾隆,我们一般提到他都会认为他是少有的英明之主,但其实他的晚年,也做了很多糊涂事,尤其是纵容腐败,国库日益亏空,导致

  • 大清两百多年,两位皇帝去西安,目的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帝中谁到过西安,清朝西安皇帝列表,解密大清皇帝

    那么这两位皇帝去西安,都有什么目的呢?在康熙去西安前,曾经去过一次宁夏,有点像西巡,也有点像一次亲征。在宁夏的时候陕西总督曾希望康熙回京的时候去趟西安,可康熙没有同意。六年后,也就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西安迎来了康熙。这一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康熙几乎大半部分时间都不在北京。这一年,康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