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处处防范太子,不惜以此杀了三个儿子,但最后还是被篡位

唐玄宗处处防范太子,不惜以此杀了三个儿子,但最后还是被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6 3:57:55

唐朝在玄宗时期达到巅峰,也是在他手里由盛转衰的开始,为何会这样,从李隆基对待他三个儿子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唐玄宗的残忍和刻薄,再由此也推导出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皇帝的心里只有自己和权力。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算上武则天),唐玄宗算是篡位登基,27岁登基,在位44年。应该说,如果李隆基在开元年驾崩,那李隆基绝对是千古一帝,可惜历史无法假设,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李隆基在开元年间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其中,我们从李隆基一夜之间连杀三子就能看得出来,步入中年的李隆基已经开始昏庸。

由于李世民是篡位登基,就此也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让各位皇子认为太子不是问题,只要拳头硬,有势力,就可以“夺”皇位,而对于在位皇帝而言,防范皇子篡位是皇帝的第一要务。李隆基自己一共有31个儿子。在唐朝属于高产了。在对于太子的问题上,李隆基还是很重视的。在自己登基的第三年,九岁的皇次子李瑛被立为太子,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出身平平,并且早逝,李瑛之所以被立为太子,一是皇后无子,二是李瑛是实际上的皇长子,而实际上的皇长子李琮因有面上有伤丧失了资格。

李瑛虽然作为太子,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后宫也没有“奥援”,李隆基对太子防范很严,朝臣不敢和太子有过多的接触,因此李瑛这个太子很尴尬。开元后期,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惠妃生下皇十八子寿王李瑁,玄宗爱屋及乌宠爱,就此也很喜欢李瑁,李林甫因为太子不是他提议所立,因此就勾结武惠妃意图推倒太子李瑛,另立李瑁为太子,但必须实事求是第地说,李瑁应该没有这个意思,武惠妃却因圣宠独眷,个人野心极度膨胀起来,不仅个人想当皇后,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李林甫与武惠妃就此一拍即合,开始一系列的运作扳倒太子李瑛。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在武惠妃和李林甫的谗言下,武惠妃的女婿杨洄诬陷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意图谋反,早就有废太子之意李隆基立即下旨,将三人废为庶人并赐死。此时的李瑛不过31岁。宰相张九龄在此之前多次苦劝:“太子、诸王日受圣训,天下共庆。陛下享国久,子孙繁衍,奈何一日弃三子”。意思就是自古以来哪有皇帝一天就杀自己三个儿子的。李隆基执意不听,这也导致了日后张九龄被罢相。

实际是,以李隆基的精明和果敢,他完全看出武惠妃对李瑛的构陷,不过是故作不知道罢了,这实际上就是借此废除太子罢了,换句话说,即便没有李林甫提议,李隆基也会找其他的方式废除太子,当初,25岁的李隆基诛杀韦后,以及后来赐死太平公主,是何等的杀伐决断。政变上位的唐玄宗,当然最忌讳宫廷政变。所以对于任何危机他权力,哪怕是处于萌芽态势也绝不手下留情。李瑛已经当太子二十余年,李隆基已经觉得无法控制太子,这才是杀子的理由。

李瑛死后,李瑁并没有被立为太子。究其原因,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又是武则天的孙儿媳。李隆基怕重蹈覆辙,因此是绝对不能立李瑁为太子的。27岁的皇三子李亨顺利成为太子,李亨这个太子当的。真是太憋屈了,可谓是如履薄冰,李亨既要提防玄宗猜忌。也要防范李林甫的构陷,更需警惕弟弟们对太子之位的觊觎。李亨最大的政敌就是李林甫,李林甫因推举太子失败,在政治上处于棋失一着的劣势,因此急于扳倒太子李亨。李亨为此隐忍了18年,终于借助安史之乱篡位登基。

李亨的登基是在未告知玄宗和没有传国玉玺的情况下即皇帝位,是为肃宗(派人去成都取取传国玉玺)。肃宗此举一直被世人视作不孝,有人评论说:“自立不孝也,我未闻自负不孝之名,而欲诛不忠之辈者也!”肃宗反驳说,自己在危难中即位是大孝:“孝莫大于继德,功莫盛于中兴”。后来玄宗回到长安兴庆宫居住,肃宗对乃父更加不满,最后将玄宗身边的高力士等一干人全部贬斥,并将玄宗移往西内太极宫。这实际上就是李亨在发泄当初的不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无情最是帝王家,在权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幻的,唐玄宗以杀子来维护自己的帝王之位,但最终还是被篡位,自己最后被“囚禁”,这不得不说是最大的黑色幽默。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唐朝一官员上街吃饭不给钱,小贩强要,官员说了一句很彪悍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对百姓极其残忍,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

