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88岁乾隆非要纳2名15岁堂侄孙女为贵人,嘉庆愁坏了,却无可奈何

88岁乾隆非要纳2名15岁堂侄孙女为贵人,嘉庆愁坏了,却无可奈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4/1/25 13:49:15

乾隆,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89岁驾崩,在位60年,主动当了太上皇,但却抱着权力不肯撒手。可怜的嘉庆,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当上皇帝,还要被迫居住在太子宫。乾隆是风流帝,一生爱好美人,爱好写诗,可惜,他写了3万多首诗,却没几首经典传世之作。而他的后宫,但有品级的后妃就足足43人,去世时,还留下9位妃嫔。这些被留下的后妃,没有儿子,不能儿子住侯府,还让嘉庆头疼了很久。毕竟,这些活着的后妃里,位份最高的是《如懿传》里那个“怼天、怼地、怼乾隆”的颖贵妃;年龄最大的,是83岁的婉妃,终生不得宠;年纪最小的,是寿贵人、晋贵人(后来的晋妃),还只有十六七岁。这些人都不好惹,也惹不起,安排不好,可能还给自己招来千古骂名。最后,嘉庆思来想去,决定,把她们统统养在寿康宫里,颐养天年算了。

说回开头的堂侄孙女。这2个小姑娘是真的挺悲惨的,年纪轻轻,就被迫要陪乾隆那个老头子。清朝为了子嗣兴盛,特意设置了八旗选秀制度,换言之,只要八旗贵族的女儿,在适婚年龄,都要参加选秀,只有皇帝不要,才能自行婚配。原本,乾隆是太上皇,选秀的主人应该是嘉庆。可此时的嘉庆,无权无势,生怕父亲把自己给废了,只能由着乾隆胡闹。这2个小姑娘,就是乾隆闹着非要选入后宫的寿贵人、晋贵人。据史料记载,晋贵人是孝皇后的堂侄孙女。而孝贤皇后,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他最尊敬的皇后。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一直保留着她的行宫,每年都会去里面坐坐。88岁那年,晋贵人按照规矩参加选秀,而乾隆看着她的容貌,或许想起了昔日的皇后,便强行纳了这个女子,并封为了贵人。

寿贵人也是乾隆孙女辈的人,一同被纳入后宫,只是,她的身体不好,27岁就去世了。而晋贵人在乾隆去世后,就成了晋太贵人。她活得久一点,熬到了嘉庆去世,还被道光皇帝尊称为“皇祖晋妃”。她去世时,大约40岁左右,虽然位高权重,可日子却还是让人忍不住同情。要知道,孝贤皇后的母家,肯定是妥妥的豪门贵族,好端端的青春正好的女孩,该有大好的姻缘,未来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偏偏乾隆这么一闹,毁了这个女孩的一生。晋贵人守寡时,估计还只有十六七岁。后来的皇帝,碍于孝道,也不会为难她们,只是,这种疏远的尊敬,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若是你,你愿意祭奠你的爱情,换衣食无忧的深宫生活吗?

更多文章

  •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他真的去当和尚了?有考古证据,大概率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真的当和尚了吗,顺治皇帝和尚照片,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世人都说,顺治皇帝爱董鄂妃入骨,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董鄂氏是顺治的专宠。她进宫一个月就晋封为皇贵妃,行册封礼时,还有满清最高礼节“大赦天下”相随。1657年,她生下四阿哥,顺治高兴得就要立他为太子。但没到100天,四阿哥就夭折了,顺治非常伤心,将四阿哥的葬礼大办特办。这下,就苦了刚经历丧子之痛的

  • 曾国藩:这3件事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格局和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看人的三大境界,曾国藩的做人方法和态度,曾国藩人生三种态度

    曾文正,不光在军事上有建树,他还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另外,他著述的《曾国藩家书》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今天,小编就曾文正的观点总结了决定人和人之间格局和差距的3件事。1、

  • 曾国藩:聚拢人心,桃李满天下,学会成就你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曾国藩的实际成就,曾国藩24条处世之道

