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临终前,身旁一个4岁女孩笑个不停,看到后:给朕刀下留人

朱元璋临终前,身旁一个4岁女孩笑个不停,看到后:给朕刀下留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4/1/23 11:23:56

朱允炆继位为帝后,马上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命命令后宫中除了“二妃”之外的38名妃嫔殉葬。据史籍所载,最终有58名后宫女眷成了朱元璋的殉葬女。

实际上,与这些“被迫牺牲”的后宫女眷结局截然不同的宫妃倒还真有一个,她之所以能够“逃过一死”皆因为她生了一个特别受朱元璋喜欢的小公主,为着这个讨人喜爱的公主能够在娘亲的庇护关爱下健康长大,朱元璋特别下令:刀下留人!

从帝王谋略的视角来看朱元璋为何临终前一定要让妃嫔为其殉葬

“淮右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起事于草莽之中,由一介平民历经百般艰辛、千磨万砺、无数战事,最终成为了金陵坐拥天下的开国君王,继而又奋力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确堪称一代雄主。

然而朱元璋在称帝主政之后,却相继做出了“峻法极严”、“诛除功勋”、“重殉葬制度”等一系列令后世之人深感震惊的“恶事”,这些“杀人事件”违逆了历史的潮流规律,不禁让世人怀疑朱元璋暴虐成性,骨子里就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

如果说朱元璋好用峻法来惩处劣官恶吏,并因惧怕那些开国功臣骄傲过甚、不服管束而事先“除之而后快”、“以永绝后患”,可史学家和后世之人却唯独不明白这样一个尚算开明的君王为何又复启残忍无比的“殉葬制度”——难道,活人的性命就如此不值得珍惜吗?而且那些殉葬的人还都是曾经精心侍奉于他的后宫妃嫔啊。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应该弄清楚封建时代“畸形的人性毒瘤”——“殉葬制度”。“殉葬制度”又叫“人殉”、“活人陪葬制度”,它是以活人为祭礼品,用命令、强迫等方式让殉葬之人吃毒药、饮毒酒、棒打击杀以及直接活埋等途径使之非正常死亡后立刻葬进墓中,只为让王公贵族死后可以在地下依然享受到奴隶、婢姬的侍奉与照料

最早,考古学家们在距今6500多年前存在的大汶口文化墓葬遗址中发现了“人殉”现象。商周时期,活人殉葬现象达到了一个盛行的顶峰,几乎每座商代公孙王侯的墓葬里均有“人殉”。

秦始皇覆灭商汤之后,将残忍无比的“人殉制度”坚决废止,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发明了用陶制人俑来代替活人殉葬的礼制。

而到了元朝、明朝,“人殉制度”再度死灰复燃,当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曾以制定律法的形式将殉葬扩展至全国上下。而至终清之时,残忍的人殉制度也依然没有根除殆尽。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之所以重启“人殉制度”,主要是受到了墨子思想的诱发。在朱元璋晚年之时,他属意要把江山王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为了确保江山社稷万代永续,朱元璋不仅担心权臣谋反,还非常害怕女主天下、外戚干政。

为了杜绝主少国疑、后妃干政,临终前的朱元璋思来想去便叫来了朱允炆,传给他一则口谕:吾崩逝后,万务责殉诸妃!这句话直接导致了最终有48位妃嫔和10位宫女成了“人殉制度”的牺牲品。

58名宫眷成了朱元璋的“殉葬女”,她们凄惨的死法令人脊背发凉

世人皆知明太祖朱元璋与他的大脚嫡妻马皇后之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故事,亦因此断言朱元璋虽看似鲁莽粗勇,却是一个同样会“儿女情长”的人君,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我们只需要从他临终前要求“责殉诸妃”一事便可以断言,朱元璋并不是一个懂得怜香惜玉的好男人,他身为一代帝王,自然一切决断都要从帝王谋略的角度去生发、忖谋。

