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卫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家,却是存在时间最久的周代诸侯国,这也得益于卫武公的励精图治而使其国力鼎盛一时,令它成为了诸侯之首。
直到公元前254年,它才被魏国所灭,不过也算是众姬姓诸侯国里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了。
卫庄公一共有三个儿子,因为他比较宠爱其中一个小妾,故而“爱屋及乌”地宠溺着和她所生的小儿子州吁。
[var1]
对于这种任性的行为,卫庄公总是睁只眼闭只眼。
卫庄公没有听进去,正如石碏的儿子石厚一样,尽管石碏常常劝说儿子要远离损友州吁,可儿子的态度与卫庄公如出一辙。
卫庄公大儿子继承王位成为“卫桓公”,他亦看不惯州吁那骄纵奢靡的生活态度,遂罢免了其将军职务。
[var1]
“他现在就能对我肆意处置,指不定将来会灭于他手呢!”州吁又愤恨又不安就从卫国逃了出来,这时候他认识了郑国的共叔段且开启了自己的“作死”之旅。
话说那共叔段和州吁可谓同病相怜而“心心相惜”——他们都是各自国家君王最宠爱的老幺可都无法继承王位。
一开始,共叔段打算先借助州吁的势力来对付自己的兄长郑庄公,不料计划失败;后二人决定从卫国着手,先杀了卫桓公再一步步实现目标。
[var1]
州吁随后便自立为王而封赏石厚为大夫,这时候早不问政事的石碏听闻弑君夺权的州吁在齐国那些不得人心的行为后,痛心疾首,亦时刻思索着怎样才能将这个不受百姓爱戴的人给除去。
话说那头的州吁正因难以统治卫国而焦头烂额,为稳固自身的王位而让石厚邀请父亲石碏重新出山以作指导,石碏见势未拒绝而欣然前往。
“请教您我如何才可获得国人拥戴而使这君主之位坐得名正言顺?”在前大夫面前,一向暴躁的州吁难得静下心来询问。
[var1]
此时的州吁和石厚并不知道,石碏已悄悄联合上陈国国君陈桓公来对付他们。
“先生说得对,那陈国同我卫国本是盟友,他一定会相帮的!”州吁眉开眼笑遂立马同石厚起身前往陈国。
至于为何陈桓公毫不犹豫答应石碏的请求,除了上述提到的州吁行为令人不齿外,还因为被他杀死的卫桓公的母亲就是陈国人!
[var1]
首先陈国方面假意要同州吁结好,待后者一行来到郑国的城郊时马上被陈国伏兵给擒拿住,随后就将他们囚禁在陈国的濮地里。
石厚作为州吁的帮凶又该如何处置呢?虽然有不少人劝石碏不如就此放过他,毕竟石厚与其一脉相连,但石碏义正言辞拒绝了,甚至让自己的管家孺羊肩亲自到陈国杀了儿子!
石厚被亲生父亲诛杀之事在某些人看来,未免小题大做和不近人情,他们认为这样让自己“断子绝孙”又何苦呢?
[var1]
可石碏做到了!相信儿子被诛杀他亦难过万分却不得不为之,可以说石碏的举止已然穿过至亲血缘到达了为国为民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