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没有权相清朝没有权臣,怎么做到的?

唐朝没有权相清朝没有权臣,怎么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3 更新时间:2024/1/22 15:05:41

权臣,就是物极必反最好的例子。

众所周知,权臣的来源无非两点:

1.功高震主。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很多武将,因为军功越来越大,也就掌握了撼动皇位的力量。皇帝可以不封赏他吗?好像不能,想打胜仗,就得敢于用人。这些大臣,有的成为一国丞相、太傅、太师,甚至辅政者。

2.恩赐过重。皇帝看重某个大臣,让他身居要职,逐渐大臣可能会结党营私,渐渐形成一个小团体,成员渗透到国家每个系统中,脱离朝廷控制。这样的权臣,多出现在丞相群中。

如此魔咒,仿佛哪个朝代都脱不开,唐朝和清朝,竟然成了例外。

首先,纵观唐代历史,是没有权相的,原因很简单:制度。

唐代实行群相制度。

唐朝开国初期,沿用了隋朝的政府设置,由五个部门分割全国政务: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尚书省为部最高。这么看来,尚书令一职就至关重要了,百官之首,需德高望重,又要忠心耿耿,唐朝选择把它给了自己人:李世民是第一任且唯一一个尚书令,这个角度说,他大概是大唐唯一的权相吧。

李世民登基,就没人敢做尚书令了,因为上一任尚书令做了皇帝,谁干谁被猜忌。

工作还是要做的,太宗索性任命两个副手主持中书省工作,被称“仆射”,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把权力由一个人之手,放到两个人之手。

名将郭子仪就做过仆射。

郭子仪是史上出了名的立下汗马功劳,而又得以善终的(非常罕见),他哪里肯接这烫手山芋,左请辞又请辞,六天后,成功逃出火坑。

只是经他一闹,真没人敢干了。

随后,皇帝改革,多人制宰相正式制度化:

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共同担任丞相,但是因为这些部门本身就是多人管理,所以丞相的人数也大于三。

再往后,太宗开始选拔其他看的顺眼的人(有才能的人)进入到宰相的大家庭,并且规定,品阶相同,于是我们见到的就是一个类似于清代军机处的组织,不同的是,人家是有决策权的,清代没有。

经过计算,仅武则天一朝,就用过73个宰相,一茬接着一茬,哪里还培养的出权相?

再看清代,严格意义上讲,从康熙以后就没有权臣了。

康熙以前呢,是有的,例如多尔衮,例如鳌拜。但是自此之后,皇帝做了两点改变:

1.政府内部,加强中央集权。

清代早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辅政大臣等形式的组织,他们的决策资格高于一般臣子,又因为经常由开国元勋满洲贵族担任,其实给皇帝造成过很大的困扰。可是在雍正朝,这些设置基本上看不到了,清末有议政王,但也只是名义上。

取而代之,皇帝开始自己提拔一些没有家族根基的官吏,充当心腹,或者被安排到地方视察民情,又或者进入军机处。

军机处被看作是古代封建统治的顶峰,因为从它开始,所有大的决策,只能皇帝拍板。

2.皇室内部,削弱权力。

另一个给王朝造成危机的源头,是同根同祖的皇室血脉。

清代的特色是:任何爵位,每世袭一任,就下降一个等级,当降到足够低端,便不再降。

你不是说古代的王爷经常篡位?你不是说皇帝的弟弟私自养兵吗?不存在的!

当然,清朝有铁帽子王,他们世世代代,几乎都是亲王。但是皇帝还有规定:铁帽子王犯错,与庶民同罪,头衔平行交给自己的亲戚。

你不是说特权之下经常出现僭越之臣吗?不存在的!

就是如此,由内到外,由上到下,清代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完成了又一次中央集权。

清史研究者道:清代亡于僵,大概如此便是根源吧?

非常有趣的是,唐代通过分权,清代通过集权,竟然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后记:

权臣,只是王朝危机的一个因素而已,有许多朝代是被权臣篡位灭亡的,但是也有许多并不是。例如唐朝,最终因为遏制不住地方割据力量而分崩离析,清代则是亡于列强和起义的双重打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辽国宗室耶律南仙下嫁西夏,因辽国灭亡、儿子薨逝绝食而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笼络西夏,辽国朝廷先后三次送出公主和亲。第一位义成公主,嫁给了开创西夏基业的李继迁;第二位兴平公主,嫁给了李继迁的孙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元昊。第三位便是成安公主,嫁给了李元昊的曾孙李乾顺。她也是辽国最后一位与西夏和亲的公主。前两位公主都没留下名字,这第三位见诸辽史所载,记作“南仙”。这位耶律南

