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刘备孙权各自称帝,为何最终司马懿取代三家,成为人生大赢家

曹操刘备孙权各自称帝,为何最终司马懿取代三家,成为人生大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2/3 22:17:51

司马懿出生在名门贵族家庭中,从小聪慧好学,熟读诗书,尤其是对兵法一类的书籍极其感兴趣。他的父亲也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所以司马懿从小便深受家庭的熏陶,心怀雄心壮志。他博览群书并且喜爱结交朋友,经常与朋友在一起研究兵法或者是对当今的天下形势互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懿常常能一语戳中当今天下的要害,字字犀利,令得与之结交的友人都十分佩服。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懿的野心也是不断的壮大,他渴望掌握权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胸怀大志却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去实现它。

恰巧这时候曹操杀死袁绍夺取政权建立魏国,当时曹操可真的是求贤若渴,因为曹操出身不好,所以当上皇帝后难以服众,各处都是觊觎着这个皇位,所以曹操急需要一个贤臣来辅佐他,听闻司马懿才博学多才,便派人前去聘请司马懿去做官。可是司马懿有着自己的内心操守,他出身名门世家、身份高贵,而曹操不过是一介平民,司马懿怎么会甘心俯首称臣呢?于是他对外宣称自己感染风寒已经瘫痪在床不能下地走路。曹操生性多疑当然不会相信,他多次派人前去邀请被拒绝后,他决定派出刺客前去一探究竟。

而司马懿呢?即使床前的刺客用剑直指鼻尖他也是岿然不动,简直就是一副卧病在床不能下地的样子,曹操最后也是消除了疑虑,任由司马懿装病去了。不得不佩服司马懿的勇气、果敢与淡定。危急时刻他机智过人,不仅判断出这是曹操派出的刺客,而且他还有惊人的勇气,面对刀剑竟然面不改色,这若是旁人早就被下跑了。可惜对于司马懿来说,装病太平的日子未能持续太久,因为是病总会有好转起来的时候。这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整整过去了七年,曹操可是一直没有忘记他。七年后的一天曹操派人前去邀请司马懿去朝廷复命,并且传话告诉司马懿要么前去朝廷做官,要么被送去监狱等着被杀头。这司马懿一看自己是躲不过去了,虽然心中万般不情愿但也乖乖地前去辅佐曹操了。

在司马懿的辅佐下,曹操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接连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越与司马懿接触,曹操越发觉司马懿的野心可不是一个重臣这么简单,这司马懿虽然表面上是忠心耿耿,也的确是为魏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他却怀着不臣之心。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司马懿还有着一颗隐忍的心,从不会暴露自己的野心。曹操本就是生性多疑,他开始架空司马懿的权力,将他的重权分散开来,使得司马懿空有表面权力,实则是毫无实权可言。

有次曹操还曾做梦,梦见三匹马在一起吃同一个马槽里的食物,这个梦可以说是饱含深意,暗示曹操司马父子将会吞噬曹家的权力。曹操更是时刻警惕司马懿,并且叮嘱曹丕一定小心。可惜曹丕并未听从父亲的话,依旧是与司马懿交好。为了使曹操卸下防备,司马懿每天在家是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从来不过问朝政的事情,这也是曹操暗中松一口气。

可惜在曹操死后不久,曹丕上任并且重新恢复司马懿的权力甚至是远超于之前,并且与曹操不同的是曹丕完全信任司马懿,什么事情都会过问他。并且临终也是托孤司马懿,司马懿可以说是元老级人物了。没过多久,司马懿的机会来了。当时是曹爽执政,他一直不信任司马懿并且是处处刁难他,最后司马懿只得继续装病,待曹爽出城后便聚集自己的兵力发动政变,谋权篡位,逼得曹爽不得不交出自己的兵权,而魏国也是就此灭亡,新的朝代晋国也拉开了序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在给友人的书信中,称吕不韦为圣贤,为何《史记》里却说他是阴谋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迁简介及其资料,史记中的吕不韦简介,司马迁宫刑是什么刑罚

    [var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吕不韦作《吕不韦列传》,对吕不韦的行为颇有嘲讽,甚至还将本是野史中的故事“吕不韦将怀孕的姬妾送给异人,其实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写进列传中。在《吕不韦列传》里,司马迁用轻蔑的语气,将所有出场人物都大加鞭笞,吕不韦唯利是图,窃国者侯;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才能平庸

  • 曹操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的第一个方面是个人武力值。要说作战勇猛、能力较强的话,那就不得不说说刘备的五虎大将,这五位的个人作战能力可谓是不分高低,都属于一线水平。论作战能力,关羽是居首位的,但主要是他这个人很傲慢,有些刚愎自用,就好比一个人自身能力再强,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和位置,不合群不与团队协作就容易摔跟头。张飞作

  • 他触底反弹后破釜沉舟,为秦国打败霸主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能够答应此事,是因为他自己本就想着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认为此次是一个好的开始,于是就屯兵于东边的郑国边界,晋国的士兵在郑国西边屯兵。[var1]不过此仗并没有打起来,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说服了他退兵,那就是郑国国君的辩士烛之武,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上提到过的“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作为使

  • 为什么说项羽分封诸侯王是对六国王族势力的一次沉重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在咸阳分封诸侯王。后世一般认为项羽分封诸侯王是历史的倒退,项羽的最终失败也与这次分封诸侯王密不可分。不过项羽分封也不是一点进步意义没有,汉元年的项羽分封诸侯王对原六国的王族势力是一次沉重打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var1]虽然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但“王侯将相有种”

  • 曹操:三国里面最能打的那个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在竞技场上起家时,不过才五千人,士兵大部分是家兵,将领则是他的宗族兄弟,曹洪、夏侯惇这些人,也就等于把平时看家护院的武装扩充了一下而已。部队经费怎么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有一份家产,老爷子想在清理之后,远走它乡避难。曹操一番动员,从这部分家产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军费,就还不够,有个叫卫兹的人,是曹操

  • 三家分晋:瓜分的虽然是晋国,毁掉的却是周王朝800年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三家分晋的定义三家分晋,是指中国周代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那么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那么,为什么三家分晋意味着战国时代开启呢?《左传事纬》里也明确指出:“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

  • 曹操一生令人猜不透,临终遗言暴露本性,苏轼评价:要死才说真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操临终前,他留下了一段话,就是这段遗言,让后世的人对曹操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曹操的遗言是什么呢?语出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大意就是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

  • 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扩张,而要和北方那么难打的诸侯国争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

  • 完美的行为艺术家——西楚霸王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从性格上来说,男人的人格从大处区分,无非就是两个类型:刘邦和项羽。在很多时候,男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你是觉得自己是刘邦还是项羽?从历史来看,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刘邦比项羽大24岁。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发生时,刘邦50岁,项羽26岁。项羽直到乌江自刎,也不过30岁。

  • 宁让皇帝赏赐的牛肉臭掉,也不分给部将分毫,霍去病为何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各个面露饥色,霍去病宁愿把食物放坏了扔掉,也不给士兵吃。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踢足球。霍去病,是个私生子。公元前139年,平阳侯府中的歌女因为受到汉武帝刘彻的宠幸,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就是一代贤后卫子夫。就在卫子夫平步青云的前一年,她的姐姐卫少儿与在平阳侯府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