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为何失败?误放3人,错信2人,错下1令,自此朱棣所向披靡

朱允炆为何失败?误放3人,错信2人,错下1令,自此朱棣所向披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5 更新时间:2024/2/4 3:13:16

朱允炆回想此事,后悔得顿足捶胸。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太子朱标,也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可以说,如果朱标活着,朱棣别说谋反了,连小心思都不敢起一点。只可惜,天不随人愿,朱标早早去世,朱元璋不得不杀尽满朝文武给孙儿铺路,却忘记了给孙儿留下带兵打仗的将领。

1398年6月,朱元璋驾崩,年仅21岁的朱允炆登基称帝。他刚坐上皇位,就发现了爷爷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大难题——藩王实力太强,皇权不稳。朱允炆确实是个聪明人,藩王问题一直困扰了大明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他虽然看清了问题,却没有找到很好的处理办法。登基称帝后不久,朱允炆就开始着手削藩。

兵部尚书齐泰建议,削藩从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始下手,但黄子澄却认为,柿子应该挑软的捏。最终,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很快,实力最弱的周王、齐王、湘王、代王等,都被废为庶人,有的被流放,有的含恨自尽。朱棣心知肚明,建文帝迟早要对自己下手。摆在他面前的,只有2条路,要么装疯卖傻等着有一天被干掉,要么起兵造反,博一线生机。

朱棣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当然选择后者。

只是,造反需要准备时间,可父亲的一周年忌日即将到来。按照规矩,朱棣应当亲自前往南京祭拜,可他担心皇帝对自己下手,只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往南京。此时,兵部尚书齐泰再次站出来,力劝朱允炆要把朱高炽兄弟三人留在南京为质,以防朱棣起兵造反。魏国公徐辉祖也站出来,力劝朱允炆扣留三人。此时,翰林学士黄子澄又站了出来,表示应该把朱高炽等人给放回去,麻痹朱棣。

建文帝思来想去,觉得朱高炽等人和自己到底是堂兄弟,最终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把这三人给放了回去。

本来,朱棣还没有下定决心造反,但他看着三个儿子都平安归来,也没什么后顾之忧,当即决定造反了。1399年8月,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靖难。这场“靖难之役”,足足打了3年,期间,朱高炽兄弟三人在战役中大放光彩,打了不少胜仗。每每想起当年放走他们三个,朱允炆就后悔得顿足捶胸。只可惜,机会稍纵即逝。

其实,朱允炆也有赢的可能性。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曾数次身陷险境,但每一次,朱允炆都要下一些奇怪的命令,干扰将士们的决策。比如,大将出征前,朱允炆给将军们训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毋使朕背负弑叔之名。”翻译过来就是,你们可千万不要让我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你看看,打仗又不是儿戏,朱允炆也不是什么碾压式优势,却不让将士们伤害对方主帅,这不是搞笑嘛?因为这些命令,“靖难之役”里出现了不少滑稽的画面:

藳城之战,燕军死伤殆尽,坚守在前线的朱棣,却毫发无伤;东昌之战,朱棣身为主帅,居然敢单骑殿后,而且无人敢杀他!

真的是朱棣勇猛无双吗?

其实不是。

主要是他的免死金牌,是朱允炆亲口给的。

另外,朱允炆的失败,还在于用人不当。

你看,他重用的黄子澄,出的都是馊主意:

削藩时,他建议从弱到强,给了朱棣充足的准备时间;他建议放走朱高炽等人,免除了朱棣的后顾之忧;朱棣兵临南京城,他建议划江而治,结果导致南京城不战而降……

也不知道朱允炆到底为什么这么信任他。

最要命的,是黄子澄推荐的三军统帅李景隆,也基本没干什么正事:

郑村坝之战,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被朱棣10000多人打得狼狈不堪;白沟河之战,李景隆增兵60万,结果把大半军队和补给都“送给”了朱棣;济南保卫战,李景隆率领十几万军队,结果孤身一人逃回了南京……

这样的人,朱允炆不早点砍了他了事,居然还安排他去守卫金川门。

结果朱棣一到南京,李景隆就开门迎降了。

说真的,读这段历史,我都觉得这两个人是不是朱棣安排的内应啊,这样的人在,就算给朱允炆再多的能将良臣,也坐不稳皇位啊。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允炆实在不是当皇帝的料,反而朱棣开疆扩土、《永乐大典》、出使西洋、弘扬国威、留下天子守国门的遗训,是真正有帝王之才的人。

如果当年,朱元璋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说不定朱允炆还能当个富贵王爷,也不至于下落不明。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更多文章

  • 品质优良的康茂才,关键时刻挺了朱元璋,成就了一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不杀康茂才,康茂才大话明朝打朱元璋,朱元璋的王朝

