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朱棣痛哭道:父皇你害的我好苦啊

靖难之役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朱棣痛哭道:父皇你害的我好苦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28 更新时间:2024/1/30 4:28:32

元朝末年,时局动荡,在元朝皇帝的压迫之下,各地的农民纷纷选择揭竿而起。朱元璋为了生计,选择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随即便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能力,从众多的将领中脱颖而出。

由于组织调动军队得到,因此带领队伍打了很多的胜仗,朱元璋也因此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甚至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这一举动也间接地巩固了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地位。只可惜郭子兴是个目光短浅的人,看到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影响越来越高,所以对他既拉拢又打压,更是为了虚名和众人争得头破血流。

看透了一切的朱元璋,深知跟随着郭子兴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于是便急着以外出征兵的理由离开了濠州,同时还带走了自己的家眷和几位得力干将,随后向蛟龙入海一般一连攻克了许多的地盘。

后来在刘伯温等人的帮助下,朱元璋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建立了有名的大明王朝。建国后的朱元璋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太子。

子之位其实早在朱元璋尚未一统江山时,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已经立下朱标为世子,同时安排理学大师宋濂专门为朱标讲解一些儒家经典。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更是以君主典范去打造和培养朱标,选拔出许多功勋卓著的大臣辅导太子,而朱标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长大后俨然一副儒者风范,慈仁殷勤,性情宽厚,虚心求学,同时也十分善待身边的大臣和兄弟,因此在朝中的威望也特别地高。

可惜的是,朱标在40岁的时候,却因为自小体弱就因病去世了。这意外的发生让朱元璋感到措手不及,这无疑是打乱了他的政治布局。因为朱元璋之所以选择传位太子,为的就是在明朝确立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这样的话既符合千百年流传的礼制,同时也可以避免后代因皇位继承而产生分歧。

可在得知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在安排接班人的问题上陷入了抉择,因为在当时,朱元璋实行的分配制度,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因为做了藩王,所以并不在南京,此时朱元璋的身边就只有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陪着他。

朱允炆的性格也有点儿像朱标,所以让他继位也没什么问题。可朱元璋对此却是十分地担心,他很清楚,自己的孙子不是一个手腕强硬的人,能镇得住几位做藩王的叔叔吗?因此,在立朱允炆为太子之前,朱元璋就曾问过他:“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朱允炆的回答则是:“首先用宽容感动他们,如果他们有二心,那就发兵征讨。”

听完朱允炆的回答,朱元璋感到十分地满意,于是就下令立朱允炆为皇太子。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按理说,朱棣作为藩王,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关起门来,安稳的做自己的一方王爷,为什么最后却是大兴兵或去想侄儿朱允炆的位置呢?

这背后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自作聪明的朱允炆,在登基后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当时朱允炆在登基后,直接选择对祖父后期的弊政做出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撤藩。

因为朱允炆身边大多是一些文官,对藩王势力的逐渐扩大深感忧虑,于是大臣们便联合提议,告诫朱允炆要重视藩王对皇帝觊觎,这也使得朱允炆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

在朱允炆大力的促使之下,只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诸王的明王、湘王、齐王、代王就先后被废。

为此,燕王朱棣深感自己也是危机重重,能力不一般的他不愿任人宰割,便在暗地里加紧活动,对外他谎称自己有病在身,选择收起锋芒,在家中寻欢作乐,想要以此来麻痹朱允炆,实际上则是加紧活动,挑选壮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甚至还用燕府之便,赶制出了大量的军器。

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伴随着朱棣一声令下,大军从北京出发,打着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战争持续了四年时间,朱棣一开始打得很艰难,虽然朝廷武将不多,可是士兵却在人数上占领了绝对优势,这也就导致前期的朱棣吃了很多亏。

眼看战场上的形势不容乐观,谋士姚广孝给朱棣出了一个主意,他告诉朱棣不要在乎一城的得失,首要目的就是直取南京,只要拿下了南京,无疑就等于拿下了天下。

姚广孝的这一句话使得朱棣醍醐灌顶,当即便率领大军直奔南京,而南京守城的将领也早已被朱棣买通,如今南京城的大门可谓是完全为朱棣一人敞开。

彼时的南京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荣昌盛,四处逃窜的流民、被吓破胆的建文旧臣,以及城中无数残垣断壁的建筑,都让人对这次战役感到心悸。但是此时朱棣最在乎的却并不是已经唾手可得的皇位,他的首要事情就是找到朱允炆。

