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我要跪下吗?方丈回答8个字救下全寺人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我要跪下吗?方丈回答8个字救下全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12 更新时间:2024/1/20 5:16:43

就拿一件简单的拜佛之事来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回到曾收留自己的寺庙中拜佛,问方丈:我要跪下吗?方丈巧用8字救下全寺人。如果方丈回答不得体,整个寺庙的人将会死于皇权之下。

剃度为僧

朱元璋靠着在街边讨口为生,但当时灾害严重加上元朝统治腐败,根本没有多少收入。朱元璋想得另谋出路,如果一直讨口指不定哪天会被活活饿死。不得不说朱元璋非常聪明,他知道寺庙是供奉香火的地方。

一定会有粮食吃所以就找寺庙收留自己,几经辗转朱元璋终于找到愿意收留自己的寺庙。其实方丈并不打算收留朱元璋,要知道当时粮食紧缺,寺庙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大家少一口粮。

但看到朱元璋实在是太可怜骨瘦如柴方丈动了恻隐之心。就这样朱元璋终于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在这里朱元璋非常勤奋,每天帮着寺庙干活,他打算一直在寺庙里待下去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至少不用饿肚子。

建立大明

虽然朱元璋只想做一个小行僧,但是在日常行为中还是表现出他优秀的一面,本来朱元璋的加入就引起寺庙其他人的不满,加上他表现异常优秀自然会招人嫉妒。

在寺庙中偷窃乃大罪,凡犯此罪的人必会被赶出寺庙。于是行僧们联合在一起陷害朱元璋偷盗,事发后收留朱元璋的方丈不光毒打了朱元璋,还将他赶出寺庙。

要说朱元璋不记恨这些人那不可能。毕竟他没有偷盗是被人陷害的,而且就连方丈也不相信自己朱元璋默默在心里给这些人记上了一笔。

其实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方丈将他赶出去,是为了让他不再受到欺负,而且方丈觉得朱元璋日后必有大作为,如果一直待在寺庙中会埋没他的才干。

离开寺庙后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骁勇作战的朱元璋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甚至还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也就是日后的孝慈高皇后。

从此之后朱元璋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登上了皇位建立大明王朝。

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一次他想起曾经收留自己的寺庙,决心去看看现在寺庙是何样。经过几番打听他得知寺庙还在方丈也健在便带着随从前往。朱元璋这次去寺庙其实不怀好意,他想去看看当初陷害自己的行僧们过得如何,更打算将寺庙中的人全部治罪。

朱元璋到了寺庙后非常平静,紧张的是寺庙里的方丈和其他行僧,方丈知晓此次皇帝前来肯定不安好心,毕竟当初大家得罪过他。虽然朱元璋感激方丈收留自己,但也恨方丈把自己赶出寺庙。

朱元璋问方丈:“我要下跪吗?”方丈倒吸一口冷汗,如果回答稍有不慎,全寺庙人怕是性命不保。思考许久,方丈缓缓说到:“现在佛不拜过去佛。”方丈的这句话有多层意思。

主要是劝朱元璋放下过去。过去的事不管是感激还是恨都应放下。宋朝时赵匡胤前去拜佛也遇到同样的事,当时方丈的回答也是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当时赵匡胤对于这一回答十分满意,不光没有责罚方丈还赏重金修缮寺庙。

朱元璋也得到这样的回答,方丈一是抬高朱元璋的位置,二是劝他放下过去。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这一笑意味着他彻底放下了。

结语:

方丈的8个字回答不仅救下全寺庙的人,同时也化解了朱元璋的仇恨。如果我是方丈早就吓死了。君王的心思你永远猜不透,朱元璋一生虽然有很多贡献,但生性多疑内心极度不自信,也造成了许多惨案的发生。

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就是发生于朱元璋时期。封建集权的背后暗藏杀机,要想得以善终得有方丈的临危不惧和大智慧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太祖实录》

更多文章

  • 刘邦和朱棣的俩完全相反的国策,一个让汉朝霸气,一个让明朝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和朱元璋历史评价,明朝朱棣死后继位风波,朱元璋和刘邦实力

    然而,这两个历史上绝不可被忽视的王朝,他们各有一个国策,竟然是截然相反的,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国策,却成就了汉朝的霸气和明朝的硬气。这个国策,就是汉朝的和亲纳贡和明朝的不和亲不纳贡。那么,这两个看起来背道而驰的政策,是怎么成就了汉明两个王朝的呢?其实,这还得从当时的时局分析,汉朝是秦朝的后继之朝,可是

