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懂军事的商鞅如何一纸文书尽灭魏军

不懂军事的商鞅如何一纸文书尽灭魏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1/19 17:14:52

秦国国君孝公对老搭档卫人公孙鞅十分满意,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还是相当虚心地向卫鞅进行了请教,卫鞅意气风发对秦孝公说:“现在秦国内政我替您已经完全整治完毕,秦国的国力也足以傲视天下,如今秦国要向东挺进,首先面对的劲敌就是魏国,秦魏两国互为心腹之患,不是魏吞并秦国,就是秦灭亡魏国,为什么这样说呢?

魏国的山河挡在秦国东进的路上,如果不收取魏国的土地,秦就无法实现向东争霸的发展战略,因此秦魏之间尽早有一场生死大战!恰好去年魏国被齐国大败,天下诸侯都趁机进犯魏国,以大王的圣明,加上如今强盛的国力,如今若不讨伐魏国,更待何时!

魏一旦抵挡不住我大秦虎狼之师,必定迁往东方与其他五国再起纷争,我们正好占据险要的山河,东向制伏天下诸侯,这就是我为大王您最终谋划的帝王之业啊!

[var1]

秦孝公听了这话,早已是亢奋不已,立马批准了卫鞅的伐魏作战计划。于是,卫鞅率领秦国的锐士新军尽出函谷关,魏惠王闻讯立马派遣同母胞弟公子魏卬为统帅领军抗秦。

很不幸的是,一向好大喜功的魏惠王虽然十分信赖他亲弟魏卬,然而魏卬却在此前的齐魏战争当中,与大将庞涓一度被齐国军师孙膑设计在桂陵一并擒获,后来还是魏惠王向齐国支付巨额赎金才被遣返回国。

而后庞涓所率魏国全部精锐——吴起所创武卒特种兵又全部被他师弟孙膑消灭在马陵之战当中,此一战庞涓和魏太子魏申双双阵亡,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因此也就为秦国间接创造了卫鞅所说的,千载难逢的秦伐魏的决胜之机。

可以说魏卬称得上是魏国的格鲁希元帅,工作负责人不坏,但不具备将帅之才,不是一个称职的军事指挥官。而如今魏惠王又要把他送往魏国的滑铁卢之战。秦国虽然有给魏国大伤之后补刀之嫌,但大国争霸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趁人之危也是没得选择的。魏国曾经可谓是人才济济,现如今魏惠王却一意孤行,接连起用败军之将为统军元帅,再战岂有不败之理?

[var1]

而秦国这面统帅卫鞅虽然治国有方,却从未统兵打过仗。在秦国国内,他的冤家仇人们还翘首以盼着他的兵败或被俘,甚至阵亡。因为魏国武卒当年可是在吴起的带领下扫横了整个河西地带的一切秦国兵马和防御工事,魏武卒的余威还是能让秦人感觉到阵阵心悸的,所以卫鞅并没有敢小觑魏军虽已今非昔比的战斗力。

于是卫鞅谨慎地面对着魏军的动向,当他得到切确消息说是魏卬挂帅出征时,不禁哑然失笑,随军诸将都感到莫名其妙,他却说:“这真是上天要我赢得这场战争了,这一仗我连两军对垒的军事部署都不用考虑了,这个魏卬是个好家伙,老实人!之前还是我老板公叔痤的学生,经常上门来求教,我在公叔痤府上做侍从时,就和他相当熟络,他又是魏国出了名的常败将军,魏王太不会用人了,这真是天助我也!”

卫鞅酝酿了一番,便给魏卬写了一封亲笔信,说道:“昔日你来公叔老师家求学,我作为相府侍从经常替你入门通报,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可谓不深啊!今天我俩各为其主,将要临阵为敌,我实在不忍相攻,不如咱见上一面,签订盟约,像当年你放学我下班之后一起痛痛快快畅饮一番,然后各自罢兵回家去,以安秦魏两国的百姓,不知足下之意若何?”

