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在返回齐国的途中,被当时还是公子纠谋士的管仲拦截,并中了管仲一箭,险些丢了性命。如果齐桓公睚眦必报,在鲁国将管仲押送到齐国的时候一定会杀了他,以报一箭之仇。但是,他听了鲍叔牙的举荐后,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齐国宰相。
[var1]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死于非命。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在当时的鲁国;一个叫公子小白,在当时的莒(jǔ)国。两个人身边的贤士,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齐襄公被杀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准备回国继承王位。
鲁庄公派人准备送公子纠回国的时候,管仲建议说,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万一他先回到齐国,公子纠回国就危险了,应马上派人去拦截公子小白。莒国在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途中,遇到鲁国拦截的人马,双方交战过程中,管仲放箭将小白射倒在了战车中。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告知鲁庄公派人送公子纠回国。其实,小白被箭射中后并没有死,他倒在车里只是为了蒙骗管仲。管仲撤兵后,小白日夜兼程地赶回齐国,并坐上了齐国的国君的位置,就是齐桓公。
[var1]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发兵攻打鲁国。并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管仲被送到齐国后,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称赞管仲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齐桓公是一位非常大气的君主,他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齐国宰相,与鲍叔牙共同管理国家大事。
管仲任齐国宰相后,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齐桓公争霸奠定了物资基础。最后终于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齐国的霸主地位终于被各诸侯国认可,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位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