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监之乱:殷商后裔勾结周武王之弟谋反,周公、姜子牙再征天下

三监之乱:殷商后裔勾结周武王之弟谋反,周公、姜子牙再征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4/1/26 3:57:43

一时间,谣言满天飞,周王室内部也有很多人对周公产生了怀疑。

在此时,姜子牙请命出征,征讨叛逆,周公却拒绝了姜子牙的请征,而是决定亲自去讨还自己的公道。

1.三监的来历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姜太公率军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漂橹。

眼见大势已去,商纣王帝辛逃到鹿台,穿着他的宝玉衣,自焚而亡。

周武王入城之后,砍下商纣王的头颅,并挂在旗杆上示众,又亲自处死了祸国殃民的妲己。

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史记·殷本纪》

商纣王虽死,但是殷商遗民依存,按照“灭国不绝祀”的原则,周武王决定保留殷人的祭祀。

为了收买人心,安抚殷商遗民,展示周人的宽容仁义,周武王便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

但是,此时的周人虽然打败了商人,却也没有后来的那么强大,周武王对武庚也不放心,担心他起事作乱,于是便将自己的三个弟弟派来监管武庚。

周武王将三弟管叔封于朝歌以东的卫地,建立卫国;五弟蔡叔封于朝歌以南的鄘国;八弟霍叔封于朝歌以北的邶国,这就是“三监”

2.周公恐惧流言日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周成王继位。

此时,离周武王克殷建周才刚刚过去2年,天下初定,周武王的四弟周公唯恐诸侯叛乱,于是亲自摄政,代行王事。

周公的摄政很快引起了其他兄弟的不满,尤其是周公制定礼制,严格限制了诸侯的权力,让其他兄弟都对他产生了猜忌。

尤其是卫国国君管叔,他是周武王的三弟,也是现存中最年长的兄弟,按照当时“兄终弟及”的惯例,周武王死后,管叔应该是最有资格摄政,于是他便认为是周公篡改了周武王的临终遗诏。

管叔当即联络蔡叔、霍叔等人,开始炮制流言,说周公欲要对王位上的孺子(周成王)不利,想要取而代之

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縢》

在三位诸侯的大力支持,以及武王其他兄弟的推波助澜下,流言很快散布到了全国,就连周成王,以及时任太保的召公奭(shì)也不禁对周公旦生起了一丝疑心。

一时间内忧外患,眼见着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周公决定首先要安抚周成王与召公奭。

召公奭也是宗室大臣,与周公同辈,此时位居太保,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周公。

为了安抚召公奭,周公写了一篇《君奭》,大意是先谈守业的艰难,强调辅政大臣对王朝兴衰的作用,然后全面召公与自己同心协力。

听了《君奭》中的话后,召公这才高兴起来,开始辅佐周公,共同应对此时的艰难局面。

3.三监之乱

随着流言的散布,三监又与早有复国野心的武庚勾结在一起,并与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发动叛乱。

周公团结了召公奭之后,又召回刚刚在营丘建立齐国的太师姜子牙。

姜子牙听说殷商遗民再次发动叛乱,当即勃然大怒,主动请求出征,征讨叛乱的武庚以及三监。

周公旦却拒绝了姜子牙的请征,他说:“当初,是我在武王面前推举武庚,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并向管叔他们问个清楚。”

听到这里,姜子牙也反应过来,这是公室兄弟间的关系,他一个外人的确不好插手,于是便向周公保证,待周公出征,他一定坐镇都城,保证无人敢前来作乱。

周公稳定了后方,这才领兵出征,出征前,周公还作了一首誓师词,作为战前作动员,即《大诰》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大诰·序》

周公亲自率兵东征,第一个目标就是三监。

三监也没想到,周公旦能如此快就集结兵力,来到了家门口,按照他们的想法,当流言传入都城之后,定然会让周公进退失据,陷入外有强敌,内部怀疑的境地。

他们虽然联系了东夷之民,可是真的还没做好跟周朝主力作战的准备。

很快,三监以及武庚的大军在周公面前一触即溃,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全部成为了阶下囚。

对这四个掀起叛乱的主力,周公对他们的处置也各不相同。

首先是武庚,作为殷商后裔,武王没有灭掉他们的祭祀,就已经是很仁慈了,他竟然以怨报德, 那只能送他去见先祖了。

虽然杀死了武庚,周公依旧没有灭绝殷商祭祀,以商纣王的哥哥微子继承殷祀,在宋地建国,即宋国。

其次是他的哥哥管叔,管叔是众兄弟中对周公执政最不满的一个,周文王子嗣众多,老大伯邑考早死,所以传位给老二姬发,即周武王。

而周武王死后,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应该他这个老三上位了,为何会越过自己,让老四周公旦上位?

