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之孙——北地王刘谌
刘禅投降时,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站出来极力阻止:
“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意思是,即便要亡国,也不能投降,父子君臣只有背城一战,才不丢先帝刘备的脸。但刘禅还是投降了。
最终,刘谌与妻儿,在昭烈庙拔剑自刎。在现今的武侯祠中,仍然祭奠着他的神位。只有他,才配当英雄刘备的儿孙!
邓艾偷渡阴平后,时任蜀汉卫将军的诸葛瞻,带着儿子诸葛尚,走上了战争前线。
但诸葛瞻军事才能一般,最终兵败绵竹。邓艾曾劝降诸葛瞻,许他当琅琊王。但诸葛瞻拒绝,最终其父子二人战死沙场。
在绵竹,这对父子英雄的陵墓犹在,名为诸葛双忠祠。
张飞之孙张遵
绵竹之战中,张飞的孙子张遵,也战死沙场。
他虽然身为文官,却义不容辞加入了军队。诸葛瞻父子牺牲后,张遵带领军队,自杀式地突入了敌营,最终英勇牺牲。
虽然他没有祖父“万人敌”的武力,但他的勇气却对得起祖父。
赵云之子:赵广
常山赵子龙,忠勇无双、一身是胆。他的儿子名叫赵广,官拜牙门将。
在沓中之战中,赵广随姜维抵御邓艾。结果由于魏军势大,蜀军不幸战败,赵广死于乱军之中。
也算是,虎父无犬子吧,对得起他爹的名声。
丞相传人:姜维
姜维被诸葛亮引为自己的传人。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姜维九伐中原,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最后的战役中,刘禅不听姜维建议,防守阴平,最终使蜀汉灭亡。
但姜维并未放弃希望,他假降钟会,并设计杀了邓艾。但最终,姜维的谋划还是败了,他也用全家的性命为蜀汉陪葬。这真是“吾计不成,乃天意也!”
霍弋是蜀汉名将霍峻的儿子,一直率军驻扎南中。当得知成都有难,霍弋想去支援。但没等军队开拔,刘禅就投降了。
但霍弋一开始并没投降,他对魏军说:“必须等刘禅平安到达洛阳再投降!”
罗宪的父亲是罗蒙,他一直驻守永安,防备吴国。蜀亡后,陆抗带兵想要瓜分蜀汉。
最终,罗宪死守永安三个月,大破吴军,为蜀汉保全了最后的尊严。罗宪不仅忠于君主,更无愧了蜀汉这个国家。
相比这些忠臣,刘禅这位国君实在难以翻案。现在很多人说刘禅聪明,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富贵。
但是,看看这些为刘禅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我觉得这个亡国君还是别翻案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