要知道,朱棣想顺利登上皇位,要么需要有传位诏书,要么就是需要有朱允炆的遗体,否则他登上皇位的话,只会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他当即便命人在火中寻找朱允炆,最后有人抱着一具烧焦的尸体大声地说:

“这就是朱允炆。”此时的许多人都知道这尸体是假的,可是为了让大家信服,朱棣也就以此来默认了建文帝的死亡,并且以皇帝葬礼,为其举行的盛大仪式。

但朱允炆却一直都是压在朱棣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其实在朱棣的心里,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这个皇位,如今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被侄子建文帝逼出来的,但是他现在却是有苦说不出。

不过,虽然没有找到朱允炆的遗体,但朱棣却在皇宫里有个意外的收获,竟然发现了朱元璋遗留的一张圣旨,看了张圣旨,让这个手刃亲人的皇帝号啕大哭了起来。

圣旨上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朱元璋其实早已料到朱棣会起兵造反,就命令大臣不要反对朱棣,要遵从朱棣的安排。

看到这样的圣旨,朱棣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父亲早已看透了日后的发展,也早已料到了手足间的悲惨下场。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悲从中来,自己就是为了这一个皇位,让无数的手足互相厮杀,如今自己虽然登上了皇位,可自己的手上难道不是也沾满了家人的鲜血吗?

朱棣越想越悲凉,想到天下人以后要怎么看待自己,再加上对大哥和死去弟弟的愧疚之情,朱棣不禁将这一切都归罪到这个已死之人的头上,他抱着仅剩的圣旨喊到:“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呀。”

但此时事情也早已成为定局,朱棣明白,无论如何,自己说什么也已经无济于事,加之建文帝如今已经是下落不明了,最后朱棣还是选择登上了皇位,好好地管理大明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掌权之后,他也渐渐将管理国家的重点从杀伐随心转为各种富国利民的举措,而耗资多年撰修的《永乐大典》也为无数的后人留下十分有价值的文明宝藏。纵观整件事的发展,皇位之争其实就像争夺财产一样,只不过皇位的争夺所涉及的利益就更为深远一些吧,可见当一个人的能力过大,其实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无数人将会对他趋之若鹜。

这个故事是否真假,现在我们也早已无从考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得不说的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无疑都是聪明人,他们在皇权的霸性迷雾中,也曾丧失过人伦本性,残害手足,但最后却能够得到反省,并将此引以为戒,这才创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大明王朝。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其实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继位,天下其实还是朱家的天下,可能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留下圣旨保全朱棣的原因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孙数量足有一个连,这些天潢贵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是怎么考虑他的皇子皇孙的,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了的小说,胡军版朱元璋和皇孙

    即使同为太祖后裔,这些龙子龙孙的命运各有不同。有的高开低走,有的逆境重生,有的心比天高,有的安分守己。笔者今天就来捋一捋发生在太祖诸孙中的轶事。为了方便阅读,笔者按照太祖按诸子进行分类。太祖诸孙:一个连的名单懿文皇太子朱标5子:追封虞怀王朱雄英、建文君朱允炆、吴庶人朱允熥、衡庶人朱允熞、瓯宁哀简王朱

  • 朱元璋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耿炳文),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是怎么从乞丐变皇帝的,建文帝为什么会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朱元璋建文帝结局

    这里有三个问题,一个是朱元璋不杀耿炳文,一个是耿炳文的能力如何,一个是建文帝为何没有用好。朱元璋的确留下了耿炳文,没有杀。但这与给不给建文帝留,是两个概念,不能说朱元璋不杀的人,就是留给接班人的。朱元璋虽然是为了孙子的帝位,大肆屠杀功臣,但不见得就一定要杀完才算。耿炳文是开国功臣,但人家还是比较低调

  • 李自成为啥没成为第二个朱元璋?只因他没有朱元璋身上的这种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与朱元璋,李自成跟朱元璋比差在什么地方,李自成挖了朱元璋墓吗