  • 蒙古军队列队致礼,庆祝成吉思汗诞辰,西方质疑:他不是中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7日的报道称,在此前,蒙古国举行了庆祝成吉思汗诞辰857周年的仪式。成吉思汗诞辰被蒙古国称为民族自豪日。在当天,全国不仅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而且蒙古军队还要列队致礼,仪仗队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其规模庞大就如同是阅兵一样。不过成吉思汗的诞辰我们已经无法具体推断,蒙古国就按照

  • 一代宗师王阳明,一位集大成者,还是500年来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905年的日本,正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之中,因为他们的军队打败了俄国和波罗的海两大舰队,并且这还是是一场逆转战局,转败为胜的大胜利,所有的日本人都为自己的祖国,为凯旋而归的将士们欢呼着,自豪着。身为舰队日本军神,同时也是舰队指挥的东乡平八郎更是受到了铺天盖地如同潮水一般的赞美,但是他却没有被

  • 朱元璋说,他的外公参加过崖山海战,而且还呵退了飓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和崖山之战的故事,朱元璋外公是宋军士兵,崖山还有赵宋后人吗

    陈姓士兵(以下称“陈公”)常常回忆血战蒙元的旧事。他说,当时还是南宋的时候,自己跟着大将张世杰扈从祥兴帝在崖山与蒙元展开决战。元军浩浩荡荡,对宋军三面围困。在层层包围之下,宋军几次强攻都没有成功。眼看大势已去,张世杰抽调精兵,带领十余只船舰突围而去。战况激烈,很多士兵在突围中都溺死了,陈公乘坐的船也

  •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妲己用几年灭了商朝,商朝妲己美图大全,妲己是怎么使商朝灭亡的

    商纣王为了妲己,做了许许多多近乎疯狂的事,最让当时的臣民受不了的,就是杀害当时的重臣比干。为什么说一个比干被杀会是当时朝廷的臣子最受不了的呢?因为比干是朝廷的重臣,还是纣王他爹留给纣王的托孤重臣,也许比干是顶撞了妲己和纣王,但是他绝对不该死。众臣心想,纣王连比干都敢杀,那还有谁是不敢杀的?这一死,朝

  • 清华大学一批竹简,揭开周文王真面貌:严重颠覆周文王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夏商周时期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再者说人们现在并没有发现足够多的文物,可以佐证当时一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因此一些学者也将我国的夏商周时期称为“半信史时代”,不过前不久清华大学得到了一批竹简,而这些竹简则揭开了周文王的真实面貌。不得不说它们严重影响到了周文王的形象,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简单了解一下周文

  • 比妲己还要放荡,还和自己哥哥有关系,为什么还会被后世爱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实的妲己最后下场,妲己迷人照片,被妲己亲一口就会被魅惑

    之后,两个人有一天偶遇,就互相探讨如何治理自己的领土。姜太公则是觉得应该任人唯贤。可是周公旦却对这样的想法不置可否,觉得应该是任人唯亲。姜太公就说周公旦这样的做法,会让鲁国及早地衰败下去。可是周公旦却说,虽然鲁国可能会衰败,但是齐国可能是会易主。转瞬间,300多年之后,这两位上古的传说人物早已化作黄

  • 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在秦朝的政治上做了什么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做了什么,秦朝统一后的三个政治制度,秦朝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

    到今天对秦朝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有人说,秦始皇极其奢侈,从不爱惜自己的子民,秦朝制度弊大于利,导致后世的衰落。还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秦朝的建立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其实双方都有一些道理。秦朝爱自己的人民吗?似乎是不喜欢的,不仅在成为王朝之后,而且在当诸侯的时候也是这样。商鞅变法给秦国整体带来

  • 实行领主制的西方封建王朝,和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建领主制,西欧封建领主制的影响,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封建一词,出自《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一词流传至今,延伸出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封邦建国,另一种是指君主专制集权下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大学之前的学生时期学习的主要是我们国内的封建制度,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封建社会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一方面,今天我们

  •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活不肯投降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关羽败走麦城完整版视频,关羽败走麦城100字

    面对曹孙两方势力的夹击,关羽直接从优势转为劣势,最终败走麦城,被吴军所擒。荆州之战爆发的突然,结束的也很突然,开始和结束都在一瞬间,快到刘备还没有来得及支援,还没有来得及部署兵力接应关羽,出乎刘备的意料,也出乎曹操的意料。刘备没想到的是,关羽会如此迅速落败,曹操没想到的是,孙权竟然敢擅杀关羽。孙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