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奸巨猾的吴三桂为何斗不过年轻气盛的康熙

老奸巨猾的吴三桂为何斗不过年轻气盛的康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89 更新时间:2023/12/30 0:13:04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人物,原是明朝将领,后投靠清朝发迹,从此平步青云,官至平西,成为封疆裂土的一方诸侯。吴三桂长期割据云贵,兵强马壮、财力雄厚,搞得清王朝寝食难安。康熙继位后,吴三桂根本不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放在眼里,屡次和朝廷伸手要钱,动不动就要挟朝廷,把康熙逼得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下旨削藩,逼反了吴三桂,引发了三藩之乱。最终,这场持续数年的战争以三藩的失败而结束。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老奸巨猾的吴三桂为何斗不过年轻气盛的康熙?

首先,从双方实力来看,虽然吴三桂及三藩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但其总体实力仍然不及清王朝。清王朝当时已经统一了天下,掌握了中原和江南的丰富资源及财力,实力远胜于三藩。三藩的优势在于兵强马壮、准备充分,适合速战速决,不能久拖。而清王朝底子厚、资源多,只要顶住三藩前期的进攻,后期基本就是躺赢。

虽然康熙年轻,资历尚浅、经验不足,但却年轻气盛,有吴三桂没有的冲劲。吴三桂虽然处事老道,但年事已高,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虽然他的军队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长江畔,但他不愿意和清王朝拼命,一心希望和清王朝和谈,所以军队裹足不前,错失了逐鹿中原的良机。

而康熙帝年轻气盛,敢打敢冲,就是不服输,即使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仍然咬着牙和吴三桂硬干,最后拖垮了三藩,熬死了吴三桂。吴三桂一死,他的孙子吴世璠威望不足,又缺乏才干,所以军队连吃败仗,三藩联盟树倒猢狲散,很快土崩瓦解。这就像云龙说的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年轻气盛的康熙击败老奸巨猾的吴三桂并不意外。如果吴三桂不死,正值壮年,以他的雄心和能力,康熙帝未必能赢他,清王朝很可能会被赶回关外。

参考资料:《论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清朝通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下令“片板不许入海”并不是通常认为的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闭关锁国,全面闭关锁国时间,朱元璋实行海禁过程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多次下达禁海令,整个洪武年间每过两三年就有朱元璋重申海禁的记载。洪武三年,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审之重法。洪武七年,明政府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宁波)、广东广州三市舶司,这些都是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中国各王朝负责海外贸

  • 清朝总督、巡抚、提督、都统、驻防将军分别管什么,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总督巡抚一览表,巡抚和提督军权区别,清朝宁夏的驻防将军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总督和巡抚。总督是清朝派驻到地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封疆大吏。总督的官阶大多是正二品,但也可通过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衔高配至从一品。巡抚的级别一般比总督低一些,巡抚一般是从二品,常加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衔,其权限也比总督小不少。巡抚仅仅负责一个省的行

  • 慈禧一死,大清走就到了尽头,那是否说明慈禧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为什么不救慈禧,慈禧的儿子是慈禧的亲生母亲吗,慈禧是怎样被处死的

    慈禧一死,大清走就到了尽头,那是否说明慈禧很厉害?首先,我们看待一个问题并不是如此绝对的,就算是慈禧也是一样,她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自然有对大清有益的地方,并非真的一无是处。就像之前的乾隆,我们一般提到他都会认为他是少有的英明之主,但其实他的晚年,也做了很多糊涂事,尤其是纵容腐败,国库日益亏空,导致

  • 大清两百多年,两位皇帝去西安,目的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帝中谁到过西安,清朝西安皇帝列表,解密大清皇帝

    那么这两位皇帝去西安,都有什么目的呢?在康熙去西安前,曾经去过一次宁夏,有点像西巡,也有点像一次亲征。在宁夏的时候陕西总督曾希望康熙回京的时候去趟西安,可康熙没有同意。六年后,也就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西安迎来了康熙。这一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康熙几乎大半部分时间都不在北京。这一年,康熙带

  • 他是民国首任新疆督军,只凭一纸委任状,力挽狂澜保新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督军委任状,晚清新疆总兵是谁,新疆巡抚和伊犁将军谁权利大

    提起杨增新,也许人们都很陌生,但这个人却不应遗忘,因为他对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有很大贡献的。如果没有他,新疆很可能就会和外蒙一样脱离祖国的怀抱。杨增新,云南蒙自人,清朝阿克苏道尹,在新疆为官多年,颇有声望。辛亥革命爆发后,新疆动乱迭起,新任新疆巡抚袁鸿祐还未到任在路上被刺,布政使陈唐标逃跑,原巡抚袁大化

  • 清军装备了一流的洋枪洋炮,为何还是打不过列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军装备洋枪洋炮,洋枪洋炮,以打洋炮为荣挨洋枪为耻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清国惨败于英国人之手。英国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随后,在中法、甲午等战役中,中国同样被列强打的狼狈不堪。人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清军武器落后,所以打不过洋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的武器装备有代差,但中法和甲午战争时,清军早已脱胎换骨,

  •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何区别?固伦公主和硕公主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和硕公主,固伦亲王与和硕亲王,固伦和硕

    在清宫剧里,我们也许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皇帝的女儿,有的称为公主,有的则称为格格。《鹿鼎记》里的顺治的女儿建宁被称为公主,而《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和小燕子则被称为格格。那么公主和格格到底有何区别?固伦公主又与和硕公主有何不同?格格,是满语里小姐的意思,主要指皇亲贵族里地位高贵的满人女子。大清

  • 明知北伐必败,太平天国为何还要抽调2万精锐北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北伐实际兵力,太平天国北伐增加多少兵力,太平天国北伐最强战略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江宁(今南京),不久洪秀全改江宁为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建立不久,太平天国派遣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伐。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直隶,直逼天津,震动清廷。不过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没有

  • 清朝大力“禁火器”,为何民间却火器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禁火器,清朝为什么不重火器,清朝后期火器战术

    火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火器。到14、15世纪,火器在西方已经普及,火枪和火炮基本取代了大刀长矛。在同时期的东方,也出现了一股火器发展的热潮,尤其是明末清初,火器制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朝火器举世闻名,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即使清朝时期,火器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

  • 利比里亚国土面积不大,为何能在列强夹缝中保持独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利比里亚人口及面积,利比里亚美女图片,利比里亚最新局势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湾沿岸,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弹丸小国。不过虽然利比里亚面积不大,却是二战前非洲为数不多的几个独立国家。那么为何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利比里亚能在列强的夹缝中长期保持独立?利比里亚能保持独立,和一个国家关系很大,那就是美国。因为利比里亚是美国人扶植建立的,一直由美国罩着。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