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结束了乱世,使统一成为中国的信念,但因儒家正统而遭批判

秦始皇结束了乱世,使统一成为中国的信念,但因儒家正统而遭批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15 更新时间:2023/12/21 5:58:06

赵政出生时,正逢秦赵长平大战结束,赵国大败,主将赵括身死,赵军主力四十六万被坑杀。秦军挟大胜之威直驱邯郸,欲一举灭赵。赵国以老将廉颇率军,顽强抗击秦军。赵相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招募勇士,共赴国难,秦军在邯郸城下陷入苦战,两年不能下邯郸。

危急存亡之时,赵国联络魏、楚、韩等诸侯,合纵抗秦,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十二月,魏信陵君魏无忌,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率领联军,于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并出城反击。内外夹击之下,强弩之末的秦军大败,残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马市北),另二万余秦军被围,无法脱身,只好降赵,邯郸之战以联军大胜结束。秦军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皆被收复。

秦赵交恶大环境之下,作为质子的异人被赵人冷遇过甚。出行车马及日常用度无一得丰裕,生活困窘,失意之极。在万分落魄之时,遇见卫国商人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就此发生。总之,异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并在吕不韦支持下,异人奉承礼敬太子柱宠姬华阳夫人,从而被立为太子柱的嗣子,之后在诸国之间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长平之败,秦军大举来攻,赵孝成王既怒且恼,在无法直接报复秦军的情况下,赵王把满腔怒火发泄到尚在赵国做质子的异人头上,欲杀之泄愤!紧急关头,吕不韦与异人以重金贿赂守城官员,连夜逃奔城外秦军大营,躲过杀身之祸。

秦始皇

仓惶之下,年仅两岁的赵政与其母赵姬未来得及跟随逃走,被留在邯郸,面对赵国的怒火。幸好赵姬娘家为赵国豪富,各方打点之下,赵姬母子被隐藏起来,躲过了赵王的报复,得以活命。

异人逃回秦国后,因华阳夫人为楚人,为讨其欢心,便改名为“子楚”,正式成为华阳夫人义子。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襄王薨逝,太子柱嗣位,即孝文王,子楚被立为太子。得报的赵国,为结好秦国,主动送还了太子子楚的妻、子。赵姬与九岁的秦王政,历经近七年的提心吊胆后,才得以回归故国。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在按制为父守孝一年期满后,孝文王正式登上秦王之位,不料三天后即突然暴薨。子楚从而更上一层楼,嗣位秦王,即庄襄王。他立刻任命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参与国政。吕不韦的“奇货可居”终于实现。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在祖父昭襄王灭周,废周赧王为周公的基础上,庄襄王攻灭周最后的遗留——东周国(非东周朝,由西周国分裂而来,昭襄王灭西周国时幸存),彻底抹去周室在世间的最后遗存。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庄襄王薨。不过短短四年,秦王的大位从曾祖父传到了曾孙之手——时年十三岁的秦王政被立为秦王,从而将“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而当时,又有谁会知道这个小小的少年,会是结束五百年纷争的天命之子呢?

秦王政初立,年纪幼小,国政皆由相邦文信侯吕不韦掌控,并尊其为“仲父”。秦王政九年(前238年),二十二岁的秦王于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正式亲政。其母赵太后的情人假宦官嫪毐,害怕秦王亲政后不利于自己,便发动叛乱,秦王政早先布置好好三伏兵,打败叛军。嫪毐单人而逃,并被擒获。处以车裂,曝尸示众;赵太后被软禁于雍城萯阳宫。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免吕不韦相职,放逐于巴蜀。吕不韦知道无法挽回局面,乃饮毒酒自杀。秦王政至此全部掌握秦国军政大权。

秦灭六国示意图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灭韩;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秦灭赵,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回军途中灭代;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最后的山东诸侯,齐国投降。至此,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统天下,诸臣以秦王“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王号不足以显其功业,乃以三皇五帝之“皇”、“帝”,合二为一,上尊号“皇帝”,秦王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号称始皇帝!

始皇帝继续奉行孝公变法以来的商君法家之术,加强君主权力,削弱贵族权势,提拔由平民身份以军功而兴起的新兴势力。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分封制,以郡县制为中央治理地方官制,统一全国货币,以秦半两为正式货币,统一度、量、衡,使各国原有纷乱不堪的标准得以归一,尤其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标准(民间为简化了的隶书),使得全天下人得以使用相同的文字,大大增强了相互的交融和了解,不再以旧诸侯国界为对立面,中国自秦之所以没有再现分裂,即使有特定时段的分裂,也会最终统一。这与始皇帝的“度同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人自此开始,二千多年里,都毫不迟疑地认为,凡是遵循以上制度的,都是一个国家的子民,亘古不变。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帝发大军五十万,以屠睢、任嚣、赵佗等为将,南征百越(今两广地区),并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9年)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5年)修成中国第一条运河——沟通湘江于漓江的灵渠。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4年),秦军平定岭南,使岭南历史上第一次纳入了中国版图,并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

战国末期混战中,诸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致使北疆匈奴经常往来袭掠。秦统一天下,匈奴对秦的威胁,始皇帝自然无法容忍。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间,秦始皇命蒙恬为将,率大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大破之,获取河南地(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等地),设立九原郡(内蒙古包头),修筑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秦长城。史载“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匈奴势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