为了彻底避免女主祸乱朝纲、干政擅权,朱元璋一狠心就重启了“人殉制度”,最终造成了58条鲜活的生命在顷刻间便归于寂寂。

相传,为朱元璋殉葬的后宫女眷一共有三种死法:其一,赐白绫悬吊于殿梁之上,应殉者皆被“逼吊而死”。其二,一些反抗激烈,不肯赴死的妃嫔会被人强行灌食水银,因水银有剧毒,毒发后人便咽气身亡。其三,那些本不属于“宫妃”之列的宫女则是因吃下了有毒的饭菜死去的,她们何其无辜,却也难逃那场命定的死劫。

4岁宝庆公主是朱元璋的心头肉,其生母张美人因此女而免于殉葬

公元1395年冬末,朱元璋后宫中的妙龄美女张美人为他生下了幺女宝庆公主。宝庆公主出生时,朱元璋已经是位68岁的高龄老者了,很显然,朱元璋对这个最小的女儿宝贝万分,恨不得将世上最美好的一切都留给这个幺女所有。

随着时间的变化,宝庆公主在一天天长大,而老迈的朱元璋则每况愈下、病痛缠身。公元1398年春,已经年逾七旬的朱元璋开始卧病在床,张美人作为朱元璋比较疼爱的妃子还频频到御驾前侍疾陪伴,有时候,朱元璋会想起张美人所生的宝庆公主,于是,天真烂漫的宝庆公主就有了进入朱元璋寝殿的机会。

这个年仅4岁的小女娃着实粉嫩可爱、伶俐活泼,懵懂单纯的她经常趴在朱元璋的床边问父皇哪里不舒服、那些药是不是很苦。

望着娇小稚嫩的宝庆公主,朱元璋心里泛起了一阵疼惜之情,他心想:如此纯真的孩童竟如此发自内里地关心自己,的确让我这个老父亲老怀慰藉,只是我已经行将就木,将来若是张美人也陪我殉葬而亡,那宝庆公主还能够健康长大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另外拟写了一道诏书,免除了张美人殉葬的责任。此外,朱元璋还叮嘱朱允炆要多多善待宝庆公主,千万不能苛待了她们母女俩

建文帝朱允炆上位后,的确对宝庆公主十分偏爱。宝庆公主成婚的时候,她所拥有的嫁妆是其他公主的数倍之多,可谓珠光宝气、华贵非常,令宫中一众女眷皆艳羡不已。可惜的是,宝庆公主嫁人后心情抑郁,经常郁郁寡欢的她年仅39岁就病殁了,彼时,大明的皇帝乃是她的孙辈、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不但厚葬了这位皇祖母,而且还为其追加了封号“大长”,展现了一个皇孙对这位皇祖母的关爱惜重之情。

明太祖朱元璋倒行逆施地重启了“人殉制度”的确不对,纵使他大肆杀人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孙子执政铺平道路,也不该如此残忍血腥地开展杀戮之举。

60多年后,明英宗朱祁镇也到了临终之际,他却极力反对人殉制度,明英宗亦多次对太子朱见深说:殉葬为仁者所不忍,吾崩逝后众妃无需殉葬,汝等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啊!至此,明朝的皇室人殉制度才就此而停摆终结,而明英宗的一句良言看似令很多宫人免于无辜丧命,实际上却是功在千秋万世、倍受后人所推崇敬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一辈子没干一件好事,修了座楼却至今还名扬四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李世民的这些弟弟李元亨和李元方死了,李元昌被赐死,李元景,因为谋反被唐高宗杀了,李元嘉、李灵葵、李元轨则是被武则天杀了。这些有点本事的亲王,基本上是非正常死亡,倒是有一位正史里说声名狼藉的傻子王爷滕王李元婴,他却能富贵善终,还在南昌留下一座至今还在名扬四海的滕王阁。 李世民这位最小的弟弟就

  • 为什么赵匡胤拒绝了美丽的京娘,42岁却娶了一个17岁的小姑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赵匡胤深得后周皇帝柴荣赏识,率军四处征伐。后来柴荣病重,任命赵匡胤为宫前巡视员。少帝即位后,赵匡胤权势太大,流传民歌以查造反。赵匡胤当时很害怕。恰逢北方契丹叛乱,赵匡胤被年轻的皇帝派去平叛。正是这一次,赵匡胤让天下之主改名改姓。当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陈桥时,终于所有的将士都站了起来,穿上了黄袍。