    尚书郎,古官名。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政务,通称为尚书郎。晋时为清要之职,号为大臣之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

  • 唐高祖李渊,辉煌又悲惨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他想到汉高祖刘邦纠正秦朝的亡国错误,从而才产生大汉的繁荣,他又对隋朝进行全面反思,“唐公有霸王之术,必为拨乱之主。”在李渊的主导下,开启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李渊全面总结了自秦代、汉代、隋代的所有优越性的制度,包括从官制、完善租庸调法,恢复均田制度,恢复和发展科举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结束了地方纷

  • 唐玄宗曾开创开元盛世,为何还会发生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唐玄宗当政期间,安禄山竟然发动了安史之乱,并且结局竟然成功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唐玄宗当政期间,唐王朝正是国泰民安的和平日子,并且也没有什么自然灾害,所以各诸侯都没有叛变的心思,但是安禄山却是一个意外。 他虽然是三个藩镇的统领者,但是其兵力也不算太多,但是他竟然能够从边关一路杀敌

  • 唐玄宗为何登上皇位后要杀了太平公主,揭露太平公主的真正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玄宗个人资料简介,唐玄宗强占儿媳妇当皇后,太平公主是唐玄宗杀的吗

    一个人出身和家族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大,太平公主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处在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物更是如此。太平公主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李氏家族虽是皇族,但在当时并不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几代皇帝都对传统的一等大族特别是山东士族采取了又拉又打的政策,而以抑制为主,极少与之通婚,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太平公主

  • 唐朝第一美女,比杨贵妃还漂亮,可惜不到25岁便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四大美女简介,唐朝第一美人去世,历史上真正的唐朝美女

    然而虽然杨贵妃有着四大美人的称号,却不是公认的大唐第一美人。大唐第一美人另有其人,而她一生的传奇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杨玉环。1? 生不逢时,时来运转 公元685年的一天,大雨滂沱。 弯曲泥泞的乡间小道上,一个女娃在马车里呱呱坠地。由于马车上并没有接生用品,父亲只好用自己的外衣将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裹了

  • 唐朝第一公主,比杨贵妃还漂亮,却品行不端、强夺民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最狠的三位公主,杨贵妃惊艳高清图片,杨贵妃故乡

    她是安乐公主,原名李裹儿,这个名字也大有来头,据说当时她的生母韦后刚生下她时,她的皇帝爸爸李显欣喜万分,上前看到她就用自己的衣服将她包裹住,于是她有了“裹儿”这个名字。后来随着李显被重新立为太子,再到705年即位,李裹儿的生活也更加如日中天。 女皇武则天退位之后,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儿子李显。在当

  • 唐朝的政事堂为什么会演变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政事堂的主要功能,唐朝政事堂军权,唐代为什么设政事堂

    政事堂在隋朝和唐初位于门下省,本来只是 尚书左右仆射 、中书令、门下侍中(隋朝为门下纳言)开碰头会的会议室,不是正式的权力机构。贞观时期,唐太宗下令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和特别加衔的官员(如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也要参加政事堂的宰相会议。 唐太宗扩大政事堂宰相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监督,从而

  • 唐朝有个皇帝,父亲母亲弟弟儿子是皇帝,老婆妹妹女儿也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李显复唐,大赦天下。李显当皇帝乏善可陈,由于只当了五年,自己也不想好好当,所以基本上啥事都没干,庸庸碌碌混了五年,五十五岁,被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李显之所以传奇,是因为跟他有关系的人都很传奇。 李显老爸,唐高宗李治,李世民儿子,李治开始扶着床学走路的时候,喜欢拿着笔乱划,身边的人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无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概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中古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先是三国鼎立,相持不下。继后,五胡入华,进而形成南北对峙之势。朝代更迭,如同游戏。入魏之后,最为突出的是政治之转变。在东汉时期,汉人崇尚气节,敦崇伦际,社会上形成一种醇良之气习。但曹操拥有冀州以后,开始崇奖跅弛之士,下令再三,至于一些不仁不孝之人,也

  • 唐朝历史:不甘的失败——李琦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琦个人资料近况,唐朝李琦,画家李琦生平简介

    前言时代的风云巨变,虽然世事如白云苍狗,但是灿烂的生命却一直存在,他存在于历史中,训在于文化记忆里,虽然不见曾经的故土,但是抬头仰望的,都是相同的天空。起因刘辟之乱:公元806年,刘辟发动叛乱,最后被唐宪宗平定。 ▲刘辟(唐朝西川节度使) 结果吐突承璀征讨王承宗:公元809年,李琦之乱平定以后,唐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