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满语在清朝推广下还是灭亡了?1269年03月17日八思巴文颁行

为什么满语在清朝推广下还是灭亡了?1269年03月17日八思巴文颁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98 更新时间:2024/3/4 3:45:28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媒体转载

为什么清朝多次全力推广满语教育,最终满语还是灭亡了?1269年3月17日:蒙古颁行八思巴所创新字。

八思巴创造了新蒙古文,试图一举涵盖元朝统治地区的所有文字。

八思巴文这种拼音文字很不成熟,没多久就被元朝各民族抵制,仅在少数官方文件中使用。

随着元朝灭亡,八思巴文就彻底成为死文字,没有任何人在用了。

满语也是如此。

清代很多时期,比如乾隆时代,都想尽方法让国民,至少是旗人学习满语。

这些努力都是失败的,满语最终也变为一种死语言,没人再用了。

到了清末不要说普通旗人,就连皇帝溥仪也只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方言,却不会几句满语。

溥仪学习过不少年的满语,因为后来用不上,最终仅会极少的满语词汇短句,说不成完整的话。

相比起来,溥仪学习英语的水平也不高,他只是跟着庄士敦学习了一本《爱丽丝梦游仙境》和一本用英文翻译的中国书。溥仪深知英语的重要性,至少达到了可以日对话的地步。

溥仪年轻时候一心想要去欧洲留学,当然对自己英语有一定自信。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溥仪学习英语能够保持一定水平,却不愿意学习满语?

满语的消失,大体是以下原因:

第一,汉语的主导地位和满语的不成熟

汉语和汉字是经历5000年文明史的强大文化产物,是东亚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载体。

这么多年传承下来的汉语,算得上千锤百炼的文字,绝非刚刚诞生的满语可以相比的。

为什么旗人不愿意用满语?

关键在于满语并不是一种成熟语言。满清入关之前根本没有文子,只有各种口头的满语。

后来满清根据蒙古文,发明了满语的书面文字。由于文字时间诞生太短,有很多严重的问题。

最常见的是,满语的词汇不够丰富,语法也比较简单,不能清楚表示出说话者的意思。

在清代中后期,即便熟练掌握满语的旗人学者,往往也会在满语中夹杂大量汉语词汇,不然就说不清楚这些事情。

试问,如果一个人同时会两种语言,一种不成熟到词不达意,一种可以清晰的表示任何意图,你会保留哪一种?

第二,大族群同化小族群。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什么稀奇。

网上各色牛鬼蛇神,所谓的海外爱国者也不少。

有意思的是,某鼓吹爱国的华人,夫妻都是中国移民,说一口流利的北京方言。有意思的是,他的几个孩子的中文水平却非常烂,说起来结结巴巴。

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在任何国家,永远是小族群被大族群融合。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说英语,那么除非你想要保留华裔的传统,刻意让孩子去学习中文,不然就是这样。

但凡不把自己当作华裔,只想让孩子融入白人社会,那么孩子就会说一口很烂的中文,而且百分之百不识汉字。换句话说,所谓海外爱国人士的儿子说很烂中文,就说明他的言行是分裂的。此人对中国根本没有感情,甚至嫌弃华裔的身份,不然就不可能不让孩子学好中文。

那么,此人孙子孙女恐怕根本就不会说中文。

通常海外移民三代以后就会被当地同化,满人也是如此。

作为小群体,进入汉人数量绝对优势的关内,100年时间足够同化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那些必看的超优质民国文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文学作品排名知乎,民国文学翻译流派,民国时期哪些小说好看

    种田,慢热。谈谈民初中叶香港上流家庭的一些琐事;以及香港家庭中各种奇特的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如果21世纪优秀的物理学生被送到20世纪初,他们会是什么?每一个都是惊天兵器,绝世神功,惊世天材宝库。他们的头脑是锋利的刀。未来几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没有人比她更好用这把武器。内容标签:重生怀珍一觉醒

