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策小故事:聪明的兔子成长记

战国策小故事:聪明的兔子成长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94 更新时间:2024/1/23 3:30:28

[var1]

这得从齐国的孟尝君说起,孟尝君根正苗红出身高贵,是齐国室成员。自然不是一般有钱,家大业大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既然是王室成员也不能总是乐享其城,得要做些事情为国家分忧,于是乎孟尝君为了解决齐国就业难的问题,专门开了家私人人才市场,还放出话:要收养三千门客。

[var1]

孟尝君招贤纳士三千门客

有个家伙叫冯谖,家境贫困,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来投靠孟尝君,请求孟尝君包养。孟尝君问他有何爱好?有啥特长,有啥闪光点?冯谖这货倒也诚实,说除了会吃,我啥也不会……孟尝君一想这货虽没啥才能,倒也诚实可靠,也就没有在意,就让他做了薪资待遇最低段位的门客。

这家伙被包养后,可是时间一长冯谖这货却不乐意了,为啥?待遇低,伙食差,住的差,连车都没配。于是乎,每天没事了就靠着柱子拿出长剑边弹边唱,诉说自己受到了不公待遇:吃饭没有鱼,出门没有车,待遇又最低没法子养家……下人都觉得这货贪得无厌,就跑到孟尝君那里打小报告,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父母吗?”下人道:“有个老母。”孟尝君就给他加薪,不使他母亲穷困, 而冯谖从此不再唱牢骚歌了。

[var1]

一天孟尝君问门下食客:“你们谁会理财懂财务工作,替我到薛地收债呢?”冯谖这货当即就跳出来说“我是金融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我能干”。孟尝君笑道:“先生果然有才能,是我之前是我怠慢了,这次办好了我定会重用。”

[var1]

出发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完钱后,要不要买点啥土特产带回来?孟尝君不以为意地说:“先生看着办吧,看看我家现在还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好了。”谁知这货到了薛地,把欠债的百姓都叫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欠条全都烧毁了。然后郑重其事的宣布:孟尝君知道大家这几年过的都不好,特意让我来慰问大家,并且把之前的欠款取消作废。薛地的老百姓一听,激动的欢呼跳跃,高呼孟尝君万岁!

[var1]

冯谖烧毁百姓的欠债契约

冯谖烧完契约欠条后马不停蹄赶回来向孟尝君报告:“老板,欠款的问题都给你办妥了,还给你带回来了仁义道德……”孟尝君一听很奇怪“先生告诉我怎么带回的仁义道德”冯谖说:您只有薛地这一封地,可你不但不体恤封地的百姓,反而像大地主周扒皮一样的压榨他们。我是为您考虑,假借您的名义,免去了他们的债务,并烧毁了欠条契约,百姓都高呼万岁,这就是我给您买的仁义道德”。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也只好说“我知道了,先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这人怕出名猪怕壮,放在孟尝君身上也是管用的,随着孟尝君的门客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响亮,以致百姓只知有孟尝君,而不知有齐王。这下齐闵王发慌了,就说到:你是我的叔叔,又是我爹的弟弟,我这当晚辈的怎么好驱使长辈替晚辈干活呢,要不如你先回家歇一段时间再说吧……

孟尝君就带着门客们回到自己的封地。还有一百里才到,可薛地的百姓们早就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山呼万岁。孟尝君看到此情此景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回过头来对冯谖说:“先生给我买的仁义,我现在看到了。”

[var1]

冯谖对孟尝君接着进言说:“狡兔三窟,才得以免死。如今只有一洞穴,还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请让我再去凿两穴”

冯谖带着大量珍宝,开始出访各国,向各国国王传颂“孟尝君乃不世出的人才,谁能得到孟尝君的辅佐,谁就能称霸天下,成为带头大哥……”这魏惠王听到消息后,还真的捧场,赶快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的规格仪仗,相国席位的官职,到薛地,请孟尝君到魏国辅政。

孟尝君却先后三次推辞,并高调在各大媒体发表声明:我田文,世受齐国知遇之恩,未能相报,又岂能背离齐王…

齐王看完报道以后也坐不住了,赶快派出特使,带着自己的请罪书,邀请孟尝君以国事为重,回去处理朝政。

在冯谖的建议下,孟尝君请来先祖的祭器,在薛地建起了宗庙。到此,冯谖说:“三窟都好了,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后来孟尝君又做了几十年齐相,一点祸患也没有,正是冯谖的功劳。