秦始皇

始皇帝奋六世余威,一统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五百年的乱世。又规整制度,“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使得全天下民众得以相同的方式生活,从而使得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南平百越,北击匈奴,使得华夏民族与诸少数民族开展融合,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作用。中国也得以第一次以一个整体的国家形象屹立在天地之间。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五十岁的秦始皇于东巡途中,病崩于沙丘(今河北邢台)。秦始皇生前,“自为始皇帝,后后继者沿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传之无穷。”他不会知道,自己建立的大帝国,在他身后,只存在了仅仅三年,后继也勉强只到三世,且宗族也被屠戮殆尽。

始皇帝不过在位三十七年,统一天下后的秦,也仅仅只统治天下十五年。但是,始皇帝所建立的统治模式,却在之后的历史延续中被一代代的后世帝王继承并延续下去,中国绵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其主要的设计者和身体力行的推广者,即是始皇帝。其影响力之大,是后世任何一位帝王不可比拟的。即使世界历史上来看,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开国君主有许多,但他们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力,同始皇帝来比较,也是无法比拟的。中国王朝的中央集权思想及传统忠君思想之下,皇帝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力远大于其他国家帝王对于本国的影响力。中国人一直占据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对于中国的影响力,可以看作对于世界的重要影响力。始皇帝对于中国及世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而China,亦是由“秦”读音转变而来。

龙,是中国皇帝的专属神话,是对人君的称呼,““祖,始也;龙,人君像。” 始皇帝尊称祖龙,实至名归。

后世由于儒家正统思想,及始皇帝“焚书坑儒”,且秦二世而亡,后世人对于他多有诋毁贬损,但“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周王道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西汉之治,简严近古,实赖秦之驱除也。惜乎扶苏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内发,六国余孽尚存。因天下之怨,而以秦为招,再传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和刘邦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文景二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景二帝,文景二帝后人列表,大汉文景二帝讲解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不仅仅为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后来的兴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局限于文帝和景帝的功劳,实在是有失偏颇和缺乏大历史观。“文景之治” 的出现,有许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文、景两帝

  • 汉朝监察机构逐渐独立,古代选拔监察官重气节、重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的监察职能,纪检监察员和纪检监察干事的区别,监察机关监察权限

    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汉代监察制度主要特点:1.监察机构逐渐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西汉初年

  • 汉朝便有三省萌芽,侍中曾在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中唐后变为虚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书门下制,中书右相是啥,中书门下省的意思

    尚书省尚书省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或启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汉武帝刘彻时,进一步强化君权,政事不专任二府

  • 汉昭帝在霍光辅佐下扭转汉武帝晚年的颓势,缔造了中兴之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汉昭帝简介,汉宣帝与霍光关系,霍光死后汉宣帝的态度

    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决断朝政,继续实行武帝晚年的政策,与民休息。短短几年内,流民稍迟,田野益辟。始元六年(前81年)命桑弘羊征召贤良文学召开盐铁会议,问民之疾苦,贤良文学力主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对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起了促进作用。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旦、上官

  • 汉文帝宽以待民、减轻刑罚,但对匈奴持防御态势且过于纵容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匈奴十大美女,匈奴相当于现在哪个省,匈奴伊稚斜

    说实话,这13个盛世中,还是有不少水分的。一般太平盛世,再怎么说也得维持半个世纪的时间吧?可这里面的昭宣之治持续了40年,光武中兴持续了32年,开皇盛世只持续了19年,贞观之治持续了22年,永徽之治持续了6年,开元盛世持续了30年,仁宗盛治持续了42年,洪武之治持续了30年。永乐盛世持续了22年,仁

  • 汉元帝“柔仁好儒”,即位后大权旁落,未及时更换继承人导致西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景帝刘启收兵权,皇权旁落西汉,刘秀后面的继承人

    汉宣帝给儿子请了5个儒家大师,因此汉元帝少好儒术,不类已。但终因许望后原因未换太子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汉宣帝故剑情深让原配许平君成了皇后,但许平君仅做了三年皇后就被霍光妻毒死,4岁的刘奭失去母亲。汉宣帝觉得法治是国家治理根本,然而在给太子选择老师时,他却未以法学大师为主,却给

  • 月氏被匈奴攻击后一分为二,小月氏与匈奴融合,建立北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

  • 三国时期春节有个习俗,魏国也延续这一习俗,可司马懿却暗中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后期魏国控制不住司马懿,司马懿掌握魏国军权,三国时期魏国人民的生活

    三国时期的春节期间也不例外,天子也要祭拜祖宗和天地。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因为这个习俗,魏国的大臣司马懿利用了这次过年的机会发动了政变,掌握了魏国的大权。[var1]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汉献帝把皇位让给了他,曹丕建立了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国;又过了几年后,孙权也建立了吴国;三国时代正式

  • 诸葛亮为何要自比管仲,而不是姜子牙、李斯等其实这句话里深藏暗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管仲经典名言100句,诸葛亮管仲简介,姜子牙与管仲

    [var1]那么为何诸葛亮非要自比管仲呢?姜子牙其实比管仲牛,属于辅佐主公,开辟出一片新江湖的超级大牛。其实这就是区别!就是诸葛亮自我推荐的暗语!其一,当年管仲只是辅佐齐桓公,第一个登上了春秋五霸的擂台。但春秋五霸再猛,当时周天子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如同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无论怎样汉天子那是皇上,虽

  • 失去才知道珍贵,罢相吕不韦之后,嬴政才发现仲父有多么强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得不到的又觉得很好。当你讨厌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在你眼中这个人就是到处是毛病,怎么看都不顺眼。但是一旦失去了,就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人有那么多的优点。嬴政的疑似亲生父亲的仲父被罢相之后,嬴政才真正地明白自己的这位丞相是有多么大的能力。在吕不韦被罢相离开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