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背骂名并不委屈

赵括背骂名并不委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1/23 11:27:25

有人说赵括所生活的战国时期还没有纸,所以说赵括“纸上谈兵”是不对的。单从纸的发明时间来看,确实不能说赵括纸上谈兵。但是我们应该从成语的精神实质上来看这个问题,而不是纠结于那个时候用的是纸还是竹简或布帛。

[var1]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实质是,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赵括是不是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呢?下面就对此进行讨论。

赵括出身不凡。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马服君赵奢。在阏与之战中,赵奢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强大秦军。

赵括很聪明。作为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跟赵奢谈论起军事,赵奢都落了下风。随父亲征战齐国时赵括还献出过良策。

这两点都给赵括带来了耀眼的光环,使他进入了赵孝成王的视线。但是,光环只是光环,并不代表他有多么了不起的本领。

早在赵奢活着的时候,他虽然辩论不过赵括,却并不看好赵括。他说,打仗是凶险的事情,而赵括把它看得很容易。这就预示着,赵括有轻敌的可能。

赵括的母亲也看出了赵括的不足之处,说赵括得到朝廷的赏赐后不像他的父亲那样跟下属分享,而是全部据为己有。这样的人怎么能体谅手下将士,跟他们同甘共苦,从而赢得将士们的真心拥护呢?

更重要的是,赵括作为一个年轻将领,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特别是独自率军打仗的经验。虽说经验不是万能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经验往往是一种巨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将领在复杂、紧张的战争形势下做出正确的决断。

可是,第一次统率军队他就挑了一副重担——带领四十多万赵军对抗秦国的虎狼之师。而且,秦国偷偷地把将领由王龁换成了老辣的白起

在经验上,赵括跟白起差得不是一个档次。他们的较量犹如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对一个四肢发达的大汉。

[var1]

赵括来到前线,立刻更换了廉颇安排的大小将领。这样做便利了他对军队的掌控,但是进一步放大了赵军将领在经验方面的劣势。并且新将领和士兵之间的不熟悉会导致军队指挥的暂时失灵。新领导对新下属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对战场形势和他的职责分工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因此,临阵换将历来是兵家大忌。赵括这样做可谓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防守策略,转为主动出击。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主动出击就是错误,这可以理解为不同将领对战争的认识不同,采取的策略不同,无可厚非。

进攻可以,有利于速战速决,减轻后勤压力。但是,你总不能贸然进攻,让军队陷入敌人的陷阱吧?你总不能顾前不顾后,让敌人断了你的后路吧?

可是,这两个大忌赵括一个也没有落下,都犯了。

秦军佯败,他不知是计,率军进攻,白起则派兵迅速将赵军分割包围。廉颇修建的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和故关被秦军偷袭成功并牢牢占据,使赵军无法后撤,也使赵国的补给无法供应,援军也无法支援。

这时,在后方的赵孝成王战斗意志不坚定,派使者向秦国讲和。秦相范雎趁机大肆宣扬赵国使者到访,使得其他诸侯国以为秦赵已媾和,不愿支援赵国。而秦昭襄王则赶到河内,赐老百姓爵位一级,派全部十五岁以上的人到长平,帮助长平秦军阻断赵国的救援和粮食供应。

赵括虽然没有坐以待毙,但是几次突围都没成功。在他被秦军射死后,赵军群龙无首,投降秦军,之后被全部杀害。战国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战役就这样惨烈地落下了帷幕。

[var1]

有人引用白起的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来为赵括辩护,说赵括也杀了不少秦军,战绩不错。

可是,白起这句话有多大的可信度呢?要知道,这句话是白起在拒绝再次担任秦军将领攻打邯郸的时候说的,是他找来的一个借口,不足以证明秦军真的在长平死伤过半。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秦军死伤过半的说法。

白起这样说也许是爱惜羽毛,怕在邯郸被赵军和诸侯援军内外夹攻导致失败,也可能是怕功劳过高被秦王猜忌。怎么可以据此推断赵括军事指挥能力强呢?

总之,纸上谈兵并没有冤枉赵括。做人还是要谦虚谨慎的,做将军更是如此,因为,将军的一举一动不只决定战争的胜败,还决定着成千上万将士的生死!