    从性格方面来说,左宗棠自幼有天才之名,自负傲气,盛气凌人,看不起人,自然也不肯给下属出头的机会,当然也不一定是不肯,碰上这样牛气哄哄还有一定能力的自负型领导,下属能出头的机会也不多;曾国藩呢?为人大度宽容,求贤若渴,礼遇众人,所以身边聚拢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愿意跟着他走。在人才管理方面,曾国藩一贯遵循

  • 父母双亡?四国语言?为官清廉?相貌俊美?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的个人资料,和珅带纪晓岚去青楼学习说话,档案和珅纪实完整版

    但是你知道吗?在电视剧中所塑造的和珅,是已经在他成为皇帝心腹红人,职业生涯最兴盛的时候了。真实历史上的他其实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过往。钮祜禄·和珅出生于公元1750年,也就是乾隆十五年的时候的福建。他的父亲是当时福建省的副都统,所以他算是武将之后。好景不长,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因为难产去世了,

  • 清朝皇家的家训是什么,溥仪睡懒觉的时候,就让太监在床前诵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宫女太监对溥仪做了什么,溥仪遣散太监,溥仪贴身太监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一事无成,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就是规矩。国家有国家的规矩,家族有家族的规矩,每个家都有规矩。感觉中国一直生活在规矩中,正是因为这些规矩,才让中国传承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如今虽然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但中国的传统没有丢。虽说旧中国的灭亡是晚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但旧社会的灭亡是一

  • 清朝的鲁沙尔镇,贸易特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和日本的贸易,清朝农业贸易,鲁沙尔

    随着时代的发展,藏传佛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宗教组织和制度,在寺院的财产方面,藏传佛教也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来管理。 寺院得以长期的发展则有赖于寺院经济的巩固。塔尔寺之所以能在鲁沙尔镇立足得益于其寺院收入来源的稳定。塔尔寺寺院经济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土地的收租、放贷、房租、出外化布施以及外地信徒送来布施等。 但

  • 清朝慈禧太后如果不掌权,光绪皇帝能够带领清朝走向富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怎么不干掉慈禧,慈禧毒杀了光绪,慈禧跟光绪什么关系

    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慈禧太后在诏书中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把自己的“奴才嘴脸”暴露的淋漓尽致,遭到无数人的反感和憎恨。 戊戌变法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更是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清政府失去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戊戌变法,也为后人所惋惜。 那么,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掌权干预,

  • 清朝唯一被迁葬三次的皇后是谁?专宠13年,皇帝没得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皇后早逝,皇上仍然在世,那么百年之后皇后是要与皇帝合葬的,可若是反过来,那么皇后就无法与丈夫合葬,这样她就不需要日后再受不安生的情况了,不会被人迁陵的。这样来说皇后只会下葬一次,另一种情况就是两次了。毕竟古人还是很敬重死者的,如不是特殊情况,万万是不会打扰死者的,但清朝有这么一位皇后,孝穆成皇后

  • 康熙与侍卫下棋,眼瞅着要输,太监灵机一动将其喊走,侍卫却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最信任的4个侍卫,康熙打死太监吴良辅,康熙斗茶老太监结局

    皇上听罢,看着侍卫大声说道“你守着棋子,等我把只大的老虎拿下,我速速就来”说完康熙拿起弓箭冲向门外。老太监到底是皇上身边的人,眼睛就是尖,进门给皇上拿添水的功夫,见对方出招即胜,皇上举手便输。于是情急之下,让小太监把老虎搬出来了。 山上自然是没有老虎,皇上装着样子在山里溜达了一圈,欣赏着大自然美好的

  • 鸦片战争开始后,为什么满清能熬了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鸦片战争与清朝衰亡,鸦片战争以后还有清朝吗,鸦片战争为何发生在清朝

    在几十年里,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地签订,国土一片接一片地丧失。然而内忧外患的满清王朝,竟然还能苟延残喘到20世纪,这是为何呢?半个多世纪,人民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可满清政府貌似还能坐怀不乱。俗话说烂船也有三斤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满清王朝如何腐朽,可那个块头在那,就像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