  • 清朝后宫妃子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管理制度已经很完备了,每个皇帝对吃穿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花销也完全不一样。来看看女王都吃什么我们经常在剧中看到乾隆皇帝的身影。他是一个很会玩会吃的人。有时内政部的钱会以赤字的状态花掉。后来当内务府有和珅。变了。皇帝和太后的饮食标准最高,其次是皇后。那么每天差不多可以用掉25斤猪肉。其实我们都知道,古

  • 康熙九子为何争帝位?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王子不是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只能说我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如果康熙的儿子们在我们普通家庭长大,或许所谓的拼搏精神就不会那么强烈。但是他们的生存环境直接造就了他们必须战斗的心态。首先,这些皇子的母亲,分很多种。清朝后宫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在座的各位,都是看过无数宫斗剧的资深武者。说实话,后宫的这

  • 指尖上的国宝84丨西周虢国玉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说文解字》云:“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其基本形制是内圆外方,中有贯通的圆孔。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玉琮是新石器时代的流行器型,到商周时期已式微。作为礼器,玉琮是用来祭祀大地、沟通鬼神的。有人认为玉琮中间的孔洞,在祭祀时起到沟通天地

  • 姬昌姓季,为什么长子叫伯奕考,次子却叫季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季发是什么意思,姬昌姓姬简介,季发

    在《封神演义》中,周文王姬昌有一百个儿子,伯夷考是姬昌的长子,姬发是次子。伯夷考其实就是姬伯夷考,只是前面的姓氏经常被省略,所以就变成了伯夷考。伯夷考,姬姓,名考,“伯”字表示他在子女中排行老大,“懿”字是官职名称。而季发常被称为仲发,“仲”字是排名第二的意思。姬昌也常被称为姬伯,意思是他是纪家的长

  • 《封神演义》剧透!帝辛终于明白妲己的目的,而大尚却已经迷路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封神演义帝辛妲己,帝辛妲己的爱情插画,帝辛妲己的同人小说

    其实早在之前,观众就看得出来妲己的心是善良的,只是每天面对自己的杀父仇人,再加上后宫勾心斗角的勾心斗角,这么善良的人,很难变成这样的好心人。好像。也难怪她会走上今天这样的田地,而以如今的情况,单凭妲己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结局的。事实上,帝辛在心里就是想剥夺姜皇后的权利。毕竟,她身后的姜桓楚手下有那么多精

  • 解密商代玉器,《中国教育科学》杂志发表曾云锋的商代玉象论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杂志成功发表了曾云锋的一篇论文,题为《殷商玉雕艺术中的玉象研究》,同时获得2022中国教育科学“年度教育科学奖”,该文深入探讨了商代玉象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从多个角度解析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据悉,商代玉象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之一,制作精湛、造型优美、纹饰繁复,是中国古

  • 搜神记卷4之3 姜太公做灌坛令 暴风骤雨也绕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搜神记口诀,搜神记卷十八的启示,搜神记卷四故事

    原文: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吾泰山之女,嫁为东海妇,欲归,今为灌坛令当道有德,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大风疾雨,是毁其德也。”文王觉,召太公问之。是日果有疾雨暴风,从太公邑外而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

  • 第十七回 商汤(上): 是个好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传了十四代之后,有个姓子名履的后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就熟悉啦,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汤。商汤此人能够成就大业,我认为他的领导力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他是个好领导。商汤第一,他会作秀,收买人心。这是企业发展,增加曝光度的好手段。据说有一次,商汤视察领

  • 绝世女子祸乱朝廷,史记中记载,她和妲己一样都是千年妖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你要说这褒姒有多美能让一代潇洒帝王痴狂呢,据说,自从周幽王讨伐褒国将褒姒收入囊中之后,就对褒姒爱的伤去活来,甚至还为褒姒废掉了王后和太子,后世人们口口相传的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就是说的褒姒!因为褒姒是褒国亡国之后为了求和,被送给周幽王的,所以她可能并不太喜欢周幽王,整天闷闷不乐的,周幽王是各种办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