更多文章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在汉朝只是徒有虚名?学者:甚至更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有言:“丞者,承也。相,助也。”丞相的本职即为上承王命,助理万机。秦朝建立后,丞相统领百官的权力更是被制度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正因此,丞相在一定时期内的权力、名称及等级变化,都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内王朝政治生态的发展情况。如在西汉时期,诸侯王国的丞相就发生了从权同中央到徒有虚名的转变

  • 吕布和曹营六将两次对阵,表面上都是逃走,其中暗藏什么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破吕布》中,吕布曾和曹营六将两次对阵,虽然表面上都是逃走,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暗藏什么玄机?吕布第一次和曹营六将对阵曹操带领大军从徐州战场返回,经过艰苦作战,杀死吕布手下大将薛兰、李封,收复兖州,于是进军濮阳。在濮阳城外,曹操和吕布两军对战,曹操便先后派出

  • 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孙策攻打许都,为何不回军以防万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北方第一强者袁绍并不喜欢曹操。公元199年,他集结10万精锐要灭掉曹操。曹操立即北上迎敌。袁绍和曹操在北方交战,拖住了曹操的大部分兵力。这时候如果南方有人趁机同时对曹操下手,曹操就会被夹在中间吃亏,十分危险。南方有势力的诸侯,一个是刘表,一个是孙策。刘表胸无大志,不敢得罪曹操。他

  • 《左传》故事楚国扩张路之不意而至的小姨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中国式婚礼之大红色楚文王正愁找不到扩张的理由呢,送上门的肉怎么能不吃,于是,九月,派兵攻打息国,息国求救,蔡国并不知道息和楚国的阴谋,于是派兵营救。楚国按照计划攻打蔡国,在莘击败了蔡国,并且将蔡哀侯俘虏,带回了楚国。[var1]息夫人息妫像蔡哀侯在楚国,一直记恨着息国,便对楚文王说息妫是

  • 《左传》故事晋国再次内乱的源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66年,骊姬很受宠爱,想要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于是贿赂晋献公的宠臣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对献公说:“曲沃,是国君的宗邑。蒲与南屈北屈,是国君的边疆重镇。不可以让这几个城池没有主人。宗邑没有主人,百姓不会尊重您的权威。边疆没有主人,就会让戎狄虎视眈眈。戎狄虎视眈眈,百姓轻视

  • 三国正面对决,有哪些人能击败赵云?数来数去也就这3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时有谁能打赢赵云,三国赵云单挑记录,三国赵云实力排行榜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猛将虽多,但数来数去,能和赵云排名在同一档次的猛将,也就以下10人而已!所以说,要想知道谁能击败赵云,我们只需要把赵云和这10人拿来对比一下即可!一、吕布战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猛将,其战斗力之强,就算是关羽张飞联手都没办法占据上风!后来的濮阳之战中,罗贯中更是借

  • 读完商鞅变法与吴起改革,我终于知道,原来法家都是精致利己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起变法的故事简短,法家如何评判商鞅变法,商鞅老师是吴起吗

    商鞅对于吴起的抄袭[var1] 商鞅变法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就从“徙木立信”说起吧,这看起来是原创吧?但却不是的,因为在好几十年之前,这一招就已经被吴起玩过了。 吴起在魏国做将军对军队进行改革的时候就曾经做过了一次“车辕立信”。那个时候的吴起下达了一条命令在城北树立了一根车

  • 东汉两位外戚将领,收复西域、平定匈奴,和窦太后都有血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论汉朝的外戚将领,西汉有卫青、霍去病,创造了收复河西封狼居胥的壮举,成为华夏武将对外反侵略战争的最高荣誉。即便汉武帝后期颇具争议的李广利也有攻克大宛,平定西域之功劳。进入东汉,汉明帝到汉和帝时期又出现两名外戚将领。他们和西汉的著名皇后窦漪房有血缘关系,他们的名字就是窦宪和窦固。上图_ 窦固(?~88

  • 打败匈奴的汉朝哪位英雄比霍去病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对抗匈奴11位名将,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丑照和霍去病帅照

    汉朝的强大深入人心,就连当时的罗马帝国都对“汉人”十分钦佩,因为汉朝的人强大。大汉的强弱,是靠军队的战斗力。汉朝的很多名将,总会被拿来和他们比较。有人认为,韩信作为西汉的开国英雄,兵家四圣之一,这样一个用兵如神的人,无愧于战神的称号。但是小编觉得,韩信当年是没有机会去对抗匈奴的。即便他出手了,韩信带

  • 任见:匠心巧工的唐代茶器(a)【原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著名散文《茶经》里,专门列出了“茶器”章节“七之器”。陆羽《茶经》中关于“器”的描述,规范和左右了整个唐代的茶器生产与应用,不啻为茶器之“经”。陆羽分茶器为七大类,共二十余件。第一类是生火、烧水和煮茶的器具,有风炉、莒、炭栖、火箧、鍑、交床、竹夹、承灰。“风炉”,专用的煮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