魏卬得到卫鞅的书信看过之后,老实人高兴坏了,立马同意见面并举行派对。于是两军约定好了时间地点,卫鞅和魏卬二人终于见上面了,故人重逢话语多,千盅万杯难尽兴,卫鞅装模作样跟魏卬把盟约给先签了,魏卬自然就不再有任何戒备,二人及双方随从便开始把盏推杯,卫鞅酒中一提及当年事,魏卬立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说起过往各种开心,而今的各种伤心不开心。

[var1]

卫鞅并非草木,心中难免也为之牵动,想当年在魏国真心朋友确实不多,生活工作又那么憋屈,可他转念一想,如今自己毕竟是秦国堂堂大良造,再也不是魏国那个任人摆布,被人瞧不上眼的卫人阿鞅了,于是乎便心一横,将手中杯往地上一摔,大帐两侧幕布下早已埋伏好的秦国甲士闻讯尽出,将已然大醉的魏军随纷纷杀了个干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魏卬擒住。

卫鞅实在不愿面对魏卬的目光,便吩咐手下将他迅速押往咸阳,听候秦孝公发落,又传令大军趁此攻击魏军大营,魏国大军已失主帅,根本搞不清状况就被秦军一举给歼灭了。

魏惠王听到弟弟被卫鞅使诈所擒,魏国军马尽数折损,又想起马陵之战死去的儿子魏申,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口老血从喉头喷涌而出,叹息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来:“寡人恨不能用当年公叔痤之言啊!”(恨不能用阿鞅,还是杀阿鞅?就不得而知了)

秦军又乘胜威逼魏国国都安邑,魏惠王急忙遣使议和,主动献出了当年抢夺的河西之地,卫鞅这才肯罢兵班师。魏惠王因听逃回来的兵将都说现在的秦军和以往大不一样了,潜移默化当中便对秦军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如今国都安邑已失河西屏障,眼见时时都可能面临秦军的挑衅和进攻,他可不愿过着这样惊弓之鸟提心吊胆的日子,便把都城迁往了河南有黄河天险阻隔,四面平坦的大梁,哪怕别人喊他为梁惠王,似乎有贬低之意,他也不在意了。

而卫鞅凯旋回到秦国咸阳,秦孝公亲自出迎犒师,并当众封他为商君,将商於十五邑之地尽数分封给了他,这可是秦国对非王室世族功臣前所未有的赏赐。卫人公孙鞅从此便被秦人乃至全天下人尊称之为商鞅。商鞅也凭借在秦国施展的法治武功,此时已将他推到了人生的最巅峰。

敢将“太子与庶民同罪”的改革家为何要血染渭水杀人如麻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令恂是孔子后代吗,孔子后代排76代,三国中的八大世外高人

    在《三国演义》中曾经有很多喜欢喝酒的名将,像蜀国五虎将之一的张飞,魏国的猛男许褚,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等。不过在原著中的大多数喜欢喝酒的人都是武将,很少有嗜酒的文人。其实在当时就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不过他们的嗜酒如命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太多的描写,而在其他文献中有记载

  • 魏国有员将,率领三千人挡住了蜀国三十万兵,可惜他后来不幸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五虎将对比蜀国五虎将,吴国vs蜀国vs魏国,魏国蜀国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似乎是一位智谋超过所有人的大军事家。看完原著可以发现在智谋方面没有人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周瑜、庞统、郭嘉、司马懿等这样智力顶尖的谋士也不是诸葛亮的敌手。可是在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中却遇到了一位“拦路虎”,这人率领三千人挡住了蜀国的三十万兵,多次阻止了诸葛亮的进攻,不

  • 他是魏国最为儒雅的名将,虽打不过赵云二十回合,却非常受人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谁能杀得过赵云,赵云能否打过魏国六将,死于赵云枪下的名将

