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国家想要打破和平,首先就需要拿出足够的实力,当初汉王朝和匈奴定下和亲的政策,是因为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刚刚稳定国内局面根本就没有精力和匈奴一战,当时的汉王朝想要一鼓作气打败匈奴,却被困囹圄,这让汉高祖不得不面对国内的现实,为了能够给国家休养生息的机会,汉高祖刘邦选择了暂时性的妥协。
刘邦之后的几任皇帝都励精图治,把国家发展放在了首位。文景之治更是让汉王朝的经济发展到了新的局面,汉武帝上位的时候,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人民富足,粮食也足够汉武帝发动讨伐匈奴的战争。
02
一场战争的胜利,勇猛的将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来自各阶层的民众,他都一视同仁。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在他的手下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霍去病和卫青等人的出现让他如虎添翼,因为他们的家人都是他的妃子,所以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努力,为的就是能够改变家人的生活。
这些新人刚刚成长起来就得到了重用,他们的思想要远比原来的武将更加活跃,而且作战自觉,很多战场上的事情,汉武帝都没有插手,而是让他们自己做决策,只看结果。这样放宽政策的做法,让这些将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避免了将权和皇权的直面对抗。
03
汉武帝把战场上的事情都交给了将领,而他把重心放在了稳定国内局面上。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战马要远比中原民族更加精良,为了能够改善这个局面,汉武帝用中原物资和匈奴交换了更多的战马,但是严格控制了铁矿石在边界的交易。
汉王朝在武器装备上更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王朝士兵们的装备精良程度很快就超过了匈奴。除此之外,汉王朝还派出了很多人了解匈奴的习性,为之后和匈奴一战做足了准备。
汉武帝敢于做出远征匈奴的决策,也可以见得他的胸襟和谋略。汉武帝前几代皇帝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国家,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远征匈奴,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国家还需要修身养性,也正是他们的暂时妥协,才给汉王朝换来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汉武帝敢于违背祖训和匈奴一战,不仅仅是因为他所构想的雄伟版图,也因为他有足够的物资和才能出众的将才,这都是实现计划的必需因素。面对战争,口气不重要,底气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