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54岁时去世,长子还在襁褓之中!周武王何时娶妻生子?

周武王54岁时去世,长子还在襁褓之中!周武王何时娶妻生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29 更新时间:2024/2/12 14:52:37

然而演义终归是演义,并不是事实,在那段尘封历史的背后,当人们自己琢磨的时候,却发现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周武王54岁时去世,他的长子居然还在襁褓之中!那么周武王到底是什么时候娶妻生子的呢?

一、娶妻疑云

历史上有关姬昌姬发的传说、记载并不在少数,有关资料表示,姬昌享年九十七岁。而按照当时结婚年龄与生子年龄来推算,姬发的年龄与他相差不会超过二十岁。

也就是说伐纣之战,是姬昌在九十多岁的时候,带着七十多岁的姬发共同进行的。

这一点就让人很难理解,毕竟在如何身强体壮,两个老年人也无法完成如此巨大的事业。那么显然,这种说法并不太符合实际,有一定夸大的成分在内。

而另外一种说法,就比较切合实际了。

根据《春秋经传》记载,周武王姬发享年54岁,而由此进行推断,姬昌的年龄也就在70岁左右。这样的说法,明显就比第一种,更加地符合实际。

说完了二者的年龄关系,那么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周武王姬发他在临终之前,他的嫡长子姬诵尚在襁褓之中,还不会说话,也就是说不会超2岁。那么就表明了,姬发是在52岁左右才生的孩子。

本来老来得子、老夫少妻,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在当时那个年代更是如此。

可是人们要认清的一点是,姬发的身份。

姬发乃是西伯侯姬昌之子,从小衣食不愁,身份地位也较为显赫,出生在这样的世家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为家族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因此姬发的首婚年龄应该在20岁左右,毕竟那个年代十几岁就应该结婚生子了。

可是按照相关资料的记载,都未显示姬发有除了邑姜之外的其他王妃,也就是说邑姜是官方承认的,姬发唯一的妻子。

那么他的这位妻子究竟又是何人呢?

二、政治联姻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姬发的妻子邑姜乃是姜子牙的女儿。

当时正值周文王姬昌从商朝回归,而姜子牙也是在此时,来投奔周国的,他所投奔的对象,正是姬昌。按照相关的时间点进行推算,当时姬发的年纪,应该在三十五岁左右。

三十五岁,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是大龄人群了,家里生孩子早的都已经是爷爷辈了,而作为西伯侯的儿子,当时怎么可能没有娶妻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再结合姬昌对于姬发的传位行为,如果姬发无妻无子,那么传位于姬发,不有很大可能将大周所葬送掉吗?

要知道,古代的帝王是十分在乎传承的。因此结合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可以较为肯定。在姬发娶邑姜之前,应该还有妻子,甚至是儿女。

按照相关资料显示,姬发与邑姜结婚的时候,姬发应该在35左右,而当时的邑姜呢?也就在二十几岁左右。也就是说当姜子牙投奔姬昌不久之后,姬发便娶了姜子牙的女儿为妻。

诚然,如若真是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也并没有什么,但是当仔细分析完二者的身份,以及这次婚配能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之后,就有点细思极恐了。

首先,无论是在《封神演义》当中,还是在相关史册记载的资料里,姜子牙都是伐纣之战的大功臣,并且在伐周联军中,有着一定的主导地位以及号召力。

通过与姜子牙进行联姻,无疑能够获得姜子牙的支持,对于他掌管周朝有着很大的助力。

其次,姬发将姜子牙的女儿立为王妃,那么未来继承他王位的,也必定是姜子牙的亲外孙。周朝的发展与也就与姜子牙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确保姜子牙在任何的时候都不会反叛,或者做出对于周朝不利的事情。

他只能全力以赴地去帮助周朝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位能者的全力支持,对于周朝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最后,对于姜子牙来说,周王朝的天子,是自己的女婿,王妃是自己的亲闺女,未来的天子将是自己的亲外孙,那么这比“买卖”对于姜子牙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共尊周天子为主。

有了这层关系之后,本就名扬天下的姜子牙,地位将更加的尊崇。姜子牙一族的后人,也将享受到无上荣耀。

这次联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唯一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姜子牙的女儿当上王妃,将周天子的位置,名正言顺的继承给姜子牙的外孙。

三、周武王老来得子背后的猜测

刚才已经提及了,周武王在娶邑姜之前,应该已有妻子,甚至还可能有儿女,而这些相关资料缺并未有半分提及,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姬发与姜子牙为了促成这次联姻合作,而让姬发原本的妻儿“失踪了”呢?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尤其帝王家更是无情。