    [var1]李典是曹操手下的名将,不过他的特点不在与冲锋陷阵的勇猛。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刚得到徐庶的辅佐之时,曹操派曹仁进攻新野的刘备,李典为副将;这时候李典有了和赵云一对一决战的机会,不过李典真的不是勇猛型的战将,他和赵云打了十几个回合后,就觉得自己打不过赵云,于是拨马逃走了。这里看来李典具有和

  • 战国第一王魏罃教你知道什么是败家子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王魏罃,史上最惨的战国将领,战国魏国最厉害的将领

    然则在秦国扫平六国的过程中,也曾与六国中的劲敌进行过殊死之战,拥有武卒铁军的魏国、胡服骑射的赵国、带甲百万地方千里的楚国,这三国分别在一个阶段都曾是秦国最可怕的死敌。特别是战国时期首先称王的魏国,是最有可能将秦国的崛起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可当时国力强大的魏国却在好大喜功的魏惠王魏罃(音同婴)各种骚操作

  • 唇亡齿寒,蜀国将亡,吴国的援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国吴国魏国谁赢了,蜀国吴国灭亡时间,魏国蜀国吴国的首领是谁

    [var1]吴国和蜀国是三国时期割据南方的两个地方政权,一个盘踞东南,一个割据西南,和北方的曹魏形成鼎立之势。面对北方强大的曹魏,两国唇亡而齿寒,互为犄角,互为援助,两国抱团取暖,一个覆灭另一个必然跟着灭亡。因此两国的关系非常微妙,即使在夷陵之战吴蜀撕破了脸,但仍然保持着默契的合作。不过公元263年

  • 正史中,三国10位憋屈而死的名将重臣,魏国独占6人,蜀国3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死得最憋屈的十大名将,三国历史上武将哪几位死得最冤,三国死得最悲催的名将有哪些

    [var1]这里来看下正史中,三国10位名将重臣,他们本来在历史上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却都死得非常憋屈,其中魏国独占6人,蜀国3人,吴国1人。[var1]一、魏国6人于禁。早在曹操还没崛起之际,于禁就主动投靠了曹操。于禁跟着曹操足有30多年,算是元老级的曹将了。演义中,于禁非常废,甚至打不过马超9回

  • 如果战国名将李牧没死,是否会抵御住秦军,不让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李牧简介,赵国李牧真的厉害吗,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

    [var1]李牧,在《史记》当中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身份,有着单独的传记,再加上吴起和孙膑,战国其余的将领就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也可以看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不过,他却是四大名将中最低的一个。比如廉颇是赵之良将,而李牧是赵之北边良将。北边二字,就是说李牧只是打匈奴厉害的将领而已。李牧战绩要看李牧有没

  •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称霸两百年,解体后依然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时期晋国为什么能二次崛起,临汾曲沃春秋晋国城,春秋晋国在哪里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诸侯争霸。林立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彼此之间征伐不断,混战不休,一打打了200多年。在漫长的争霸中,晋国力压群雄,一枝独秀,当了长达100多年老大。不是晋国解体,也许统一天下就没秦国什么事了。那么春秋时代的晋国有多强大?[var1]晋国占据了

  • 蜀国名将张飞曾铸造一把宝刀,后被范疆带到吴国,如今失传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我国南北朝的梁朝时期,有位大学者叫陶宏景,他写了本《刀剑录》记载了张飞铸造宝刀的事情。原文写道:“张飞新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张飞的确铸造了一把宝刀,可是被范疆带到了吴国。不过后来一千多年没有人用过

  • 他是魏国名将,能够战平张飞却打不过赵云,真是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飞和赵云谁厉害,张辽许褚vs张飞赵云,赵云张飞徐庶组蜀骑

    [var1]这里来说一个魏国名将,本来武艺超群,可是却有些奇怪:他能够与张飞打成平手,可是却打不过赵云。此人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郃。张郃本来袁绍的手下大将,与高览、颜良、文丑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在群雄割据的乱世,盘踞北方的袁绍实力最为强大: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等名将;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