    李自成其实跟朱元璋的开局非常一样,也是一个“纯正”的草根层!这位出生在陕西米脂的汉子,自小就在地主家放羊。虽言称他是西夏太祖党项人李继迁的后人,但如今祖先的荣耀,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了手中这赶羊的鞭子,甩得脆响!恐怕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给地主放羊的苦孩子,在日后会扔下放羊的鞭子,甩响了马鞭,那声音

  • 朱允炆为何失败?误放3人,错信2人,错下1令,自此朱棣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的朱允炆有多狠毒,朱允炆为什么败得最惨,历史上的朱允炆是被谁害死的

    朱允炆回想此事,后悔得顿足捶胸。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太子朱标,也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可以说,如果朱标活着,朱棣别说谋反了,连小心思都不敢起一点。只可惜,天不随人愿,朱标早早去世,朱元璋不得不杀尽满朝文武给孙儿铺路,却忘记了给孙儿留下带兵打仗的将领。1398

  • 品质优良的康茂才,关键时刻挺了朱元璋,成就了一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不杀康茂才,康茂才大话明朝打朱元璋,朱元璋的王朝

    话说元朝末年,各地义军突起,天下大乱,到了1360年,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超三雄并立状态,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最大。这年的6月,陈友谅率领他的最强大的舰队10万人马,攻打朱元璋的应天(今南京),而朱元璋这时仅有水军一万,几乎没有抵抗之力。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

  •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把朱允炆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死时朱允炆多大,朱元璋临死前给了朱允炆一支军队,朱元璋是不是被朱允炆干掉的

    随着《山河月明》中,洪武大帝朱元璋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历来都说盖棺定论。那么如何评价朱元璋?面对洪武大帝笔者不敢妄评,只能说下自己的感受,权当抛砖引玉。《山河月明》里的朱元璋,多了一份婆婆妈,少了许多刚猛猜忌,因此许多人都说:这不好,咋跟老农一样?但笔者却觉得这种形象更接地气,且也符合史实。如朱元

  • 崇祯帝赞扬田贵妃琴技无双,皇后的一句话让他顿时心生疑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皇帝的皇后的一些详细资料,形容女子琴技高超七字诗句,崇祯与田贵妃

    田贵妃的父亲名字叫做田弘遇,在扬州城之中为官。后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官不大景气,所以他就改行做了商人,并且他做商人也是做得非常的好,家境变得越来越富裕,于是田贵妃也就成为了一位千金大小姐。而田贵妃本人也是非常的聪明,所以田弘遇就请来了各种各样的人,分别教她诗词歌赋以及音律,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

  • 孟子在朱元璋称帝时,差点被扔出孔庙,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厌恶孟子原因,朱元璋为何赶孟子,孟子不受朱元璋待见

    但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其实,就是,孟子理论的所导致的,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和曹操一个类型的人,而且还有过而无不及,他的手段铁别铁血,说杀就杀,根本没有大臣敢说什么,手段忒黑,也就是孟子那个时候已经是圣人了,早就驾鹤西去了,要不然非的死在朱元璋手里,没准还是满门抄斩。 我们来看

  • 太子跳水侍卫纷纷施救,朱元璋:穿戴整齐的升官,脱了衣服的立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蓝玉为朱元璋血守洪都100天

    开国遍杀忠臣死,全忘当年结拜情。 在统治国家不到两百年后,元蒙古人被农民起义军击败,其中一位掌权者就是朱元璋。最后,他建立了明朝,汉人再次统治了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洪武帝朱元璋是一位颇具特色、成就非凡、经历传奇的伟大君主。同时,对于儿子、太子朱标来说,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皇帝父亲。 在儿子为恩师求情,激

  • 为什么南宋皇帝打死都不承认国都是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迁都临安的时间,临安南宋皇宫遗址,南宋临安繁华

    提起南宋的首都,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临安或杭州。上学的时候老师是那么教的,我们也是那么学的。不过小编想说的是,南宋的首都还真不是临安(杭州),临安是南宋国都是专家说的。那么有人就要问了,不是临安是哪?答案是东京。其实不管南宋还是北宋法定首都都是东京(汴梁、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临安只是南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