    话说元朝末年,各地义军突起,天下大乱,到了1360年,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超三雄并立状态,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最大。这年的6月,陈友谅率领他的最强大的舰队10万人马,攻打朱元璋的应天(今南京),而朱元璋这时仅有水军一万,几乎没有抵抗之力。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

  •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把朱允炆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死时朱允炆多大,朱元璋临死前给了朱允炆一支军队,朱元璋是不是被朱允炆干掉的

    随着《山河月明》中,洪武大帝朱元璋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历来都说盖棺定论。那么如何评价朱元璋?面对洪武大帝笔者不敢妄评,只能说下自己的感受,权当抛砖引玉。《山河月明》里的朱元璋,多了一份婆婆妈,少了许多刚猛猜忌,因此许多人都说:这不好,咋跟老农一样?但笔者却觉得这种形象更接地气,且也符合史实。如朱元

  • 崇祯帝赞扬田贵妃琴技无双,皇后的一句话让他顿时心生疑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皇帝的皇后的一些详细资料,形容女子琴技高超七字诗句,崇祯与田贵妃

    田贵妃的父亲名字叫做田弘遇,在扬州城之中为官。后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官不大景气,所以他就改行做了商人,并且他做商人也是做得非常的好,家境变得越来越富裕,于是田贵妃也就成为了一位千金大小姐。而田贵妃本人也是非常的聪明,所以田弘遇就请来了各种各样的人,分别教她诗词歌赋以及音律,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

  • 孟子在朱元璋称帝时,差点被扔出孔庙,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厌恶孟子原因,朱元璋为何赶孟子,孟子不受朱元璋待见

    但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其实,就是,孟子理论的所导致的,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和曹操一个类型的人,而且还有过而无不及,他的手段铁别铁血,说杀就杀,根本没有大臣敢说什么,手段忒黑,也就是孟子那个时候已经是圣人了,早就驾鹤西去了,要不然非的死在朱元璋手里,没准还是满门抄斩。 我们来看

  • 太子跳水侍卫纷纷施救,朱元璋:穿戴整齐的升官,脱了衣服的立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蓝玉为朱元璋血守洪都100天

    开国遍杀忠臣死,全忘当年结拜情。 在统治国家不到两百年后,元蒙古人被农民起义军击败,其中一位掌权者就是朱元璋。最后,他建立了明朝,汉人再次统治了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洪武帝朱元璋是一位颇具特色、成就非凡、经历传奇的伟大君主。同时,对于儿子、太子朱标来说,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皇帝父亲。 在儿子为恩师求情,激

  • 为什么南宋皇帝打死都不承认国都是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迁都临安的时间,临安南宋皇宫遗址,南宋临安繁华

    提起南宋的首都,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临安或杭州。上学的时候老师是那么教的,我们也是那么学的。不过小编想说的是,南宋的首都还真不是临安(杭州),临安是南宋国都是专家说的。那么有人就要问了,不是临安是哪?答案是东京。其实不管南宋还是北宋法定首都都是东京(汴梁、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临安只是南宋的

  • 明朝税负并不高,为何却引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起义有哪些,清朝税负和明朝税负,明朝时期朱元璋起义图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富庶的王朝。不过就是那么一个强盛的王朝,却最终亡于农民起义。有趣的是,明朝的税负其实并不高,特别是田税,可以说处于历史的最低点。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明朝税负并不高,为何却引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首先,明朝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虽然是苛捐杂税,但实际上根源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先来说

  • 强盛的大宋为何搞不定一个小小的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夏和大宋,西夏是怎么脱离大宋的,西夏公主血战大宋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宋朝的经济、商业、贸易、科技、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高峰。不过宋朝虽然各方面都非常发达,但军事方面却饱受诟病,不仅打不过如狼似虎的辽国,也搞不定地处西部边陲的西夏,宋朝经常遭到西夏的挑衅和入侵。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宋朝打不过如狼

  •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是否只有立朱祁钰为帝一条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兵力对比,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朱祁镇谁是明君

    皇帝朱祁镇亲自率领的大军,因为缺水缺粮的原因,在土木堡全军崩溃。大明的敌人瓦剌人,面对着饥渴交加,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扈从文武大臣举起了屠刀。包括靖难元勋英国公张辅在内的高官勋贵几乎被一网打尽,精锐的京师三大营被彻底打散建制。至于皇帝本人,则干脆做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留守大臣在震惊之余,需要立即对现

  • 落后就要挨打,为何发达的宋朝会被落后的游牧民族欺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的耻辱史有多严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励志图片

    有句话叫“落后就要挨打”,说的是国家落后了就会被欺负。但在历史上,很多时候并非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宋朝。众所周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发达、最富庶的朝代之一,有说法认为宋朝的经济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甩北方那些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几条街。不过宋朝如此发达先进,但照样被辽、女真和蒙古揍得找不着北。那么宋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