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当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新”朝统治,他打出《周礼》旗号,针对西汉末年存在的土地兼并严重和蓄奴、买卖奴婢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大胆改革。
公元九年,王莽实行“王田”“私属"制。他宣布天下的土地都归朝廷所有,叫做“王田”,不许买卖。并规定一家男口不满八口面田过八百亩者,应将多余土地分给本族或乡邻;原来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国家授予土地,标准按一夫一妇受田百亩计算。
王莽本想解决西汉日益尖锐的土地兼并和奴婢问题,结果却遭到了贵族、官僚、地主的强烈反对,他们千方百计破坏新法实行。无地农民因迟迟得不到土地也满腹牢骚,民怨沸腾。公元12年,王莽下令废除“王田私属”制。
公元10年12月,王莽开始推行“五均六莞”的经济措施。“五均”指在长安和全国其他城市设立五均官,五均司市师,负责管理市场,调节物价,收税和贷款;所谓“六莞(管)”指朝廷统一管理盐、铁、酒、铸钱、赊贷等六种事业。王莽本想通过此法打击商人和高利贷者,使他们不能随意操纵市场,盘剥人民,但实行的结果却是商人和官吏相互勾结起来,狼狈为奸,使下层人民更加遭受盘剥。
另外,王莽还多次实行了币制改革。币制改革是王莽在经济改革中做的最荒唐的一件事,造成了全国金融混乱。他先后下令使用金、银、龟、贝、钱、币五物六类。二十八种货币,称为“宝货”。
由于多次改币,品种复杂,比值也极不合理,并且每次改币都是以劣顶优,虽币面价值不变,但实际价值降低,使王莽集团借机搜到了一大批财富。王莽死时,仅他身边就守着60万斤黄金和无数的珠宝。
王莽改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混乱和政治动荡,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贫苦农民一旦触犯了“新法”,就要被罚为官奴婢。因犯禁被捕,押解长安去服役的人一次竟达10万之多。
据《后汉书》记载,当时全国有近1/2的人口在新的剥削下死去。人们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新朝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为了转移人民的视线,树立“国威”,王莽又狂妄地挑起了对东北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人民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而王莽却用搜刮来的民财任意挥霍,大兴土木,修建庙宇。沉重的徭役、残暴的刑罚,使人民忍无可忍,到处掀起了反莽起义。
公元23年,绿林军直捣长安。王莽狼狈避入渐台,被杀。仅仅维持了十五年的新莽王朝,从此覆灭了。
虽然这些改革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以至造成社会更加混乱,最终导致全国遍地起狼烟,改革失败,王朝覆灭,但王莽的胆识不可否认。也正是这种胆识,让他在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写下了独具风格的一页。
故而,在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王莽是社会主义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