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和蒙古互斗,清朝和蒙古融合,为何蒙古在清朝反被大削弱了?

明朝和蒙古互斗,清朝和蒙古融合,为何蒙古在清朝反被大削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1/22 15:20:15

而明朝存在的时间是多长呢?是276年,也就是说,明朝从建立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北元对抗,尤其是明朝最有骨气的皇帝朱棣,把国都都迁到北京去,为的就是和北元对峙,并且朱棣最后也是死在了北征归来的路上,一生五次征战蒙古,可以说是北元和明朝就是死对头。

可是就是如此,明朝也没能将北元给消灭或者迫使其俯首称臣,反而是和明朝持续拉锯,谁也不敢说就一定能够强压谁一头。清朝一开始也是和蒙古人建立的北元正面打仗,虽然努尔哈赤最后让北元将传国玉玺都交了出来,可是蒙古部落并没有灭亡。

康熙时期,蒙古部落出现了一个人,给康熙的清朝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他建立的汗国在鼎盛时期疆域也非常辽阔,这个人就是噶尔丹。当时康熙征噶尔丹,可以说也是费了相当大的劲,若不是清朝在当时将三藩,以及台岛收复问题上做得出色,没有留下后患,可能噶尔丹没那么容易被击败。

而后,康熙以及他的后世之君们,在处理蒙古问题上,就开始了走向了和明朝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明朝是和蒙古政权以及部落正面怼,一点都不可商量,在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抓了之后都不肯接受求和条件,就可以证实这一观点。但是清朝想的是融合,还给予保护和一定的利益。

可是清朝不仅没有站在蒙古的对立面,反而和蒙古站在一起,为何蒙古在清朝还被大削弱了呢?

当时清朝和蒙古的公贵族进行大量的通婚,康熙的奶奶,也就是著名的孝庄太后,她就是蒙古人。并且还会给这些王公贵族予俸禄,但是清朝并非就是那么简单地与蒙古融合,而是制定了一系列制衡蒙古的政策,对其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

第一个是严格控制蒙古的人口,当时清朝主动在蒙古各个地方修建漂亮的喇嘛庙,规定家中有多个男性孩子的,蒙古人只能家中留有一个男丁留着传宗接代,其他的就进庙当喇嘛,久而久之,人数自然越来越少。第二个是分化蒙古王公贵族的权力,当时清朝分封了许多蒙古王公,蒙古王公贵族多了,就不值钱了,手里的田地也少了,权力也小了,这样就能够狠有效地防止蒙古王公贵族团结起来和清朝作对。

这个办法有没有效呢?在清朝灭亡之时,蒙古各个部落的人口竟然比清朝才建立之时前还减少了百万之多,并且其军队战斗力,不仅不能和北元时期的蒙古军队相比较,连和明末时期的蒙古军队相比,都差得很远。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更多文章

  • 浅谈唐代与宋代金银器数量、质量上的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金银,宋梅子青瓷器,古玉唐代飞天与辽宋飞天的区别

    唐代金银器多为皇家、权宦使用。在宋代,金银器除皇家、高官使用外,民间也大量使用,这样使得金银器在加工、装饰时变得世俗化、民间化,也使得素面器物占很大比例。一些唐代的器形、纹样在宋代已不流行,但是,唐对宋的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宋代金银加工技术在唐基础上还有所发展。银鎏金带托盏 宋器型与唐代相比,宋代金银

  • 故事3:李清照:凭什么不让我喝酒?董卓,你这个呆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讲述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喝酒的真实故事,李清照和小猫

    书接上文。端了黑赌坊之后,董李二人用奖金帮助了路边穷困的老人家,董卓提议去卖艺挣钱。 随后二人来到热闹的集市上,董卓活动活动拳脚,打算施展一番。 “好多人啊,想不到你的一身好功夫没有用在战场上,反而用在了这里。”李清照感慨的说道。董卓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说道,“用在这里反而好,说明是太平盛世,如果真

  • 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探究明朝的文武关系,发生过怎么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重文抑武吗,明朝为什么不能轻武,俄罗斯是重文还是轻文

