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南下荆州,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诸葛亮谁该为这场惨败负责

曹操南下荆州,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诸葛亮谁该为这场惨败负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4/2/4 3:16:30

一、刘备的长坂坡之败。

建安十二年七月,曹操在平定北方后,接受荀彧的建议,南下袭击荆州。当时,正值荆州的主人刘表病死,接任的刘琮在恐慌之下,投降了曹操。而这时,率领军队在北面准备阻击曹操的刘备还一无所知。在得知消息后,刘备被迫仓促南撤。他在撤退的时候,还带走了属地的百姓。

在和刘琮会面未果后,刘备继续南撤。这时不愿意被曹操统治的百姓也不断加入刘备的逃难大军。等到当阳长坂坡的时候,刘备的逃难大军已经象滚雪球一样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而曹操这个时候已经接受了刘琮的投降。他在接受荆州后,最关心的就是刘备的去向。当他了解了刘备的撤退路线后,马上就判明了刘备的意图。刘备是想占据长江边的重要据点江陵。江陵不但是军事重镇,在当时它还存储了大批的军事物资。如果刘备占据了这里,再加上他自身的军队,还有携带的十几万百姓,很快就能够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为了打破刘备的企图,曹操亲自下来,精选了五千人马,一日一夜狂奔三百里,终于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经过激战,刘备的军队溃散,自己的妻女都失散了。多亏赵云的奋战,才在乱军中救出了刘禅,保住了刘备的继承人。

二、诸葛亮的责任。

在这一场战败中,诸葛亮该对这次惨败负什么责任呢?我们先从《三国演义》里来说这个问题。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担任的是刘备军师的职务,作为刘备的军师,他应该对刘备的军事行动负主要责任。

但是,从整个事件来看,诸葛亮又不该负主要责任。这是因为,在刘备撤退的过程中,诸葛亮就对刘备屡次劝谏过。诸葛亮的意见是,大敌当前,携带大批的百姓,是无法迎敌的。应该放弃百姓,兵贵神速。在放弃樊城的时候,诸葛亮劝谏过。在离开襄阳前往江陵的时候,众将也劝谏过。可是刘备都没有听从。刘备是主将,他不听从,作为军师的诸葛亮只能建议,也无可奈何。

在长坂坡之战前,诸葛亮又受刘备之托,和刘封一起去江夏请求救兵。根本就不在现场。因此,说诸葛亮要对长坂坡之战的失败负责,他的责任是很小的。他的责任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斩钉截铁的劝说刘备听从他的建议。但是,在刘备固执反对的情况下,是很难劝说动的。

在现实中的诸葛亮的责任就更小了。在现实中,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后,他主要是掌管刘备的政务。包括行政、理民、治军等方面的事物,很少参与军事指挥方面的事物。在历史上,象火烧博望坡这样的战斗,都是刘备指挥打的,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

三、该对长坂坡之战负主要责任的人是刘备。

在整个撤退的行动中,主要的指挥者是刘备,而诸葛亮只是一介文官,只是跟着撤退就是了。长坂坡之战的失败,责任完全是在刘备的身上。首先,他仓促南撤,携带大批百姓,由于事出仓促,在事先没有准备也就罢了。可是,在整个撤退的过程超过了二十天,在长坂坡时,刘备的队伍依然是一片混乱,这是不可原谅的。

第二,再加上刘备患得患失,他舍不得十几万百姓这样的人力资源,以至于错过了更重要的江陵这个战略目标。如果他分出一部分主力,奇袭占领江陵,再回过头来接这些百姓,情况会好得多。结果最终,江陵没有得到,百姓也都丢了。

第三,刘备心存侥幸。其实襄阳和江陵步道五百里,正常行军,七天就可以到达。他携带百姓,整整走了二十多天,才走了三百余里。当阳长坂其实离江陵只有一百多里,刘备行军一两天就可以到达。在这个时候,刘备还不能下决心,寄希望曹操会放慢行军速度。但是,善于用兵的曹操打破了刘备的幻想,以一日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上了刘备,打败了他。

第四,刘备缺乏迎战曹操的准备。刘备根本就没有想到曹操的奇袭。曹操的军马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体力消耗是惊人的。如果刘备事先有所准备,就不会失败,或者不是失败得那么惨。这一点,刘备作为军中的主要指挥者,要负主要责任。

结语:

长坂坡之战是刘备和曹操交手的最后一次惨败。在这次战斗中,诸葛亮作为文官,没有多少责任。但是,作为军中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刘备要负主要责任。

正是因为刘备不愿意放弃十几万百姓这样的巨大人力资源,使自己背上了力所不能及的包袱。他的军事力量,是不能既袭取江陵,又保护百姓的。在关键的时候,刘备又不能当机立断。最终使得自己没有得到江陵,也丢失了百姓,还使自己的军队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更多文章

  • 空城计解码:诸葛亮曾吓退司马懿二十万雄兵?赵子龙或是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司马懿空城计真实事件,赵子龙空城计,空城计司马懿唱词大全