  • 西夏法律极为严格,蒙古灭西夏之后进行的毁灭使西夏彻底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夏为什么没有单独的西夏史,西夏x 5和西夏x 9的区别,西夏导游小马哥说的西夏文字念啥

    按正式的立国时日计算,西夏存国190年;然而若依历史实情而言,即如《宋史》所载的“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则是实历347年之久,这就要比起北宋和南宋相加之年还要多出27年了。这是一个曾经拥有光辉文化的少数民族,这是一个历史似谜的古代政权。西夏国是由藏缅语系的党项民族建立(中国汉族史籍中称其

  • 襄阳之战后南宋士气大跌,但其高层的腐败和逃避政策注定最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保卫襄阳,南宋襄阳龙尾滩今在哪里,南宋朝廷有多腐败

    宋元之战与蒙灭西夏之战和蒙金战争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与蒙古对南宋曾因中间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 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一样在南宋长江淮河边疆一带进行不断地洗劫或袭掠。战争分为三次大战, 分别是窝阔台攻宋之战、 蒙哥攻宋之战、忽必烈南征灭宋。 其中每场战争又分为几次小战争。 窝阔台攻宋之战从端平二年(1

  • 襄樊为战略要地,忽必烈采纳刘整建议攻击襄樊,历时六年将其攻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整,刘整后人下场,元宋襄阳之战

    襄樊的损耗和恢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很重视这个重地的政治军事价值。赵宋退出中原,偏安江左以后,岳飞指出:“襄阳六郡为恢复中原之基本。”并率军进驻襄阳,恢复宋政权在这一地区的统治秩序。经过岳飞的苦心经营,襄阳生聚繁庶、城池高深,在由高宗到度宗的100多年里,襄阳不仅是南宋抵抗金、蒙南下的战略要地,而且是南

  •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到底掳掠了多少美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成吉思汗的征战过程,成吉思汗简史大全

    一说5个大老婆,小老婆无数。据《世界征服者史》、《集史》说,成吉思汗的妻妾有五百人之多,洪钩则认为“五百恐是五十之讹。”她们大都是由各宗王、千户从蒙古妇女和各国俘虏中挑选出来,献给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选择所喜欢的留下,其余的则赏赐给别人。宋濂撰写《元史后妃表》时就说:“累朝常诏有司修后纪传,而未见成

  • 1652年汉人大起义,惨遭荷兰人镇压屠杀,郑成功为何九年后才收复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楠木字数:8095,阅读时间:约24分钟 编者按: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是东方国家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中击败西方殖民者,一直都是历史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教课书中寥寥数百字的内容,太过简单,似乎郑成功轻而易举就收复了台湾。实际上

  • 大清灭亡后,溥仪缘何想见见朱元璋的后人?看了后,咋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溥仪为什么留着朱元璋的画像,大清皇帝溥仪有子女吗,大清十二皇帝溥仪纪念币

    而到了清朝宣统溥仪的时候,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在革命浪潮蓬勃发展的大势下,以及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中,孤儿寡母的宣统皇帝和隆裕太后,一看还是乖乖下台好了,免得动刀动枪,惹到花花草草不好。溥仪退位之后,生活待遇上还是不错,在故宫这个小王国中,吃吃喝喝,忘记了亡国之君的痛苦,不过

  • 宋代建盏的美学思想是什么?有哪些因素组成?审美又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社会政治自古以来,政治文化对艺术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整个社会进入了比较安定的时期。加上宋初减轻了赋税,佃农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生产,这样就为宋代制瓷业打下了基础。而且宋代统治阶级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为思想

  • 拿固定工资,出差提前领差旅费,揭秘明朝一神秘机构的薪酬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差旅费算不算职工薪酬,明朝官员怎么发工资

    只要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官吏军民,锦衣卫都会设伏搜集线报。为了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锦衣卫的眼线遍布全国各地。明朝的普通的卫一般管辖5个所,而锦衣卫却有17个所,鼎盛时期有6万人。 不同于其他官员大臣有领月薪,有领年薪,部分大臣还有年终奖的薪酬体系,在锦衣卫登上历史舞台后,朱元璋便制定了一整套关于锦衣卫

  • 此人是遭到清朝痛骂的明朝科学家,他却助推了欧洲近代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和欧洲战争,明朝最杰出的科学家,欧洲著名的科学家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在现如今看来,对历史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相对于明朝来说,清朝就显得比较落后了,明朝是重视火器发展的,如果清朝同样发展火器,恐怕八国联军就不容易打进来了。明朝时期有一位奇人,名叫朱载堉,此人的名号不太有名。可是他被清朝很多皇帝所痛骂,清朝的皇帝都他的态度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