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为何敢远征匈奴?

汉武帝为何敢远征匈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41 更新时间:2024/2/2 10:50:07

01

一个国家想要打破和平,首先就需要拿出足够的实力,当初汉王朝和匈奴定下和亲的政策,是因为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刚刚稳定国内局面根本就没有精力和匈奴一战,当时的汉王朝想要一鼓作气打败匈奴,却被困囹圄,这让汉高祖不得不面对国内的现实,为了能够给国家休养生息的机会,汉高祖刘邦选择了暂时性的妥协。

刘邦之后的几任皇帝都励精图治,把国家发展放在了首位。文景之治更是让汉王朝的经济发展到了新的局面,汉武帝上位的时候,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人民富足,粮食也足够汉武帝发动讨伐匈奴的战争。

02

一场战争的胜利,勇猛的将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来自各阶层的民众,他都一视同仁。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在他的手下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霍去病卫青等人的出现让他如虎添翼,因为他们的家人都是他的妃子,所以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努力,为的就是能够改变家人的生活。

这些新人刚刚成长起来就得到了重用,他们的思想要远比原来的武将更加活跃,而且作战自觉,很多战场上的事情,汉武帝都没有插手,而是让他们自己做决策,只看结果。这样放宽政策的做法,让这些将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避免了将权和皇权的直面对抗。

03

汉武帝把战场上的事情都交给了将领,而他把重心放在了稳定国内局面上。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战马要远比中原民族更加精良,为了能够改善这个局面,汉武帝用中原物资和匈奴交换了更多的战马,但是严格控制了铁矿石在边界的交易。

汉王朝在武器装备上更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王朝士兵们的装备精良程度很快就超过了匈奴。除此之外,汉王朝还派出了很多人了解匈奴的习性,为之后和匈奴一战做足了准备。

汉武帝敢于做出远征匈奴的决策,也可以见得他的胸襟和谋略。汉武帝前几代皇帝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国家,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远征匈奴,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国家还需要修身养性,也正是他们的暂时妥协,才给汉王朝换来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汉武帝敢于违背祖训和匈奴一战,不仅仅是因为他所构想的雄伟版图,也因为他有足够的物资和才能出众的将才,这都是实现计划的必需因素。面对战争,口气不重要,底气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长寿之谜:会保养只是其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晚年的真实故事,小说武则天之谜,武则天长寿的原因

    中国历代皇帝寿命平均39岁,纵观所有朝代中的皇帝,早殇、累于政事或者荒淫作乐,好多皇帝都英年早逝,60岁已经是长寿的皇帝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乾隆皇帝,他活到了89岁。其次80岁以上的皇帝还有梁武帝萧衍86岁、武则天武曌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

  • 曾经强大的匈奴,为何被汉武帝杀掉了10多万人后,就一蹶不振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匈奴属于游牧民族,自小马背上长大,食牛羊肉,所以匈奴人大多都体型高大,壮硕如牛。虽然匈奴也遭受过败仗,但重新整顿后没过多久又会再次进犯,但匈奴却在汉武帝时期,被杀掉十余万人之后就一蹶不振了,这是为何?匈奴的发家史匈奴地处北方地区,冬天严寒的天气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于是就往四季如春的南方迁移

  • 为何隋唐数代皇帝要誓灭高句丽?历时70年才把高句丽纳入中华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辽东这片土地历来是中原王朝抵抗游牧民族的缓冲地带,要是落入外族人之手将对中原王朝产生严重的威胁,它是异域外邦不能染指之地。在历史上来自辽东的威胁比来自其他方向的异族敌人更具危害性,后世的大宋就是被来自辽东的金国所欺辱,北宋最后被金国给灭了。大明王朝也一样,满清占据辽东后快速崛起,大明江山最后被满清所

  • 汉中争夺战:刘备唯一一次大破曹操背后的功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之前面对曹操毫无胜绩的皇叔这次居然一雪前耻,让曹操无功而返,主动退出了汉中。背后有四大功臣,等会一个个来揭晓。217年冬,法正建言刘备:“曹操一举收服张鲁,占有汉中,没有借此势头进图巴、蜀,只是留下夏侯渊、张郃屯守,自己率军北还,这并不是他战略目光短浅,也不是他力量有所不及,必然是他的内部出现了问题

  •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临死前发下毒咒,无人相信,6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在很多地方都听说过,他算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他能力很低,无论是带兵还是治理政务,能力都比不上房玄龄等人,不过因为自己的外戚的关系,地位比他们都高。这也从侧面说明外戚专政究竟有多么的不合理。此人虽能力平庸却颇有心机,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是煞费苦心,为此甚至不惜杀害了李世民

  • 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地位仅次于郭嘉,却被诸葛亮活活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烽烟四起的三国时期,曹操招揽了很多有才之人,其中有郭嘉、荀彧、王朗等等,对魏国的影响最大。郭嘉是曹操最早招揽的谋士,当时郭嘉身体不好,曹操为了留住这个智勇双全的人,给郭嘉身边安排了不少名医。更甚的是,他还专门给郭嘉设立了一个职位,叫做“军师祭酒”,由此可见曹操的爱才之心,郭嘉去世让曹操难过了很久。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到底是不是个虚伪的人?这里有不同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完《三国演义》的读者,对于小说中的刘备形象解读,也算的上是众说纷纭。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刘备是一个“虚伪”的人。对于“刘备虚伪”的认识,民间其实早有歇后语可以表现出来:刘备摔孩子,假仁假义。

  • 淝水之战,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剑拔弩张之际最为惊心动魂。我们先看一看战争双方的备战情况。苻坚与群臣商讨南下灭晋、统一全国的计划时,争议中已把他失败的必然性显露出来了。赞成他攻晋的人少,而且理由简单。朱彤说攻打东晋一定是“攻无不克”,晋主不是衔璧投降于军门,就是逃亡于江海之上,慕容垂吹捧苻坚“虎旅百万,披坚执锐”,不必征询意见,独

  • 东汉末年诸侯众多,周瑜为什么投奔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瑜中途为何离开孙策,周瑜孙策同人,周瑜和孙策关系怎么样

    东汉末年,诸侯众多,而且周瑜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为什么会看中当时还没有势力的孙策呢?其原因有两点。1.孙策名气大孙策名气大,因此周瑜就特意去拜访孙策了。周瑜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名气,可此时孙策在江淮很有名气,周瑜就想见孙策,于是周瑜就主动去见孙策了。周瑜和孙策两人见面后,犹如亲人,

  • 刘裕称帝后,为什么不改国号为“汉”?这样做才会是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名为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周。 据《姓纂》记载,武姓来源于周平王之子姬武。所以不但他自己以武为名,后来他的子孙也以武为氏。而武则天自认为是姬武的第40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