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地位仅次于郭嘉,却被诸葛亮活活骂死

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地位仅次于郭嘉,却被诸葛亮活活骂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4/1/18 23:23:05

在烽烟四起的三国时期,曹操招揽了很多有才之人,其中有郭嘉荀彧王朗等等,对魏国的影响最大。郭嘉是曹操最早招揽的谋士,当时郭嘉身体不好,曹操为了留住这个智勇双全的人,给郭嘉身边安排了不少名医。更甚的是,他还专门给郭嘉设立了一个职位,叫做“军师祭酒”,由此可见曹操的爱才之心,郭嘉去世让曹操难过了很久。

曹操后期有一个座下大谋士,身体也不是很好,有“郭嘉第二”的赞誉,这个人就是王朗,对后来魏国的局势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按照他当时体弱多病的情况,也被征用为军师祭酒的职位,曹操很信赖他。王朗也没有辜负曹操对他的知遇之恩,出谋划策为魏国打赢了很多胜仗,如此厉害之人应该会被大家所熟知,可为什么出名程度不高呢?

王朗年轻时与沛国名士刘阳结交。刘阳曾因见汉室衰微而曹操甚有野心,恐怕曹操会夺权,曾打算刺杀曹操,但没有成事。后曹操任司空(196年),掌握大权,而当时刘阳已死,曹操则通缉他的嗣子。刘阳亲属旧友虽然多,但没有一个敢收容他,而王朗却收容了他数年,见曹操后又多次代为开解。最后曹操才赦免他。

王朗非常小气,做事做人都比较恶劣,当年被诸葛亮骂的头破血流,诸葛亮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多好,所以被骂的王朗自然顺带着就厌恶起来了。刻板印象害惨了王朗,被世人误会了很久,就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让他的功绩不被人知道,遗忘了那么多年。

《世说新语》纪录有一篇与王朗有关的故事:某日王朗与华歆同乘一船逃难,半路遇一人亦为逃难而请求上船,虽然华歆觉得为难,但王朗仍让他上船;稍后盗贼乘船追来,其势甚紧,王朗害怕船行太慢被盗贼追上,想赶此人下船,结果华歆反而出面阻止王朗:“我之所以疑虑,正是考虑到会有这个情况。但既然已经接纳了他,又怎么可以因为情势危急就抛弃他呢?”便依然像当初一样带他继续逃难。世人遂以此评断王、华两人德行高低的比较。

王朗六十岁的时候还在报效国家,我们普通人六十岁的时候在干嘛,他完全可以凭借当年的地位安享晚年,可是为了国家为了子民,选择了与诸葛亮硬碰硬。王朗身体一向不好,再加上六十岁的高龄,战场奔波疲劳,最终殒命在战场中,可是他之前筹谋的计策成功击退了诸葛亮的进攻,所以在他死后,魏国的子民都纷纷为他送行,他是魏国子民的英雄。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以会稽太守的身份初次登场。在孙策打败吴郡的严白虎之后节节进逼,基于唇亡齿寒的原因,力排众议接纳了逃亡的严白虎,但遭到翻的反对。之后派遣大将周昕与孙策作战失败,自知不敌孙策而向中原逃亡。

逃亡至中原后,受到曹操的赏识在朝中任职。在此之后则成为极力帮助曹操夺权的得力助手,与华歆等人联手,使曹操得以晋升至魏公、魏王的位子。曹操死后则威逼汉献帝禅让帝位与曹丕,成为魏国建立的一大功臣。

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经76岁之高龄,与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然而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到底是不是个虚伪的人?这里有不同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完《三国演义》的读者,对于小说中的刘备形象解读,也算的上是众说纷纭。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刘备是一个“虚伪”的人。对于“刘备虚伪”的认识,民间其实早有歇后语可以表现出来:刘备摔孩子,假仁假义。

  • 淝水之战,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剑拔弩张之际最为惊心动魂。我们先看一看战争双方的备战情况。苻坚与群臣商讨南下灭晋、统一全国的计划时,争议中已把他失败的必然性显露出来了。赞成他攻晋的人少,而且理由简单。朱彤说攻打东晋一定是“攻无不克”,晋主不是衔璧投降于军门,就是逃亡于江海之上,慕容垂吹捧苻坚“虎旅百万,披坚执锐”,不必征询意见,独

  • 东汉末年诸侯众多,周瑜为什么投奔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瑜中途为何离开孙策,周瑜孙策同人,周瑜和孙策关系怎么样

    东汉末年,诸侯众多,而且周瑜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为什么会看中当时还没有势力的孙策呢?其原因有两点。1.孙策名气大孙策名气大,因此周瑜就特意去拜访孙策了。周瑜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名气,可此时孙策在江淮很有名气,周瑜就想见孙策,于是周瑜就主动去见孙策了。周瑜和孙策两人见面后,犹如亲人,

  • 刘裕称帝后,为什么不改国号为“汉”?这样做才会是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名为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周。 据《姓纂》记载,武姓来源于周平王之子姬武。所以不但他自己以武为名,后来他的子孙也以武为氏。而武则天自认为是姬武的第40代子孙

  • 古代有长生不老药吗?秦始皇为何一直苦苦寻找,专家:他看到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秦始皇开始谋求长生不死的办法,根据《太平广记》记载,当时有一个著名的高人叫做北郭鬼谷先生,北郭鬼谷先生对秦始皇说:“在东海有三座神山,其中有一座山叫做祖洲,祖洲上面生长着一种不死之草,吃了这种草炼制的仙药就可以死而复生,长生不老。”北郭鬼谷先生的话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当时秦始皇一心想要长生不死做

  • 《唐风拂槛》新书沙龙 | 黄正建×李志生×徐畅×廖靖靖:唐朝的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朝代,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它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和中东的重要市场及繁荣的文化相连。在《唐风拂槛》一书中,作者陈步云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唐代时尚体系,它是通过工匠、穿着者和评论家的努力而出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催生出我们现在公认的现代时尚体系的先驱:新的时间意

  • 唐代青玉仕女俑惊艳登场!收藏家曾云锋文章刊登《河北画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著名古玉收藏家曾云锋成功在《河北画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唐代青玉仕女俑》的文章,该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这件唐代青玉仕女俑,圆雕人物立体件,高21厘米,宽5厘米,厚5厘米,重970克。精美绝伦,表现了唐代女性婀娜多姿的美丽形象。曾云锋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这件古玉的历史和价值,深入分析了

  • 读《资治通鉴》“韩信破赵”:看韩信奇谋,3万兵力破2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公元前204年,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国,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余听到这个消息,在井陉口集结了二十万大军。 李左车献计,被陈余拒 广武君李左车对陈余分析道:“韩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如今攻打赵国,他的锋芒锐不可挡。可是他们的军粮是从千里之外运送而来的。如今,到了井陉这条路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马上就当上皇帝,真的是唐高祖李渊要让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有两种说法,很简单,李世民那边把哥哥一杀,他的父亲一看没办法,连兄弟都可以杀,算了,我皇帝也不当了,你来干吧,这个叫高祖让位说。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呢,高祖未见得想让位,好容易当上皇帝,说让就让不那么容易,不想让,但是让李世民夺下来了,这就是太宗夺位。在李世民继位的两种说法中,其实不是高祖

  • 读《资治通鉴》“诛灭诸吕”:吕后掌权,看外戚吕氏的兴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诸吕之变”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历史事件。 总概汉十二年四月(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刘邦死后,吕后执掌朝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吕后压制功臣的势力,迫害刘氏宗亲,大封吕氏为王,提拔亲信。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响应,灭吕氏一族,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