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和朱棣的俩完全相反的国策,一个让汉朝霸气,一个让明朝硬气

刘邦和朱棣的俩完全相反的国策,一个让汉朝霸气,一个让明朝硬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68 更新时间:2024/1/30 14:32:30

然而,这两个历史上绝不可被忽视的王朝,他们各有一个国策,竟然是截然相反的,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国策,却成就了汉朝的霸气和明朝的硬气。这个国策,就是汉朝的和亲纳贡和明朝的不和亲不纳贡。那么,这两个看起来背道而驰的政策,是怎么成就了汉明两个王朝的呢?

其实,这还得从当时的时局分析,汉朝是秦朝的后继之朝,可是汉朝得国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秦朝虽然强大,但是秦朝的灭亡却恰恰是因为秦朝几乎把国内的有生力量给折磨殆尽了,秦末时期,又是几路起义军接连对秦作战,先是陈胜吴广起义,后又是刘邦项羽,最后刘邦和项羽展开决战。

可以说每一次大型的战役,秦朝的全国范围来看,都是对秦朝人民的巨大伤害,最后到了刘邦夺取天下,不知有几百万人受到战火荼毒,当然这其中还得包括平民的伤亡。可是无论秦朝内部怎么打,打到最后刘邦夺了天下,那都是秦朝国内的内部矛盾,这个时候,北方的匈奴已经按捺不住了。

匈奴的强大,不是从秦末就开始的,在战国时期,匈奴就逐步发展壮大,但是当时强大的赵国几乎把匈奴吊起来打,这也导致匈奴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敢在北方放牧,不敢到南边来进犯。而秦灭六国,是一场大混战,这个时候匈奴在休养,秦末刘邦得国,秦国内部又是一场大混战,这个时候匈奴仍然在休养。

秦始皇对于匈奴,其实也是极其重视的,所以才会修建长城,而刚刚建国的汉朝,非常羸弱,根本就不是强大的匈奴的对手,甚至刘邦差点在白登之围中丧命。此时的汉朝,若是跟匈奴硬碰硬,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鱼死网破的下场,而汉高祖刘邦其人,是一个无赖型的人,和项羽争天下时,都是非常隐忍的,他可以为了大事完全不拘小节。

所以,刘邦选择了妥协性的和亲政策,最后甚至还给匈奴送去大量的财物、美女等。而后,崛起的汉朝将匈奴所给予的耻辱全部还了回去,卫青霍去病打得匈奴鸡飞狗跳,抱头鼠窜。但是后期汉朝仍然对匈奴有着和亲的政策,比如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流传千古。

而汉朝选择的和亲,实际上是一种权宜之计,得到的效果虽然不好,可通过这项政策,也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后,强大起来的汉朝,也能够霸气起来。

而明朝之所以不称臣不纳贡,除了明朝皇帝强硬的骨气之外,还得从明朝夺取的江山说起,明朝是元朝的后继王朝,而元朝的统治,不可谓不是失败,元朝把人划分等级,在后期骄奢淫逸,赋税极重,把第四等的百姓不当人看,可是当时第四等的人是全国人口中最多的。

而后,朱元璋一步步将元朝赶到在宋朝以前的旧地,并且对当时的残余政权北元极其防范。而朱棣,就是在防守北元的第一防线要燕京,还两次率军亲政,在登上皇位之后,直接迁都北京,因为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北元远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弱,所以他要亲自守住国门。

而他的不和亲政策,也是明朝和元朝的确是充满了深仇大恨,他自己对于元朝人凶狠的切身感受,加上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强硬的人等这些综合因素结合的。而后,明朝的后继之君,真的就继承了他的这个国策,直到明朝灭亡,崇祯在内忧外患,国内气候剧变之时,也没有要用和亲暂稳一下局势,明朝的硬气,的确是值得传颂。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更多文章

  • 蒙古军队列队致礼,庆祝成吉思汗诞辰,西方质疑:他不是中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7日的报道称,在此前,蒙古国举行了庆祝成吉思汗诞辰857周年的仪式。成吉思汗诞辰被蒙古国称为民族自豪日。在当天,全国不仅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而且蒙古军队还要列队致礼,仪仗队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其规模庞大就如同是阅兵一样。不过成吉思汗的诞辰我们已经无法具体推断,蒙古国就按照