结合相关历史资料中,对于二人性格的描绘,以及相关故事中二人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姬发还是姜子牙都是杀伐果断之人。

那么在这巨大的诱惑之下,难保他们不会为了利益,而让姬发以前的妻子,或者孩子泯然于众人,消失在正统历史之中,而且这种可能性还非常的大。

不过,这毕竟是后世之人的猜想,如果姬发在迎娶邑姜之前,真的一直没有娶妻生子,那么就不得不说,五十多岁的姬发还真是老来得子,并且一口气就来了五个,这在历史当中也是较为少有的。

更多文章

  • 史海探微:商汤真是契十四孙吗?为什么他自称“武丁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老子天下第一”!你一定如雷贯耳吧?甚至也说过,虽然有些自大轻狂的意味…但是,你知道此话与商朝创始人商汤有直接的渊源吗?…下面咱们就谈谈此事!通过铭文解读,长子其/戈丁/商汤/丹朱是一人!根据《史记》记载,“契至汤八迁,从先王居,汤始居亳”,契死后,由昭明继位,传至十四代,由太乙继

  • 夏朝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经历了怎样的变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大禹凭借治水之功接替舜成为了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大禹继承首领之位后又通过征伐南方的三苗部族巩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无上权威。相传大禹曾在涂山、会稽等地召集天下各部族会盟并铸造九鼎以象征权威。据说有次会盟时防风氏的首领迟到了,于是大禹就下令把他给杀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时大禹的权力和威望已达到何等地步。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竟是姜子牙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和卢凌风,一文一武。苏无名为狄仁杰弟子,而卢凌风又是李元芳(元芳后化名裴坚,担任吏部侍郎)女婿,前文谈过苏无名,今天来说说卢凌风和他背后的家族。武艺高强的卢凌风出场时不到三十岁,便已官至金吾卫中郎将,位居正四品,金吾卫是唐朝十六卫之一,分左右金吾卫,管理宫城、京城

  • 周武王灭商后,为何又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做商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纣王之子武庚,武庚的实力,周武王为什么要讨伐商纣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败商纣王,一举攻克商都,迫使商纣王自焚而死,从此开启西周时代。但是,周武王却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重新封为商王,并让管叔和蔡叔,即他的两个同胞兄弟辅助其管理国事。至于他本人,则带领军队回到了大本营——镐京(今陕西西安)。这让小编颇感疑惑。因此,今天就这件事同大家说道说道,

  • 外国人为什么一直不承认夏朝的存在?承认夏朝的存在就这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夏朝遗址在广东

    二里头时代出土的有陶礼器分布第一,缺少商朝之前的文献记载。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一直被认为是商朝才开始出现的,夏朝一直缺少当时朝代的文献记载,文献的记载是证明一个朝代十分重要的一点。但是,从已经出土发现的甲骨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商朝的甲骨文已经非常成熟了,而发展成为这么成熟的文字,

  • 商朝历史人物:周王朝的奠基人“公亶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公亶父简介:公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商朝武乙时期周部落首领,周文王的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后人追谥他为“周太王”。公亶父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著名的贤王。主要事迹:1、迁周于岐公亶父执政时,正是商朝武乙时代,他继承了周祖

  • 周朝官职序列、工资标准和农民收入-孟子·万章下·第2章抄后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官职排名一览表,西周时期财务职位,周朝的赋税制度

    关于西周的官职序列、工资标准,直接的文献已经找不到了,这是孟老夫子根据他的见识口述的,对与不对已经不好考证,想孟老夫子没必要在这事上撒谎,他的口述应该代表西周官职序列和工资收入的大概。还请各位看官明鉴。抄写原文书归正传。卫国人北宫锜(qí)问道: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禄的等级制度是怎样的呢?孟老夫子答道

  • 大禹老婆夏朝之母涂山到底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看了一下地图,搜了一下网络信息,发现有两处地方,一个是安徽蚌埠的涂山。2013年经过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60多位专家深入考古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确认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由此烘托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涂山风景区文化积淀深厚。四千多年前,大禹借助与涂山氏女的

  •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0本书揭秘10个王朝的兴衰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杜牧,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留下了让人深省的警世恒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来人总是为秦朝灭亡感到惋惜,但是却从来没有吸取秦亡的教训,导致陷入兴衰更迭的历史循环。本期书单关键词:【兴衰书单】,透过10本历史好书,跳出历史教科书的陈规旧律,揭秘

  • 周武王之后周朝实际统治者-周公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朝周公旦简介,周公旦年龄,周公旦的故事主要内容

    周公旦,姓姬名旦(约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谥文公。因采邑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封于曲阜(鲁国),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摄政6年,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