所以人在风光无限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有后路,以防不测。

更多文章

  • 唐代有个兔形席镇,没想到千年后,却因特殊的理由爆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的一个施工单位,正在进行基建,却意外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单位的领导得知消息后,立即联系当地的文物研究所,专家们接到消息立即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勘察,因古墓受到很大的破

  • 战国历程及其各国变法以图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各国变法,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变法,战国初期第一次成功的变法

    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两种观点都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

  • 历史剧《大唐文宗》将播,黄海冰饰演陈子昂,王姬廖京生戏骨云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唐朝的影视剧作品数不胜数,可是却鲜少有一部剧提及陈子昂,这位直言善谏、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直到知名导演吴耀权,拍摄了古装历史剧《大唐文宗》,陈子昂的故事才得以直白的展示在观众们面前。《大唐文宗》讲述的是陈子昂不屈不挠与权臣作斗争,为百姓争取利益的故事。陈子昂出身于射洪县,从小就才思敏捷,不过因为

  • 曹操为何没杀司马懿?曹丕信任,士族支持,司马懿已手握魏国实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为什么不反曹丕,曹丕给司马懿兵权,司马懿比曹丕大几岁

    世人多将司马懿与曹操并称,认为他简直就是“奸诈”一词的代言人。但显然司马懿与曹操并非完全是同一类型。曹操平定北方,在三国中实力最强,差点就一统天下。在这样的雄主手下做事,显然仅凭一点奸诈是远远不够的。教员曾对其有过精准的评价:“多谋略,善权变。”事实上,司马懿的初始条件也并不算好,其家族在袁绍阵营的

  • 李世民突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只因他夜里偷偷上秦王府,说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通过这次变动,成功从哥哥李建成手中,夺得储君之位,并上位登基称帝。开贞观之治,展大唐风采。李世民是如何在这场乱斗中上位,许多电视剧都有展现。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一系的矛盾达到顶点。李世民趁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上朝之前,带一百多名亲兵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道来上朝,待走

  • 春秋时的霸主早在千年前就知道“诚信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攻原而得温”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身上,晋文公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不拘一格招用人才的重耳。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很多,这个人招揽贤士,文治武功,开疆扩土、击败南击强楚,东抗霸齐,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这个故事就是讲晋文公重守信用,信行天下,不战而屈人之

  • 亲兄弟4人都是唐朝开国大将,结果被李世民害死1个,李治害死2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杀了他所有的弟弟吗,李世民错杀的将军,李世民诛杀10个侄子是他的决定吗

    在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中,河北义军首领窦建德,是最让隋炀帝头痛的人物之一。窦建德不仅善于用兵,且广行仁政,深得民心,实力和地盘迅速扩张。隋炀帝派出名将薛世雄,统领三万精兵前去剿灭义军。《资治通鉴》记载,窦建德听说隋朝大军将至,不敢正面硬抗,急速撤兵,避开隋军锋芒。然后趁着隋军大意之际,乘大雾天气奇袭隋

  • 唐朝重孝道,在唐朝身为一个养子,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孝道,唐朝守孝期是多长时间,真正的孝道有四重境界

    那什么是“孝”呢?儒家对于“孝”的定义是什么?孔子曾给出答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古人来说,“孝”从来不是单纯的奉养父母,更是 “生前的奉养”、“死后的丧葬”、“死后的祭祀”,三者缺一不可,这才是“孝”的完整形态。唐朝推崇孝道,人们也坚持“有子立长,无子立嗣”的继承法则,但我们都

  •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韩国历代国君,韩国战国,春秋战国时的韩国历史国君顺序表

    韩国历代国君建国前1、万(?-?,武子,曲沃桓叔之子)2、赇伯(?-?,赇伯,武子之子)3、简(?-?,定伯,赇伯之子)4、舆(?-?,韩子舆,定伯之子)5、厥(?-?,献子,韩子舆之子)6、起(?-前514年,宣子,献子之子)7、须(?-?,贞子,宣子之子)8、不信(?-?,简子,贞子之子)9、庚

  • 南北朝时期,共有7位“武皇帝”,谁的含金量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皇帝一览表,南北朝最厉害的皇帝排名,南北朝时的皇帝谁最出色

    一、宋武帝刘裕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大权