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流传,慈禧最怕壁虎是真的吗?揭秘历史真相

民间流传,慈禧最怕壁虎是真的吗?揭秘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46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2:08

这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也因为生下儿子得到了咸丰帝的宠爱。

咸丰帝死后,慈禧联合㳟亲奕欣,发动政变,开始把持朝政。慈禧掌握了清朝的权力长达48年。

在慈禧掌权期间,她逼死了自己的儿子,逮捕了改革者,囚禁了光绪帝,铲除了所有对她有威胁的人。

然而,这样一个大权独揽的人,也有一些秘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

据传,慈禧太后非常怕壁虎。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慈禧墓前有一块丹陛石,这是古代皇权最高的象征。

一般这种石头都会使用出色的救援技术雕刻龙和凤凰,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古代帝国权力的象征。

慈禧太后换的丹陛石,与传统的雕刻大不相同,慈禧太后对中间的石头没有注重,而是将历代的龙上凤下改为了凤在上龙在下。

用来展示她的地位在于皇帝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不仅如此,在这颗特殊的丹比石的右下角,还有一个缺失的部分,应该是雕刻壁虎的那一块。

这就是慈禧太后怕壁虎的说法的由来。

相传慈禧太后看到丹比石的壁虎大怒,不仅杀死了雕刻家,还命他立即挖出壁虎。

那么,慈禧太后为对一只小小的壁虎这么害怕呢?

这大概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守宫砂是由壁虎制作而成说起的。

原来,古代大家族饲养和杀死壁虎是为了防止他们的妻子和妃子不守妇道。

壁虎死后,将壁虎尸体晒干成红色粉末。这通常被称为壁虎单杀。

在女性眉间点下壁虎单杀。如果这个女人眉的单杀消失了,就说明这个女人不守妇道,乱搞男女关系。

因此,壁虎单杀也被称为守宫砂壁虎,并作为展示女性贞洁的标志被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清廷在妃嫔墓前雕刻丹壁石时,都会雕刻壁虎以示皇妃的贞洁。

意思是在皇上死后,妃子们要守好妇道,不能乱搞男女关系,否则,等妃子进入陵墓就会受到惩罚。

咸丰帝死时慈禧年仅26岁,但自此以后,民间传闻慈禧掌权后。

她和一些大臣,甚至宦官都有着说不清的男女关系。

所以慈禧害怕壁虎是觉得自己心中有愧,害怕死后遭到报复。

但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测。

许慈禧太后讨厌壁虎的具体原因,只有她心里最清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人精图里琛,一句话竟断送了胤禩的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八爷胤禩,雍正王朝深度解析图里琛,八王爷胤禩死因

    图里琛出生1667年,满州正黄旗人。他是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在雍正王朝中图里琛能得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信任和倚重,可见其混迹官场的智慧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称他为人精一点都不过分。在热河围猎时,当康熙偶然发现太子胤礽和自己的妃子郑春华私会时,图里琛却看出了康熙眼中的杀机,为了不得罪康熙和太子,于是

  • 大清如何成了“洋人的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清是如何走向没落的,大清洋人,大清皇宫与洋人的战争

    前196年是典型的封建主义社会。后72年被很多“砖家”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编斗胆认为这72年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部分:1840年-1900年。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部分:1900年-1911年。为“洋人朝廷”时期。1789年大清皇帝乾隆写了一封“上谕”给英王乔治三世:“天朝物产丰盈,

  • 康熙驾崩当晚,雍正为何要立刻处死侍奉康熙60年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皇帝六十九年的生命历程中,难免充斥着争夺与算计。然而即使是杀伐果断的他,也一定有着难以言状的复杂情感关系。尽管他为了江山社稷连对亲生儿子都怀有疑心,却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了赵昌和梁九功,这两个人也可以被当之无愧地称为是康熙的心腹。康熙幼年登基,心智尚未成熟,由此也就一直被孝庄太后所庇护。作

  • 康熙一死,雍正一夜之间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临死前为什么把雍正免职了,康熙死后雍正还是死的,康熙传位雍正真相揭秘

    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都是在原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打磨和修改的。要说清朝的皇帝,就不能回避开康熙、乾隆盛世的康熙皇帝。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但大多都集中在他在位期间的政绩上。而且他还是个有很多儿子的有名的皇帝。众多子孙带来的代价,无非是众多皇子争夺皇位。九子即位,每一步都十分危险。最后他赢了,登基的是他

  • 清代时期的光绪元宝铜币其实比起大清铜币来说应该更加好看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元宝来说,它也是有银币和铜币两种,不管是铜币还是银币。他们铸造的时候都会在上面标注出来是那个省份铸造的钱币,而大清铜币只有铜币中间会写上那个省份的简称就是一个字,所以我们看到光绪元宝的时候还是比较好确定它们的铸造地点,光绪元宝银币在收藏市场上面还是不多见,有些光绪元宝更是数量非常稀少,只有几枚留

  • 故宫珍妃井的井口狭窄,头都塞不下,慈禧是如何把珍妃推下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把珍妃推下井珍妃有多绝望,珍妃被打捞上来时候长什么样图,珍妃

    慈禧太后是清末权力最大的人女人,关于她的故事实在太多,她在近代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是一抹风情,也是一把淬满毒药的利剑,像一朵带刺的红玫瑰。她爱穿爱吃,生活奢靡无度,即便清政府已经负债累累,她也不愿意缩减自己的开销,依然大行奢华之风。 光绪帝最宠爱的珍妃是被慈禧所害死的,故宫有一口珍妃井,是慈禧

  • 揭秘:“定东陵”慈禧死后带走了多少稀世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棺内慈禧头上放置一块“翡翠荷叶”,脚下有一朵粉红色“碧玉大莲花”。棺中的慈禧头戴凤冠,冠上嵌外国贡品特大珍珠一枚,身边有金佛、翡翠佛、红宝石佛、白玉佛各27尊,每尊佛的重量高达175至400克。要知道,那些东西可是黄金、白银、玉翡翠呀。 慈禧的脚下还放有两只“翡翠西瓜”、两只“碧玉甜瓜”,十个“翡

  • 捻军风云:纵横中原大地,是太平天国的屏障,为何难以获得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捻军的兴起与灭亡,捻军纪录片,1860年捻军占领清江浦

    一,捻军起义的兴起捻就是“股”的意思,因为他们经常群体出动,所以被称为“捻子”。这些捻子大多数来自于下层百姓,又和白莲教等有联系,是一些秘密组织。“捻子”一词最早出现于1814年,可见捻子早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往往从事非法的活动,例如贩卖私盐、打家劫舍,美其名曰“劫富济贫”。他们集中成捻,分

  • 主和非投降,主战也非爱国,甲午战争失败,和庙堂纷争关系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甲午战争之前,实际上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关系已经极具恶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拥护光绪帝掌权,极力挑唆李鸿章与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的关系,特别是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其实已经遭到了清流太多的攻击,虽然担任了宰相,但实际上远离中枢,无召见根本无法进入朝堂。 清流党对李鸿章的抹

  • 乾隆动用百万大军,攻打一小镇却花了30年,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打下多少领土,乾隆金川之战简介,乾隆为何进攻金川

    作为几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令人唏嘘。晚清极其腐败黑暗,闭关锁国、处处退让的思想和政策使国家远远落后于世界。但晚清之前,还有盛极一时的康乾盛世,国家的实力与版图也曾位居世界前列。到了乾隆时期,国家实力也大大增强。但这位自称“十全老人”的帝王,对昔日的十场对外战争沾沾自喜。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