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品质优良的康茂才,关键时刻挺了朱元璋,成就了一个王朝

品质优良的康茂才,关键时刻挺了朱元璋,成就了一个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20 更新时间:2024/1/25 9:08:44

话说元朝末年,各地义军突起,天下大乱,到了1360年,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超三雄并立状态,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最大。

这年的6月,陈友谅率领他的最强大的舰队10万人马,攻打朱元璋的应天(今南京),而朱元璋这时仅有水军一万,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弃应天。《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失望地看着这些人,他们见风使舵,只顾自己,怎么办呢?难道没有机会了吗?这时,他看到了刘基,这人不是很有谋略吗,虽然刚来,没有献一计,何不问问?

他开口问道:“刘基,你有话说?说吧。”没成想刘基立场非常坚定,只有并且只有打赢方为上策,退无可退。此言正和他意。于是,他们二人立即进行谋划。

刘基是当世奇才,孔明再世,他向朱元璋献的第一计策就是智胜陈友谅,就像当年诸葛亮献计火烧赤壁那样,诱敌深入,在龙湾设一个伏击圈,以智取胜。

刘基说:“如果有一个阚泽诈降最好不过了”。

朱元璋想,这东风借到了,上哪里找黄盖、阚泽呢?有了,真的天助我也!他就是康茂才。

这个人叫康茂才。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双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向刘基介绍康茂才这个人:康茂才以前是元朝的镇抚(地方官),我们经过两次交战,他都战败,就投降过来了,仍旧让他率领旧部,据说以前他与陈友谅交情不错,曾坦白陈友谅让他提供情报,我都清楚。

刘基问:他可信吗?你相信他吗?

朱元璋回答:我考察过了,这人打仗水平不高,但人品非常好,康茂才年轻时通晓经史,懂大义理是非,做事光明磊落,事母至孝,这一点我非常看重,可见他的品格高尚,值得信赖。

刘基:嗯,品德好,就是他了。

朱元璋便让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诈为内应,诱其轻进。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康茂才既然是陈友谅的间谍,为什么还当朱元璋的间谍,两面耍呢?双面间谍没有好下场的。

其实,经过多年的战乱和接触,通晓经史的康茂才已经辩明方向,朱元璋大仁大义,而陈友谅呢,虽然参加了徐寿辉起义军,可他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把义气当成狗屎,竟然把徐寿辉杀了,自己当老大,康茂才我是光明磊落之人,在家乡出了名的义气人士,岂能与他为友?别脏了我的名声。

道不同不相为谋,胸有大志的康茂才就站队到朱元璋这边来了。

依照计策,康茂才让他家的门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立功里应外合,自己镇守江东木桥,他让陈友谅走水路,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会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水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水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

陈友谅兴奋极了,拿下朱元璋轻而易举,康茂才这个老友这时送情报,肯定想立功,待到捉住朱元璋,一定要重赏康茂才。他立即给康茂才回了信,确定了联络暗号。这时,朱元璋大喜过望,赶忙让李善长连夜撤了木桥,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就是妙计中的“画龙点睛”的睛,尤为重要,够陈友谅喝一壶的。

六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激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色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老康!无人应答。第二声:老康!仍旧无人回答。陈友谅借着皎洁的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地发现这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是石桥!陈友谅感觉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中计!

这才如梦方醒,中计啦,和曹操一样中计啦,便率军撤退。一退就惊慌失措,退至龙湾时,朱元璋手摆令旗,五路人马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率领下展开了轮番冲击,陈友谅水军落败而逃,他的梦想戛然而止。

“龙湾之战”陈友谅军队死伤3万多,投降不计其数,朱元璋的军队呢,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还俘获了一百艘大船和数百条小船,他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了,陈友谅打了败仗,逃回了江西,三年内再也不张狂了,几乎没有力量和朱元璋照面。

有了刘基的“龙湾伏击”东风妙计,更有康茂才的诱敌深入之间谍效应,方能龙湾大捷,朱元璋才能打退劲敌陈友谅,在应天站稳了脚跟。所以说,康茂才成就了大明王朝。

至此,康茂才获得了朱元璋的高度信任。虽然不像徐达、汤和、常遇春那样能领兵打仗,自己还是投降过来的,但朱元璋照样让他指挥打仗,先后率水军攻克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又接连夺取蕲州、兴国、汉阳,升任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

1363年,康茂才随朱元璋征讨武昌,因功晋封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1367年,康茂才又夺取无锡,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1368年(明洪武元年),康茂才跟随徐达北伐,从山东、开封、洛阳到甘肃定西,历经三年,转战多地,就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康茂才突然生病,随后病死,年仅57岁。

朱元璋为此痛哭哀悼,为纪念他的忠诚和高尚的品格,追赠康茂才为蕲国公,赐谥武义。《明史》评价他“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把朱允炆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死时朱允炆多大,朱元璋临死前给了朱允炆一支军队,朱元璋是不是被朱允炆干掉的