    诸葛亮的形象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小说中,总给人以谨慎持重的印象,但小说中也有表现其用险的情节,空城计就是一例。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在诸葛亮首出祁山的后半程,由于马谡丢失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蜀军不得不被迫撤退。诸葛亮也急忙前往西县搬运粮草。此时司马懿率领十五

  • 汉灵帝缘何废史立牧?智圣诸葛亮曾给他差评,或暗藏东汉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智圣诸葛亮,东汉末年汉灵帝简介,灵帝吕蒙诸葛亮

    蜀汉忠武侯诸葛亮正因《(前)出师表》而名垂千古,而汉灵帝刘宏恰因《(前)出师表》而遗臭万年。一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将“后汉倾颓”的原因归责于汉灵帝。特别是实施“废史立牧”,成为压垮汉王朝的第一根稻草。刘焉提出“废史立牧”建议,在公在于压制刺史、太守等地方高官的权力,以稳固皇帝的权力;在私

  • 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为何在13岁时突然病逝?或许和此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最小的儿子曹冲死亡真相,曹操的儿子曹冲是咋死的,历史上曹操的儿子曹冲怎么死的

    然而或许是天妒英才,公元196年出生的曹冲,却在公元208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十三岁,如果曹冲不早夭,或许三国的历史也会发生改变。《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幼年的故事,他不但聪明,而且善良,当时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坏,按照道理管理仓库的官员是要被判以重刑的,吓得兢兢战战的他只能去自首,希望能够博得

  • 古代沿用千年的特色制度,被诸葛亮批没用,冯梦龙道出其中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制度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封君封臣制度本质特征

    明代学者冯梦龙,著有一本处世奇书《智囊》,用一个个真实小故事,来启发读者的心智,历来被作为谋士的必备读物。在《智囊》“上智篇”中记载有一段话,说在三国时期有一些蜀国人,批评诸葛亮在赦令上非常吝啬,法令又很严厉。诸葛亮对此回应说,治理天下应该本着至德至公的原则,而不该随意施舍小恩小惠,汉朝的匡衡与吴汉

  • 枭雄曹操,竟也有愧疚终身的人,她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高希希版《新三国》曹操(陈建斌饰演)可就是这么一位雄主,对自己的结发之妻丁夫人却是束手无策。丁夫人可以说是唯一让曹操低声下气的女人,曹操在临终之前,都觉得自己对不起丁夫人,对丁夫人当年的离开表示惋惜。丁夫人曹操的嫡配丁夫人,出身良家,作风正派。婚后几年一直未育,为了保持曹家的香火,曹操就纳刘夫人为妾

  • 历史上汉朝与唐朝如此强大,为何还要用和亲这种手段来巩固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和唐朝谁最厉害,唐朝崇拜汉朝,汉朝和唐朝相距多少年

    在汉唐时期,西北的匈奴或者突厥人势力比较庞大,汉人政权并不是永远都能压制得住北边,所以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汉武帝,都曾经有派公主下嫁给他们,用和亲来换取和平。因此很多人也无法接受,认为这可能是比较屈辱的一件事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和亲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政治联姻。11与20位和亲是一种外交手段,由于关

  • 如何正确评价曹操,他的身上有哪些功劳,和令人不齿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书籍的记载,他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朝廷当官,一步一步的让手里的权力增大,他也知道想要赢得周围人的认可必须要赏罚分明,甚至他还提出了很多不错的方针,那就是只要有才华,不看对方的出身,在他的这种倡导下,出现了不少的人才。不光如此,他在文学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成就,还进行了写作风格的改革,自己也是

  • 古人喜欢狩猎,历朝历代形式不同,汉朝时期是这个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人的狩猎太直接,50个狩猎视频,密林狩猎

    说起古代狩猎活动,现代人最熟悉的莫过于清朝时期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它是康熙皇帝在平“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开创的杰作;主要目的是提醒后世子孙,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练好骑射武功,有资本维护自己的统治;可以看到,十七、十八世纪,国外早已枪炮横行,而清朝的军事演习还是骑马射箭,这些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成为

  • 曹操逃跑经过华容道,诸葛亮也提前知晓,为何派关羽把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走华容道遇到关羽,曹操华容道遇关羽精彩片段,关羽在华容道不放曹操会怎么样

    其实曹操这些逃跑的线路,诸葛亮提前的就已经推测好了,于是他就在路途上派出了很多兵马,不断的对曹军进行追杀。当时到了华容道这个地方,曹营里面的人也就剩二百多个,有一些还是文职的官员,主要的武将也就是两个,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逃跑和不断的追杀,他们已经是非常的疲惫了。再看一下关羽率领的却是500人的精锐之师

  • 为关羽刮骨疗伤,想给曹操动开颅手术,真有这样一位神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关羽墓前说话,孙权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曹操看见关羽人头视频

    在5000年的中华历史当中,有很多的故事都表明我国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领先于全世界各国。因此我国才被称为天下之中心,谓之为中国,那么具体中国有哪些领域是比较领先的呢?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其实医疗领域同样是中国比较拿手的,那会西方还处于蛮荒时代,估计连医生都没有。史上第一神医的故事而中国历史上不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