  • 赵匡胤攻下四川后,为何要放弃近在咫尺的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转而东进,歼灭了江南的南唐政权。南唐的继承者、著名诗人皇帝李煜被迫投降。后来,东边的吴越投降宋国。赵匡胤奋发图强,终于在今广西、广州攻陷南汉政权。至此,赵匡胤几乎统一了除大理以外的南方所有地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赵匡胤攻克四川、后蜀后,云南近在咫尺。他为什么不继续南攻大理,夺取云南呢?这个原因

  • 为何赵匡胤一杯酒释放兵权,将军却心甘情愿放弃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大家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他一脸愁容的和大家说话,把自己的心事和忧虑说得一干二净。听到他的话,众将皆是冷汗直冒,纷纷向他表示尴尬。忠诚,但随后他说:我当然对你们这些人感到宽慰,但有时我想,如果我的团队发生叛乱,你说我应该怎么处理?其实纵观历史,严格来说这次行动分为两部分,一是解除部分武将的兵权,二

  • 李世民和武则天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开始的时候确实喜欢武则天,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军国大事一忙,就把她忘了。但她可是要改变命运的,怎么会允许李世民忘了她呢?于是只要在李世民面前他就会极力表现自己。最著名的就是驯马事件,说有一匹马名字叫狮子骢。李世民很喜欢这匹马,但性子暴烈,没人能够驯服得了它。有一天,他带着一群嫔妃,到马厩来看这

  • 赵匡胤要迁都长安,为何弟弟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不迁都洛阳吗,赵匡胤有没有迁都,如果赵匡胤迁都洛阳会怎样

    一是都城开封地势险要,开封当时的经济发达繁荣,没有迁都的必要。作为几代都城,开封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程度远不及洛阳和长安,但开封的运河水系经过几代人的修缮,已经日臻完善。若迁都,如何解决数十万禁军和新都百姓的伙食问题?问题来了,而且迁都之后,还要进行大量的建设工作。到时候,民废财,国力短,周边有国。第二

  • 李世民即位后杀害了自己的十位侄子,李渊一句怒语,日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功绩都要归功于一个君主,他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正面的,可是在阳光下总是有阴影,李世民的子孙却一直命运坎坷。 在父亲皇位的巨大诱惑下,这些皇子们开始了自己的挣位之路。 李世民一生中总共有35个孩子,女儿有21个,其他的14个都是皇子。自古以来,评判皇帝的方式,是看他治国安邦的能力。

  • 李世民十几个皇子,为何他能当上皇帝?他在位时,培养出一代女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上一任皇帝列表,李世民和谁是真正的皇帝,李世民的哪一个儿子成皇帝

    我们经常看古代剧的人都知道,太子这个位置相当于下一任皇帝,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当太子的基本都是大皇子。李治作为第九个孩子,还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孩子,为什么他能当皇帝呢? 在李世民登基后,过了不久,和大多数皇帝的选择一样,立了嫡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从小就认真学习有关皇帝的一切,在十几岁的时候处

  • 赵匡胤在位16年,为何赵德昭没有加冕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使者的地位与节度使、丞相相同,但使者的地位没有太子高。在第五代,有一个风俗,尹京的王子就是未来的皇帝。那时,周世宗是以亲王尹京的。因为身份,他成为了郭威的接班人。赵匡胤就是因为这种做法,才不得不把皇位传给弟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赵匡胤本来是打算传给弟弟的。晋王有病,赵匡胤也给他施灸。晋王感到非常

  • 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的玄武门之变,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完整版,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作千古一帝,李世民为什么要发起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从他出生至18岁,是其少年时期的成长阶段,18岁至20岁。为其跟随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阶段、20至28岁,是李世民为大唐征战的四方时期。28岁至51岁,是其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阶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世民的世界。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