所以,管叔才是这才掀起三监之乱的幕后主谋,若非有三监的鼓动,被围困住的武庚也根本无力突破他们三兄弟的包围。

因此,周公旦将罪魁祸首管叔也杀死。

而蔡叔和霍叔都只是从犯,周公顾念兄弟之情,便只是将他们流放,并未杀死。

4.大邑周

武庚覆灭之后,周公并没有停下东征的步伐,继续开始向东征讨,对叛乱之民穷追猛打。

在这个过程中,姜子牙父子也辅佐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周成王亲政之后,曾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开始对侵吞周边小国,这才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大诸侯国。

而周公在东征之后,便开始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即洛邑。

成周洛邑建成之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并在这里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为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5.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在周公旦摄政的第六年,他觉得周成王已经渐渐长大,便决定还政于王。

在还政前夕,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

然后,周公便退居二线,将主要精力放在制作礼乐,完善各种典章法规之上。

第二年,也就是周成王继位的第七年,同样也是洛邑建成的那一年,周公完全还政于王,北面就臣位。

周公致政三年后,在丰地养老,临终前叮嘱后人道:“一定要将我葬在成周,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

但是,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表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于是将其葬在文王之侧。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

圣人

自春秋以来,周公就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圣人,他也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为最近的古圣之一。

汉代思想家曾评价:“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周公二次克殷,稳定了周朝的统治,他制作的礼乐制度,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周公的各种丰功伟绩不说,单说他在成王年幼时期摄政,待成王成年之后没有恋栈不去,就是古代大多数权臣都难以做到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后羿明明是第一个篡位的大臣,他是如何成为射日英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羿踏龙射日,后羿出来射日搞笑文案,后羿是什么时期著名的神射手

    夏太康喜欢太康之所以失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生活奢靡,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沉迷于打猎。正因如此,他在位期间,国事荒废,大权落到穷国君主后羿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泰康依然无法反悔,更加嚣张了。太康即位第四年,有一次带着家人和亲信外出打猎100多天,还是不愿回来。人们对他非常反感。东夷部落右穷族首领易氏见

  • 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考古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尧,又称陶唐氏,发祥地在山西汾河,现在的临汾市还有尧庙和尧陵,他当了部落首领之后,生活依然很简朴,和普通的部落民众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得到了群众的爱戴。舜,又称虞舜,是轩辕黄帝的八世孙,据说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即位之后选贤任能,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一时间传为了佳话。禹,又称夏后氏,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 其实元朝和明朝之间,还有一个朝代?大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北方刘福通、韩山童,南方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一北一南打击着元朝的控制区,一步步瓦解元朝的统治根基。在这些义军中其实还有一支力量,能力也并不差,只不过时运不济,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痕迹。但它确实是存在的,这个王朝就是大夏朝。如果当时历史没有改变,徐寿辉能够继续稳固自己的权力,可能朱元璋的明朝

  • 孔子如何看待“大义灭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则.秩序弟子子游出任武城宰,孔子问他那里有什么人才,子游答,有一个澹台灭明的人,“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肯定澹台灭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没有公事的时候从不到我的住处,我是他的上司,而他不巴结我。一个是,他走路从不走小路。所谓“行不由径”,径就是小路。这个说法得到

  • 春秋最奇葩兄妹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文姜齐国人,齐傒公的女儿,也是后来齐襄公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后来鲁桓公的夫人,这是文姜的基本的履历,大家先了解一下。春秋时代的初期,齐傒公有了两个绝色的女儿,是当时诸侯国国君,世子竞争的对象,都纷纷的涌向齐都临淄。当时齐女文姜很欣赏一个男子,就是郑国的世子姬忽,于是齐国的国君也是很宠溺自己

  • 第二刷《芈月传》,秦王嬴驷既不爱芈姝也不爱芈月:他只爱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芈月传秦王嬴驷结局,芈姝死前与芈月谈心,芈月妹妹芈姝扮演者

    从互帮互助到反目成仇,芈姝之所以与芈月决裂,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秦王嬴驷。在芈姝眼里,芈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她对芈月那么好,还多次得到妈妈楚威后的庇护,让她逃过一劫。为了救她,她喝了毒水,逼着妈妈派人给芈月治病。为了不让她妈出嫁后给芈月丢脸,她纳了芈月为妾,把芈月带到了秦国,远离了她母亲楚威后的势

  • 走进岢岚 · 离休干部风采 | 冯连春:扛枪卫国 管粮为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冯连春 我的父亲冯连春是河北省满城县人,生于1923年,爷爷去世早,是奶奶带着年幼的姑姑和父亲讨饭度日,过着流浪生活。几年后流落到荆山村,被一位好心的冯姓大叔收留,才安顿下来。父亲14岁就开始独自给大户人家放牛,只为能吃到一口饱饭。[var1]荆山村背靠太行山易县,南面是冀中平原,是我党较早的抗日武

  • 说春秋,赵国平原君因为签订割城协议被赵王骂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在几个兄弟之中属他最有贤能。礼贤下士,对平民态度也很好,人们都很拥护他。在赵国两度为相。[var1]公元前266年,范睢担任秦相,由于他的仇人魏齐藏在平原君家中,就让秦庄襄王把赵胜骗到秦国,平原君宁死也不出卖魏齐,秦王最后还是逼迫赵王

  • 说春秋,秦孝文王送给嬴政的鹿卢剑是一把什么剑,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东周时期中原的古剑的剑首常常被做成圆形和圆盘形,对于这种剑人们一般称之为鹿卢剑。“鹿卢”也称之为“轱辘”。[var1]鹿卢剑是历代秦王的的佩剑,是王权的象征,因为和饮水工具鹿卢很像,所以称之为鹿卢剑。也被称为负手剑,秦王剑和宇宙锋。[var1]据说荆轲刺秦王时候,秦王背的剑就是鹿卢剑。荆

  • 《大秦赋》中的服饰尽力还原秦国历史,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先秦时期,百家争鸣阴阳家推行五行学说,说五行相生相克。各诸侯王对此深信不疑。特别是早年秦文公打猎的时候抓到一条黑龙。[var1]而黑色正好和五行中的水德相对应。所以秦国君自认为属于水德,全国都崇尚黑色。所以有人就认为秦国的衣服大都是黑色的,其实不是这样的。[var1]在秦陵兵马俑中,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