    "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历史上历代君王都深知这个道理。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创明朝之后,一方面知道防止侵略的最根本办法,就是提高军事实力;另一方面也知道,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需要利用文臣的学识来管理。而最重要的,就是吸取历代君王灭亡的经验教训,既要重用武将来增加军事实力,也要广纳贤才,提升国家的管理

  •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迁都西安?因为西安有一大劣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迁都计划真相,朱元璋是怎么迁都的,朱元璋迁都到哪里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朱元璋称帝后,国都暂时定在南京。后来出于某些层面的考虑,朱元璋决定迁都,而他相中的最佳迁都选择便是西安。只不过在朱标巡查完陕西之后,朱元璋便放弃了迁都西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朱元璋定都南京事实上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并不是因为看上了这座城市,而是

  • 岳飞真容长啥样?画像被国家博物馆珍藏至今,和影视剧里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种认为宋朝朝廷积贫积弱,尾大不掉,置百姓利益于不顾;怯懦首鼠,在外邦的威胁下无限让度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求苟且偷安。 一种则认为宋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 当时的宋朝文化艺术高度发达,对当代乃至亚洲各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宋词”就是一座绕不过去的世界文化高峰。除此以外,市场经

  • 杯酒释兵权没有任何意义,其实赵匡胤最应该剥夺权力的人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一个人,赵匡胤二次杯酒释兵权,对赵匡胤的评价

    北宋初年,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手中兵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杯酒释兵权”。很多人对此给予了肯定的态度,认为赵匡胤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这一点和很多开国皇帝相比,不知道仁

  • 明朝灭亡时,李自成若能早到三天,中国后三百年历史或许并非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是李自成灭掉的吗,李自成对明朝灭亡的评价,假如没有李自成清朝能打败明朝吗

    可是明朝百姓的心散了,不向着朝廷了,大把人加入李自成张献忠的阵营。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千疮百孔的大明朝,不是缝缝补补能把骷髅眼堵上的。李自成不是什么好人,打一路抢一路,可依然收获了大把人心,大家都想赌一把,看他们能不能重建一个国泰民安的天下。可惜这些人押错宝了,逼死了崇祯,李自成却并没有能如人所愿,扛

  • 朱棣让儿子减肥,厨子却偷偷给他好吃的,结果被朱棣发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世间有这么狠心的父亲吗?其实不然。朱高炽是嫡长子,在古代,嫡长子要是继承家业的,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超越的优势,可在父亲朱棣心里,这个儿子身上没有一点杀伐果断的帝王之相。小时候胖嘟嘟很是可爱,长大之后,你看看那身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就连磕个头,都还需要侍卫搀扶,侍卫不累,他到累的气喘吁吁,这哪有一

  • 抗清名将袁崇焕,为何会被崇祯定为卖国贼呢?只因他做的这几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不杀袁崇焕能维持多久,前清秘史 崇祯杀袁崇焕,崇祯杀袁崇焕的真正原因

    袁崇焕文士出身,毫无军事背景袁崇焕是万历年间的进士,考中进士时他已经35岁了,年龄不算太大,若做个文官还能高枕无忧几年。但他的志向却不在此,他向往金戈铁马的生活。每有闲暇之际,他总会翻阅一些兵书,若是碰到老兵便会与他谈论边塞的生活,这就是袁崇焕在参战前的所有军事背景。可事实上,他只是一个书生,只是多

  • 郑成功39岁猝死,临终前为何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成功临死前下令处死妻儿,历史上郑成功死前为何要杀掉妻儿,郑成功临死前为什么下令处死妻子

    然而就在收复台湾不久,他却突然暴病而亡,在其临死之前,还曾下令要将妻子、长子和孙子都处死。都说虎毒不食子,究竟是何原因让,此人对至亲痛下杀手?抗清名将郑成功的纨绔之子此人乃是明朝时期有名的抗清名将——郑成功,年少的他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他14岁这年考上了秀才,后来又继续悬梁刺股成为廪膳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