  • 一代宗师王阳明,一位集大成者,还是500年来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905年的日本,正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之中,因为他们的军队打败了俄国和波罗的海两大舰队,并且这还是是一场逆转战局,转败为胜的大胜利,所有的日本人都为自己的祖国,为凯旋而归的将士们欢呼着,自豪着。身为舰队日本军神,同时也是舰队指挥的东乡平八郎更是受到了铺天盖地如同潮水一般的赞美,但是他却没有被

  • 朱元璋说,他的外公参加过崖山海战,而且还呵退了飓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和崖山之战的故事,朱元璋外公是宋军士兵,崖山还有赵宋后人吗

    陈姓士兵(以下称“陈公”)常常回忆血战蒙元的旧事。他说,当时还是南宋的时候,自己跟着大将张世杰扈从祥兴帝在崖山与蒙元展开决战。元军浩浩荡荡,对宋军三面围困。在层层包围之下,宋军几次强攻都没有成功。眼看大势已去,张世杰抽调精兵,带领十余只船舰突围而去。战况激烈,很多士兵在突围中都溺死了,陈公乘坐的船也

  •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妲己用几年灭了商朝,商朝妲己美图大全,妲己是怎么使商朝灭亡的

    商纣王为了妲己,做了许许多多近乎疯狂的事,最让当时的臣民受不了的,就是杀害当时的重臣比干。为什么说一个比干被杀会是当时朝廷的臣子最受不了的呢?因为比干是朝廷的重臣,还是纣王他爹留给纣王的托孤重臣,也许比干是顶撞了妲己和纣王,但是他绝对不该死。众臣心想,纣王连比干都敢杀,那还有谁是不敢杀的?这一死,朝

  • 清华大学一批竹简,揭开周文王真面貌:严重颠覆周文王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夏商周时期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再者说人们现在并没有发现足够多的文物,可以佐证当时一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因此一些学者也将我国的夏商周时期称为“半信史时代”,不过前不久清华大学得到了一批竹简,而这些竹简则揭开了周文王的真实面貌。不得不说它们严重影响到了周文王的形象,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简单了解一下周文

  • 比妲己还要放荡,还和自己哥哥有关系,为什么还会被后世爱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实的妲己最后下场,妲己迷人照片,被妲己亲一口就会被魅惑

    之后,两个人有一天偶遇,就互相探讨如何治理自己的领土。姜太公则是觉得应该任人唯贤。可是周公旦却对这样的想法不置可否,觉得应该是任人唯亲。姜太公就说周公旦这样的做法,会让鲁国及早地衰败下去。可是周公旦却说,虽然鲁国可能会衰败,但是齐国可能是会易主。转瞬间,300多年之后,这两位上古的传说人物早已化作黄

  • 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在秦朝的政治上做了什么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做了什么,秦朝统一后的三个政治制度,秦朝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

    到今天对秦朝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有人说,秦始皇极其奢侈,从不爱惜自己的子民,秦朝制度弊大于利,导致后世的衰落。还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秦朝的建立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其实双方都有一些道理。秦朝爱自己的人民吗?似乎是不喜欢的,不仅在成为王朝之后,而且在当诸侯的时候也是这样。商鞅变法给秦国整体带来

  • 实行领主制的西方封建王朝,和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建领主制,西欧封建领主制的影响,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封建一词,出自《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一词流传至今,延伸出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封邦建国,另一种是指君主专制集权下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大学之前的学生时期学习的主要是我们国内的封建制度,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封建社会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一方面,今天我们

  •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活不肯投降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关羽败走麦城完整版视频,关羽败走麦城100字

    面对曹孙两方势力的夹击,关羽直接从优势转为劣势,最终败走麦城,被吴军所擒。荆州之战爆发的突然,结束的也很突然,开始和结束都在一瞬间,快到刘备还没有来得及支援,还没有来得及部署兵力接应关羽,出乎刘备的意料,也出乎曹操的意料。刘备没想到的是,关羽会如此迅速落败,曹操没想到的是,孙权竟然敢擅杀关羽。孙权杀

  • 刘备一生犯下的两大败笔:轻信了一个小人,认错了一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的一生有两个败笔,张松献图助刘备取西川,刘备白帝城托孤

    刘备出身平凡,尽管少有大志,但是却一生多舛,哪怕是年过四十依然没有实现他所渴望的成功,甚至于还在拖家带口地寄人篱下,所以他会在酒席上突然就泪下如雨,说“如今连年虚度,大腿上又一次长出了肥肉”,这是一个从小就立下大志,尽管一直努力却多次失败,但永不放弃的人。这样的人自然能够有很大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