    随着《山河月明》中,洪武大帝朱元璋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历来都说盖棺定论。那么如何评价朱元璋?面对洪武大帝笔者不敢妄评,只能说下自己的感受,权当抛砖引玉。《山河月明》里的朱元璋,多了一份婆婆妈,少了许多刚猛猜忌,因此许多人都说:这不好,咋跟老农一样?但笔者却觉得这种形象更接地气,且也符合史实。如朱元

  • 崇祯帝赞扬田贵妃琴技无双,皇后的一句话让他顿时心生疑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皇帝的皇后的一些详细资料,形容女子琴技高超七字诗句,崇祯与田贵妃

    田贵妃的父亲名字叫做田弘遇,在扬州城之中为官。后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官不大景气,所以他就改行做了商人,并且他做商人也是做得非常的好,家境变得越来越富裕,于是田贵妃也就成为了一位千金大小姐。而田贵妃本人也是非常的聪明,所以田弘遇就请来了各种各样的人,分别教她诗词歌赋以及音律,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

  • 孟子在朱元璋称帝时,差点被扔出孔庙,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厌恶孟子原因,朱元璋为何赶孟子,孟子不受朱元璋待见

    但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其实,就是,孟子理论的所导致的,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和曹操一个类型的人,而且还有过而无不及,他的手段铁别铁血,说杀就杀,根本没有大臣敢说什么,手段忒黑,也就是孟子那个时候已经是圣人了,早就驾鹤西去了,要不然非的死在朱元璋手里,没准还是满门抄斩。 我们来看

  • 太子跳水侍卫纷纷施救,朱元璋:穿戴整齐的升官,脱了衣服的立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蓝玉为朱元璋血守洪都100天

    开国遍杀忠臣死,全忘当年结拜情。 在统治国家不到两百年后,元蒙古人被农民起义军击败,其中一位掌权者就是朱元璋。最后,他建立了明朝,汉人再次统治了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洪武帝朱元璋是一位颇具特色、成就非凡、经历传奇的伟大君主。同时,对于儿子、太子朱标来说,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皇帝父亲。 在儿子为恩师求情,激

  • 为什么南宋皇帝打死都不承认国都是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迁都临安的时间,临安南宋皇宫遗址,南宋临安繁华

    提起南宋的首都,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临安或杭州。上学的时候老师是那么教的,我们也是那么学的。不过小编想说的是,南宋的首都还真不是临安(杭州),临安是南宋国都是专家说的。那么有人就要问了,不是临安是哪?答案是东京。其实不管南宋还是北宋法定首都都是东京(汴梁、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临安只是南宋的

  • 明朝税负并不高,为何却引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起义有哪些,清朝税负和明朝税负,明朝时期朱元璋起义图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富庶的王朝。不过就是那么一个强盛的王朝,却最终亡于农民起义。有趣的是,明朝的税负其实并不高,特别是田税,可以说处于历史的最低点。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明朝税负并不高,为何却引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首先,明朝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虽然是苛捐杂税,但实际上根源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先来说

  • 强盛的大宋为何搞不定一个小小的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夏和大宋,西夏是怎么脱离大宋的,西夏公主血战大宋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宋朝的经济、商业、贸易、科技、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高峰。不过宋朝虽然各方面都非常发达,但军事方面却饱受诟病,不仅打不过如狼似虎的辽国,也搞不定地处西部边陲的西夏,宋朝经常遭到西夏的挑衅和入侵。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宋朝打不过如狼

  •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是否只有立朱祁钰为帝一条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兵力对比,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朱祁镇谁是明君

    皇帝朱祁镇亲自率领的大军,因为缺水缺粮的原因,在土木堡全军崩溃。大明的敌人瓦剌人,面对着饥渴交加,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扈从文武大臣举起了屠刀。包括靖难元勋英国公张辅在内的高官勋贵几乎被一网打尽,精锐的京师三大营被彻底打散建制。至于皇帝本人,则干脆做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留守大臣在震惊之余,需要立即对现

  • 落后就要挨打,为何发达的宋朝会被落后的游牧民族欺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的耻辱史有多严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励志图片

    有句话叫“落后就要挨打”,说的是国家落后了就会被欺负。但在历史上,很多时候并非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宋朝。众所周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发达、最富庶的朝代之一,有说法认为宋朝的经济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甩北方那些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几条街。不过宋朝如此发达先进,但照样被辽、女真和蒙古揍得找不着北。那么宋朝为

  •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是后妃误杀,或朱瞻基暗害,还是被大臣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是被朱瞻基毒死的吗,朱高炽教育朱瞻基视频,明仁宗朱高炽简介

    朱高炽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起被册为皇太子,在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长期出任监国重任。朱棣虽然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征漠北,收安南,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每一件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而这些,都是太子朱高炽在背后默默耕耘的功劳。此外他的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为了夺嫡,无时无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